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看图作文400字300字一张旧照片作文

[复制链接]
29#
发表于 2013-4-21 20:26:5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张旧照片。它印证着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的真实情景。



照片上,只见一片本来繁华的景象在一阵狂轰滥炸中化作废墟。只留下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还有一个孤独的小男孩。



这个仅有两三岁大的小男孩儿为什么独自坐在废墟里号啕大哭呢?他的爸爸妈妈呢?一个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也许,爸爸妈妈正要带他乘火车外出逃难,正要去寻找一个安全地带。没想到,还没登上火车,日本侵略者的战机就已经狰狞着投下了罪恶的炸弹。幼小的他从此失去了爸爸妈妈,只能坐在地上无助地,撕心裂肺地痛哭……



我想,那个记者一定会在拍完照后帮助他的。他一定会在好心人的怜爱中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长大后的他也一定会对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



可是,我又想到,在那个年代,日本侵略者对我们中国的践踏远远不止一个火车站。一定还有很多可怜的孩子,他们在日本鬼子无情的炮火中失去了亲人,又得不到帮助。那些孩子很可能还没长大就死了,因为没人给他饭吃。还有的孩子也许能活下来,但是如果没人管他,他们很可能会变成小偷。因为没人给他钱,让他生存,更没人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想到这些,我真恨日本侵略者。他们毁了多少个幸福的家?他们让多少孩子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关爱,只能在街头流浪?我看着这幅照片,想着想着,觉得我们的生活比那些孩子幸福多了。我很同情那些经历战火、硝烟的孩子,我想这世界上要是没有战争,那该多好啊?那些孩子就可以像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的日子了。







孩子的话:



看到关于这张旧照片的说明,我明白了这是70年前日本人侵略我国时造成苦难的见证。一开始我想,那个记者为什么还有心情拍照片,而不是赶紧跑过去抱起那个小男孩儿呢?妈妈说,他拍完照肯定会去救助小男孩儿的。我就又想到,那些没被发现的小孩子呢?……所以,我的作文就这么写了。







家长的话:



这篇文章虽然是看图作文,但更多的是留给孩子的想象空间,所以,重点在于帮助孩子就照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想象小男孩儿为什么独自坐在废墟中大哭,他将来的命运又如何。对于战争给人们造成的苦难,孩子似乎很难领会……







老师的话:



?   简介照片内容之后,小作者先描述了照片中的背景,然后写到痛哭的小男孩儿,由此展开想象。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善良的心不仅想到了照片中的小孩儿会被记者救助,而还有其他更多的孩子会遭遇不幸……考虑得非常周全。最后,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真情实感。





?   本次习作所在的第四单元学习要点之一就是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园地中安排了针对这张旧照片的习作,正是给了孩子们一个释放情感的机会。审视这张旧照片,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照片的拍摄背景,并回顾本单元积累的描写战争场景的词汇,选择恰当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准确描绘照片所表现的内容。接下来,通过一系列问话(“小男孩儿怎么会来到火车站?”“他为什么是一个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的爸爸妈妈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帮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引导其辨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最终把口头表述内容落实在书面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4-21 20:27:5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张旧照片。它印证着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的真实情景。



照片上,只见一片本来繁华的景象在一阵狂轰滥炸中化作废墟。只留下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还有一个孤独的小男孩。



这个仅有两三岁大的小男孩儿为什么独自坐在废墟里号啕大哭呢?他的爸爸妈妈呢?一个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也许,爸爸妈妈正要带他乘火车外出逃难,正要去寻找一个安全地带。没想到,还没登上火车,日本侵略者的战机就已经狰狞着投下了罪恶的炸弹。幼小的他从此失去了爸爸妈妈,只能坐在地上无助地,撕心裂肺地痛哭……



我想,那个记者一定会在拍完照后帮助他的。他一定会在好心人的怜爱中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长大后的他也一定会对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



可是,我又想到,在那个年代,日本侵略者对我们中国的践踏远远不止一个火车站。一定还有很多可怜的孩子,他们在日本鬼子无情的炮火中失去了亲人,又得不到帮助。那些孩子很可能还没长大就死了,因为没人给他饭吃。还有的孩子也许能活下来,但是如果没人管他,他们很可能会变成小偷。因为没人给他钱,让他生存,更没人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想到这些,我真恨日本侵略者。他们毁了多少个幸福的家?他们让多少孩子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关爱,只能在街头流浪?我看着这幅照片,想着想着,觉得我们的生活比那些孩子幸福多了。我很同情那些经历战火、硝烟的孩子,我想这世界上要是没有战争,那该多好啊?那些孩子就可以像我们一样过上幸福的日子了。







孩子的话:



看到关于这张旧照片的说明,我明白了这是70年前日本人侵略我国时造成苦难的见证。一开始我想,那个记者为什么还有心情拍照片,而不是赶紧跑过去抱起那个小男孩儿呢?妈妈说,他拍完照肯定会去救助小男孩儿的。我就又想到,那些没被发现的小孩子呢?……所以,我的作文就这么写了。







家长的话:



这篇文章虽然是看图作文,但更多的是留给孩子的想象空间,所以,重点在于帮助孩子就照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想象小男孩儿为什么独自坐在废墟中大哭,他将来的命运又如何。对于战争给人们造成的苦难,孩子似乎很难领会……







老师的话:



?   简介照片内容之后,小作者先描述了照片中的背景,然后写到痛哭的小男孩儿,由此展开想象。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善良的心不仅想到了照片中的小孩儿会被记者救助,而还有其他更多的孩子会遭遇不幸……考虑得非常周全。最后,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表达了自己痛恨战争、热爱和平的真情实感。





?   本次习作所在的第四单元学习要点之一就是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园地中安排了针对这张旧照片的习作,正是给了孩子们一个释放情感的机会。审视这张旧照片,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照片的拍摄背景,并回顾本单元积累的描写战争场景的词汇,选择恰当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准确描绘照片所表现的内容。接下来,通过一系列问话(“小男孩儿怎么会来到火车站?”“他为什么是一个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的爸爸妈妈呢?”“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帮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引导其辨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最终把口头表述内容落实在书面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3-4-28 18:56:15
hjg
回复

使用道具

32#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3-4-28 18:57:06
对不起发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33#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3-4-28 18:58:37
很好,对我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34#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13-4-28 19:00:50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35#
发表于 2014-3-25 20:37:17 | 只看该作者
  “杰森,你看过这张报纸上的这张照片吗?”维廉先生问黑头发黑眼睛的儿子。儿子摇着头,迷惘地看着父亲。

  “你仔细看看,这孩子像谁?”

  青年杰森大惑不解的看着手中已经发黄的满是汉字的报纸。“这个坐在废墟中铁轨中央,满身血污,哇哇大哭的孩子是谁呢?爸爸这样问,他一定是一个我认识的人。可是我没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啊。说不定是妈妈的亲戚,爸爸曾告诉我妈妈是中国人,她早已经去世了,没有听爸爸说起过我在中国还有亲戚啊。”

  “爸爸,这是谁啊?我不认识。是妈妈的家人吗?”杰森问。

  “孩子,你长大了,我也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你了。”维廉先生显出很痛苦的样子,显然,他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才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爸爸,你要告诉我什么?”杰森非常惊讶地问。

  “孩子,报纸照片上的孩子就是你。”

  杰森一听脸色煞白,浑身颤抖,“不!不可能!”

  “他就是你!请听我说!”维廉先生神色镇定了下来。

  “你是个中国孩子,你的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他们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时遇难。你是那次轰炸的幸存者。我的妻子和孩子要乘车离开炮火中的上海去南京,他们不幸也在那次轰炸中去世了。我当时也在上海,因为有事要处理没有陪他们去车站,才躲过了那场灾难。后来,我看到了报纸上登出的照片,好不容易和报社取得了联系,从报社领养了你。你的名字叫王振华,当时三岁,我无法查找你的出生日期,就把8月28日作了你的生日……”维廉先生的脸色变得很沉重,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

  这时,杰森的双眼已经被泪水模糊了。

  “我好不容易才带着你离开上海,来到了香港……杰森,现在你长大了,大学也毕业了,是该知道事情真相的时候了。”

  “爸爸,谢谢你告诉我真相!有一天,我一定要回到中国,回到上海。我要为中国人不受别人欺负出份力。”杰森非常坚定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20: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