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3 20:48:16
|
只看该作者
《平移和旋转》的评课稿
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复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姚老师把这些概念用文字概括告诉学生,可能相应的练习学生会掌握得很好,而到实际生活中却不会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有的学生还亲身经历过。如何化抽象的概念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呢?课前教师收集了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图(游乐园的游乐项目)如:游览车、摩天轮、风车等,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姚老师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在教学平移、旋转的现象时,老师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在教学物体往垂直方向平移时,老师让学生用身体演示电梯上下运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
姚老师还把抽象的概念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为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因而学生都能举出生活中许多有关平移、旋转的现象。如:打气筒打气时做上下平移运动:国旗冉冉升起时做上下平移运动;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做平移运动车轮却在做旋转运动……
正确数出物体(或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在教学中老师设计情景以“这条船向前行驶了多远?”这一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动手摆学具,与同伴讨论中得出结果。学生有了结果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不同意见小组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在教师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操作下得出结论。接着,教师再设计疑问:“船和船上的旗子是不是走的一样长?”这时学生兴趣盎然,七嘴八舌纷纷发表意见,活跃了课堂气愤,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学生知道船的路长与旗子走的一样。因为旗子停在船上,船走了多远,旗子也走了多远,最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正确数出物体平移的距离,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以对平移的距离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正确地说出平移的距离。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而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姚老师注重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探索问题;与同伴交流中得出结论,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提供大量感性材料,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姚老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自然地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有效地解决了难点环节,真是“润物细无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