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4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听课学生体会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5:0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颗钻石》听课有感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很多学生在小时候就看了这篇童话,现在再次让学生学习它,并要把这篇童话故事上好也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张灿老师成功地上了这一堂课。我听了这堂课后,颇有感触。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大致如下:一、由韩红《天亮了》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三、童话简介。四、老师范读、学生朗读。五、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六、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爱,哪次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七、拓展问题:生活中有没有博爱的人?你在生活中如何表现你的爱心?八、以《爱的奉献》这首歌结束全文。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七颗钻石》内容简单,文字上也没有什么障碍,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很多学生在接触到这篇课文时都说小学时就学过了,何必到了初中还要学?初中学习《七颗钻石》和小学时学习《七颗钻石》是不一样的,小学的学习停留在表面,初中再次学习时就应该有个深度。为此,张老师先对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作了简单的介绍,紧接着再用幻灯片的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是童话故事。张老师先不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而是自己先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感受课文的情境。在老师范读完后,张老师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学生就已经准确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同样,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爱,哪次最让你感动等问题都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本堂课的亮点是拓展问题的设置:生活中有没有博爱的人?你在生活中如何表现你的爱心?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说出想说的话。在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时,学生之间便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吸纳,营造出了热烈的课堂气氛,同时,这两个问题也有利于语文课上的情感教育,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爱心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乐于助人是多么崇高的事,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十分有利。最后,以《爱的奉献》这首歌结束课文,再次深化了本课的主题。

听完这堂课后,我想学生肯定能从中受到爱的教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5:03:47 | 只看该作者
《七颗钻石》听课有感

12月6日,到县小参加“温州市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研讨会暨特级教师教学展示会”,现场观看了众多特级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领略了他们的课堂教学风采,收获颇丰,甚感欣慰。

上午第二节课,执教者是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林乐珍老师。林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她的教学功底那是不用说的。可就是在林老师的这一堂课上,我听出了一点的困惑来。

林老师上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七颗钻石》一文,文章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故事讲了一个小姑娘在一次大旱灾中出去找水累得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有了一罐清水,她将水给母亲喝,母亲又把水递给她,最终小姑娘又把水让给一个过路人。这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清流。“短短的童话故事中,寄寓了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让无私广博的爱普照人间。”可能林老师是将“如何让学生扎扎实实地从语言文字中体悟人间真情, 将博爱的思想实实在在地上到学生的心里”作为其教学目标之一吧,林老师在整节课中花了大量的时间“为学生搭建学习语言,感悟人文的平台”,精心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其中一个环节是由学生质疑。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学生是这样问的:“小姑娘为什么不把水留给妈妈和自己,而要给过路人?”当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个听课的老师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的棘手,小声地嘀咕:“看她(林老师)怎么处理?”可当时林老师没有回应。最后只是将学生们的问题作个归纳:“小姑娘有没有理由不给过路人水?为什么还要给过路人水?”刚开始,课堂的气氛有些沉闷!在老师的引导下,终于有些学生站起来回答了。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其中有个学生竟然这样回答问题:“……小姑娘想到,反正妈妈活不长了,还是把水让给过路人吧……”天啊,这句话竟然从学生的嘴里说出!而且说得那么冷漠,那么漫不经心!最为吃惊的还有林老师的漠然视之,她对该学生的意见未曾置否——那就等同于肯定了!我知道,林老师教学的本意是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将博爱的思想实实在在地上到学生的心里”,可是你能想像的到:一个对自己的妈妈都不爱的人,他还能有颗博爱的心吗?也许,这也怨不得林老师,这篇童话蕴含的思想就是如此!可是,童话毕竟是童话,它只是个故事,它只是“寄寓了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而已!——一个虚幻的,远离现实的梦想罢了!你怎么把它当作经典,当作事实,对我们的孩子进行理想化的,空洞的思想教育呢?难道你今天的一堂课学生就能形成一颗博爱的心?难道我们的中国的教育就是喜欢把语文课也上成思想品德课?难道每一堂的语文课都需要向我们的孩子灌输点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什么的,才算得上是不违背文道结合?如果是这样,那么又要那些思想品德课,历史课干什么呢?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说的是上海把《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从语文课本上撤下,有人就跳出来大惊小怪的,说什么小学教育怎能忘记了革命先烈,背离了爱国教育……真搞不懂这些木榆脑袋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难道只有通过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文章,我们的孩子才会爱国?用这些远离现实的文章,去教育那些生活在距抗日战争70多年的现代小学生,来培养他们爱国思想,你不觉得空洞吗?——至少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在上这样老掉牙的课文时,会觉得没劲,认为与其这样教育,还不如让学生去看看像奥运健儿夺冠之类的时事新闻来得实在,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语文教学,还是从教材入手,让那些老掉牙的文章淡出我们孩子的视线,让那些生硬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远离语文课本——让语文课本多一点文学的味道,多一点人性的思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少一些所谓大道理的灌输,多一些思索,多一些体会,多一些品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5:04:37 | 只看该作者
一堂本色的语文课  



3月,教改的春风一阵阵吹进了每个教师的心田。3月30日,光明街道教研室盛情邀请了全国小学语文名家石景章老师参加我们街道语文科组的教研活动,并和我们一起观摩指导了年轻教师的一节低年级阅读教学课。评课中石老师和教研员杨丽君老师给我们的教学指点了迷津,对如何评课说课提出了宝贵意见,真正起到了教研领航的作用。
    张 老师提供的观摩课选自三年级的自读课文《七颗钻石》。这堂课让我们学到了优化课堂设计的策略、确定目标的实效原则,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得到了成长。这节课优点颇多,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教师在阅读教学课中有效进行了阅读方法和记忆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求学生速读第一自然段和整体把握全文的意思都用默读的方法,而精读某些段落则要求孩子用表情朗读的方法。在读完第一段和整体把握全文后,教师能巧妙结合板书的设计内容指导学生尝试背诵和理解,使用撮要记忆法教会了孩子们快速消化“大旱的情况”,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及时反馈小结了课文重点和难点。
      2、教学流程的科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即培养“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感悟习惯。如执教者如能一直把“铺垫手法和小女孩的善良”作为贯穿全课教学流程的两条线索,那这堂本色的语文课就会无比精彩。
       3、教师对课堂的能力目标定位很准,就是“初学铺垫”和“体会小姑娘的善良”。但有些环节的设计脱离了“铺垫”这一中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可能是张老师对借班上课的学情把握不准,也可能是老师选用的能力拓展的两个生活实例不够恰当,所以课尾要求孩子学会用铺垫手法进行语言表达,学生能力的发展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
        4、教师的执行教案意识太强,缺乏应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机智,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及时,没有作出针对性的激励评价,有可能会伤害学生的积极心理。如当学生回答了老师提出的“当你听说我精心种养的兰花枯死时,你会有什么感受?”,说出“我很难过、伤心”时,教师没有及时肯定,而是硬要学生继续说出“可惜”这个预设好的这个答案。当学生找出“还有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的善良”的语句,有的发现“赶紧回家”、“吞了一口唾沫”等细节描写,这些怎么不是“善良”的表现?可他们却超出了教师预设的第四段和第六段内容,张老师因此没有给予点评,真是浪费了可贵的生成资源。再如老师在引导孩子突破“善良”这个教学重点时,也没有能够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第一次分水给可怜的小狗是“富有爱心”,第二次分水给妈妈是“懂得孝顺”,第三次分水给过路人是“乐于助人”。这些都是善良的丰富内涵呀!这些才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了上帝,才让装水的木罐发生了几次变化!老师对这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不够深层渗透。     
    再精彩完美的艺术作品都会有败笔。总之,瑕不掩玉,这是一节让听课者获益良多的本色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5:04:54 | 只看该作者
《七颗钻石》听课有感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很多学生在小时候就看了这篇童话,现在再次让学生去学习,并要把这篇童话故事上好也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邢老师成功地上了这堂公开课,我听后颇有感触。

从她身上我能学到的东西有很多,下面我来说一下这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四个方面。

第一,课堂中运用了很多鼓励性和欣赏性的语言。这些语言让学生的回答得到了评价,同时获得了内心的鼓励,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勇气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认为邢老师丰富的课堂语言需要我多多学习,教师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

第二,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由于三年级语文重点和关键是阅读,因此邢老师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读、齐读、联系上下文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理解文章,去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节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人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第三,图文并茂,具有感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在介绍大旱灾时所展示的图片有:干涸的土地、焦渴的人、干枯的树木等,邢老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读这些图片的描述,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什么是大旱灾,同时心灵上也受到了触动,从而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进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第四,联系生活实际,升华文章主题。这也是邢老师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这篇课文的主题线索就是“爱”,在结尾处邢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介绍了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一件感人故事:3岁的张浩楠患有急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帮助他,巨鹿人民举办了“宝贝不哭,巨鹿有爱”的捐款活动,最终小浩楠于3月18日成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这一真实事件在邢老师深情地讲述下,让学生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爱的伟大,更生层次的理解了文章的主题:“爱,可以创造一切奇迹。”邢老师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升华了文章主题,同时充分体现了邢老师对教学资源的运用恰当。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学习到了很多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今后铺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多学习,多思考,将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贾庄校区前安小学:霍晶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5:05:02 | 只看该作者
《七颗钻石》听课有感



    那年,我刚参加教学工作,而潘载典老师上完这学期课,就光荣退休了。我有幸听了潘老师上了最后一堂公开课。潘老师是个老顽童,本人非常欣赏他的教学语言,它巧妙的指导学生学习,落雪无痕;他的教学语言充满俏皮的童音,如春风拂过学生心头,开出美丽的小花激发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潘教师抓住课文的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读,想象与感悟,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抓住主线,走进文本

    潘老师在一开始就抛出了:在这个童话故事中,最具神奇色彩的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发现它的神奇?这样两个问题,虽然简单,可是却成为后来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线索。接着作者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教学:为什么水罐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去了解水罐变化的真正原因。课堂上,无论是朗读还是想象,都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为教学重点服务。而文中爱的情感的逐渐升华则是本文的又一条线索,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可见教师设计之精心。

二、注重方法,阅读文本

    在指导学生了解了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这是由文字表层的故事进入文字丰富内涵的主体环节。潘老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配合俏皮的笑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还特别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1、抓想象促感悟

    这篇课文在文字表达上,比较含蓄,学生只有在一次一次的水罐变化中去感受、体会,从中得到感情的升华。所以教师设计了想象的练习来作为引导的切入点,通过这些想象使学生渐渐体会到爱的伟大。学生很自然地联系上文,展开了想象,他们非常愿意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而此时,再加上教师亲切的评价语引导学生说,加以提炼、升华,在打动人心的总结语中,学生自然可以体会出“爱”这一主题。教师挖掘出教材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练习,既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拓展了文本的内容。

2、抓学法促感悟

    课堂上,潘教师注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授人以渔。由于课文描写水罐变化的结构及表述方式基本相似,因此老师以第2自然段的教学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找出自己感动的地方通过朗读、品词、析句体会小姑娘的一片孝心,这也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方法,为下面学生的自学打下基础。有了刚才学法的渗透,学生在学习“水罐变金”与“跳出钻石”时就得心应手。走进这一环节,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主动和独立的状态,生与生的合作不断闪现思想的火花,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得到充分展现。从而能自我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进而陶冶自己的情操。而教师的倾听和适时点拔,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保持了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以《爱的奉献》这首歌作结尾,教师领唱,师生同唱。“爱心”在教室缭绕,“爱心”在校园飘荡。升华了课文的情感。突出文章的重点。学生的参与面比较广,学习的兴趣很浓。

    联想到平时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教学语言不够巧妙、风趣,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具体,指向性不明,“好”“很好”之类的语言其实很苍白,无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里,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等不好时,由于我的点拨不够巧妙,效果无法立刻显现。短短四十五分钟,让我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5:05:29 | 只看该作者
《七颗钻石》听课反思
今天,我们到黄岩区西江小学听课学习。优美的环境、热情的服务让我们一迈进学校的大门就感觉到宾至如归般熟悉、自然。我们的听课活动从第一节课开始,三节课安排得井然有序,而且细心的校方考虑到了不同学段的需求。《惊弓之鸟》、《七颗钻石》、《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画家和牧童》四篇我们非常熟悉的课文,四位教学风格迥异的教师给我们呈现的是四节启人深思、耐人寻味的阅读教学。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牟赛月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她的教学非常的自然、流畅,教学设计更是巧妙、严谨。一入课教师就从介绍朋友(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入手,讲起了故事,让学生在认识朋友、听故事的过程中已经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知道了水在这个故事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似小溪缓缓流出,如故事娓娓道来,引出也课题,也激发了思考。紧紧抓住水罐的四次变化,始终扣住“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是什么使水罐发生了变化?”这一中心带着学生品读文本。整个教学过程就像老师那流畅、准确的语言一样水到渠成。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好的语文课让人享受”,是的,这节课我们的确是在享受课堂。这是一节让听课者获益良多的本色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5:06:01 | 只看该作者
《七颗钻石》评课稿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刻,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爱心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是本文的意图所在。这堂课的教学较好的抓住课文的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读、想象与感悟,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注重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文本,在读的基础上感受故事人物的可贵品质。在读中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的主题,挖掘文本的内涵。我在一开始就抛出了:这个水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神奇)从哪些地方发现它的神奇?这样两个问题,虽然简单,可是却成为后来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线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教师归纳:(1)装满水(2)水没有洒(3)变成银罐。(4)变成金罐。(5)跳出七颗钻石(6)变成七颗星星。这是本文的明线,接着作者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教学:为什么水罐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去了解水罐变化的真正原因。课堂上,无论是朗读还是想象,都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为教学重点服务。而文中爱的情感的逐渐升华则是本文的又一条线索,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可见教师设计之精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本课文字表达上,比较含蓄,学生只是在一次一次的水罐变化中去感受、体会,并从中得到感情的升华。我们在试上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容易停留在文字表面,很难深入其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出文章的内涵。在这个环节中,我别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学生很自然地联系上文,展开了想象,他们非常愿意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而此时,再加上教师亲切的评价语引导学生说,加以提炼、升华,在打动人心的总结语中,学生自然可以体会出“爱”这一主题。教师挖掘出教材中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练习,既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拓展了文本的内容。  

探讨的地方:  

1、以情导读,以读悟情,读和悟相生相惜,不可分开,在教学时把它分开教学,还需要好好学习改进。  

2、需要更好的联系生活,增加课件环境渲染,创设情境,学生理解时少了这个环境背景,小姑娘的爱心也就体会得不深刻了。  

3、上出语文味来,语文味还不足,上课的激情还不够,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07: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