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之道》听课随感体会评课稿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0:26:44 | 只看该作者
《自然之道》评课稿



《自然之道》是一个令人深思,很有教育意义的文本。整篇文章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展开,通过我们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几十只幼龟的事例,告诉我们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都有其特殊的规律,通过“我们”的内疚、后悔来警醒世人做事不可莽撞,应遵循自然界的一切规律。

面对这样一个文本,我们到底如何去解读?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呢?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模式,两位老师展示了各自对教材的解读,和不同的设计理念。王老师侧重从“字词”到“句”的教学,然后从重点句中进行了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训练,总体感觉字词的教学非常地扎实,教师自身素质非常好,与学生的互动也是非常的融洽、顺利。但是值得思考的是这种“抓重点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在已有重点句的基础上,学生来概括是比较的容易,但是,学生在独立阅读时,如何自己去提炼这些重点句呢?所以让学生从整段话,整篇文章中去提炼重要的信息,这样的能力训练也是不可少的。

戴老师的课对学生的学段目标把握非常的准确,在她这堂课中体现出来的许多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好好地去思考、去借鉴:

一、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思考的是学生的学情。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和学生的年段特点,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不能只思考教师和教材。

在本节课中,戴老师虽然任教的是三年级,对四年级的教材还是第一次接触,但是她对四年级的学段目标还是把握的非常准确。比如: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段与段之间关联教学等等,还有对难读字词的处理,都做了充分的预设,使之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字词教学的最大效率,真正体现了轻负高质的教学理念,也说明戴老师在设计教案时,把学生放在了首位。

二、让学生学有所得。

我们老师的最终目的就是“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体现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即教学生学会学习。

戴老师在《自然之道》的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如:在段的学习中,引导孩子们边读边圈画重点字词;运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等等,在这些环节中,;老师边引导孩子实际操练,边帮助孩子提炼学习的方法,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

三、善于捕捉、设计训练点,进行言语实践。

于永正老师曾说:“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问题”。所谓“语文方式”就是读、说、写、思等方面训练。

戴老师就是从语文的基本方式出发:逐一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训练。例如:第3自然段的教学,就是通过抓关键词,来体会“小心翼翼和危险”,进而进行了读的训练。在指导孩子们归并自然段段意时,引导孩子们如何把话说通顺,说连贯,实实在在地进行了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值得商榷的地方:

1、课堂随机调控能力,课堂上当孩子出现了与自己预设问题有偏差的状况时,如何进行有效地引导,成为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还有待戴老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慢慢地去积累。这也是我们其他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

2、教学问题中的语言要简练,别反复、琐碎,让孩子有思考的时间。与学生对话要放低姿态,如果能处于学生的角度与之对话,我想这样的沟通肯定是愉快的、轻松的。

3、关于课堂练习的问题:一节课40分钟,别说是学生,就连大人也会有懈怠的时候,所以适时的进行课堂练习,既可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0:26:57 | 只看该作者
《自然之道》评课

     我在这节课中,能够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多样:所做的所有工作就围绕一个目的---让学生理解何谓“自然之道”的“道”?这在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提出。目标的明确就为整堂课找准了靶心。至于能不能射准靶心。

我课堂教学中,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用语文的方式来解决语文问题。”:紧紧围绕我和同伴的言行与向导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展开教学。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的“语文化”,对于这样的一篇文章,很难界定是纯故事性的文章,或者说是纯科普性的文章,当看到教材时也很难一下子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所谓的聚焦点。一不小心可能会把重心偏移到科学知识的说教上去。于永正老师说的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来解决语文问题。”所谓“语文方式”,就是通过读(引读)、说、写、思等方面的训练进行教学,徐老师都恰到好处地用到了。本节课所谓“语文问题”,就是文章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体验、碰撞与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对比,进而体会“自然之道”的内涵---好心办坏事。徐老师还是从语文教学的根本出发,设计了诸多语言训练点,比如入情入境的引读,想象说话,自由体验,读后写话的训练,课堂中有效的评价等。更重要的是落实到文本中的词句,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闪光点"---灵敏捕捉课堂生成的资源,突破难点:

师:这是怎样的笑声?

生:这是满足的笑声,因为这是食肉鸟的意外收获!

师:重复一遍给大家听。

生:(重复发言)

师:为什么说是意外的收获?

生:因为食肉鸟很容易就得到了这次食物!

生:如果不是向导抱走侦查龟,食肉鸟就不会这么容易得到今天的美食!

师:是啊……

点评:这在教学预设中并没有涉及,课中学生的感悟很准确,也很有深度,对于理解文章主旨是很有益处的。教师马上捕捉到这个信息,追问下去。这是大自然对我们无视自然之道,好心办坏事的最好的嘲讽,也是文章的价值取向,在教师的机智处理下,这一难点在此得到突破,而且是水到渠成的。

两个小观察与建议:

1、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行为我们是否足够关注?

我们都很注重引导学生去文章当中去寻找所需要的重要信息,然后来承接和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意识很好,徐老师也做到了。如果我们再仔细点,会发现只有部分学能做到真正得法地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其实也就是课堂上发言比较积极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还只是很空泛的,很模糊的,甚至很不准确的,乃至根本无法表达,因此他们的思维始终是跟着别人的。有的甚至连笔记、横线、记号也没有做,中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也需要培养这种阅读的习惯,既然老师已经有强烈的意识,那么也要让学生有强烈的意识,不仅要找到段落和句子,还要把重点词语圈画出来,在旁边写上小小的批注等等。P2内容。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最简单的就是考试阅读题,连最基本的找文中的词语,居然许多学生找不出来,有的问题回答是不着边际,都与此有关吧。

2、关于引读。

    我在课堂上几次用到引读。这首先是老师对文本钻研很深的表现之一。但老师的理解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内心体验。因此,在引读上,教师火候已经到了,可以看到老师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茅塞顿开,这时内心情感的喷薄啊。可学生那头还是有点慢热型,跟不上号。我想可能跟今天上课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跟学生对文章的熟练程度和体验的深度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0:27:26 | 只看该作者
听杜老师《自然之道》评课稿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
1、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杜老师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中,能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思考、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理清了本文的线索——以人物情感变化为线索。然后紧紧地抓住这条线索展开教学。
2、这节课能够关注文本的示范性。在对话中引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在训练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揭示规律方法,从而整合了三维目标。并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注重了抓住重点句子、字词来探究文章内容。能够深刻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去教。除了让学生对文本做深刻地理解外,在最后还让学生走出教材,走进大自然。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规律。
3、本科的教学思路清晰。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抓住重点字词填表格非常新颖,有创造性。以读促悟,以悟促学。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比如,采用自读、指名读、默读、分角色读、齐读。老师注重了朗读指导。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建议:
1、课前教师和学生应交流有关大自然的启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的出现,都是老师适时提出来的。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在老师的点拨下,鼓励学生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更好。
3、理解四字词应放在课文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1: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