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8 11:34:23
|
只看该作者
《三顾茅庐》听课有感
戴晶晶
亲历张老师磨课过程,结合课堂呈现的状态,个人认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尤其听了专家的指点,更有醍醐灌顶之感。
一、关于课堂调控及目标制定
首先,教师有很强的大问题意识,力图抓住第一小节中的“诚心诚意”一词,组织整节课的教学。但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推进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大问题不断滋生出更多新的问题,这使我不由思考:教师在面对真实的教学情境时,是否需要坚守预设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既做到容量承受量大而又不至于偏离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关于教材解读
从文体角度来看,本文属于小说,这一文体不同于史书记载的关键之处在于,有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甚至还有作者本人的个人情感夹杂其内。
个人认为,小说的一般上法是,或抓人物,或抓情节,也可以抓环境、语言特色等。
假设,本文以人物为抓手组织教学的话,根据题眼《三顾茅庐》,完整补充题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应该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其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主语是刘备,因此,老师以第一小节刘备的“诚心诚意”统领全文教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针对这样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问题,教师采用一贯擅长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应该是适切的;而且,相对于以前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现场感、真实感更强了,要求明确、并且留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更为充裕,特别是在小组交流汇报时,小组长带领组织组员进行,显然更为有序。
值得商榷之处是:学生获得学习任务后,教师是否能够真实地介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这样,可以适当为学生的讨论建起更为实在的阶梯,因为,事实上,小孩子在抓关键词“诚心诚意”讨论并分析人物特点时,挖掘并不深入;虽然在文本中多处都能找到与人物态度相印证的文句,但学生往往并不会完全按照文脉顺序进行交流,回答自然会呈现散点状或者是不完整性。
同为小说中的人物,个人认为,在本文中是有所侧重的,文中对张飞语言的刻画,主要体现其性格的急躁,而其随后主动要求随同刘备前往拜请诸葛亮,又可见其对刘备的忠心耿耿。当然,事实上,这也能够从一个侧面烘托出刘备具有值得张飞效忠的人格力量。刘备二请诸葛亮都不得其面,但仍锲而不舍,一方面可见刘备是个知人善任之人,另一方面更烘托了诸葛亮确非等闲之辈,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使诸葛亮认定刘备是一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以至于后来终其一生效忠蜀国。
文中写道:“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之后,诸葛亮便与刘备一起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式,提出切合实际的策略。”可见英才与贤主是心心相映,这样,我们对后来刘备与诸葛亮这一谋士,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的表现才能够完全理解,因为诸葛亮的确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至于文中的第三小节环境描写,也非闲置之笔“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与诸葛亮隐居时被称之为“卧龙”的称谓是否也存在一定关系?
总之,个人感觉文中还是有多处照应、对比之处的。比如刘备一行人的急于求见,与诸葛亮的午睡半晌、翻身又睡就是极好的对照。个人感觉诸葛亮是有意考验、试探刘备是否真是“诚心诚意”。这样对文章大问题就做了很好的回应。总之,虽然文章语言比较平白,但要真正揣摩透人物品质,读懂文章写作意图,学会文章表达方式,还是需要教师好好解读教材的!
三、关于学情分析
本文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故事,虽然语言的表述方式已经由文言文改成了白话,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文章对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课后阅读拓展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也许,上好了这篇课文,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想要去读读《三国演义》全著,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厚学生语文学习的精神底蕴是迫切需要的。当然,这样的学习目标如果要达成,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不能只有一桶水,而是需要不断补充新鲜的水源,因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真能做到教学相长,课堂进行过程,自然也能“如鱼得水”。
四、一点不成熟的“遐想”
根据资料记载,刘备乃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因家道衰落,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不过,刘备天资聪慧过人,而且富有宏韬伟略。但是在“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年代,刘备的才能很难得到施展,不过“桃园三结义”中的另外二人张飞和关羽却是勇多于谋。我傻傻地想,作者罗贯中在取名的时候是否另有深意?作为合作型团体的首脑人物,如将刘备誉为猛虎,那张飞名字中的“飞”和关羽名中的“羽”,是否可以联想到鸟儿的“翼”,贤主得良才,必将“如虎添翼”。刘备深知用人之道,又为人谦虚,因此,当他得知人们对诸葛亮的美誉之后,自然求贤若渴。这样他的左膀右臂既有盖世奇功又有过人胆略,还能料事如神,这样在群雄纷争的年代,先三分天下,再建盖世奇功,自然不是难事,于是就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章节,比如《火烧赤壁》、《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
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收获真的很多!原来解读透教材、分析清学情、制定好目标才是游刃有余地调控课堂的基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