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语文《草船借箭》听课反思体会评课稿资料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8:38 | 只看该作者
《草船借箭》评课

3月31日上午,带着满心的期待,我走入了孙娇娥老师的课堂,她的课堂自然大方、清新明快,如这四月的风沁人心脾。我们仿佛跟着学生一起走入了那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一起感悟着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们时而思索,时而笑看,时而聆听,时而速记,一个个历史人物逐渐在心中清晰明朗起来。感谢孙老师的辛勤奉献,让我们共同度过这美好的四十分钟。俗话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没有居高临下的理论水平,怎能妄用一个“评”字!雾里看花总是最美的,下面谈谈这朵占着露珠的娇花。

一、依标扣本,实行文本细读。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认为文本语言的功能和意义可以体现为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这些因素,我们就能够解读作品的意义。但这种解读并非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细读,有时,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 通观孙老师的课堂,整节课都在读一个词:神机妙算。从这个词切入课文,解读诸葛亮的特征: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开课伊始,孙老师直奔主题,接着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学的明白,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细读最精彩之处,莫过于解读诸葛亮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的话前有提示语,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
   (学生再次研读课文后交流)

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不敢派兵出来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师:诸葛亮还在笑谁?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
生: (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孙老师抓住诸葛亮神秘的一“笑”,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这样一来,诸葛亮大智大勇、傲视群雄的英雄本色,在师生的笑谈中显露无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巧用媒体,创设灵动课堂。

孙老师的课堂之所以这样有声有色,媒体功不可没,这当然也是孙老师平时善于钻研的结果。她巧妙利用农远资源,截取其中的图片、视频,为我所用。特别值得欣赏的是,孙老师正确处理了课堂里学生和资源里学生之间的关系,给与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感悟,然后播放相关资源,取长补短。例如,在品读诸葛亮神秘、丰富的一“笑”时,孙老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觉得不够理想,播放了农远资源课堂中学生的朗读片段,借助榜样的力量,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随后孙老师还链接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视频,并配以课文朗读录音,一下子把大家引入了三国战场,如临其境,顿时诸葛亮的沉稳、从容、心中有丘壑的英雄形象跃然面前,走入学生的心中,进一步升化了学生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化解了学生理解的难点。

记得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闭幕式上指出: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一点,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要适度拓展课外资源。在这节课上,孙老师也特别注意让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前,孙老师让学生了解文本人物,结课时,设疑充分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以期更广泛,更全面的了解诸葛亮。

总之,孙老师这节课抓住中心句,引领学生在课文中几进几出,反复咏叹,诸葛亮的智者形象这一整体感受已经走入学生的心田。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白璧还有微瑕,我认为孙老师的也有有待改进的地方,时间的安排前松后紧,重点词句的迁移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9:01 | 只看该作者
《草船借箭》评课稿 陈湾中心小学   梁景凤


  一、教师的导语促生成,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预设。


     在这节课中,开头抛了个问题:你们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了解吗?使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学生说:1、桃园三结义、2、空城计等,回答很丰富,学习兴趣也不错。这样一来,学生的答案就可以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了。 把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出来成为课堂资源。


    有些教学资源确实来自学生的无心插柳,张老师课中,在讲“笑”的时候:学生说1、笑曹操的胆小2、笑曹操的多疑3、笑鲁的胆小最有趣的是第4个学生说:笑自己。教师追问:笑什么?生说:笑自己太天才了(并有些嬉皮笑脸)。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可能未曾考虑过,一些教学参考书也不见得提到过。当学生的回答很另类时,教师惯有的反应是批评指责,或纠正错误,或立即制止。张老师顺其“疑问”拓展开去。问:怎么说呢?学生根据文本由此及彼进行推理,层层递进,对诸葛亮的笑作了透彻的分析。这样的生成过程,应是学生学习的高一层境界。课堂效果很好。


二、抓住关键句子促进生成。使课堂始终有整体感。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的,而应随机地以学定教。在本课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采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抓住“长叹一声”做文章,巧妙引导,从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展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颇具个性的心灵体验。 西方学者有一句话:有时候我们追求意义,不需要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强调的是让学生在一种情感的体验当中学习,并做深入的理性思考,谈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看法,谈自己对事件的思索。学生的这种生成靠的就是老师的权变,还有对学生思维方向的准确把握和水到渠成般的导向。当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之后,有话可说。1、师问这个计划怎么样?学生说的很好:巧妙、大胆、完美无缺。等----这时我真担心也很期待有学生说这计划是有危险的而且偶然性很大,大家想如果这天没雾会怎么样?诸葛亮本领真的那么大。现在的天气预报有时也不太准确呢。是吗?如果曹操也识人心怎么样?如果鲁肃告诉了周瑜会怎么样?我真的很期待学生这样说,但学生没讲?如果说了我觉得这应该是个生成点吧?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三、方法的学习胜于知识的传授。教师不失时机的渗透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前因后果,难能可贵的是,这是学生自发自觉地主动参与,因而生成的教育意义与教师的生硬解释有着天壤之别。在这里,既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熟知,又要求教师敏锐地发觉问题的价值,而且一旦问题铺展开来,教师对它的动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处理得恰到好处。否则,随意把握生发点,目标不定,或指向不明,或方法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丧失语文教学的特点,造成无效的生成。在即时评价用得好,生成状况来得妙的课堂里,学生才能“敢于直言”“畅所欲言”,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言者善绘”“闻者有味”,或者“言者善辩”“闻者善断”。例如:张老师在讲:诸葛亮算到大雾漫天的时候学生的答案是从上面的句子(第一天第二天-----)中得到的,教师就表扬了他,说你真了不起。能联系上下文来学习来研究。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很高兴,其他学生以后也会学。今后也会联系上下文来研究文本。


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言的机会,会令课堂增色不少。


    当然我觉得本课中也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堂教学活动首先应该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叶澜)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什么,而是学生是否以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课堂教学应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智慧碰撞的对话过程。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多元反应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当学生的表达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就不应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是毫无价值趋向的中立者,或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棒子打杀的独裁者。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教师讲《火烧赤壁》的时候问他们同时写在手里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说是借。我觉得教师不应该把答案说出来是火。有必要进行说服引导,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到的。或许学生说的借也有一定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19:18 | 只看该作者


《草船借箭》评课材料

《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清楚地看到课标精神在这节语文课上得 到了充分的贯彻落实。教者从文章内容入手,抓重点句、关键词,触发学生潜心读书、探究。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实现了和谐的课堂上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 与学生对话。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一教学重点。教学设计自然而新奇,有时如初春的细雨,润物无声;有时如久旱的甘霖,酣畅淋漓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04: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