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虽结而意无穷
──结课的艺术
广东省番禺区罗家桥虹小学 叶娟娟
【摘要】结课艺术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课的方法。阐明成功的结课,对教学内容起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因此,富有艺术的结课方式,能提升儿童的主体地位,激发儿童的创造性,点燃儿童智慧的火花,从而达到“课虽结而意无穷”的效果。
【关键词】 结课 艺术 点燃智慧火花
结课是指课堂教学在结尾阶段的教学,也叫断课。它虽占课堂教学的比例不大,却是不容忽视的。结课艺术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成功的结课,不仅对教学内容起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课虽结而意无穷”的效果。
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得选择一个恰当的结课方法。为与新课标接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可采取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结课方法:
一、总结──把课堂还给学生
总结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加深印象,巩固所学,使知识在反刍中得以升华。总结的形式与方法很多,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用简明的话提纲挚领地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希望或要求,这种结课方式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因此,单一的使用已不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才能重焕生机。如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完成板书或板画;自编歌诀、字谜,总结学法与收获等。
例1:教学《一夜的工作》,可在总结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作者看了总理一夜的工作后,他是怎么想,怎么说的?而你又想对总理说些什么呢?
学生满怀深情地说:“总理,您辛苦了,可要保重身体呀!”“总理,您为人民日夜操劳,我们怎能不感动呢?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例2:有位教师在教《威尼斯的小艇》时,这样结课:
师:夜深了,威尼斯就要沉睡了,我们的旅行也该结束了,这次的旅行你们有哪些收获?
生:(各抒己见)通过学习,欣赏到威尼斯独特的水城风光;了解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和作用;学到了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等等。
这种结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受到了学有所得的愉悦和乐趣。
二、练习──基本技能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还应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最具典型意义及开放性的练习。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知识的新陈代谢和合理迁移。设计练习还应注意:一是练习的范围要广;二是练习的形式应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或自由练习,或集中练习,或开展形式各异的游戏竞赛活动。
请看《小壁虎借尾巴》一文的结课:
学完课文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它有尾巴吗?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然后仿照课文3—5自然段,自己写一段话:
有的尾巴,它可以
请看《巨人的花园》一文的结课:
巨人(恍然大悟、醒悟),没有就没有春天,有的
只是(狂风大作、鲜花凋谢……)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情境,为知识找到了一条绿色通道,引导学生从读到说到写,举一反三,在迁移中巩固提高。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开拓了创造性思维。
三、朗读──感悟课文的情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结课时巧妙引导学生朗读,能使学生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镜泊湖奇观》的教学,可运用图画、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印象。如《高粱情》,可抓住重点句段的朗读,体会作者所赞颂的高粱“坚忍不拔”的精神。还可围绕课后练习或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通过对课文中对话的朗读理解课文,如《落花生》中父亲所说的话。
又例: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在总结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朗读:
师:魏校长提问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通过朗读,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