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莺的歌声》听课反思体会
又是一个好日子,我有幸再次走入师傅的课堂。——《夜莺的歌声》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一个男孩用学夜莺叫的方法,传递消息,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1、教材整体把握。本文是一个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跌荡起伏的战争故事,来自教材本身的刺激已足够调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样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易遭到“破坏”。宣老师找到文章的切入口,以体现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为主线,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环境、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的描写。使其浑然天成般地不破坏教材原有的滋味,在宣老师的组织、引导和调控下,学生们发言积极,体会深刻。
2、分角色朗读。宣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另一环节——分角色朗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小男孩和德国兵的角色进行朗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
3、作批注的默读。课堂应是“动”与“静”的和谐统一。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充满了“动”。在教学课文“要带路”部分,宣老师用了边默读边批注的方法。这一读书方法因其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体验,尽展学生个性风采。
4、精心的板书。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因此,教学板书对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宣老师的板书让人眼前一亮,又使课文条理明朗,把课文分成了要带路、传情报、被消灭和再唱歌四部分。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
这节课从听写开始,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环环相扣,内容扎实,学生始终被老师的教学所吸引。这大概就是宣老师的“课堂魅力”吧。我想我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积淀自己的教学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