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没有围墙的学校》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4:0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没有围墙的学校》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走向现代化学习型社会》
一、单元概要
1、编写依据:
?我的家乡(社区)”板块第七点“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我的家乡(社区)”板块第九点“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我是中国人”板快第13点“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2、单元构成:
?没有围墙的学校
?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
二、单元目标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对学习有兴趣,并能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感受现代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并愿意参与社会服务,积极担当“小小志愿者”,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能力:
    能多渠道获得学习资源,并能合理利用;掌握多种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能自觉爱护现代化管理设施。
?知识:
    知道在现代化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知道社会上的一些教育和培训与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区别;知道学习资源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现代化社会服务的特点以及现代化社会管理系统走向现代化学习型社会。
1、没有围墙的学校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2、能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主动担当“小小志愿者”,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难点:具备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1)       终身教育
(2)       学习资源
(3)       服务社会、共同学习
教学设计
PPT课件下载地址:http://www.lspjy.com/forum-352-1.html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2、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当地的教育培训机构。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要乐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难点:能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当地的教育培训机构。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师:对于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就这一问题,人们有了两种典型的、截然不同的观点。
2、出示两种观点:
甲方:学习与工作是两个不相连的阶段。先要接受教育,然后用获得的知识去工作,两个阶段是完全不同的。在接受教育时,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不能因工作而分心,而在工作后就没有必要再接受教育了。
乙方:学习和工作并非是两个相互隔离的阶段,而是紧密联系的。接受教育时可以服务于社会,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也可以再回到学校里接受教育,或者接受其他形式的培训。
3、师: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你赞成那一种?为什么?根据你赞成的意见,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甲方和乙方,进行一场小小的辩论赛。
4、学生自由组成甲方和乙方,开展辩论。
5、师小结:正如刚才大家谈到的,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是离开学校后便结束了。教育包括贯穿于人一生不同阶段的学前、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继续教育,这就是终身教育。(板书: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教会每一个人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正所为“活到老,学到老”。(板书:活到老,学到老)
二、         阅读故事,采访感悟
1、学生阅读“故事屋”。思考:张大爷为什么要学电脑?他是在什么地方学电脑的?
2、学生分小组自主交流,派代表汇报。
3、师:现在为了方便人们学习一些专业知识,社会上开设了许多类型的教育和培训,就像张大爷参加的电脑培训班。除了学校,你还知道我们这儿还有哪些教育和培训机构,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学习途径?通过这些学习途径,人们可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4、学生交流讨论:
如:电脑知识培训  学员可以学会应用一些电脑软件,学习上网并解决一些电脑的故障问题。
烹饪培训班   可以让学员学到一些可口佳肴的烹饪方法,丰富家庭生活。
英语口语培训班   可以让学员学会简单的语法知识,掌握一定的单词,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会话。
美术绘画班   让学员学会基本的绘画技巧,陶冶情操。
……
三、          实践调查,深化感悟
1、师:是的,这些教育培训机构为我们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方便,但同样的它也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你能说说吗?
2、学生自主交流。
3、师:大家的建议都非常不错,就让我们做一回小主人,给我们当地的政府写封信,反映一下这些情况吧!
4、学生实践活动,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重点难点:
具备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课前我们进行了学习资源情况的调查,下面我们先来听听同学们的收获吧!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曾经利用过的所在地的学习资源,以及开展的学习活动。
3、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交流。
4、师小结:学习资源的开设给我们的继续学习提供了方便,可是,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一些学习资料还是很难找到,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不便,你觉得还可以增加哪些必需的学习资源?
5、学生交流讨论。
二、辩论明理
1、师:学习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供全体成员免费使用的,如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中心等;有些是需要付费的,如电脑房和健身房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学习资源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学习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新增一些学习资源。大家对新增的学习资源是否应收费的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
2、出示:
甲方:应该多增加免费的学习资源。
乙方:应该多增加收费的学习资源。
3、学生选择自己赞成的一方,开展辩论赛。
4、师小结:有偿学习资源和无偿学习资源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社会为提供各类学习资源的创设支付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并珍惜各类学习资源。
三、讨论活动
1、师:学习无处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家庭学习也是其中的一种。学习可以为家庭注入丰富的精神动力,使家庭生活更加充满活力和趣味。
你认为符合什么样标准的家庭才可以被称为学习型家庭?
2、分小组讨论活动。
(1)各自列出认为的学习型家庭的必备条件,并说明理由。
(2)小组合作把大家一致认同的条件归纳成学习家庭的标准。
3、分小组交流展示,举手表决归纳标准。
4、学生根据学习型家庭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家庭,课后向父母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制订规则
1、(1)师:因特网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谁能来举例说说你在用电脑时发现的一些利弊?
(2)、学生举例交流。
2、(1)师: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才能合理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更好地学习,然后制订一个规则,让大家都来遵守。
(2)小组交流讨论合理使用电脑的规则,全班汇总。
五、课后延伸
1、学生了解所在地是否与国外其他城市建立了学习资源的友好合作关系。
2、学生调查所在地的“志愿者”状况,采访“志愿者”,听听他们的心声,再采访接受过“志愿者”帮助的人,了解他们的反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交流第二课时布置的对“志愿者”的调查结果,谈对“志愿者”活动的感受,引导学生愿意参与社会服务,积极担当“小小志愿者”。
重点难点:
主动担当“小小志愿者”,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教师展示“志愿者”为民服务的图片,简介“志愿者”。
2、师:你或你的家人曾经接受过“志愿者”的服务吗?他们觉得这样的服务有意义吗?为什么?
3、学生交流。
二、交流调查结果
1、师:这些“志愿者”都由哪些人来担当?他们为什么要加入“志愿者”队伍?
2、学生交流调查结果。
3、师:在了解了志愿者的活动后,你有何感受?
4、学生自主发言,交流讨论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对自己的益处。
5、师小结:现代化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带动整个社会共同学习,同时,在服务中开阔视眼,补充能量,学习新知识。
三、实践活动
1、师:让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列一个服务于社会的活动计划表,看看我们所学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列一个服务社会的活动计划,小组合作完成“志愿者”服务内容,付诸行动。
四、总结
师总结:服务社会、共同学习

教学反思:
1、用写信的方式向当地政府反映当地所提供的校外学习有待改进的地方,不宜每个学生各自为战,一般以班级、年级的名义比较妥当。
2、合理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进行学习的规则,经学生讨论、教师补充后要形成明确的文字,成为班级内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之一。
3、“小小志愿者”活动,要把握“小小”和“志愿”两个标准,即从学生力所能及的角度出发,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原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 09: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