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1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听课反思及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0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亡羊补牢》评课材料

评 课 材 料 

凌亦祥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更有着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特点。周海伟老师在教学《亡羊补牢》一课时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真正的目的。周海伟老师找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火花。

 (1)在识字组词中,潜移默化。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并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文章的字词中蕴藏着作者的观点,倾注着作者的感情,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字词反复品味,才能较好地领会思想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思想素质的目的。周海伟老师在字词教学中注意通过对学生识字组词进行思想教育。如在初读课文时周海伟老师让学生在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课文中哪一个词与题目最密切?周海伟老师抓住了学生提出的劝告一词学习生字“劝”和劝告的意思,进而深入问一句:“围绕劝告你最想提哪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了教育。周海伟老师把握字词的意义,掌握好时机,灵活多样地寓教育与字词训练中,长此下去势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在课文教学中,加以深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思想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每篇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也是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散在各册语文教材之中,没有完整的序列。我们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恰当的教育目标,找出德育点,就能发挥课文教学的基础作用。例如《亡羊补牢》一文中,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劝告?怎样劝告?结果怎样?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又如在教学第四、五自然段时教师提出: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养羊人后悔?他会怎样想?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同桌表演从中受到教育。总而言之,周海伟老师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借助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形象的感染力,恰如其分地将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田。

总之,语文和思品学科的整合,将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综合效应,展现语文人文价值。它使教育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提高整体素质的任务。因此,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使各科知识互为促进,有机融合与一体,让学生有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04:33 | 只看该作者
《亡羊补牢》评课稿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江老师在上新课前采取了谈话导入法,主要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并且出示学习寓言故事的三个要求:一、会读故事;二、会讲故事;三、明白道理。而在教学这个寓言故事时,也是一步步按这三个要求落实的。江老师这堂课比较实在,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教态自然,语气幽默风趣,为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江老师本身的基本功扎实,板书漂亮,为学生提供了榜样的作用。

结合今天的主题,我们先来讲讲什么是“遵循阅读双向心理”,再来看看江老师的课是如何落实这一目标的。首先,要知道阅读具有“双向”心理过程。其一方向,透过语文文字理解思想内容,这一过程是从形式到内容的过程。其二方向,同上述过程逆向,从思想内容到语文文字,“双向”构成阅读教学的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阅读教学过程就是残缺的,读写能力的提高都会受到影响。在阅读教学中遵循学生发展性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其中“整体→部分→整体”正是以发展性阅读“双向”心理过程为依据的一种讲解课文的方法。

接下来依照这些理论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江老师的课。在目标与方法上,江老师做到目标明确,方法落实到位。课前,提出学习寓言的三个要求,这既是寓言学习的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江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有效落实。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阅读双向心理的其中一项。在教学中,江老师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语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如“叼”把一提想象成什么;寻找近义词,如“街坊”;在探究中体会文字背后的心情,如“赶紧”等;结合词语复述寓言故事。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字词是积极的,而这些环节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地读记背,而是随“课”的深入而要求逐步提高。在读故事,悟道理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互相碰撞:第一步的读故事,体会人物心理,比如,在养羊人第一次丢羊之后,他会怎样想;第二步说故事,讲大意时,从全文复述到用一两句话归纳;第三步用四个字概括,尤其是这一步,理解“亡羊补牢”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寓意,实在是做得非常到位,完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在抽丝剥茧之后,把深层的意思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的一步步走来,在学生接受能力上,也不会出现断层现象,即使是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清楚明白地理解。我想这里正是江老师上课有条不紊、扎扎实实的精彩所在!这也正是“双向”中的透过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总而言之,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形象的感染力,恰如其分地将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田,使语文和思品学科的整合,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综合效应,展现语文人文价值。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学生讲故事,归纳故事内容这一环节,不正是从思想内容到语文文字的整合过程吗?江老师的课,值得我们大家一起品味,他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双向心理过程很好的诠释给了我们!

但是一堂课下来,总有一些遗憾存在,比如在上“不该不”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有点懵懵懂懂,不是很清楚,主要这个知识点,我们三年级的孩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还有可能是江老师在问题的抛出上,学生不是理解得模棱两可,我们的课堂总是在精益求精中进步,总之,这是一堂值得表扬的课,我们都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04:51 | 只看该作者
《亡羊补牢》听课心得

                                                                                                                                              服先中心校  孙艳

      今天我听了周海伟老师的《亡羊补牢》一课,听后感受颇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讲解寓言的特点,学习寓言,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

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目标,也是言学习的方法,周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有效落实。初读课文以后,教师指导学法,从探究课题中“亡”、“牢”字意,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司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

二、       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有多种方法,

既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来确定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什么意思。周老师在教学生理解课题“亡”、“牢”字意时,教师采用了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来确定意思,可是为什么学生在这里绕来绕去的总是产生分歧,无法确定正确的解释呢?我想教师是不是把理解词义的方法顺序搞错了,词义只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它的意思,孤零零地拿出一个字,意思又如何解释呢。所以“亡”、“牢”是不是先让学生根据课文来猜猜意思,然后再查字典确定意思,这样效果会更好,不会打“迂回仗”。

总之,周老师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我会在以后的教学

中多多借鉴,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05:15 | 只看该作者
听《亡羊补牢》有感(东湖小学副校长听课感悟)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更有着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特点。我校樊芸芸老师在教学《亡羊补牢》一课时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目的。樊老师找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结合点,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品德教育的火花。她在教学《亡羊补牢》一文中,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劝告?怎样劝告?结果怎样?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应该听从别人的劝告。又如在教学第四、五自然段时教师提出: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养羊人后悔?他会怎样想?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同桌表演从中受到教育。总而言之,樊老师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借助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形象的感染力,恰如其分地将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5: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