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4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为你骄傲》听课感想体会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为你骄傲》听课反思  

这一课怎么看都像是思品课的题材,那么这样的课如何体现语文性,体现三维目标呢?黄海晔

老师选择这一课来上那么大型的公开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可是等听完课我发现,教师的设计

不但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而且还上得那么平实、扎实、真实,让人佩服。

有以下几个设计让人感觉巧妙:

一、学词、巩固词语都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的

1、“攒”字的教学

首先教师出示“攒、装进、来到、投到”

问: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动词)

你能用上这些词简单说说小男孩做的事情吗?

然后提出“攒”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生字,然后从读音、字义、组词扎实教学

2、巩固词语

填补文中的空白,设计了一张小男孩写给老奶奶的便条,并完成里面的词语填空(报纸玻璃光

滑破碎微笑信封)这是本课的6个生词,然后指导书写“报封”

这真是奇思妙想,不经意间已达到多项目标

二、复习导入分两个层次进行,步步为营

A出示“拾起光滑玻璃破碎”(发现都是1、2自然段中新词)

指名读——选2个以上词语说一句话或几句话

(既巩固读音,又复习概括1、2段内容,一举两得)

B出示“开心害怕不自在轻松”选词填空

三、“骄傲”一词的多位理解,巧妙合理

齐读课题“我为你骄傲”,这里的“骄傲”是什么意思?

出示“骄傲”有三种意思:1、自豪

      2、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3、值得自豪的人或物

出示三句话,让学生分别说说里面的“骄傲”是第几种意思?

1、我为你骄傲。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5:02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你骄傲》听课感析

  《我为你骄傲》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三个星期。当时“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了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祥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并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孩子的诚信让人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

  字会香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 教态亲切,自然,大方。
  2 教学语言流畅,标准,得体,表达能力强。
  3 板书工整,规范,美观。设计科学,简明,能体现教学目标,揭示主要教学内容。
  4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5 激励语言丰富,游戏融于认字中,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6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精神饱满,参与热情高。
  7 学生的学习氛围宽松愉悦,平等和谐,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8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的指导,突出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9 从教学目标上看,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的三维目标得到了体现。
  10 作业设计科学,合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建议:
  1 在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的同时,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理解,运用。
  2 教师的声音可以再大一些。
  3 在范读课文时,可加入自己的情感。

  总之,老师的这节课,抓住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体,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实施教学。这节课真实,扎实,朴实。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5:27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你骄傲》听课心得
《我为你骄傲》是人教二年级下册的第六组课文。讲述了“我”打碎玻璃,攒钱赔偿,最终得到老奶奶巧妙的宽容和鼓励的故事。听了周村毕艳艳老师执教的《我为你骄傲》这一课,我感触颇深,毕老师以其深厚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娴熟的课堂教学智慧、不乏智慧与亮点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低年级阅读教学课例。上课伊始,毕老师板书“骄傲”两个生字,让学生写“骄傲”因为“骄傲“是要写的字,先读一读,从结构上看,怎么样写才好看?(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中右结构……)老师把这两个字请进田字格里(师范写“骄傲)接着课件出示了“骄傲”的意思,让学生选择进一步理解了在课题中 “骄傲”的意思, 把书写生字这个环节放到了课文开始:打破了以往的导入方法,非常新颖 、不落俗套。接下来质疑课题(齐读课题)读着读着,你想知道什么?(谁为谁骄傲呢?)自然地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教生字过程中,毕老师选择多种形式进行,把烦琐的生字分散在课文中去进行,首先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接着在句子中来学习词语,体现新课程要求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毕老师利用给生字找朋友的方式组词语,再让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例如轻声的词语,描写 人物心情的词语等。这样点面结合的识字!寓教于乐的识字!扎实而有梯度的识字!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简单的语文教学本色。 总之,毕老师这种简单、朴实的教学风格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5:56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你骄傲》听课记录及简评
我为你骄傲(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1、 自我介绍

2、 能告诉我们你们班的“之最”吗?比如谁跑得最快?

3、 想知道谁是老师心中最棒的吗?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东西(镜子)你看到了谁?(自己)

4、 你们每个孩子都是黄老师心中最棒的!这节课,老师看谁表现最好?

[紧扣“骄傲”主旨的课前交流]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揭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题是(出示课题、齐读——个别读)

2、写“骄傲”

“骄傲“是要写的字,读一读

从结构上看,怎么样写才好看?(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中右结构……)

老师把这两个字请进田字格里(师范写“骄傲“,随师书空”傲“)

3、质疑课题

(齐读课题)读着读着,你想知道什么?(谁为谁骄傲呢?)

二、初读课文,教学字词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初读,师巡视)

[细节:老师在学生初读时,认真巡视,不时询问:读好了没有?时刻掌握学情]

2、难读句:谁愿意向困难发起挑战?先拼读拼音,再练读句子,把自己最好听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

(1) 我拾起一块光滑(huá)的小石头,把它扔了出去。

(2) 我们听到玻璃(bō l i)破碎(suì)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3) 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fēng),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qiàn)。

(4) 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xiāng)里。我心里顿(dùn)时感到一阵轻松。

(个别读,先说你读第几句?随机指导“信封、玻璃”读音)(师评:读得很清楚,读得很努力)

[客观且有针对性的评价!]

3、学习生字:生字宝宝带着他的朋友跑出了句子,谁来读读(个别读——齐读)

(课件出示)



     光滑 玻璃 破碎

    攒钱 信封 信箱

    道歉 顿时




4、脱掉了帽子,还认识吗?(开火车认读——分角读)

5、只剩下生字宝宝了,还认识吗?和你的同桌读一读,读好,大拇指夸夸他或者帮刚他(同桌互认)

6、会认的,小手高举(展示读,读对了,它会对你笑一笑,笑脸动画)

[点面结合的识字!寓教于乐的识字!扎实而有梯度的识字!]

7、理情脉络:读了课文,你解决了什么?(“我”是老奶奶,“你”是小男孩)

三、研读课文,感悟语言

1、这个故事发生在风和日丽的下午(课件出示第一段)(自由读——个别读)

2、听着听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在扔石头,非常快乐)(板书:快乐)

[想象是阅读的翅膀,老师启发学生按照语言文字的描述,把课文转换成为浮现在脑子里的一幅图象,是学生思维潜力的一种开发,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3、谁能读出那份快乐?

(出示句子)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师评:都有微笑了,你扔得很用劲,谁能扔得更远些)

4、(出示流星图)谁来读?(不急,我们再来练一练,多美呀,谁再来试一试?)

5、如果我们班同学在旁边,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别扔了,扔到窗户就不得了了!师:你真懂事

生:别扔了,扔到人就不好了!师:你真会为他人着想)

6、你听(玻璃破碎音效),出什么事了?(出示句子)(个别读)



我拾起一块光滑的小石头,把它扔了出去。一不小心,石头砸在了老奶奶家的后窗户上。




7、如果你就在场,你会害怕成什么样?(发抖……)

8、那群孩子和我们一样,非常地害怕(板书:害怕)(练读——个别读)

师追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跑呀?(因为怕老奶奶知道,……)

那群孩子惊慌失措,眼里只想着逃(个别读,师评:你已经沉浸在害怕之中了,脸都红了……)

师补充:兔子生性胆小,听到一点响动,就……砸破玻璃的孩子,就像兔子一样……(齐读)

[创设情境,贴己体察]

9、砸破玻璃的孩子后来会怎么样呢?(板书:?)我们下节课再来讲!

四、指导书写,课堂小结

1、现在是我们的写字时间(出示生字:玻璃、破碎)

2、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师范写“璃“,生练写

4、作业评议

观察: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观察自己的字,哪里需要改进的?

5、 小结:老奶奶为小男孩感到骄傲,黄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板书设计:

                                  我为你 骄 傲

                                     快乐

                                     害怕

                                      ?







简评《我为你骄傲》

                          —— 赵利叶



    《我为你骄傲》是人教二年级下册的第六组课文。讲述了“我”打碎玻璃,攒钱赔偿,最终得到老奶奶巧妙的宽容和鼓励的故事。黄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亲切的教态,与学生零距离的沟通,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对教材的深度把握,对新课程理念的精彩诠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结合这一课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抓关键词,理清线索,创情境,体验人物心理

    本课时,黄老师以“快乐、害怕”两个关键词语串起,理清了课文的情感脉络,后边的教学紧扣这几个词展开,在听,说,读等语文实践中体会人物心情,教学有序展开。在教授第一段时,通过再现玻璃破碎的情境,通过一系列探问:“如果我们班同学在旁边,你有什么话想说?如果你就在旁边,你会害怕成什么样?孩子,你为什么要跑?”等再现文本情境,唤起学生主体意识,随小男孩的快乐而快乐,害怕而害怕,使教学进入良性动态发展。

二、细节处看课堂理答、朗读评价

    所谓理答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反馈。黄老师用针对性、情感性、激励性、客观性的理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氛围,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综观课堂,黄老师以有声或无声的理答和学生进行着教学互动,如研读句子“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时,练读、个别读后,以追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跑呀?”的理答方式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角色,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淘气的小男孩,实现了与文本交流对话。

    有效的朗读评价是促进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黄老师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好的范例,在初读第一段时,黄老师以“你读得很流利”等标准来指导朗读,而当研读 “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时,当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老师则以“你已经沉浸在害怕中了,脸都红了”来点拨指导,对于这些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老师结合了具体的课文内容,使这些句式具体化。这样的评价,一方面能促进评价者自身阅读理解和朗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被评价者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最后,以一句“课如其人,自然清新”来总结我对这堂课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6:34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你骄傲》评课

  
听了吴慧珍老师执教的《我为你骄傲》这一课,我感触颇深,吴老师以其深厚的语文教学基本

功、娴熟的课堂教学智慧、朴实的课堂教学设计,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低年级阅读教学课

例。我想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都应该象吴老师一样少一点矫情,多一些真情,少一点玄虚,

多一些真实,少一点发挥,多一些扎实。让我们的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切

切学语文。还语文教学一个本色,还语文课堂一片清静。

崔峦老师曾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

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简约教学内容,是简化的教

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吴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抓住小

男孩和老奶奶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等,就是最好的体现。  

吴老师非常重视在教学细节中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多元化评价语也促进了学生的

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朗读给予了充分肯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吴老师这种简单、朴实的教学风格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一直追求的语文本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6:57 | 只看该作者
范镇中心小学          评课讲稿   评课人:

鲍丹丹
二年级
语文
新授
《我为你骄傲》


2010.8
    整节课,教师始终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
一、教态自然,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法指导,关注学生差异,目标达成意识强,能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引导过渡自然流畅。
老师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孩子们能读懂全文,更重要的是从中懂得了一种学习方法和做人的原则。在一上课教师先通过让学生用“骄傲”说一句话,既让学生理解了“骄傲”的两层意思,又为本堂课的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样巧巧引导,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分析的地方很多,总之,这节课我收益最大的是:精心设计课文的每处引导,会让教学事半功倍。
三.《我为你骄傲》这节课提问有艺术。让学生运用六个词语来讲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减轻了二年级学生难度,对主要内容迎刃而解。


教学

设计



达标训
四.在板书设计上,这节课的板书符合年级段特点。二年级还是低段,板书应让学生易于理解。鲍老师的板书很好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对于即将升入到中段的二年级下学期,鲍老师在板书中又适当地融入了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老师的多元化评价语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朗读给予了充分肯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指导第一段朗读时,老师问:“像子弹一样射出,那要怎样扔?”(指名读)当学生读好后,老师给予评价:“你扔得很有劲,还有谁能扔得更远些?”


在教师充满激情的讲授中,学生听课认真、投入,回答问题准确、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7:09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你骄傲》评课稿
  王静老师执教二下《我为你骄傲》一课,听了后感觉王老师追求真实、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有三个地方的处理我为她骄傲:

一、抓题眼

题目对于课文犹如眼睛对于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能明白文章的要义。王老师从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引出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骄傲”,比较名言中的“骄傲”和课题中的“骄傲”意思是不是一样?给“骄傲”找近义词,“我”“你”分别指谁,为什么“我为你骄傲”?由诠释题意而穿透全文,以此作为研读的纲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引人入胜。

二、抓词语教学

字词的教学是低语教学的重头戏。《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王老师是个有心人,生字前后在不同的语境中多次出现。而且没有按照词语在文中出现顺序按部就班出示,而是把词语“串”起来的,经过精心组织,将词语与事物挂钩,与近义词、反义词挂钩,与读音字形挂钩。词语就产生了内在联系,不再孤立,形成了一个极为生动的语言环境,最后,她还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填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她认准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的结合起来,一举多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情感体验

要想文本感动学生,教师必须先被文本感动。记得赞可夫说过: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是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将自己高尚的情感,独特的人生体验融进文本,努力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使这一切共同成为学生解读的资源,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使文本、学生、教师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一个能够释放自身情感的教师,也必定能够引领学生的情感,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是精彩、最丰富、最宜人。

王老师在反复阅读了文本后,被主人公“快乐——担心害怕——很不自在——轻松高兴” 的情感变化深深吸引和感动,为了让学生也能进入人物内心世界,在学习“三个星期过去了,我已经攒了7美元”这句话时,王老师先补充了课外知识:“老师查过资料,一美元时相当于7元人民币,所以7美元就是49元左右。送一天的报纸只能赚一点点钱。”然后围绕“攒”做文章,为什么不向爸爸妈妈要,却自己攒钱啊?为了攒钱,你送了多少天报纸呀?遇到刮风下雨的,你怎么办呢? 第三周,你终于攒了七美元,此时心情怎么样啊?这样一个“攒”字的教学,就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文里的“我”负责任,自己做错事青自己承担责任,有毅力,有决心,这样也为课文中心“我为你骄傲”做了很好的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本课也体现了以上思想的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02: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