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4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彩那天》听课心得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5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彩那天》听课记录
5、中彩那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陈玉萍执教,2月28日)

一、听写复习(迷惑、道德、财富),堂改、比美观。
(能及时地进行堂改反馈,能加深孩子的印象。在提倡把字写对之外,教师还比赛谁写得更美观,把字写得更漂亮,符合现在提倡的写字教学策略。虽然仅仅是用了一分钟,但对孩子的鼓励作用却是无限的,能让孩子时时刻刻都谨记,要练字,把字写好。在现今电脑普及,孩子写字越来越少、越写越差的情况下,写字教学一定要坚持并做好。)
二、概述本文主要内容。想想父亲遇到的难题是什么?
三、默读课文,想想父亲留车的理由,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师的课件“画出”用成了“划出”)生回答,但师讲述得过多。
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父亲,会怎样想怎样做?借道德“德”字的书写指导,提示孩子要把这道德的尺子留在心间。提示孩子在写“德”字时,不能漏掉横。
四、默读3—8段,想想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中彩得车后的为难,用横线画出。
1.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要求生感情朗读,读出父亲的为难,比赛读的形式。齐读。师的朗读指导没有到位,生提问的面不广,只叫了两学生,一生没有大声响亮的读,但师没能做即时的鼓励和朗读的指导,而是马上叫了另一学生,不好。)
2.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3.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以此为题材进行小练笔:父亲自己一个人呆在屋里,看着两张彩票,___________)
生共写了近十分钟,两生汇报读出自己所写的内容,师进行即场点评,肯定学生所用的动词、神态、心理描写好。)

评:整节课学生读书的机会少、时间少,教师说得太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思: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在哪?知识点、能力点又在哪?本文可否用辩论的形式进行授课?(“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是啊,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一家最富有的时候。”)如果用这一形式,会否是上成了思品课,脱离了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左右为难的事情,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体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53:41 | 只看该作者
  
《中彩那天》听课随感

   听完许老师的课,一身释然。对课文的一切疑惑迎刃而解。扎实、朴实、自然、环环相扣是许老师上课时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从许老师的课中,我得到了许多启示。
一、注重学生积累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学习重在积累,“坚持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词语,日积月累,开拓着他们的智力背景。这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长此以往,你将会看到他们一篇篇词汇丰富、词彩华丽的优美文章,不断吸引你的眼球。
    以引入词语为例,是许老师的课的一大亮点。是这样的:
    师:一两对全家而言什么样的车?(梦寐以求)
    师:那你有这样的情况吗?
    师:为什么这辆车是全家人“梦寐以求”的?(引入词语“拮据”“维持”)
是的,许老师说的一点都没错。这样一引导,远比直接告诉学生来得效果好,而且能激发学生那种自我探究的精神。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能自如地运用这些词语了。
听完课后,我在《尊严》中也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来释义,学生反馈上来的效果较好。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形容一个人瘦得跟柴火一样,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骨瘦如柴)
     师:一个骨瘦如柴的逃难人,出现在你眼前的会是一张怎样的脸?(面呈菜色、脸色苍白)
     师:假如鲜美的食物出现在一个面呈菜色、脸色苍白的饿极了的逃难人的面前,他会怎么做呢?(狼吞虎咽、饿狼扑食)
做一件事,贵在坚持一点不错,在坚持中能积累知识,在坚持中能把握方向,在坚持中能发现真谛。在许老师身上,充分看到了这一点。这值得我好好学习。
二、创设情境引读
    诵读有助于培养语感。语感是对作品的文字、语言敏锐而丰富的感知,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是十分有道理的。学生对课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在教学“不要烦恼,你的父亲正面临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时,许老师创设了情景引读。
     师:父亲在烦恼,烦恼什么?这两个举动都证明了母亲的一句话是对的,哪句?谁来读一读。
     师:大家一起读。
     师:于是,第二天,库伯来把汽车开走了,父亲显得很高兴。读句子。
     师: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一起把
这句话再读一遍。
     师:因此,我也认为,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你
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反复诵读,层层深入,富有层次感,学生情感的激发也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对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在每一次朗读中心句中得到了升华。
踏踏实实上课,点点滴滴进步!要学的东西很多,慢慢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54:01 | 只看该作者
《中彩那天》听课感受  
作者:愤青一族 日期:2009-3-19 13:33:00  
《中彩那天》是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尽量把文中的重点内容归纳起来,有衔接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感悟“父亲”的形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再层层深入,最后再通过理解母亲的话来体会人物的品格。

在教学词语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着重理解“拮据”和“梦寐以求”。抓住第一小节母亲的话,和第二小节“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来进行理解,然后用各种形式读母亲的话,在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基础上,然后穿插句式训练,从而理解他们家的生活条件十分拮据。这时引出汽车是父亲梦寐以求的,那么当得知自己中奖后他的表现为什么那么反常,学生就能够理解父亲当时的心情,并提出质疑。通过读句子然后划出有关的句子来分析父亲为何没有喜悦的神情?这样的教学不仅揣摩了人物的内心,更帮助理解父亲为何在领奖时毫无喜悦之情。此时再回到那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上,使学生理解其中深层的含义。

成老师再教学设计上设计得非常细致,教学语言优美动人,但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够,显得有些零碎。这是我们每个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54:32 | 只看该作者
简约有道

——《中彩那天》听课实录及点评

时间: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授课人:王老师

年级:四年级

一、     教师板书:1、“道德难题”指?2、父亲还车,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二、     教师口述学习目标:教师叙述较快,我似乎就记住:“理解母亲所说的话”

三、     学生读书,思考1、道德难题指?

1、          学生自由读书;

2、          指名回答问题:生1:“我不知道为什么父亲中了奖还不高兴?”

生2:“帮别人买的彩票中了奖?”

教师引导强调板书:还车  留车

3、          教师:“大家帮父亲分析一下还车、留车的理由。”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还车=守信   留车=自己买  梦寐以求

教师引导学生从家庭情况:拮据。课文20页,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

学生说感受。引导总结这部车对于两家的不同意义。

4、          父亲的最终决定——还车。

四、理解第二个问题2、父亲还车,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1、生:母亲的那句话。齐读。

2、生2:“还车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候?”为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以上环节大概15分钟

五、     当堂训练

类型有:1、看拼音写生字;2、在橘子红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根据意思写词语;4、填充完整短语。5、选择对句子正确的理解。

1、学生自己做;

2、同桌互换,集体对改;

(1)指名说,教师重点强调:驰  弛  德

(2)指名说,读句子,说正确读音;

(3)指名说,“第5题的答案——面黄肌瘦,更合适。

(4) 拓展,当做日记写。

教师当堂改课堂作业。

(本节课,是一节较为干脆利落的课堂。内容较为丰富,既学了课文,有进行了训练,与教师一讲到底、围绕内容反复啰嗦理解的、感觉像无病呻吟的课堂相比,令人耳目一新。课堂之上基本上就完成了作业练习,那么教师、学生都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的事情。

但是,这节课在我看来又有两方面不足:

1、             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过于简单;

2、             对于文章的表达几乎就没有涉及到;

由于这两个目标的达成是一个过程,我就放到一块儿来评。

首先,本篇课文是赞扬父亲的优秀品质,希望读者受到“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用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样的教育。围绕这个意图,作者先说了我们家庭的情况——生活拮据,爸爸梦寐以求有一辆奔驰汽车。接着就讲我把中奖了,正好是一辆奔驰汽车。然后我发现爸爸并不高兴,妈妈的解释使我明白:原来是父亲帮邻居库伯买的彩票中奖了。父亲正面临一道道德难题——还、不还车。我的理解是邻居库伯家有钱,不缺汽车,况且又没有人知道是谁的彩票中了奖,所以不用还。但最后父亲还是还了汽车,我从中受到了教育。

那么,我们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就不许让学生抓住一些重点的语句去品析、体味、涵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内容,同时品析、体味、涵泳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语言运用的过程。例如让学生抓住“拮据、梦寐以求、神情严肃、迷惑不解、闷闷不乐、仔细辨别、淡淡的痕迹、显得特别高兴”词语和短语,引导学生从语句中体会人物的(我和父亲)的内心、感情,从而感受父亲品质的优秀。

在理解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用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要让学生充分的联系实际,可以引导结合“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名言,教育学生要以诚待人,诚实守信将会收获很多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友情、信用等。

而对于当堂训练,我认为可以更有针对性一些,基础的知识性的可放在第一课时,而第5题选择正确的理解和拓展:当库伯把车开走时我们全家人的表现这两个应该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练习表达。

我一直认为语文课应该瘦身,以简约稳住,不要搞得那么多的华而不实的东西。但简约并不是简单、肤浅,简约不能离开学习语言运用的“道”)

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55:02 | 只看该作者

《中彩那天》评课

朱兴奎

《中彩那天》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文章要教育孩子们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在教学中,顾老师主要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在想象中拓展文本。
  1、在阅读中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活动,顾在教学《中彩那天》一课时,“读”一直贯穿始终。首先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比如出示句子:“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让学生读后说说心中的疑问。学生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爸爸为什么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爸爸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道德难题?再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去反复朗读7,8两小节,从中找到答案。其次,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如:自由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最后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即培养了阅读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3、发挥学生想象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法,即:读文质疑——读议解疑——感情练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有法可循,学会读书。另外,本文的故事有丰富的想象的空间,教学课文第9小节时顾老师让学生想一想:父亲决定后给库伯打电话会说些什么?先让学生同桌交流,之后再写一写。最后请学生在全班交流。在学生奇妙的想象中赋予故事新的内容,也看得出他们懂得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55:42 | 只看该作者
《中彩那天》评课(第八届阅读教学特等奖课例)广东,皮涛
一、由课题导入。

通过解释何为中彩来揭开此课的序幕,导入的切入点选得小选得巧,不仅让学生学会关注课题,也很好地利用了课题这一文眼提纲挈领的作用,过渡到课文的整体感知。无痕而有效。

师:上课!

生:老师好!

生:中彩那天。

师:中彩就是指?谁来说?来,你说。

生:中奖。

师:中奖,文中的这个“彩”指的就是父亲中的那辆(生:汽车)。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拿起课文,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开始!

二、初读感知

这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第一次读课文,教师为了检查学生读文是否做到通顺,先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读音。在正确读好生字词的基础上,又能突出重点,转化难点,通过联系文章内容的方法来理解“拮据”,通过学生自己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梦寐以求”。恩,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跟学生总结一下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

生自由读书。

师:同学们读书非常地投入。来,咱们一起看看生字词。谁来领读?谁来?请你来吧!好吧!如果他读对了,咱们就跟着他读一遍,好不好?来。

生:好!

生:奔驰

馈赠

疑惑不解

捎信

拮据

师:稍停,这个“据”呀,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生:据jù)谁来说?你先坐一坐,你说。

生:据(jù)。

师:谁能够用据(jù)来组一个词?请你!

生:据说。

师:据说,对不对(生:对)老师把“拮据”这个词放回到句子里,谁来读?请你!

生:(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师:读得很流畅,“拮据”是什么意思啊?你说!

生:就是指经济困难。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了经济困难的?

生:“据”就代表经济困难。

师:据就代表经济困难,咱们看看这句话里面哪些地方写到了咱家经济困难的?请你说!

生:我从“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看出来的。

师:父亲的工作是……(生:汽修工)汽修工。工资高不高啊?他一个人工作,六个人生活,仅仅只是维持生计。可想而知,咱们家的日子一定过得(生:很拮据)。很拮据,很困难,很拮据,对吧?生活困难,没有多余的钱就叫(生:拮据)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预备,齐。

生读。

师:还有最后一个词。

生:梦寐以求。

师:请坐,“寐”也是一个生字,它是什么意思,知道吗?你说!

生:就是“梦想”的意思。

师:不对,“寐”它是什么意思。其实,“老师”就在你们的桌上,来,翻开字典,看看“寐”是什么意思?谁找到了,马上举手。

师:找到了,来,说说看“寐”是什么意思?

生:“寐”就是形容形容迫不得已但希望着。

师:你是查了字典的吗?咱们听听字典里面的解释,好不好?好,找到了,还是你来说。

生:就是“睡着”的意思。

师:睡着睡觉的意思,是不是?你说。

生:就是幻想的意思。

师:“寐”你看看意思是幻想吗?它只有一个意思,叫什么?睡觉,对吧?好,放下字典,“寐”是睡觉,那么“梦寐以求”呢,是什么意思呀?你说!

生:就是一直希望自己有一个什么东西,

师:就连做梦都——

生:就比如说做梦都想要。

师:做梦都想要就叫“梦寐以求”。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我们通过初读课文,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说说,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说?好,请你说,来,这位女同学。

生:这辆车是那个中彩那天,父亲中彩了那个奖品,但是呢,那个不是那个父亲的奖品,而是库伯先生的奖品中了彩。

师:之后呢?

生:之后,父亲把那辆车还给了库伯先生。

师:是不是?

生:对。

师:同学们,从他的话里边我们得出了这样几个信息。父亲中彩得到了一辆(生:汽车)板书。最后他又把这辆车(生:还给了库伯先生)。在这一个过程里头,父亲面临了一个(生:道德难题)板书

师:叙事性的文章通常都会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得车是故事的起因,父亲遇到了一个难题是故事的经过,还车是故事的结果,把起因、经过、结果巧妙地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谁来试着说一说,来,挑战一下,没事!来,看着黑板,文章讲述……

生:父亲得到了一辆汽车,(师:但是)但是那辆车是库伯的,所以父亲(师:他遇到了这个)道德难题,最后父亲把那辆汽车还给了库伯。

师:是不是的?

生:是。

师:还有谁想说一说?请你来!

生:父亲得到了本来应该是库伯先生的车,但是他把这辆车自己开回了家,所以他遇到了一个道德难题。最后他就他那辆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

师:说得好,同学们,就像他们俩一样跟同桌俩练习说一说,开始!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乃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说,说不完整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说完整,并进行适当地总结,这样的总结便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总结时还注意渗透学法,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板书,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再次练习主要内容的概括。从点到面,从个体到全体,有指导有示范,真正实现了从“说得不全”到“说得完整”,从“说得完整”到“说得简练”这样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

三、重点研读父亲挣扎的内心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带劲儿!咱们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地了解。文章出现的人物有父亲、母亲,还有(生:“我”)。这节课,咱们先谈谈父亲,他面临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指的是什么呀?请你说!

生:就是父亲本来帮库伯先生也稍了一张彩票,但是中奖的那张是库伯先生的彩票,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他正在想要不要把车还给库伯先生。

师:说得好,是留下车还是还他车,这真是一个难题。板书。(一个“得”改成“留”,板书很灵动,不仅帮助学生概括了主要内容,明白了父亲所为难的主题,还推动了整个的教学流程,为下面的研读做了一个很好地铺垫。)

师:是留车呢还是还车呢?是还车呢还是(留车呢)?这可真是一个难题呀!如果你就是文中的父亲,你有哪些理由为自己留下这辆车呢?先别忙着举手,我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一下课文,想想父亲留车的理由。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语句,明白了吗?

(学生第二次读课文,每一次的读文教师都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第一次是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有声之读。这一次是要求带着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去“仔细默读”,是无声之读。琅琅书声是语文课的标志之一,凭借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语文课的神圣使命。教师还善于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研读。“如果你是父亲,你有哪些理由为自己留车呢”“哎,你们有那么多的理由可以留下这辆车,那就留下呗!干嘛最后又还了呢?父亲是怎么想的呢?我想问一问你们,来,你就是那位父亲:你们家生活那么拮据,你干嘛要还车啊?”这样的提问让学生更亲近文本,走近父亲那十分真实的内心挣扎。)

师:好,开始!

师:注意自己的坐姿,三个“一”不要忘了,眼睛不要离书本太近,一尺远。

师:好,同学们的书本上留下了大家思维的痕迹。来,咱们交流一下,你找了哪些理由?来,请你来,读一读。

生:我找的句子是“生活很拮据”。

师:读完整。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师:你能不能用这个句式说说理由。

生:因为我们家非常穷,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语训!!!用心潜入文,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清楚。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

师:因为我们家生活拮据,想买一辆车那是(生:不可能的),所以被留。还有没有其他的理由?请你来!

生: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师:说说看)因为这是我的梦想,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汽车。

师:因为这是我的梦想啊!我晚上做梦都想,对不对?仅仅是晚上做梦想吗?还在什么时候想?来,说说看,还在什么时候想?你说!(凭借文本展开想象,进行合理地补白,是为了更深刻地了解父亲的“留”进行体会文本的主题“诚信”说来简单行来难。)

生:随时都会想。

师:对,随时都会想,白天也想,晚上也想,朝思暮想,日思夜想,愿望多么强烈呀!谁来读读这句话?来,请你!(感性地理解语言了,就应该用有声有情地读将语言植入心灵。分别请三个学生读,然后全班读。这样的读是自然而然,是一种语言的积累,也是一种巩固,更是对课堂气氛的推波助澜。)

生:(读)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师:我还没有听出那种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感觉。你读得是很流利,这个愿望再强烈点!

生:(读)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师:哎,愿望强烈了,还有谁想读?请你来!

生:(读)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师:这可是父亲朝思暮想、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车呀!来,一起读!

生齐读。

师:接着交流,还有那些理由可以留下这辆车?来,后边的同学,你来!

生: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扩音器叫的是我的名字,所以我可以留下这辆车。

师:咱家中奖那是众人皆知呀,对吧?(生:对)不留白不留。还有没有别的理由,来,请你说!

生: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给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因为两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库伯先生并不知道父亲的这个彩票中奖了,所以可以留下。

师:库伯都不知道这事,是吧?要把车还了,那真有点傻啊!哎,你们有那么多的理由可以留下这辆车,那就留下呗!干嘛最后又还了呢?父亲是怎么想的呢?我想问一问你们,来,你就是那位父亲:你们家生活那么拮据,你干嘛要还车啊?

(文似看山喜不平,课亦如此,教师抓住这则故事中父亲内心的矛盾而引领孩子体会了“留”的必要,又笔锋一转,让孩子说说“不留”的原因。因为第一次地有声之读已十分成功地感知全文,所以,之后孩子的发言十分精彩,确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

生:因为那辆车那张彩票是库伯先生的彩票,他中了小汽车,应该是他的。

师:把原本属于人家的东西还给人家,对吧,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心里边踏实。来,这可是你梦寐以求的车啊,你真的舍得还吗?

生:我舍得,因为它不是我的,就得换给人家。

师:就得还给人家,做一个(生:有信的人)诚实守信的人。哎,你刚才都说了,库伯都不知道这个事,你还还车,你傻不傻呀!

生:因为诚实有信用能给我带来快乐。如果我留下这辆车,我会成天提心吊胆的,很不舒服。

师:说得真好,诚信。板书(在经历了父亲的“留”与“还”这样一个水火相交的心理后,学生们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诚信。这时候的理解应该深刻而难忘的,是真诚而不虚空的。)

师:父亲是留下车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还了车坚持为人的诚信呢?这才是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板书

师:写“德”字要注意,“心”上有一横,就像一把尺子,量出了人世间的是是与非非。这把尺子要把它放在心上,不要忘了!(又一个巧妙的总结!)

四,三读悟写法,明“得失”

师:当道德的天平不知该偏向哪边时,父亲为难了。作者是怎么写出父亲中彩得车后的为难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8自然段,想想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中彩得车后的为难?默读。

生默读。

师:好,同学们,谁来说一说,哪些地方写出了父亲的为难?来,请你!

生: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师:来,你从那个词可以看出他为难?

生:神情严肃。

师:来,说说理由。

生:……

师:他说“神情严肃”可以看出来,但是他说不出来理由。咱们想想看啊,中彩本来是个好事,对吧?父亲他本应有的表现应该是什么样的?你说!

生:非常高兴

师:高兴。

生:喜悦。

师:喜悦。

生:那个兴高采烈。

师:兴高采烈,他本应该高兴,但是他却(生:神情严肃);他本应该兴奋,但是他却(生:神情严肃);他本该兴高采烈,但是他却(生:神情严肃)。看,父亲神情严肃。他缓缓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驶过。心里为难极了。谁来读读这段话呀?好,请你来!

生:(读)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师:你读得很流利,但是父亲此时可是神情严肃啊!请你来读!

生:(读)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师:我感受到一点为难。请你读!

生:(读)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师:真好,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左右为难。咱们一起来读一读,预备,读。

生齐读。

师:作者抓住了“神情严肃”这一个神态,就写出了父亲的左右为难。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也写了父亲的左右为难呢?来,谁来?好,请你!

生: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赶,赶了下来。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这辆车本来不属于他们家,所以父亲觉得我没有拥有这辆车

师:他心里边——

生:很为难。

师:本来是想高高兴兴地上车,可是却被赶了下来,心情怎么样啊?

生:心情非常得难受。

师:难受,你呢?

生:我也觉得他的心情非常难受。

师:难受。

生:我觉着很委屈。

生:闷闷不乐。

师:带上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自己读。

师:谁来读?请你来!

生:(读)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师:听出了你的委屈,读得可真好啊!

生:(读)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师:哦,比他赶了下来,再难过一点就更好了,来,这儿有个同学一直都没见他读过,怕读错,对吧?别怕,来,试试吧!如果你读好了,老师们真有掌声送给你,你信不信?来,试试。

生:(读)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师:你不读得很流利吗?对吧?孩子,老师送你一句话:爱心献给别人,信心留给自己。好吗?还有谁想读一读?来,你来。

生:(读)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师:好啊,你们委屈,你们沮丧,你们难过,都来自父亲这一“赶”。这个动作也写出了父亲的左右为难。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也写了父亲的为难呢?谁来说说看?你有没有找到?来,这个同学来!

生: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

师:为什么从这里看出来呢?

生:因为父亲中了彩,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是他却闷闷不乐。

师:不是他闷闷不乐,是我闷闷不乐,对不对?他不高兴,所以看出他为难。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啊?来,你说!

生: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师:嗯,说说理由!

生:因为父亲本来想把这辆车占为己有,结果想到自己的妻子老对自己的孩子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师:所以最后把车(生:还给了库伯)。说得好,孩子们,父亲曾经试图擦去K字,留下这辆车,但是最终还是把这车给(生:还给库伯了),还给了库伯,对吧?咱们可以想象,他当时呀,是多么地困惑、矛盾、为难哪!对吧?我们从这一个“擦”字,就可以感受到父亲的为难。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在擦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脸上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呢?咱们都不得而知,对吧?咱们现在也学着作者的样子来写一写父亲擦去K字时的情景。父亲自己一个人呆在屋里,看着两张彩票,他表情怎么样?动作怎么样呢?大家在小练笔上试着写一写。

生写。

师提醒学生注意坐姿,三个“一”。

师:好,同学们,咱们把笔停下来,如果还有一点没写完的,咱们口述完成,好吗?来,请你来,第一个。拿起来读。

生:父亲自己一个人呆在屋子里,看着两张彩票,只见他神情严肃,没有一点高兴劲,心中就像放了一块石头。他的手不停地颤抖着,始终不能擦去05102右上角的那个K字。(师:因为他)因为他想起了妻子平常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所以犹豫不决。

师:所以犹豫不决,真好!来,别写了,停下来,请你说!

生:父亲一人呆在屋子里,看着两张彩票,他左右为难,不知道05102上的K字时擦掉还是不擦呢?他心里像有一个打不开的结。但他又想起母亲说的话,他神情非常严肃,他拿着橡皮的手非常紧张。他既不想擦那个K字,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又想把这个K字擦掉,想得到这辆奔驰汽车。



师:你看,说得多好,心里头有一个永远也打不开的结,把父亲的为难写得多么具体啊!同学们,咱们学着做怎么样?抓住父亲的神态和动作,把父亲的左右为难写得更具体了,对吧?面对这个难题,父亲最终选择了(生:还)把车还给库伯,对吧?大家有没有像想过,失去了这辆梦寐以求的车,父亲他得到了什么呢?你说!

(好一个得与失,得即失,失即得!问得多么睿智,孩子们在这样睿智的提问里,思维开始了一次哲学的旅程。)

生:得到了对朋友的诚信和信任。

师:得到了朋友的信任。

生:得到了信用。

师:得到了信用,你说!

生:他得到了朋友们的信任。

师:他得到了朋友们的信任。你说!

生:他现在拥有了诚信。

师:拥有的诚信。你说!

生:他得到了库伯先生对他的称赞。

师:称赞 尊重

生:他得到了库伯先生对他的诚信,还对他很有对他信用,每次有啥好事,都要跟他分享。

师:不叫库伯先生的诚信,叫他自己得到了诚信,得到了库伯对他的尊重。是的,这就如母亲所说,我们一起读: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又一个水到渠成)

师:母亲是这样说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生: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师:同学们呀,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学习了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文中还写了“我”的情感变化,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咱们下一节课再探讨,好不好?

生:好!

师: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来,向右转,向老师们说一说“谢谢老师们!”

生:谢谢老师们!





总评:

这节课能遵循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课题导入,初读感知内容,到研读父亲内心,最后由读悟写明得失,环环相扣,让孩子经历了一次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思想的语言学习过程,很好地实现了语文的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节课的亮点是教师的有效提问与适时的过渡总结,教师宛如一个穿针引线之人,十分娴熟而自然地陪着孩子寻找、发现、散发语言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55:59 | 只看该作者
评课《中彩那天》

今天上午,我听了米老师的《中彩那天》,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我认为米老师在这一堂课中有两点值得我学习。

第一,教学重点解决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本课对父亲心理的体验可以说是个重点,是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然尔,这些答案都是学生自己思索和表达出来的,并不是米老师告诉他们的。那么学生是如何理解的呢?靠的就是米老师巧妙的引导。老师没有说,但学生却理解了,妙就妙在这儿,好就好在这儿。真是“润物细无声”啊!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第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的到位。一堂课40分钟,很是短暂,在朗读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抓住重点很关键,这个问题,米老师处理得很好。尤其对爸爸中彩的严肃和还车后高兴进行了一定的对比,时刻抓住妈妈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反复读,强调了课文的主题。

米老师的课之所以上的精彩,源于他对教材把握的透彻,做到了轻车熟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2: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