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表格式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2册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32:58 | 只看该作者
       

















        板书: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      
X:320=1:10                   或者: =
10X=320×1    (问:根据什么?)     10X=320×1     (问:根据什么?)
X=                           X=   
X=32                               X=32
(6)  小结。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教学例3。
解比例  =
过程要求:(1)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解:1.5X=2.5×6
X=
X=10
4.做一做。完成课本做一做。
5.课堂小结。
(1)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2)你有什么不懂之处,与同学交流。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六的第7~13题。四、布置作业








        解 比 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      
X:320=1:10                   或者: =
10X=320×1    (问:根据什么?)     10X=320×1     (问:根据什么?)
X=                           X=   
X=32                               X=32
课总
后结        解比例这一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充分发挥教师的“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成正比例的量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8分         22分
教学
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问题。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程        一、揭示课题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可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
2.这种变化的量有什么规律?存在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成正比例的量。板书: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情境图。问: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表格。
高度/㎝        2        4        6        8        10        12
体积/㎝3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底面积/㎝2                                               
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不难发现:杯子的底面积不变,是25㎝2。
板书:
教师:体积与高度的比值一定。
(3)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①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②  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要求学生把握三个要素:第一,两种相关联的量;第二,其中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也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也减少。第三, 两个量的比值一定。
(2)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表示: (一定)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学生举例说明。
2.教学例2。
(1)出示表格(见书);(2)依据下表中的数据描点。(见书)
(3)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4)看图回答问题。
①  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
②  体积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
③  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描出这一对应的点是否在直线上?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体会?
3、做一做。
4、课堂小结:说一说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练习七第1~5题。








        成正比例的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33:06 | 只看该作者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一定)

课总
后结        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从生活引入,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有变化的两种相关联的量,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学习新课时,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自己发现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成反比例的量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8分         22分
教学
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过程,发现规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规律。
2.举例说明。
如:每袋大米质量相同,大米的袋数与总质量成正比例。让学生说出相关的理由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反比例。两种量是什么样的关系时,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呢?
板书课题:成反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① 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② 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③ 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较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较低。
(2)出示表格
高度/㎝        30        20        15        10        5
底面积/㎝2        10        15        20        30        60
体积/㎝3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互相交流,说出有关变化情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30×10=20×15=15×20=……=300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反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的式子可以怎么表示?
学生探讨后得出结果。
X×Y=K(一定)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举例说明。
3.你还有什么疑问?
如果学生提出表示反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你知道吗”中的图像。
4.课堂小结: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七第6~11题。








       
成反比例的量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X×Y=K(一定)
课总
后结        这节课的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利用前一节课学习正比例的方法来进行自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讨、交流、观察,发现问题所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很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练习课(一)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5分         25分
教学
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
准备        习题卡


















程        一、基础练习
1.填一填,说一说。
(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总个数如下表。
箱数/箱        4        8        16        32
总个数/个        32        64               
① 把表格填写完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② 说一说箱数和总个数的变化情况。
③ 这里哪一个量不变?④ 箱数和总个数成什么比例?
(2)木瓜的总个数一定,每箱个数与所装的箱数情况如下表。
每箱个数        4        8        10        20
箱数        50        25               
① 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② 说一说每箱个数和箱数的变化情况。
③ 这里哪一个量一定?④ 每箱个数和箱数成什么比例?
(3) 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天数的情况如下表。
每天看的页数        4        8        10        16        20
所看天数        80        40        32               
① 把表格填写完整。② 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③ 这里哪一个量一定,你是怎么知道的?④ 每天看的页数与所看天数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4)征订《XX学习报》,征订的份数与应付的钱数如下表。
征订份数/份        50        40        30        20        10
应付的钱数/元        1500        120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33:18 | 只看该作者


















        ① 请你把表格补充完整。
② 征订的份数与应付的钱数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2.正、反比例意义。
问: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正反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有什么不同?
正比例:
① 两种相关联的量。② 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相应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相应减少。③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① 两种相关联的量;② 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③ 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二、综合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1)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   )
(2)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
(3)长方形的周长和宽。(     )
(4)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
(5)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积与底。(     )
(6)圆的面积与半径。(     )
三、布置作业








        正、反比例关系练习课(一)

正反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有什么不同?
正比例:
① 两种相关联的量。② 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相应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相应减少。③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
① 两种相关联的量;② 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③ 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课总
后结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一系列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自行练习,自己解决,加深理解,教学效果显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练习课(二)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3分        27分
教学
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
目标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3.生产总时间一定,生产一个零件所用时间和零件总数。
4.中国儿童报的订数和钱数。
二、引导练习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正、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课题:正、反比例的比较
出示表格。
表一:
路程/千米        40        80        160        200        320
时间/时        1        2        4        5        8
表二:
速度/每时行多少千米        120        90        60        40        30
时间/时        3        4        6        9        12
1.说一说。
提问:从表1中,你怎样发现速度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从表2中,你怎样发现路程是一定的?根据什么判断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2.想一想: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师板书:速度×时间 = 路程
师: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
3.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通过前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写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同桌或前后桌讨论,教师提问并板书如下: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关系式 (一定)
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关系式X×Y=K(一定)
4.小结;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三、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33:35 | 只看该作者


        正、反比例的比较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关系式 (一定)
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关系式X×Y=K(一定)

课总
后结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一系列的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自行练习,对正、反比例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加深理解,教学效果显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比例尺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5分         25分
教学
理念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地图。(挂图)
(1)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2) 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2.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
1.什么叫做比例尺?
师: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2.数值比例尺。
(1)出示课文插图。(2)找到“比例尺1:100000000”。(3)认识数值比例尺。
① 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
② 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
③ 因为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
所以1厘米:100000000厘米 =1厘米:1000千米
1:10000000也可以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千米。
④        1:100000000有时也写成分数形式  。
3.线段比例尺。
(1)出示课文插图。(2)找到“比例尺0  50  100  150千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认识线段比例尺。
①说明:“比例尺0    50    100  150 千米 ”是线段比例尺。
②“比例尺  0  50  100  150千米”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50千米。
(4)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例1)
①  你会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吗?
②  学生尝试改写,并与同学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改写。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5000000㎝
=1:5000000
4.放大比例尺。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后,再画在图纸上。
(1)出示课文中的“图纸”。(2)找到“比例尺2:1”。
(3)比例尺2:1表示图上距离2厘米相应于实际距离1厘米。
(4)这个比例尺与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比例尺书写特征。
(1)观察:比例尺1:100000000    比例尺1:5000000     比例尺2:1
(2)看一看,比例尺书写形式有什么特征。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2.完成课文练习八第1~3题。








         
比例尺
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数值比例尺
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放大比例尺
课总
后结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潜移默化地建立起比例尺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进行比例尺的计算,并通过观察,知道比例尺的种类,这样有序的教学,使学生由直观到抽象、有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解决问题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6分         24分
教学
理念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体现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33:42 | 只看该作者

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比例尺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②  条幅地图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①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②  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解答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汇报解答情况。
方程解:                                      算术解: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根据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0:X=1:500000 (问:根据什么)     得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X=10×500000(问:根据什么?)                 =10÷
    X=5000000                                      =10×500000
5000000㎝=50㎞                                =5000000(cm)
答:略                                             5000000cm=50km
2.教学例3。                                      答:略
(1)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讨论:你想怎样画?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① 确定比例尺;② 求出图上的距离;③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汇报,交流。
① 小组派代表说明你的方案和结果。② 选择合适的方案,展示结果,并说明解决方案
如:选择比例尺1:1000画图。
图上的长=80× =0.08m      0.08m=8㎝   操场平面图                 60m
图上的宽=60× =0.06m     0.06m=6㎝                  
     三、巩固练习                                            80m
1.完成课文“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八第4~10题。 比例尺:1:1000
四、布置作业








         解决问题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根据 :
10:X=1:500000 (问:根据什么)     得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X=10×500000(问:根据什么?)                 =10÷
    X=5000000                                      =10×500000
5000000㎝=50㎞                                =5000000(cm)
        答:略                                      5000000cm=50km
课总
后结        本节课是利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5分         25分
教学
理念        有效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知识形成过程,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作用。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程        一、揭示课题
1.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
出示课文插图。
问: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图1把物体缩小;图2、3、4把物体放大。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
板书课题:物体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图形
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
师: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②说一说放大后图形的边长。
原来的边长是3倍,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6倍。
③  画一画。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
(3)出示图形。
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4)出示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33:50 | 只看该作者

        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5)讨论。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一练。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1)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按1:3缩小就是各边长度缩小到原来的。
(2)学生尝试画一画。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4)想一想。
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课堂小结。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课文练习九第1、2题。
四、布置作业








       
物体的放大与缩小

展示学生的作品
课总
后结        本节课是一节动手实践课,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导性的导,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用比例解决问题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5分         25分
教学
理念        使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和交流,加强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
目标        使学生掌握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


















程        一、旧知铺垫
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
(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70×4=56×5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课文情境图,描述例题内容。
板书:    8吨水                       10吨水
     水费    12.8元                    水费?元
(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引导提问:
A.题中哪两种量是变化的量?说说变化情况。B.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C.用关系式表示应该怎样写?   =
④   板书: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
8X=12.8×10

X=
X=16         答:略
(3)与算术解比较。
①检验答案是否一样。②比较算理。算述解答时,关键看什么不变?
板书:先算第吨水多少元?  12.8÷8=1.6(元)
每吨水价不变,再算10吨多少元。1.6×10=16(元)
(4)即时练习。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2.教学例6。
(1)出示课文情境图,了解题目条件和问题。
(2)说一说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用等式表示两种量的关系。
每包本数×包数=每包本数×包数
(4)设末知数为X,并求解。(5)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3.完成课文“做一做”。
4.课堂小结。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九第3~5题。  四、布置作业








        用比例解决问题
=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
8X=12.8×10

X=
X=16         答:略
课总
后结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正、反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练习课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5分         25分
教学
理念        在生动的数学活动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相应的探索过程,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能简洁的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整理知识的过程。
教学
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地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
准备            习题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6:33:57 | 只看该作者


程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中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1)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2)水池的容积一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间。
(3)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
(4)在一定的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时间和加工零件个数。
2.说一说。
(1)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2)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二、综合练习
1.用比例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矾的练习簿216本,如果要装订成每本18页的练习簿,可以装订几本?
(2)装订一种练习簿,装订200本要用4800页纸,有12000页的纸可以装订多少本?
过程要求:
①   找出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
②   写出关系式。
③   列式解答,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应用●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3.引导比较。
(1)说出题中数量关系,写关系式。
每本页数×本数=总页数
(2)说一说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针对以上两题,说一说思维过程和解题步骤
① 找出题中数量关系,判断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② 根据等量关系列比例式。
③ 解比例。
④ 检验。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九第6、7题。
四、布置作业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比例的应用练习课
列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 找出题中数量关系,判断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② 根据等量关系列比例式。
③ 解比例。
④ 检验。

课总
后结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教学内容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找出正、反比例的异同,从而加深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2分         28分
教学
理念        建立多种途径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评价,着力于学生接纳和认同的评价结果、着力于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教学
准备            习题卡


















程        一、比、比例的意义
1.什么是比?
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指名口答,出示表格填空。
        意义        项数        基本性质        举例
比                               
比例                               
二、解比例
1.什么叫解比例?
2.解比例是解方程吗?解方程也是解比例吗?为什么?
3.解比例。
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2题。
三、正、反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3.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式
正比例                       
反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你是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
学生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
一找:哪两种上关联的量。二想: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
三判断:联系关系式,看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
5.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3题。
过程要求:
按复习中概括“一找二想三判断”三步骤进行练习。
(1)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2)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
(3)这里哪一种量一定,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四、巩固练习
1.    判断下列关系式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除数=商
     一 定    (  )                     一 定
                                      (    )
(3)因数×因数=积           (4)因数×因数=积
      (  )   一 定             一  定 (   )
2.完成课文练习十第1~3题。
    四、布置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0: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