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3 15:11:58
|
只看该作者
《恐龙的灭绝》评课
此课例中,教师如何进行低年级的科普文教学的?请你结合课例分析。
答:
我们的孩子对科普知识充满了好奇,小小的脑袋装满了很多的问号,每个问题都能点燃孩子的兴奋点。如果教师掌控不好,就会陷入在科普知识讲解上打转的泥潭——讲解分析过多,知识拓展过滥,把语文课当成了科学课。《恐龙的灭绝》也是一篇科普文,但是陈老师始终围绕课文的语言文字,精心研读,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一、准确把握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
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对此教师要了然于胸。特别是科普类课文,有的老师担心学生不理解所学内容,于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上花费了很多精力,忽视了最基础的字词训练,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像今天的课堂都极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如:对“庞大”的理解。出示:“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很大很大的家族,他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问学生:恐龙家族十分庞大,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庞大。让学生抓关键词进行阅读,充分感受“庞大”的含义。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从语言文字中去感悟。
如:整堂课重视朗读,读出了语感,读出了感悟。
整体感知中的三次朗读,第一遍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第二遍读(指明分段朗读,检查字音),第三遍读(带问题齐读),每一次读,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教学过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在进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陈老师把课本中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具体的直观的数字,“三四百万年”和“两亿年”,这两个数字放在黑板上,一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差距,此时,陈老师让学生读 “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直观的印象,所以读的也都很到位。
在研读第二种说法时,指名读、齐读、带问题读,复述等多种朗读方式结合,在读中理清关系,加强语言逻辑性的训练。“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教师先请学生认真读这段话,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给“植物、太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这四张词语卡片排队,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理由。再看着“宇宙行星、植物、太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复述课文。然后教师点拨:课文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有条理的介绍,写得多好啊,我们赶快读读。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孩子再感受到事物之间严密的关系。
如:重视识字和书写。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之处在于陈老师并没有把生字词单独罗列出来,而是抓住几个难记的词语,板书书写朗读,还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放在新的语境中(自编的一首儿歌),让学生认读书写,充分体现了识字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做到了阅读中不忘识字的积累,在课的尾声时,还进行了反馈和交流。识字书写十分到位,值得学习。
二、适度处理科学知识,避免深度讲解
科普类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不能不讲,但也不能多讲。特别是在低年级,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但认识有限,而知识又是环环相扣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把握不好,很容易在解释一个问题时又出现其他需要解释的问题,陷入反复讲解、繁琐分析、越讲学生越糊涂的怪圈,对科学知识的把握,应是“粗知”“知其然”,无须让小学生“知其所以然”。
如本课讲到的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你赞同吗?教师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字词教学和朗读训练。
建议:科普文章利用客观事物的介绍来向学生渗透科学知识,语言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选词考究,表义准确。为中高段的说明文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关注去品析用词的精准。例《恐龙的灭绝》第一段中: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第二段中:一种说法是,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它们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寒冷。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大约”“突然”、“渐渐”这些词,教师可以通过故意漏读或比较,引领学生通过朗读、品悟,发现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作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