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复制链接]
50#
发表于 2008-9-19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



江苏无锡市第九中学 薛 静



令人耳目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其一切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了它独特的教学理念,使来源于生活的知识,在课堂中经过师生共同的“揉搓”后又重新回归于生活,于是课本知识在几经“咀嚼”后不再是一些“冰冷”的概念的堆砌,而是跃然于学生脑海中的一些栩栩如生的活的知识,这种感受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内容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下面就此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一、教材知识体系的更新

与原教材相比,化学课改教材增添了《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它不仅将散落在原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如原来在第一章《氧气》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中二氧化碳灭火、甲烷及乙醇等燃料的燃烧等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新增加了一些诸如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问题、燃烧后的物质(如酸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新能源开发等知识,使得教材从知识体系上更加系统化,形成了以燃烧作为主线,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的一条知识带。

二、实验设置更具探究性

第七单元的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实验题材,而这些实验又极具实践性,可以说很多内容是基于生活实践,又在课堂的探究中得到了提升。例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原来是一个由教师做的演示实验,现在改为由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即对仅仅验证白磷在热水中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由于没有接触氧气而无法燃烧的实验进行了延伸:将氧气通入烧杯中白磷的上方后,白磷在出乎学生意料的情况下燃烧了,这个现象极大地刺激着学生去探索其中的缘由,探究活动也顺理成章地被推到了高潮,学生在非常自然的情境中总结得出燃烧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原有的关于燃烧的体验在课堂中得到了理论上的提升。同时,该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确为教材改革中的成功之笔。

再如,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增加了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有关酸雨的知识学生们在初一环境教育课程中就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由于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显现的,所以,学生无法对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产生强烈的感受。于是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到的溶液来代替酸雨,让学生观察其对金属、大理石和蔬菜等物品腐蚀的情况。实验实际上是将酸雨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有效放大,实验中,在学生的视觉关注下镁带、大理石被蚕食着,新鲜的蔬菜在溶液中变黄、变黑等现象无一不使在场的学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震撼,经过这样一个极为成功的体验性实验,学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这一事实,产生对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愿望。

三、教学实践中对一些实验进行再开发

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以外,有些实验还具有生成的功能,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蜡烛燃烧现象不同的实验,教材只是注重了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前面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结论,将实验进行再开发,如提供部分器材或直接由学生自己通过尝试性的实践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正在燃烧的蜡烛熄灭,从这一活动的实施中我们看出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尝试着各种方法,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外,还采用了书的扇动、用水喷淋、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生成性开发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手段。

四、实践使知识得以内化

实验仅是某些生活实际的缩影,而在实践中应用才是实验探究的真谛所在。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将课本知识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火灾,关于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控制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都是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①选择一处公共场所调查消防设施的品种、数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②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③对近年来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重大火灾的成因、损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队员采用的具体灭火方法等自由选择一项进行调查,利用休息日来完成,最后学生再把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学生到附近的商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前学生进商场都是为了购物,对商场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并未关心过),通过实地的考察,增加了实际体验,增强了消防意识;还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到了一些重大火灾的发生情况、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使得课本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内化。

五、尚有一些实验需进一步探索

本单元有些实验的成功率还不够高,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粉尘爆炸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试验后,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现象不像书上描述的那么明显。我们试图将面粉换成颗粒更加细小的淀粉,容器的体积加大等,效果仍不是很明显,金属罐与塑料盖板间的密封情况也不太好控制。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切磋,以求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之,本单元为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也很适合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它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8-9-19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江苏常州武进区横山桥中学 王 燕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结果。

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二、构建课堂教学的新观念

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活动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以及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和设备等),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的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发现和创造的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他们动手、动脑,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之目的。

例如,在金属活动顺序这一节课中,可采用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激发创新意识

①提出问题:铝、铜、铁三种金属谁最活泼,谁次之,谁最不活泼。即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②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会得出很多顺序,Al>Fe>Cu;Fe>Al>Cu等。

③制定计划:在提出问题前所做习题的基础上(题目是金属与某些酸、盐溶液的反应可用于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请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与弱。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     ;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     ;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同学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a.用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

b.用铝和氯化亚铁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c.用铝和硫酸亚铁反应,铜和硫酸亚铁反应。

d.用铁和硫酸铝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2)实验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①同学们的实验方案经教师审定后,就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②收集证据:a组同学观察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的速度。b组同学观察铝和氯化亚铁,铁和硫酸铜分别能否进行反应。c组同学观察铝和硫酸亚铁、铜和硫酸亚铁能否反应。d组同学观察铁和硫酸铝、铁和硫酸铜能否进行反应。

③结论和解释:a.因为铝和盐酸反应最快,铁次之,最后是铜。所以他们的活动顺序是Al>Fe>cu:b.因为铝和氯化亚铁能反应,证明铝比铁活泼,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证明铁比铜活泼,最终得到Al>Fe>Cu。c.铝和硫酸亚铁能反应,证明铝比铁活泼。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反应,说明铜没有铁活泼,最终得到Al>Fe>Cu。d.因为铁和硫酸铝不能反应,说明铁没有铝活泼;铁和硫酸铜能反应,证明铁比铜活泼,最终得到Al>Fe>Cu。

2.教学内容的创新

立足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应用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充实到教学之中,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资源。

如在讲授溶液计算时,可布置这样一道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那么家庭应该如何安全正确地使用过氧乙酸呢?

一是浸泡,纺织品用浓度为0.04%的溶液浸泡2 h,餐具洗净后用0.4%~O.5%的溶液浸泡15~30 min;二是擦拭,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用浓度为0.5%~1.O%的过氧乙酸稀溶液,擦拭后静置30 min,即能达到杀菌的目的。三是喷雾及熏蒸,将原溶液稀释成0.2%~O.4%,关闭门窗,采用喷雾或熏蒸的方法消毒20 min,然后开窗通风15 min后方可进入。

芳菲同学家中有一种浓度为15%过氧乙酸原液,她和妈妈一起配制了三种不同浓度的过氧乙酸溶液,具体操作如下:①取20 g 15%的过氧乙酸原液,加100 mL水配成溶液a,②取a溶液50 mL,向其中加100 mL水,配成溶液b,③取b溶液50 mL,向其中加入100 mL水,配成溶液c(因为a、b、c溶液比较稀,所以溶液密度可近似看成1 g/cm3)。

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芳菲同学配制的a、b、c三溶液中b适用于     ,c适用于      (填写“浸泡“擦拭”或“喷雾熏蒸”)。此题是与生活实际非常贴近的题目,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溶液计算的应用能力,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溶液计算知识解决此题的同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化学的实用性。

又如,在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破裂了,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此题的设计很具有开放性,解答过程具有探究性,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这样,可使学生的思想沿着不同的方面展开,他们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爆发出创新的火花,随之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化学教学目的有效落实。

如在总复习实验部分的内容时,我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根据你已掌握的有关实验内容和技能,设计一个魔术给父母做一个汇报表演(药品和仪器可以由教师提供),然后在课堂上集中交流表演,看看谁设计的魔术最精彩。班里一下子沸腾了,有的同学都激动地站起来发表他的魔术高见了。在后来魔术交流课上,我深深地感到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真是“高不可测”,他们设计了很多虽简单但却很有趣很有新意的魔术,如无中生有、刀子流血、如来神掌、清水变牛奶、鸡蛋跳舞、自投罗网的水鬼、一封密信等等。每个魔术表演完后,我就请“魔术家”们谈谈他们表演魔术的奥秘所在。通过这次成功的魔术交流,不仅使同学们牢固地掌握了许多实验知识,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保持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创造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在实验教学中,还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改进的研究,举办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比赛,组织学生去工厂、科研单位参观学习,开展家庭小实验,科技小论文征文活动,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把实验作为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创新意识。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己任,寓创新意识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更有效地超常地发挥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8-9-19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江苏兴化市实验中学 何如涛



青少年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体验的需要以及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才能实现。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一、问题情境与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努力可克服)的学习情境。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恰当的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一个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再现化学实验,而且可以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情境。

[案例] 在学习燃烧条件时,我先演示“水下白磷燃烧”的实验:

先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待白磷熔化,用一支大试管垂直倒插入水中,罩住白磷,可见白磷发火燃烧,形成白烟,不一会儿,白磷就熄灭了。取出试管,口朝下抖动片刻,再插入水中,罩住白磷,白磷又发火燃烧,形成白烟(可以重复操作直到白磷耗尽)。每当我重复实验时,同学们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紧盯着水中的白磷,一颗颗原本平静的心又被激荡起来。接着我问学生: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热水下的白磷为什么能燃烧?从化学本质上看,又该怎样解释呢?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答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解释。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学生从理论到实质,掌握燃烧的条件,教学效果当然是很好的。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案例] 在学习“蛋白质和维生素”中蛋白质知识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掌握的知识,对蛋白质的来源、作用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我引入了如下问题情境:

(1)当我们把鸡蛋或鸭蛋储放在冰箱里时,蛋的大头朝上还是朝下?是直立还是横放比较好?为什么?

(2)冷藏一段时间的鸡蛋或鸭蛋一旦出库放置是否更容易腐坏,为什么?

(3)煮熟的鸡蛋或鸭蛋的蛋黄表面往往呈现灰色,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4)腌制的咸蛋在蛋黄表面会出现黄油,这是什么原因?

(5)把一个鸡蛋小心地放入装有食醋溶液的大烧杯中,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这些问题都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情,多思考身边常见现象中的为什么,进一步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聚焦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与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都与化学密切联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从社会热点问题提取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 在学习“化学与材料”时,我先运用图片向学生介绍众多的新型金属、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然后结合资料所展示的画面,让学生思考:

(1)哪些事实可以说明人们在对材料的利用时,经历了直接采用天然材料、加工改造天然材料、合成材料的过程?

(2)在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材料中,有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合成材料,哪些是复合材料?

(3)有人说,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并非现代才有,在古代、近代都有复合材料的发明,许多复合材料现代还一直在使用,你能举出例子吗?

(4)现代人提出要回归自然,甚至拒绝使用合成材料,你认为从环境保护和健康的角度看,使用天然材料是否比使用合成材料好?

图片资料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真正进入了学习“化学与材料”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刻,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使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4.通过化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史、化学故事、化学传闻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在课堂上通过介绍化学史等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以增强探究欲望。

[案例] 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上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个传说:据说,在印度尼西亚某荒岛高耸入云的大山的山脚下,有一条细长的峡谷。很久以前,有一个来自欧洲的探险家带着一条狗,从这条峡谷中通过,还没走出山门,他带的狗突然晕死了,他感到非常奇怪,周围没有枪声,没有野犬袭击,刚才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死去呢?当他蹲下来想看个究竟时,没过多久自己也晕过去,再也没有起来。后来的探险家发现这条峡谷中有不少人和狗或羊的尸骨,人们对这条“死谷”望而生畏。接着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进入峡谷后狗和羊都死了?为什么人站着安然无恙,蹲下来反而会晕过去?学生很惊奇,急于解开谜团,积极参与探究。

5.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的多媒体技术,能把生动的动画图象、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合成,并显示在大屏幕上,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需实现的愿望,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 在学习石灰石时,我运用图象、Flash动画的形式,将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煅烧石灰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接着提出问题:诗中表现了作者清白做人,不畏权势,刚直不阿的高贵品质。你能从化学的角度阐述其中包含的化学原理吗?多媒体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很块掌握了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实践表明,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便于学生认识,而且能增加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要点

1.情境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出问题要有方向性

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问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提出问题要有操作性

所谓问题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条件。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可能会失去探究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8-9-19 0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新教材教学中要让学生“问”起来



江苏江阴市山观中学 杨 萍



从教几年来,我的最大感觉是学生不喜欢提问,即使有问题,提出的问题也没有质量。而学贵有疑,“问”乃探索知识的起步。今年无锡市进行教材改革,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更注重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能力,加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提供了更多的情景素材。这一变化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仅让学生变得喜欢问问题,更要问得巧,问得妙。

一、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新奇事物出现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释“这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时探索、研究、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行为就很可能相继发生。初三化学是学生的一门启蒙学科,这里面蕴涵着趣味无穷、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新教材的版面设计更是丰富多彩,对刚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初三学生来说,他们肯定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有千万个“这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细心地发掘学生微小的创造火花,创造条件使其闪烁发光,不要因为学生的某些问题很肤浅,甚至有些不着边际,就置之不理,甚至讽刺挖苦,从而影响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让学生变成“闷葫芦”。

二、注重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为学生创造发言机会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仅是学习主体,而且还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学习活动的产生与学习情景具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并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教材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在新的教材内容中,有大量的“活动与探究”,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热点话题“讨论”以及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并为所有学生创造发言机会。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指挥者,不管是教材的处理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都由教师来控制。因此,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所提出的问题是否一针见血,与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一)提供素材,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初三化学涉及很多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往教材都是直接给出定义,让学生理解、记忆,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有所下降。而新教材中,不再强调学生对某些具体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重视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应思考提供哪些素材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深入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如对“微粒构成物质”核心概念的形成,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示水的电解和氧化汞的分解过程,通过对比,学生马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汞原子直接聚集成物质了,而氢原子、氧原子没有呢?”学生从而知道原子、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也进一步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

(二)重视探究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

新教材中,化学实验多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刚开始学生做实验肯定很盲目,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因此,对探究实验教师要高度重视,给学生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发现问题,得出科学结论。

例如,在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探究实验中,笔者首先结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介绍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取装置的一般原则,然后请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思考自己该怎么设计实验,做到人人心中有草图,再给出仪器让学生实验。经过第一轮实验,学生就得出了很多套发生装置,有的是试管或烧瓶等加一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有的用了双孔橡皮塞,添加了长颈漏斗;有少数学生还采用了注射器。当然还有些学生的装置不是很科学。这时,我请不同类型装置的设计者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装置,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分析自己装置的优缺点、可行性。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发现了问题,有的发现自己的装置虽然简单,但添加药品不方便;有的发现自己的装置不好控制反应的进行。这时有个学生马上问道:“老师,那可以设计一套又简单又能随时控制反应进行的装置吗?”我回答道:“你问得很好,这也正是我想问大家的问题。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请同学们再试一试,看谁能成为一名最出色的设计师?”学生的思维立即又活跃起来,在实验台上搜寻,这时有学生看到了桌上的破试管,他们立即举手告诉我他们设计出来了,并向其他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思路,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肯定后,他们的脸上明显露出兴奋与自豪的笑容。在以后的实验中,学生逐渐会思考了,也爱问问题了,并且问题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例如,学生在做碱的性质实验时,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从而知道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时,一个学生问道:“那怎样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了呢?”在教师的鼓励与提示下,该学生设计了实验,先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往其中加入稀盐酸,看不到任何现象,再取另一支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管往里吹入二氧化碳,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能发生反应。我认为,一个初中生能有这样的思考是难能可贵的。

(三)制造悬念,“逼迫”学生产生疑问

悬念是兴趣不断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它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在讲浓硫酸的腐蚀性时,笔者问了一句:“同学们见过黑面包吗?”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有的问:“哪里有?”有的问:“黑面包怎么做呢?”我不动声色地做了实验,学生感到非常神奇,纷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白糖怎么会变黑呢?”“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呢?”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感觉很轻松,问题自然就问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8-9-19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



江苏无锡市第九中学 薛 静



令人耳目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以其一切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了它独特的教学理念,使来源于生活的知识,在课堂中经过师生共同的“揉搓”后又重新回归于生活,于是课本知识在几经“咀嚼”后不再是一些“冰冷”的概念的堆砌,而是跃然于学生脑海中的一些栩栩如生的活的知识,这种感受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内容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下面就此做一些简单的回顾。

一、教材知识体系的更新

与原教材相比,化学课改教材增添了《燃料及其利用》一单元,它不仅将散落在原教材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如原来在第一章《氧气》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中二氧化碳灭火、甲烷及乙醇等燃料的燃烧等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新增加了一些诸如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问题、燃烧后的物质(如酸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新能源开发等知识,使得教材从知识体系上更加系统化,形成了以燃烧作为主线,燃料的利用、燃烧带来的不良后果、新能源急待开发等作为支线的一条知识带。

二、实验设置更具探究性

第七单元的内容中蕴涵着大量的实验题材,而这些实验又极具实践性,可以说很多内容是基于生活实践,又在课堂的探究中得到了提升。例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原来是一个由教师做的演示实验,现在改为由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即对仅仅验证白磷在热水中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由于没有接触氧气而无法燃烧的实验进行了延伸:将氧气通入烧杯中白磷的上方后,白磷在出乎学生意料的情况下燃烧了,这个现象极大地刺激着学生去探索其中的缘由,探究活动也顺理成章地被推到了高潮,学生在非常自然的情境中总结得出燃烧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原有的关于燃烧的体验在课堂中得到了理论上的提升。同时,该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确为教材改革中的成功之笔。

再如,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中增加了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有关酸雨的知识学生们在初一环境教育课程中就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由于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显现的,所以,学生无法对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产生强烈的感受。于是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到的溶液来代替酸雨,让学生观察其对金属、大理石和蔬菜等物品腐蚀的情况。实验实际上是将酸雨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有效放大,实验中,在学生的视觉关注下镁带、大理石被蚕食着,新鲜的蔬菜在溶液中变黄、变黑等现象无一不使在场的学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震撼,经过这样一个极为成功的体验性实验,学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这一事实,产生对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愿望。

三、教学实践中对一些实验进行再开发

除了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以外,有些实验还具有生成的功能,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蜡烛燃烧现象不同的实验,教材只是注重了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前面对燃烧条件的探究结论,将实验进行再开发,如提供部分器材或直接由学生自己通过尝试性的实践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正在燃烧的蜡烛熄灭,从这一活动的实施中我们看出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尝试着各种方法,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外,还采用了书的扇动、用水喷淋、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生成性开发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手段。

四、实践使知识得以内化

实验仅是某些生活实际的缩影,而在实践中应用才是实验探究的真谛所在。本单元的内容为学生将课本知识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火灾,关于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控制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都是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①选择一处公共场所调查消防设施的品种、数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②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③对近年来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重大火灾的成因、损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队员采用的具体灭火方法等自由选择一项进行调查,利用休息日来完成,最后学生再把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学生到附近的商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前学生进商场都是为了购物,对商场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并未关心过),通过实地的考察,增加了实际体验,增强了消防意识;还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到了一些重大火灾的发生情况、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使得课本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以内化。

五、尚有一些实验需进一步探索

本单元有些实验的成功率还不够高,如课题1《燃烧和灭火》中的粉尘爆炸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试验后,效果不够理想,一方面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现象不像书上描述的那么明显。我们试图将面粉换成颗粒更加细小的淀粉,容器的体积加大等,效果仍不是很明显,金属罐与塑料盖板间的密封情况也不太好控制。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切磋,以求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之,本单元为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也很适合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它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8-9-19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新的起点新的探索



江苏南京市长芦中学 赵小兵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化学组全体成员能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出发,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抛弃传统式教学思维模式,重构化学新课堂。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研究,在继承了原有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现将我组老师走进化学新课程、构建化学新课堂的几点尝试提供给大家,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掀起新课程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热潮。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 提高自身素质

教研组是教师的基层组织,是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培养新教师,转变学法和教法的场所,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直接前沿。化学组全组教师能扎实有效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科研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精神,组内三名老师参加了2004年南京市组织的化学新课程培训,在实施新教材后能卓有成效的进行教学研究,分工协作,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积极参与我校市“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不断探索构建优化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效。化学组成员人手一份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上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自费订阅了《化学教学》,从阅览室借阅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与学》等杂志,自费购买了课改实验区编写的《新课标教学设计》、《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等书。化学组成员每年都要面向区、校开设实践课、研讨课、展示课,深入研究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和学的策略。我组还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校开展的课程和教学基本功的比武及课堂教学比武,使我组的青年教师得到了锻炼,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教研组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力推动了我校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赋予课前新内涵 倡导功在课前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现代教学中,课堂教学不仅仅传授给学生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初中化学新教材是经过几次修订后形成的,我们化学教师要真正理解领会其改革意图,就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深刻领会其编写的指导思想,对调整内容进行新旧对比,在对比中来领会,对一些暂时拿不准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教研讨论,在教学中提高化学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师在教给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的责任将更大,不仅面对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人。

针对新课程标准和已实施的新教材,我组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日认真研究教材,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探讨适合城乡接合部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我们参阅了大量优秀的教学案例,通过模仿、移植、加工、创新逐渐形成我校化学教学的特色模式,即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基本流程为课前设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化学课本;交流合作──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用反馈──将学生探求知识的触角引向课本外无限广阔的领域;拓展探究──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创设情境 调动学习热情

一堂化学课,就是一个真实的情景衔接、转换与推进。从一堂课的导入开始到巩固练习、总结评价、作业布置的设计,都要充满着奇、趣、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或者有探究性价值。要改变传统式课堂的单一、乏味,缺乏实质性关系的转换模式。使课堂的每个阶段都成为一幅幅精美的“情景图画”,每个问题都成为一颗颗圆润的珍珠。

(1)导入新课,力争做到短(快)、新、精、平、奇。

短(快)──教师引入的语言简短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认识氧气的性质”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导入语:谁能说出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空气中有哪些气体是动物生存必需的气体?根据你的亲身体会能说出它的哪些性质?

新──导入新课要有新意,形式新颖。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开启化学之门”的第一课时,可向贴在黑板上的白纸(课前用酚酞溶液在白纸上画图)分别喷洒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使白纸上相继出现“美丽”图案,然后图案消失,以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精──精心设计开讲导语,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节时,教师可向学生讲一个精彩的元素的故事。

平──教师在引入新课时的知识坡度不宜过大,最好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时要先在一个平台上。例如,在导入教学“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内容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还记得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式吗?它遵循了什么规律?怎样就能用化学式来表示这个反应呢?如果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又将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式子呢?

奇──就是在简单的导语中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和悬念,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水的组成”的内容时可作如下导语:1677年11月19日在印度马德里斯海域,一阵飓风过后,海面燃起一片通天大火,使人长期不解,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

(2)以丰富的情景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和谐的新课堂形态,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推出多样性的情景,并有机地转换,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以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①创设问题的实验情景。例如,在复习CO2的性质时,我们设计了这样实验,在锥形瓶倒进“雪碧”和滴入石蕊试液,然后向锥形瓶中加入NaOH固体,立即塞上带有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导管上套上气球,导管与大气相通),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及气球的膨胀,以推进CO2与碱反应的性质的教学。还利用鸡蛋壳与盐酸反应证明CO2的生成,促成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②以影像资料创设问题情景。例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时,可通过放映有关水的影像片,创设推进教学的课堂情景。③以最近新科技知识创设问题情景。例如,以利用“乙醇汽油”的应用为背景材料,推进酒精知识内容的教学。④以学科间的知识交叉点设置课堂情景,包括化学与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与地理等学科知识的联系创设课堂情景。⑤撷取大自然和社会中某些场景作为课堂情景,教学中可以突教室的“墙壁”、学校“围墙”,把学生带进大自然,走向工厂、农村,让活生生的生产生活现实作为课堂教学情景。创设这样的融现实、书本于一炉的课堂教学情景,必将使课堂教学的情景更为丰富。

四、注重交流与合作 减轻学习负担

化学新课堂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著名的科普作家和人物传记作家叶永烈在大学时学的是化学,在大学毕业时,他的班主任老师对同学们说:“现在你们大学毕业了,就像一碗碗的‘光面’,将来走向社会以后,给你放一块‘排骨’,你就是‘排骨面’,给你放上一勺‘炸酱’,你就是‘炸酱面’。谁给你放上一块“排骨”或“炸酱”?靠你自己。”一个人很难说学什么干什么,走上社会后还得干什么学什么。从教育角度讲,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我们在教学中观察、体会到,发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听不懂、没兴趣;二是学生已懂的知识,教师反来复去讲,学生乏味;三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途径与教师不“对接”,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所以落实学生的交流、合作是关怀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生能自学懂的知识坚持不讲,学生通过交流能理解的坚持不讲。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合作的具体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应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个人所得。讨论要紧扣教学目标或教师设计的具体问题。讨论时一般以四人小组,(按学生水平不同合理搭配),也可以同桌同学讨论,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但不等于牧羊式的放任。允许学生在讨论中展开争辩。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及时“拨乱反正”,以免自学讨论离题太远或走过场。及时答疑,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为精讲奠定基础,有的放矢。

在交流与合作的同时要使一堂化学课知识系统化,要用知识的内在逻辑的红线把知识的粒粒珍珠串联起来;要解决学生自学和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已自学的知识起到规范、深化矫正作用;要丰盈学生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骨架式,缺少“血和肉”,通过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和范例,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丰满”知识骨架。老师适当的讲解要给学生具有艺术美享受,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减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五、激活反馈 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激活反馈,一是指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提高效率。二是指把课堂练习的形式激活,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巩固和运用知识。激活练习形式是激活思维的基础。如何激活练习形式呢?根据初中生求新,求趣,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练习形式时引入开放式练习题,如一题多解,一解多题,开展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竞赛,小组间开展做化学接力赛题,趣味性化学游戏练习,化学小论文演讲,启发思维的探究性练习,联系生产、生活的研究性练习、家庭小实验设计展示。让学生把产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作一件趣事和乐事。

达标测试是检测一节课目标达成状况的手段。我组教师能精心准备,结合新课改精神,参阅历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筛选加工成了一整套多种考查方式的课堂检测试题,教学中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紧扣新课标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堂课上独立完成。为了当堂了解检测情况,采用讨论答案、交换批改,及时点评。这样操作,能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信息反馈快,矫正及时,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能得到调动。

六、开展探究性实验 倡导自主学习

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落在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挖掘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和探索性等有利成分,开展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思维,勇于创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1)演示实验  在新教材中演示实验退居主流的时候,我组老师开动老筋,对演示实验改进创新,例如在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时,让同学们根据书中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提供一系列仪器物品,设计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画出发生装置图;再设计出一套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发生装置图,(如有其它方法,也请你画图表示)然后将同学们设计的装置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评价交流。

(2)学生实验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提供了大量让学生动手接触化学实验的机会。然而,教师和学生往往还会陷入误区。教师不太注意研究这些探究活动的“教法”;学生则大多被无目的的兴趣所驱使,只觉得动动手,很好玩,更有一些学生,连玩的兴趣都没有。在这种状态下,错过了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大好时机。为了避免这一误区的形成,我组教师积极探索改进,加强引导。例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我们设计了三组药品: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纯碱与稀盐酸,让学生通过实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又如身变的化学物质的教学我们大力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挖掘科学探究的要素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重要的化学物质的性质。

(3)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对上述实验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家庭小实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实验试剂或实验装置,因陋就简。使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学生在简陋的条件做一些小实验,不像实验室中的药品和仪器那么齐全,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利用家庭已有的物品,更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将家庭小实验的成果带到课堂上来,举行家庭小实验设计比赛,展示同学们的设计成果,交流大家的设计心得等。

七、提升学生的学力 拓展思维空间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好学科知识的重要前提。教学中我们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化学。

(一)学会读书

①课前阅读。首先,要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知识,通过复习做好知识准备;其次,是通过阅读全文对新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发现问题,以便带着问题参加课堂学习。

②课堂阅读。教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这时的阅读是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③课后阅读。课后阅读是一种巩固性阅读,在这种阅读中,要进一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根据听课和讨论的情况,整理课堂笔记或写出课时小结。

(二)学会实验

①学会观察实验。第一,要求学生明确目的,抓住重点。第二,强调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第三,使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和规律。

②积极动手操作。对于每一个学生实验,都要求学生按实验要求,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地操作、观察、记录、总结,既不要偷懒,也不要随心所欲,图希奇好玩。同时,按课本的要求认真布置完成家庭小实验,通过自己实验,领悟新的理论、启迪新的创造、获得新的见解。

(三)学会记忆

①要点记忆。将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或技能知识概括成要点,使记忆内容简单化。

②对比记忆。对于本质特征对立的并列知识,在相互对比的基础上成对记忆,这样只要理解和记忆对立概念的一面,就可以推出和记忆其另一面,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③网络记忆。我们让学生将每一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按照一定的图示结构设计成网络图。

④歌诀记忆。教学中我们不断将识记材料通过词语上的适当加工,赋予外在的音韵和节奏借助声音及听觉的相似联想,使材料顺口成诵,既增加了材料的趣味性,又易于牢记。

(四)学会运用

①重视与实际生活、科技成果、环境保护相联系。

②重视与学科知识间相互渗透。

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的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指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化学活动经验,提高思维水平。对于有思维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关照和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兴趣和信心。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必须兼顾能力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不仅“吃饱”,还要“吃好”。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落在充分利用化学新教材,挖掘化学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和探索性等有利成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科学、激励、开放的总结,使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乐学、肯学,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校化学组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迎接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8-9-19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初中化学获奖论文浏览

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科综合”理念的思考



江苏无锡市雪浪中学 朱韶红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同时,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四大特点之一便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反映到教育上,必然要求现代教育在内容、体系上体现这种综合化的特点,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经整合的综合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的能力等基本素质。

2002年秋,我市整体跨入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行列。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有幸较早地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这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在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在化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各学科之间的综合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渗透“学科综合”是时代的需要

(一)渗透“学科综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今社会,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一方面又横向延伸,各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高度的分化和高度的综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20世纪20年代以前,分科课程独立发展,各自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是“知识爆炸”,带来了知识量的剧增;二是科学在深入分化的同时出现了综合的趋势,产生了大量的边缘科学、横断科学及综合学科;三是“问题爆炸”,社会生活中遇到越来越多的综合性的复杂问题,单凭某一学科的知识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引发了理论界对分科课程的反思和质疑,也就要求教育课程要作出相应的改进以适应科学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掀起了新一轮综合课程研究的高潮。我国教育界也在80年代末开始对课程综合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到了90年代,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实验更加繁荣,1993年浙江省开始在全省初中阶段开设综合理科,1996年上海市和广东省还对在高中开设综合课程进行了研究,1998年北京市开始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上下衔接的综合理科课程。

同时,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它基于原子论、机械论的视野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也把原子内在统一的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它以掌握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第三,它过多倚重了接受学习方式,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价值;第四,它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由此看来,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学科之间的综合化势在必行。

(二)渗透“学科综合”是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的需要

科学的发展及新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模式正在形成中。传统的科学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而科学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爆炸,使得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会不断遇到大量新的问题,需要学生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各种基本的科学素养。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已进一步得到认同。初中阶段培养的学生,在经历了中考以后,必然的发展方向是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所以,三年以后,他们将面临的是另一极具选拔性的考试──高考。作为一个初中教师,我们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把他们合格地送出初中的大门,而且要培养他们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如何让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众所周知,现今高考改革的一个趋势就是强化综合,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间知识渗透的能力,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并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设一些相对新颖的情景,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形成初步创新的能力。改革后的高考题型将突出综合性与实用性,出现多知识点、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题型,目标单一,功能潜力差的客观题型将逐渐减少。尤其是综合测试卷,更强调学科和知识体系的综合及有机联系,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多以现实生活中、实验中、科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立意命题。这些现象和问题折射出事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历史、地理、政治方面的特征、特性。这样,学生就要综合运用有关方面的知识,甚至数学、语言等方面的工具去分析解决。

二、渗透“学科综合”是化学教学的需要

(一)渗透“学科综合”是化学学科自身的需要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强的中心学科,它与语文、数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诸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以物理、生物知识为工具,以历史、语文、政治知识为依据,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达到知识间的相互渗透。

同时,新的化学实验教科书在构建体系结构时,也采用了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学科中心和社会中心体系结构各自的优点,力求使学生在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化学的本质和价值,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就必然要注重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和渗透。以2000年“3+X ”理科综合试卷为例,全卷共有四道学科综合题,第8、23题是理、化、生综合,第27题是生、化综合,第28题是理、化综合。四道题中都有化学,可见化学知识容易和物理、生物知识发生渗透、交叉。例如,化学中的喷泉实验、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反应热、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原理与物理学中的压强、分子运动理论、气体性质、热力学、电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和反应速率等可以说是“理化是一家”。

21世纪是生化的世纪,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之间更是形影不离。如溶液的pH变化与植物根毛区的离子交换,化学变化与沼气发酵池中的生物知识,化学变化与光合作用,化学元素与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有机化合物与生物遗传,元素化合物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等都密切相关,物理中的扩散、化学中的渗析与生物中的原生质的知识也是相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化学知识点建立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联系,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渗透学科综合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需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中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中,有很多学生在生物学中学过的知识,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转化过程,还包括了血红蛋白、酶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人缺乏维生素会患何种疾病,等等。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

环节一:(课前)学生预习,复习生物学中学过的知识。

环节二:(课中)学生讲述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以及学生所知道的现代膳食观念(即高蛋白、低糖、低脂肪)。

环节三:学生继续分析人吃了一块肉后并不会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长出一块肉的原因(讲到这里,学生都大笑)。

环节四:(课后)反思。(这些内容原来都是生物学范畴的知识,现在放在化学课上来学习,不仅让学生感到好奇,而且对大多数化学教师来说,也都是第一次。遗憾的是,许多化学教师在讲授这一堂课之前,自己都不知道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最终去向。)

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换位,教师在学生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三)渗透学科综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在当前化学中考中,学科综合型试题已成为命题热点。这类试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能全面考核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情况。要解答这类试题,不仅要掌握好化学知识,还要全面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将有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思考,灵活运用,方能正确求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做到既避“题海”之嫌,又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应是多途径和多渠道的,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目前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以下的例题:某学生为了测定种子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广口瓶盛有正在萌发的种子及一装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经过一段时间后,U形管的a、b两端液面有什么变化?请结合生物、化学、物理知识解析其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0: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