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4 10:15:30
|
只看该作者
《惊弓之鸟》评课(二)
清枫秋影
三、疑为主线,读中感悟,写中迁移——评柯建老师的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根据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时,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解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柯老师的教学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鼓励学生质疑,形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亮点。
撷取诸多亮点中的一部分:
1、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自主质疑,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也使学生有进一步探究课文的欲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共同合作学习者。
2、板书设计巧妙,结合板书”射”字,问:“‘射’为什么加上引号?”这一问引发了对大雁之死的探究,真是绝妙的一问。
1、 猜成语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对成语故事有一定的认识。
4、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紧扣课文中的关键词,设计一些运用语言的练习,如:师生互问互答,追究大雁掉下来的原因,通过句式训练,让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把语言文字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5概括课文内容,教师用板书标示,一目了然,便于把握整体内容。
6、 朗读较充分,方式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7、 透过 羸 雁的字形记忆,看出老师的朴实扎实教学风格;理解两个“直”时用了视频,并且做得非常好,让学生直观体验,一下就明白了两个“直”的意思。
8、 最后写话设计得非常好,不仅可以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更羸是个射箭能手,还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需要商榷和改进的意见是:
1、 每个环节的过渡更自然,紧凑一些,过渡语再丰富一些就更好。
2、开始的填空,应放在读完课文之后,感觉条理会更清晰些。读的时间充足,学生读得有味,但老师在指导读时没有层次感,学生在读时当然就没有层次感了。
3、写话练习设计很好,但是由于时间不够,课堂上我们没有看到写的效果如何,若能展示一下会更好。
四、书声琅琅品读细,议论纷纷翰墨香——评晏利红老师的课
新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窦桂梅说:“语文课要上得儿童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让儿童的脸红起来了,让儿童的心动起来了,让儿童的情生起来了,这说明我们的教学贴近了儿童。让儿童的眼亮起来了,让儿童的脑动起来,让儿童的心飞起来了,这说明我们的教学唤醒了儿童。让儿童的手举起来了,让儿童的嘴说起来了,让儿童身心舒展开了,这说明我们的教学释放了儿童。”
值得肯定的优点是:
1、这节课老师设计的很全面,对重点难点的突破不厌其烦,反复探究,设计了很多个性化的练习“我会播”,“我会读”等调动了学生的竞争心理,学习气氛浓郁。
2、板书设计能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3、首先从“能手”这个词作为突破口,再拓展到“射箭能手”,最后拓展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学生的理解逐渐深入,也自然而然地引出对第二自然段的教学。
4、教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朗读方式,紧扣一些重点词,如“嘣、直”等,通过理解重点词,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提高,整堂课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5、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紧凑,过渡自然。
6、 教师语言丰富,能渲染学生的情绪,每个环节过渡自然,每个过渡语,提示语都“暗藏玄机”,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很好的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
7、 教学设计精心。“说话”练习:更羸的本事不是( ),而是( )。是一个具有生成性的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进行生发,很好。
需要商榷和改进的意见是:
1、 填空的练习设计得稍多了一些,可以适当精简一些。
2、 分析第九自然段,太复杂了些,这样容易引起把学生“绕”在里面,似懂非懂。
3、学生后来的分角色朗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精简一些,只读对话部分,这样可以节省出时间来完成”总结拓展部分的练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几位老师的教学来看,都能做到精心备课,精心预设,注重生成,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注重抓住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渗透情感教育,在教育教研上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外校”轻负荷,高效率“和“注重生本、生成”的教学理念,是四节较为成功的教研课。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愿她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在这座艺术之峰上攀得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