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师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在当前教育教学的新形势下,老师们对于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态度积极,十分踊跃。教学观念也在与时俱进,发生着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教师在听课和评课时,往往只是重视了一些表面的形式,难免有一股浮躁之风。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我们觉得更为关键的,应该是让学生受益的应该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让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准备应该充分。

       老师在准备教学情境,教学材料,教具,习题,教学语言等方面准备得越充分,则上课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2、教学问题准备充分。

      老师在提出一些关键性的教学问题时,除了具有启发性以外,还应该具有明确性,清晰性,准确性。这样整个教学的互动也就更加明确、具体。

      3、教师的教学情绪准备充分。

     这里所指的教师教学情绪,指的是教师应该开心、愉快地去上课,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共同创造出一个开心、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

     4、教师的课前思考要充分。

     我们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是对生活中某些方面的高度提炼,教师只有对生活多加以思考,对数学知识多加以思考,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才能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有用的。

      以上是我们育才小学一分校数学大组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11:35:22 | 只看该作者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村小学    吴捷 李秋华  吴春芬

        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这学期听了张杰老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一课,现就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发表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有效性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有效性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2、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3、创造空间,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她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对于一个问题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以怎样做?”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如: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始终追求的最理想效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真正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16: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