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1:05:4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分享快乐
  一、教材分析:
  当代学生从诞生的“自然人”转化为社会化的过程中,直接享受到丰富的改革开放的成果。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更为密切。由于他(她)们处于家庭“独”字号的环境,他(她)们与以前的学生相比,知识较广,参与社会的意识较强;但一方面,他(她)们较为自私、任性,欠缺礼貌,一切都以自我坤洲小学为中心,自理能力较弱。他们对自己参与的生活感到好奇,敢于冒险,也易于自我解释,并充满自信。另一方面,他们虽然愿意与周围的人真诚交流,喜欢新朋友,并开始意识到了他人的想法和行动,但却因不会沟通而易和他人冲突。
  《分享的快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共欢乐”,分为《不一样的你我他》、《换个角度想一想》和《分享的快乐》三课。《分享的快乐》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在设计中力求让学生体验在集体中讲求团队精神,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从而学习到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习惯:
  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4.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资源: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坤洲小学运用了实地考察、搜集及应用计算机课件。
  实地考察:慰问敬老院的老人,实际体验自己与老人的情感。
  搜集资料:查找有关合作与分享的事例及现象。
  计算机课件:《分苹果》的动画片。
  五、学生实态:
  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在他们的生活不容易体会到由于缺乏别人分给的“零食”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这方面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师生多方搜集相关信息,扩充课文内容。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学习合作与分享,培养合作精神。
  每个孩子都有一些自己倾注着特殊感情的玩具和用品,让孩子们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来与大家分享。
  (一)组织学生把心爱的东西集中起来。如:集邮册、玩具、图书、花等。
  (二)组织讨论:同学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怎样与同学分享?
  (三)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真诚地帮助他人,对人有礼貌。
  七、教学准备:
  (一)课前让学生自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等,带一两件心爱的物品来。
  (二)橡皮泥、牙签。
  (三)“盲人点灯”的课件(故事朗读、图片和音乐)。
  (四)学生自己先阅读“故事与思考”,根据理解增添解说词。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1.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板书:分享的快乐)
  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1.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回的物品。
  2.观察、欣赏同学带来的物品。
  3.分小组讨论: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在“我们一起享用”中领会和运用道德智慧,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1.“分苹果”活动。(每个学生的名字打在电脑里,随音乐随机出现,音乐停时屏幕上出现谁的名字,谁就时幸运者。)幸运者的奖品是一个苹果。
  2.看看“幸运者”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
  3.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如果这个同学自己吃了,问问他吃的时候的感觉及其他人的感觉。
  4.引导体会: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5.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1).课件出示33页的图片。(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6.结合33页的事例,说说快乐拿出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分组讨论:别人口渴,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你看见了怎么办?
  放学时下雨了,小刚没有带雨具,你怎样做?
  (1).把雨伞借给他。
  (2).让他留在学校,自己到他家拿雨伞给他。
  (3).两人共用一伞,送他回家,然后自己回家。
  1.出示“分苹果”动画。
  2.出示旁白“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3.出示我们班的“分享日”图中“五星角”里的话文本,从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活动三:进行“设计活动大赛”,体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享乐趣。
  布置学生把收集到的邮票分类贴好。
  把相片、报纸或书的图片分类贴好,并附说明。
  让学生分小组用旧的橡皮泥、牙签做建筑物模型。
  小组成果展示交流。
  活动总结:出示问题,思考讨论。
  (1).在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是怎样学习的?(3).在你们的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来的?(4).你们是怎样确定自己方案的主题的?分组把自1.己贴好的集邮或图片内容讲给同学听。
  2.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综合形成新的想法。
  3.小组先设计好方案,再合作搭建模型。
  4.评出好的作品来展示。
  5.讨论问题,交流想法。
  活动四:故事配音朗诵。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1.听故事。请课前准备好的学生讲“盲人点灯”的故事。(教师播放图片,并配上音乐。)
  2.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
  3.出示36页故事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
  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各组排练和演习后,推选出解说员、朗读者、僧人和盲人等。
  配音朗诵,表演故事。
  出示36页故事的图片,并配上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1:05:5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第一课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特别是从事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初步感受他们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体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同生存的关系。
  3、能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的调查结果和观察的感受。
  活动准备:电视断片,学生课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一天中为我们服务的行业有哪些,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收集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文字、图片、照片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看小品导入新课(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小品段落让学生欣赏),提问:“你在看小品时心情如何,你知道是谁的工作让你如此开心快乐的吗?”旨在让学生从看电视获得快乐而感受到有许多电视工作者在为我们提供服务。从而揭示主题,在我们生活的的大千世界里,有许多人在默默为我们服务,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说一说谁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
  【活动二】汇报调查情况,拓展生活经验。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看看在一天中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过,他们的服务给自己的一天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同学们在课前进行观察了解,可以将调查结果展现出来供大家借鉴学习,调查报告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的、图画的、或者是表演。
  2、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平时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在为我们服务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查阅到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张小报,分组派代表向大家做介绍,在同学当中开展讨论,他们的工作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类,使学生对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一个整体的初步印象,从而初步感受到人们在社会中是相互依赖的,为下面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三】写写生活中所需的人,比比谁写得多。
  1、借用书P40中图,看看这些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2、小组合作,用一张纸写出为我们提供方便和服务的人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写得多(一定时间内),在全班展示,是学生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有一个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后面的教学作好相应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依存关系,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缺少哪一行都不行;
  2、通过活动体验,认识到自己在射干后中的责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的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3、能学会设计主题社会中进行调查,并能将自己的调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像或课件,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分组模拟表演。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分组活动:初步了解劳动者之间的依赖关系
  1、回顾上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的内容,写自己生活需要的人,使学生从自己体会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小组探讨:他们(各种劳动者)之间需不需要别人的服务?需要什么服务?说一说生活中没有他们会是个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缺一不可)?
  【活动二】了解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工作
  1、看电视片(选择环保人员、乃至失火场面、交通堵塞的路口、98的大洪水等场景)或讲故事,反向思考,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行业,我们的生活怎样。让学生体验人们这时的心情,他们此时最需要谁?失火如果没有消防队员;交通堵塞如果没有交警;在滔滔洪水中如果没有武警官兵,人们会怎么样?
  2、小组讨论: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种行业,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体会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劳动者?
  3、结合前一节课,学生就各行各业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看一天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联系,特别是自己接受过那些服务,自己有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事?并思考自己是别人需要的人吗?自己在社会中有什么作用?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三】模拟表演
  1、选择小伙伴即兴表演,互换角色谈感受。
  2、全班自由组织同学模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的表演,是学生从中一会劳动的艰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向同学们通报情况。
  3、总结延伸。请学生表演并谈自己表演的体会。使学生从中自己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主人翁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1:06:0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阿姨叔叔辛苦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自己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
  2、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平时的工作情况;调查身边的劳动者,并作出调查报告;寻找身边劳动者的事迹、故事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看看他们怎样工作?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平时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在什么地方、如何去上班(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上班后的感受如何?旨在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推广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2、调查采访
  调查学生周围的其他劳动者。让学生课前自由的组成小组,并确立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问题,并写好调查报告(用自己特有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如文字报告、画画、图片、甚至是录像等),再确定调查对象时,最好选择学校内的校医、食堂工人、商店工作人员、门房或是学校附近的工厂、商店、餐馆、邮局、医院等。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查时注意安全。
  (注:要上好这一课,必须走出教室,只有让孩子们融入到社会之中,去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面对面地接触,去亲眼看到他们的劳动的辛苦,去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到他们劳动的辛苦,劳动的快乐,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尊重他们。)
  【活动二】寻找身边的劳动者
  1、寻找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可以用照片记录,也可以画画,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小故事。分组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人默默无闻为我们作出了贡献,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2、交流谈感想,谈谈自己的理想,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工作?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1:06: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说声谢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前准备短小的文艺节目。
  2、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3、准备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体验谢谢
  1、(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帮助——需要谢谢)
  3、CAI播放“感谢”画面。
  师: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活动二】调查采访感悟谢谢
  1、师:今天,五月二十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你们说谢谢了吗?
  2、师:老师想知道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一说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师:来展示自己结果的小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调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调查内容和结果,在座的同学,都是评委。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星,看看哪一组夺星最多。
  (学生汇报各组的调查结果)
  (教师适时地总结板书:尊重理解——学会谢谢)
  3、师:调查的方法很多,结果的呈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刘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你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阿姨,进行一场现场采访。要求你们的采访要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而且设计的问题要跟阿姨的工作有关,赶紧在小组设计一下采访提纲吧!
  (进行现场采访,模拟清洁工工作,谈感想)
  师:(对阿姨)和同学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心理话要对我们同学说吗?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阿姨的心理话,看了刚才的调查报告,你们又有什么象说的?
  【活动三】情景表演学会谢谢
  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说谢谢,你们看他真的会谢谢吗?
  (CAI出示学生生活场景)
  师:看了这个学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分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片段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设计场景表演)
  师;哪一组先来,学生表演老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2、师:看来我们对人表达感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之情呢?(学生回答)
  3、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出示板书:传递真诚爱意享受和谐生活)学生起读一遍。
  4、课后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1:06:1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
第一课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课前准备:
  (生)1.收集各种平面图,尝试自己阅读,看看从平面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去附近的公园、商店、医院、社区、学校……等处去查看平面图,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3.彩笔
  (师)1.准备一张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
  2.准备一些写有XX平面图的卡片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导入(谜底为地图)
  1.猜谜语
  2.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请生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
  二、学生交流活动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
  三、初识平面图
  1.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图的知识问小组同学,或者问老师)
  2.自由组合,结合实践,研讨怎样看懂平面图
  四、再识平面图
  1.师出示学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认指,说一说
  2.学生互相“考一考”
  3.课后延伸(请生到这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课前师将制作的卡片秘密发给几位学生)
  1.师假设要去某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找我们认识的“谁”来帮忙呢?
  2.生拿着卡片走出来大声说“我——(某平面图的的名称)来帮忙,并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并导入下一个活动:(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了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况,而且还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正好,现在有二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二、帮忙设计游玩路线
  1.课件显示放大的动物园平面图(并配有二个小朋友的对话)
  2.学生分小组设计
  3.生汇报
  4.小组分角色模拟表演游玩的路线
  三、说说你的发现:(如:指向标、动物图画图例、蓝色表示。。。为下节课自己绘制平面图铺垫)
第三课时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画学校平面图)1-2分钟
  二、学生自由组合到操场上观察、商讨、确定小组画图的方案(师到各个小组指导,提建议)(10-12分钟)
  三、讨论:绘制校园平面图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回到教室,3分钟)
  四、学生分组绘制平面图
  五、各小组展示介绍
  六、(延伸:回家按图向家长或其他的亲人介绍学校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1:06:2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校外探路
  教学目标:
  1.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
  2.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路。
  活动准备:
  1.师生收集学校周围标志性建筑或景观的照片、图片。
  2.学生准备彩色笔。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让我来考考你
  1.老师出示收集的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学生相互考考对方。
  二、“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
  1.激趣,引出“探路特别小队”
  2.小组讨论,确定“探路特别小队”行动的方向及任务
  3.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师相应指导或提出建议,
  4.“探路特别小队”出发(带上纸、笔)
  延伸活动: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作时间继续进行活动。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各小组整理“探路特别小队”活动资料
  二、交流、汇报
  1.各小组汇报“探路”过程,并展示活动过程各种形式的记录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
  2.小组自评、互评“探路”行动,并导入下一活动。
  三、认识“路线图”
  1.学生自己读教材P62-63的路线图,说一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合作学习,讨论并试着解答“读路线图”遇到的疑问。
  3.试一试、画一画自己“探路”路线图。
  4.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并讨论路线图的作用和画的方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上。
  延伸:让学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线图画得更清楚。
第三课时(可以把下课时间连在一起)
  准备:每个学生先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点)
  一、看一看、猜一猜、评一评、改一改
  1.将每个人画的路线图放在一起,然后随意抽取几张图,展示给大家看。
  2.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评一评:依据上节课总结的路线图的画法评一评。
  4.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见,或者上台改一改。
  二、“探路小队”在行动——看图寻路
  1.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抽取一张路线图,并与图的“小作者”交流意见。
  2.“探路小队”制订看图寻路方案。
  3.“探路小队”看图寻路活动出发(各小组带着路线图从学校出发)。
  三、“看图寻路”活动汇报
  1.各小队汇报自己实地探路与路线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路线图的“小作者”根据意见修正图。
  备注:学生第二节课课前赶回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1:06: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出行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4.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
  2.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
第一课时
  一、模拟活动:和小队去旅行
  1.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
  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二、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三、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
  ②学生制订计划。
  ③交流。
第二课时
  准备活动:
  1.根据教材的调查表让学生到学校或家庭附近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本地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船)可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填写在表上。
  2.找一找图片或画一画本地人们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能到达哪些地方呢?起点与终点是哪里?
  二、介绍、讲述自己乘某路公汽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历(单独一人的经历更好)。
  三、交流与展示
  1.交通调查表记载的情况
  2.介绍与展示记录表
  3.介绍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
  四、画一画或演一演你常用的交通工具(备注:演一演可以自己与小伙伴创设情景,也可以动作模拟)。
  五、“小小交通工具设计师”
  二十年后,交通方式会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大胆想像,自己设计未来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说明)。
  1.学生设计。
  2.展示作品。
  3.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六、延伸活动
  当一回小记者,调查、采访一下,这几年,你的家乡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新鲜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2: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