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803|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右键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选择目标另存为,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rar (79.92 KB, 下载次数: 1944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3:55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备课
一、指导思想:
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
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
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
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
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
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
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
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
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
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
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课时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时间
          一、四则运算          6       
  1        例1—例6(P1—P16)                3.4—3.10
          二、位置与方向          4       
  2        例1—例4(P17—P26)                3.11—3.17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0       
  3        1、加法运算定律  例1—例3(P27—P32)                3.18—3.24
  4        2、乘法运算定律  例1—例3(P33—P38)                3.25—3.31
  5        3、简便计算  例1—例4(P39—P47)                 4.1—4.7
  6        营养午餐(P48—P49)          1        4.8—4.14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4       
  7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例1—例3(P50—P57)                4.15—4.21
  8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例1—例7(P58—P66)                4.22—4.28
10        3、生活中的小数  例1—例2(P67—P72)                5.6—5.12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例2(P73—P77)               
11        整理和复习(P78—P79)                5.13—5.19
12        五、三角形          6        5.20—5.26
13        例1—例7(P80—P94)                5.27—6.2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       
14        例1—例4(P95—P107)                6.3—6.9
        七、统计          4       
15        例1—例2(P108—P116)                6.10—6.16
        八、数学广角          4       
16        例1—例3(P117—P123)                6.17—6.23
        小管家          1       
17        九、总复习          5       
        (P125—P131)                6.24—6.30
        综合复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4:02 | 只看该作者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2-5(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

        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
2、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程       

设疑导入

        谈话引入
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预习提纲








        出示书本情境图
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

3、出示例1,怎样列式。

4、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5、987÷3×6    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

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
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探究提升        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
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达标测评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7÷3×7      3×6÷9    45+8-23      24-8+10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4:08 | 只看该作者










程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习提纲








        1、半价是多少钱。怎样来求半价。

2、为什么把24+24写成24×2的形式。

3、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4、24+24+24÷2   24×2+24÷2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5、出示例4列式
270÷30-180÷30     (270-180)÷30
270÷30是什么意思。180÷30是什么意思。
(270-180)是什么意思

6、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及不同之处。

7、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8、讨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探究提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门票成人24元,儿童半价。三张成人票付100元,找回多少钱。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含有两级运算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达标测评       

P7  做一做

计算
230--135÷9        26×4-125÷5

练习一   5、6 、7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学习目标

        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4:14 | 只看该作者










程       

设疑导入

        复习引入. 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预习提纲








        出示例5(1)42+6×(12-4)    (2)42+6×12-4

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

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探究提升       
35+8×(15-8)    35+8×15-8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归纳反思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4:19 | 只看该作者


达标测评       
计算
240÷(20-5)    (37-15)×(8+14)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练习二  2,3,4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学习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程       

设疑导入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预习提纲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3、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4、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5、讨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        分小组展示关于0的运算。

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辩论“0能不能做除数”

3,归纳所有0的运算。
       

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探究提升       
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
a+0=a     a—0=a      a×0=0      0÷a=0(a不等于0)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17:24:24 | 只看该作者


达标测评        计算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P15—16/8—13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18/19例1、2(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确定位置,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会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学习重难点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判断方向。















程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如果我们在野外或者在公园、动物园、旅游区迷路了怎么办?要想不迷路我们在之前要做些什么。

       







预习提纲








        出示例1示意图:
1、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小组讨论)


2、1号检查点在哪两个方向之间。在这两个方向之间还有一个什么数据是已经表明的。



3、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应该注意说。
   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




4、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
还要知道什么。



5、两个数据都知道了,能不能很快找到这个点?




















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讨论怎样观察平面示意图。

2、我们学习的8个方位是怎样的。

3、我们现在学习的示意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
       

探究提升        绘制校园平面图
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
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
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会不会绘制示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21: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