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考”有所得“ 考”有所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4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新课程下让小学生体验语文考试的魅力

浙江省余姚市小曹娥镇中心小学 许奇峰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认真研究考试命题, 让学生在考试中有所收获, 让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快乐, 显得很有必要。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考”有所得,“考”有所乐呢?



一、生活化, 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用的



语文源于生活, 又广泛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 , 通过考查学生运用语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情况, 强化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题例一: 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你最想送给同学的赠言是什么? 暑假里, 你和爸爸来到杭州西湖旁, 看到湖中美丽的荷花, 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到: ________。



题例二: 你的好朋友小明沉迷于上网, 成绩一落千丈, 他爸爸想请你帮助劝劝小明, 你打算怎样说? 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题例三: 一卖皮鞋的商家为了招揽顾客, 打出了这样的广告:“牛皮皮鞋, 绝对牛皮。”出人意料的是; 几天下来, 少有人问津。商家老板十分纳闷, 这是为什么呢? 聪明的你, 能为老板找到其中的原因吗?



以上三个题目都立足于理解与运用。题例一主要考查学生积累和运用格言、古诗的情况, 它一改以往的填空、默写等形式, 让学生感受到“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不仅仅在书本中, 它离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近。题例二是写劝朋友不要沉迷于上网的话, 这样的情景当然经常出现在生活当中。题例三则是分析生活广告, 生活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 早已纳人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中, 生活中出现了广告用语错误的现象学生并不少见, 学生看到这道题自然感到它离自己很近, 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不难看出, 这样的题目都是在生活化这个大背景下的检测, 它不仅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更让学生从中真切地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际价值。



二、情趣化, 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味的



新课程呼唤有情趣的语文教学。在语文试卷中, 同样也呼唤情趣。如果我们的试题也尝试着灵活多变, 形式多样, 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那必然能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快乐。



题例一: 趣填成语



(  ) 丝不苟+(  ) 霄云外=(  ) 万火急



(  ) 全(  ) 美-(  ) 上(  ) 下=(  ) 心(  ) 意



题例二: 星期天,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同去商店买帽子, 每人买一顶, 回家一数才三顶, 可是又不缺, 这是怎么回事呢? 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



题例三: 下面是一部无数人喜欢的动画片片名打乱以后的字母, 你能把它拼出来吗?



M  U  E  A  H  O  A  L  O  S  H



动画片名称《        》。



这样的题目肯定能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从呈现方式上说, 题目运用了文字、数学符号、排序、故事情景创设等综合形式, 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 同时又寓语言训练于题目之中, 落实了语文的本位目标。学生在这种趣味情境中自然兴致大增, 乐此不疲, 尽情开动大脑。我们可以想像: 这股“清爽的凉风”迎面吹来时, 学生考试时还会眉头紧锁, 头昏脑胀, 毫无趣味吗?



三、人性化, 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情的



语文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 伴随着丰富情感体验和生动的审美情趣的学习过程,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双向交流的互动行为, 因而语文命题也应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对话, 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关怀, 命题内容必须放置在学生人性发展的高度。



题例一: 谁来帮我们找朋友呢? 聪明的宝贝快来帮忙啊!



长矮 冷淡 骄傲



高丑 虚心 温暖



美短 寒冷 热情



题例二: 请你用学过的方法, 试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



题例三: 写一篇内容与月亮有关的习作, 题目自拟。要有具体内容, 要有自己的真实感想。(不少于400 字)



提示: 1.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2.古诗“小时不识月, 呼做白玉盘……”



3.神话“嫦娥、玉兔……”



4.科学“月球、月食、潮汐……”



5.登月“1969 年7 月27 日, 人类踏上月球……”



6.设想:“21 世纪中期, 部分人会移居月球……”



这三道题目都充满了浓浓的情意。题例一从纯语文的角度上说, 就是要求“把反义词用线连起来”。但是, 试题却设置了“帮忙找朋友”这样一个情境, 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了试题, 成为试题中的一个角色, 非常乐意地进行了帮助。同时这道试题还教育了学生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 十分巧妙地传达了善与美。题例二以“请”字当头, 礼貌平等的口吻拉近了学生与考试的距离, 增强了试卷的亲和力, 使学生能够在相对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提高自信, 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所有的能量。题例三的人文关怀则体现在丰富的习作提示, 这些提示给了孩子们启发,引发了孩子们美好的联想, 从而自然地让他们感到了习作的乐趣和轻松。



四、开放化, 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趣的



作为考试主体的学生是有差异的, 作为考试内容的语文课程也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因而语文命题一定要注意开放化。开放化的题目可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权利, 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和自主创新的机会, 这样既有利于加大学生自主参与的力度, 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题例一: 从“全神贯注、各抒己见、精彩纷呈、赞叹不已”这些成语中任选两个词写一段通顺合理的话。



题例二: 照样子, 改写提示语, 使之亲切、自然又不失原意。



例: 提示语: 不许乱扔纸屑、果皮改写为: 让纸屑、果皮乖乖地进垃圾箱。



提示语: 不要践踏花草。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例三: 兴安岭有温柔的岭、如海的林、美丽的花, 假如你就是岭、林或花, 当你得到游客赞赏时, 你的心情会怎样? 请你以“我是岭”或“我是花”或“我是林”为题, 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 可以适当展开想像, 喜欢写哪个就写哪个。



以上题例的设计, 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和理解, 自由倾诉, 可谓“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在这些充满个性和积极思维的试题中,我们可以想像学生的思维多么欢畅, 个性多么生动。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 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心灵自由、表达独特情感的舞台。



五、综合化, 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义的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形式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 加强命题的综合化无疑更符合语文科的特点,将几种能力( 如认读、理解、应用、想像等) 的要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考查,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题例一: 看到这些事物, 你能想到什么, 任选两个, 写一篇100 字左右的小短文, 体裁不限。



夜空布满星辰 水面上的花瓣 夕阳



路上的斑马线 红枫叶 鸽子



题例二: 小明课外搜集了一些社会常识, 但是划线部分有一些是错的, 此外还有错别字及病句, 你能将它们一一改过来吗?



人类文明悠久: 印度的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奇迹; 波兰天文学家伽利略推翻了统治西方达1400 年之久的“地球中心说”; 法国的马克思是最主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英国的史蒂芬孙运用蒸汽机,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火车”。



题例三: 在文中找出描写果皮箱外形的句子。假如在果皮箱旁插一块牌子, 请你在右边方框里先画好牌子的形状, 然后在上面写一条标语, 提醒过路的人。



上述三道试题, 努力体现了命题综合化的理念。题例一是情景的构思与想像, 连句成段的写话能力, 以及学生语感的综合考查。题例二、题例三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 又测试了学生的修改能力、绘画能力、审美能力等,同时更是情感的再陶冶、思想的再教育。这样的试题, 既重视了本学科知识的融合, 又注意了跨学科知识的联系,真正使考试成为各科知识整合的有效载体, 从而使学生真切地领悟到语文学习的意义所在。



总之, 当前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要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让学生在考试中体验语文的妙趣横生, 体验语文的博大精深, 这正是小学语文命题所追求的境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9-14 11: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考”有所得“ 考”有所乐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9-14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考”有所得“ 考”有所乐

当前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要努力让学生在考试中体验语文的妙趣横生, 体验语文的博大精深, 这正是小学语文命题所追求的境界。 命题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20: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