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黄桂林
【问题呈现】
案例一:《在仙台》中的“颇受优待”内涵较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不解时,教师告诉他们:只要认真把课文读读,自然就理解了。于是,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课文。既而教者引导交流,渐渐地似乎“理解”时,一学生又提出:“老师,我觉得,鲁迅在仙台吃着难以下咽的芋梗汤,住处蚊子又很多,根本说不上什么优待。”此刻,老师有些不耐烦了,生气地说:“这是你的看法!其他同学都认为是优待。”那学生满脸通红,委屈地低下了头。
案例二:《凡卡》阅读的最后质疑阶段,一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凡卡写信用的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呢?”也许是学生的提问太突然;也许是学生的问题太古怪,教师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东西到底是谁的”展开讨论,学生众说纷纭,最后也没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无奈,老师只能说:“其实,这些到底是谁给的并不重要;我们要关注的是凡卡的命运。”听了老师的话语,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茫然。
案例三:《开国大典》中有这么一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句子包含着丰富的形象和情感,学生难以感受。教者便对此进行了讲解,先向学生介绍了旧中国人民的苦难,然后告诉大家,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现在终于盼来了这一天。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出去很远很远,传到全国各个地方,人们无比兴奋,无比激动。
案例四:阅读《月光曲》“兄妹俩的对话”时,教者发现学生虽能从中体悟到兄妹俩相依为命的情感,但朗读时难以真切地表达,便这样引导:“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妹妹是那样酷爱音乐,可是家里实在太穷,连一张音乐会的入场券也买不起,作为哥哥,他为自己难以满足妹妹的一个小小的要求而感到难过,感到悲伤。他没有责怪妹妹,而且安慰妹妹。这是多么好的兄妹俩啊,如果想到这些,你一定会把兄妹俩的感情表达出来的。”经过这番讲解,学生似有所悟,再朗读时神情和语气也有了变化,但听得出,学生的情感表达还是虚假的、强装的。
【诊断分析】
上述案例,集中反映了当今语文教学中“讲解”出现的种种偏向。如今提倡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教者对“讲解”很多人不敢提及,纵然万不得已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联系上述案例,结合教学现状,笔者觉得,在对待“讲解”的问题上当前存在以下偏向:
一、轻视“讲”的地位。案例一,由于课文背景生疏,学生对“颇受优待”难以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再怎么去阅读,其迷惑还是迷惑。如果教师对课文背景稍作讲解,告诉学生:时值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我国经济落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低下,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一点地位也没有,到处受人欺侮。在此基础上这样引导: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先生在仙台得到了怎样的优待?你对这里的“优待”是怎么理解的?这样,难点就会迎刃而解:①在当时的背景下,鲁迅能得到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为他的食宿担心的待遇,应该说是一种优待,这说明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②鲁迅搬家前住处蚊子颇多,搬家后要吃难以下出的芋梗汤,表明他的待遇算不上优待,是“物稀为贵”的优待,而这种状况是职员难以改变的,这反映了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③虽然鲁迅说自己受到了优待,然而他的饭食如此之差,而藤野先生对鲁迅这位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是那样关心,说明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真诚关心。
可见,提倡自主学习,是让主体于学生,让主角于学生,但决不意味着教师要从课堂完全退下来。
二、错失“讲”的良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困惑往往是引导深刻理解、深切感悟的很好机会。敏锐地捕捉,合理地借用,就能让学生从“错误”中得到生成。上述案例二,学生提出的看似是鸡毛蒜皮的问题,似乎与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感悟关系不大。其实,只要深入思考一下,就会觉得学生的问题颇有价值。认识到这一点,教者可以“这些东西是老板的吗”稍作点拨,学生便能明白:这是作者的潜心之笔,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是老板的?不会。因为老板决不会这么寒酸。显然是凡卡的,那他为什么放在老板的立柜里呢?可见,这是凡卡的“杰作”,它包含了凡卡准备写信的丰富情境。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了写这封信”为题引导想象叙述,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画面中理解凡卡的“煞费苦心”,并与结尾“地址不详”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深入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虽然教者只是进行适当提示,没有进行过多讲解,但学生对其中的形象内涵、情感内涵、语言艺术,就可能有具体深切的感受。
三、轻视“讲”的方法。上述案例三,教师抓住学生理解的难点进行讲解,这无可厚非。问题由讲解变成了灌输,虽然学生从道理上似乎明白了,但语言文字给学生的还是抽象的概念。这样的讲解,学生是难以接受的。就小学生而言,对教学重点、难点、疑难的讲解,很重要的是要把语言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形象中感悟语言的内涵。同样的难点,一教师先引导回忆以前所学课文:《珍贵的教科书》、《千里跃进大别山》等,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旧中国人民生活的艰难以及为了摆脱苦难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继而引导:“你觉得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通过想象,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欢庆人民的解放;有的说: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可见,善于捕捉语言形象的聚焦点,简单点拨,合理讲解,多向拓展,这是重要的讲解方法,这样,学生就能透视的语言形象就一定是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学生感受的语言情感也一定是自然真切、具体实在的。
案例二教师想通过讲解,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但语言情感的诱发仅靠抽象的讲解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必须建筑于具体形象的基础之上。在语言作品的阅读中,阅读者只有调动起自己的情感,力求和作者想在一起,思在一处,才能从语言文字中触摸到作者情感的脉搏,感受到作者情思的琴弦,才能感悟到语言的情感。另一个老师,在学生阅读感受不深,朗读表达失真时,情真意切地讲述了自己类似的生活体验:“那天,校长向我推荐了杂志上的两篇教学论文,他告诉我,文章是两位青年教师写的,嘱咐我细细看看,并认真地说:‘要是这两个教师能到我校工作该有多好!’听他这一谈,我不禁脸一热,自己工作快十年了,可…我忙说:‘校长,都怪我们不争气。’校长一听,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不,我是说着玩的。’望着校长,我心头一阵激动,不知说什么好。校长的话像重锤一下敲在我的心广。我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他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希望,感受到了他对我的理解和宽容。你们生活中可能也有类似的事吧。”这话有效地拨动了学生感情的琴弦,丰富的生活一下化作了学生精彩的回忆,从而使学生顺利进入文中情境,达到了朗读的理想境界。
由此可见,教者设身处地由课文语言启发开去,通过自己生活画面的再现和情感体验的讲述,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画面,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也是重要的讲解方法。
【矫正策略】
实施自主学习,决不意味着可以丢弃讲解,相反恰恰给讲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很好地用好讲解,才能引领学生排除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明确讲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准确、流畅、清晰、生动的描述,循循善诱、层层推理、点滴入微的讲解,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语言为形象,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凸显教学重点,清晰学生疑点,突破学习难点,不断引领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二、把握讲解的契机。应该把握知识的关键点,或者解决知识困难的环节,放在这样的时机去讲解,即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处于一种最渴望得到知识的境况中时再讲,这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悱,不悱不发。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启发诱导,让知识的关键在水到渠成的时候讲解给学生,这便是抓住了讲解的时机。
三、讲究讲解的方法。要把握学科特点,重视讲解的形象性和情感性,使讲解始终指向于学生精神的提升和语言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特点,注重讲解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讲解始终切近于学生理解水平和认识能力;要根据课文特点,重视讲解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使讲解始终凸显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