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1. 会认“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第10小节。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最大的书是什么?“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等等)
3.生质疑,师归纳并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
⑴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
⑵给课文标出小节号,同桌交流。
2.检查反馈:
⑴ 读准生字新词
地质 勘探 地质勘探队员(结合教学:课文中谁是地质勘探员?)
岩石 雨痕 波痕 矿物 宝藏
一册厚厚的书 一片陆地 刨根问底
⑵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1~4小节;5~6小节;7~8小节;9~10小节,11~12小节;13小节。
(课文以对话为主,学生在标小节号时有一定难度,需教师相机提醒)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请带着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解决问题1:谁来告诉大家,这本“书”指的什么?
⑴指名回答,相机出示第四自然段。
⑵“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意思是说“这岩石厚厚的——”(引导学生说出“就像一册厚厚的书。”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⑶指名读第四小节,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一册”还可以换个什么词语?
⑷指导读好含感叹号和问号的句子。
⑸哦,原来这本书指的就是岩石啊!现在我明白了。那你们明白为什么“书”要加引号吗?(这本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
3.既然叔叔说岩石就是“书”,那这本书里有哪些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10自然段,找找川川对叔叔提了哪些问题?
4. 找出川川提的问题,出示:
问题1:这上面有字吗?
问题2:这上面有图画吗?
问题3:这能说明什么呢?
指名读川川的话,指导读好问句。
5. 面对川川的问题,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员叔叔是怎样回答呢?
谁愿意做做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帮川川解答第一个问题?
指名一生答读第6小节,其余学生问。在一问一答中读好对话。
6. 川川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他又问?(学生接读:这上面有字吗?)哪个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回答?(再次指名答读)
7.教师扮演川川:那这些雨痕、波痕,还有树叶、贝壳、小鱼能说明什么呢?指名一生答读第10自然段。
课件出示: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8. 叔叔是通过什么判断这里原来是长满树木的森林,后来变成大海的呢? 引导学生整合6、8、10自然段。
四、重创文本,指导写字
1.听到这儿,川川明白了:
yán cè hòuhòu mái
原来,一块 石就像一 的书。“书”里 藏着许
zhì
多有关地 的奥秘。
2.指名读这一段话。
3.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4.实物投影展示,点评。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朗读对话。
1.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从川川和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的对话中读懂了:一块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书”里还藏着许多有关地质的奥秘。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2.有感情地朗读1~10自然段的对话。
二、探究学习11~13自然段。
1.川川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前面的问题才解决,后面的问题又冒出来啦!课件出示: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2.从川川的提问中,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⑴ 根据学生问答, 指导书写词语“刨根问底”。
⑵“刨根问底”还可以换成?(拓展歇后语: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3.谁愿意解答川川的这个问题呢?指名答读第12自然段。
4.这本岩石书还会告诉我们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一些矿物图片。)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引导学生明白文中省略号的用处。)
5.教师引读第13自然段: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6.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
三、拓展迁移
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还让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二十年后,川川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地质勘探队员。你们看:(课件出示)
川川趴在一块岩石面前,正仔细地研究着。他发现这块岩石上有恐龙的脚印,有虾,有水草。他明白了:在很久很久以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宝、趴、印、陆、铁。
2.教师范写“印”。
3.学生练习
4.展示,点评。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