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1)班语文教学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1)班语文教学计划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32名学生,他们中有在我校上过一、二年的学生,也有部分是今年新招的学生。他们基础不一,程度各异。我校原有学生很多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新生的学习习惯、基础等都较差,况且学生年龄差别较大,从组织教学到内容教学都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我校是一所现代化的学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特别是网络、视频展台给教学带来了更多的直观和方便,这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设积累·运用。本册的2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多读多想,读通课文重视语言的积累,分别在第二、六组中通过读写例话加以提示。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
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要求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2.
课例。包括课文、思考·练习或阅读提示。课文。所选课文强调语言的典范性,思想性强,适于教学。每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思考·练习。安排在每篇精读课文之后。一般出3—4个题目。一些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用标明,供学生选做。增设选做题,体现了教材的弹性和课内外结合。 阅读提示。安排在每篇略读课文之前。阅读提示从激趣入手,一般出一两个题目,侧重在理解内容、提示阅读方法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扩展开去。
   
3.
读写例话。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是重点训练项目的概括和归纳小结。调整后的训练重点,在项目内容上有较大的改动,减少了总量,简化了头绪,突出了重点。新设的训练项目,努力体现试用修订版大纲精神,突出了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突出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积累。本册例话,就读的某一点说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安排训练项目的两组,要围绕训练项目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安排重点训练的组,要注意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读写基本功,使教学前后衔接,环环相扣。
   
4.
积累·运用。 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五项。第四、八组各安排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将每组之后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首先,体现了指导思想的变化,由过去比较重视字、词、句的单项训练,转为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重视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的能力。其次,是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交际,旨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习作,降低了要求,调整了内容,减少了命题作文,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写应用文的比重,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实用的作文能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以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本册教材识字量为240个,分别安排在看图学文和精读课文中。每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在课后方格和书后生字表中标明。要求会认的字为85(只要求认读),安排在看图学文和部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后,用横条标明。课文中的生字,包括二类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材编绘了多幅图画。这些图画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陶冶爱美的情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画,把使用文字教材和图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
、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
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4.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四、教学目标
   
1.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
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
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4.
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6.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后试着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7.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8.
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
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三、重点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四、 教学措施
  

(
)精读课文的教学
   
1.
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识字教学要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 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
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
思考·练习的教学。
   
思考·练习,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一些思考题、讨论题具有开放性,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学的引导。力求做到理解内容和品词品句、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
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
)看图学文的教学
   
本册看图学文都是侧重表现人物的,要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了解人物之间、人物和景物之间的联系,以便对人物的行动、思想有较深刻的认识。要充分发挥图文互补的作用。看图时,借助文字明确观察顺序和重点;学文时,借助图画在头脑中浮现的画面,以提高看图和学文的效果。
   
(
)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
)读写例话的教学
   
指导学生学习读写例话,可以让学生先读读例话,知道例话在读、写的哪一方面作了提示;然后联系本组的精读课文,对例话中提示的阅读或习作方法进一步加强理解;最后联系自己的读写实际,说说从例话中得到的启发与体会,重在引导学生把从例话中学到的知识用于今后的读写实践。
   
(
)积累·运用的教学
   
 训练内容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第一部分:读读背背册8组安排了两次名言警句、两首古诗、两次成语和1次对对子、1次谚语。教学读读背背,重在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能够熟读成诵。第二部分:阅读 在每个积累·运用中都安排了阅读短文训练。教学时可凭借短文后面的思考题,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试着回答这些问题,最后进行交流、讨论。指导学生阅读短文时,注意将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运用于阅读实践中,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三部分:口语交际  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知道怎样去说。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使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明白。要体现学生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体现交际性。 语交际训练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体,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从根本上扭转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第四部分:习作,本册安排了8次习作训练, 指导习作, 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人、事、景、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五部分: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五、教学进度表(在后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9-8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1)班语文教学计划

进度表别略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8-9-8 22: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1)班语文教学计划

要全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08-9-10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1)班语文教学计划

希望刘老师把教学进度表也发上来
最好是做好的表格直接传上: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1 17: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1)班语文教学计划

等着吧,在后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23: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1)班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9.1—9.6

1——2

开始要慢
2

9.7—9.13

3—4—语文园地一


3

9.14—9.20

5——6


4

9.21—9.27

7—8—语文园地二


5

9.28—10.4

国庆假


6

10.5—10.11

9——10


7

10.12—10.18

11—12—语文园地三


8

10.19—10.25

13——14


9

10.26—11.1

15——16


10

11.2—11.8

语文园地四——17
期中考试


11

11.9—11.15

18——19


12

11.16—11.22

20—语文园地五—21

介绍家乡

13

11.23—11.29

22——23


14

11.30—12.6

24—语文园地六—25


15

12.7—12.13

26——27


16

12.14—12.20

28—语文园地七—29


17

12.21—12.27

30——31


18

12.28—09.1.3

32——语文园地八


19

1.4—1.10

复习迎考


20

1.11—1.17

复 习 考 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三(1)班语文教学计划

欢迎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2: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