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6:41 | 只看该作者



        1、观察例3情景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多种方法解答这道题,那么那种方法要比较简单。



4、在计算这一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5、整数加法的运算顺序能不能在小数加法中使用。


6、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要注意那些问题。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共同检查上黑板的同学做的情况,分析讨论,补缺补差。

各组展示本组的解答结果,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相同。

一些算式完成以后,我们也可以用计算器来进行验算。
       

探究提升       

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也学习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那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加减法,能不能化成小数加减法来进行计算。
       


归纳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通过你的收获在以后的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达标测评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运用运算定律或性质)


学习目标

        1、会将整数加减的运用运算定律或性质运用到小数加减中来,从而使计算简便。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对加减运用运算定律或性质的巩固。


学习重难点        用加减法的运用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简算















程       

设疑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减法的运算性质是什么。
小数加减法中能不能使用运用运算定律或性质。
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预习提纲








        1、观察例4情景图,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2、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多种方法解答这道题,那么那种方法要比较简单。



4、在这一题中,用了加法的什么定律。



5、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能不能在小数加法中使用。


6、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6:53 | 只看该作者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共同检查上黑板的同学做的情况,分析讨论,补缺补差。

各组展示本组的解答结果,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在小数加减运算中使用运算定律或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因此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或性质在小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

能简算的要简算,不能简算的要按顺序进行计算

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探究提升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2.3+4.7)+5.6=2.3+(□+□)
6.54+(9.7+a)=(6.54+□)+□
如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
       


归纳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通过你的收获在以后的计算中要注意什么。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达标测评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

        1、能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难点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程       

设疑导入

        情景导入
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108页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还有什么样的统计图?
       







预习提纲








        1、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2、出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
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3、什么是折线统计图。



4、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找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5、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7:02 | 只看该作者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清楚的表现数量的多和少
2.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现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现数量多少, 还可以看出物体的趋势变化。       
折线统计图是由线段将一些点顺次连接构成的。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探究提升       

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达标测评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提升       
       


归纳反思       
       





达标测评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适应新课标的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我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以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如:调查本校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情况,面对这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一定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学生要讨论的问题是用什么数据来刻画课外活动的情况,是采用调查和收集数据。接着的问题是“可以调查那些呢?”对此,学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对学生提供的办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充分讨论,认识到不同的样本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进而组织学生深入讨论:从这些解释中能作出什么判断?能想办法证实或反驳有这些数据得来的结论吗?这是一个开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吸收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9: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