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观摩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心得体会评课集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09:59:20 | 只看该作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语言平实,层次清晰。袁老师的课也是如此,不娇揉造作,不刻意雕琢,体现了扎实中见收效,朴实中见功夫。

      首先,课堂的目标十分清晰,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整节课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读出了“中华不振”呢?在一旁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第二,理解词语的方法多样。有比较法,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解释;有朗读法,为什么你读“铿锵有力”一词时这么有力量;有赏析法,“欺辱”与“欺负”哪一个词更好?……灵活的理解之法突出了中年段的教学特点,也体现出了教师指导的艺术性。第三,合理的补充让文本更厚重了。将文中的一句话读成了一个个画面,用课外资料的补充丰富了学生对那段历史的了解,让学生与周恩来一样感同身受,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不振”这一现象的愤慨、悲痛,为体会周恩来的“沉思”作了铺垫。

                                                                                         长春街小学四年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09:59:28 | 只看该作者
上周一听了袁震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受到很多启发。袁老师在准备时间及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效果却很不错,充分展示了自身及其扎实的教学功底。第一:学习生字词时,方法多样,效果好。有选择义项理解字意词意;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词语的意境;有词语比较理解词意;有补充资料理解词语等等方法;第二,课堂的目标十分清晰,在教学时抓住“中华不振”来组织教学:文章从哪儿看出“中华不振”?根据这个问题,他让学生们查阅资料,让学生在品读中思考,从而找出“中华不振”的原因,使教学落到实处。第三:课外资料的补充,补白课文中没有的内容,激发学生情感,使文本更厚重。

    值得商榷的一点是:对于补白的形式,并不一定非要让学生读这样一大段文字,学生对这一段文字更多的是理解,对于激发情感显得效果不够明显,不如换为由老师有感情的叙述,再配以画面和音乐,应该更能激发的情感。

                                                                     台北路学校四年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09:59:4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课文的历史背景,并不为学生所熟悉。老师能够及时地补充一些课外教材,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对“中华不振”有了一个印象。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体现了老师清新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和谐互动留给人深刻的印象。课堂上,袁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在这节课中,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问题的设计上,袁老师考虑周全,做到了少而精。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吕锡三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4 16: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