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2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画家和牧童》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画家和牧童》听课反思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陈泽清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一课,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篇阅读课文,陈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形象具体地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听完这节课后的几点体会: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之间的阅读。每个人必须经历自己的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学生因生活经验和气质的不同,对阅读内容会有个性反应,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节课中,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体验。如,画家;从围观者的人称赞声中,你感受到什么;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等,这些环节的设计都充分体现老师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展开有效的对话,因势利导,达到三维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老师与文本也在互动,整个课堂是活跃的逐步生成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要义是:要注重学习适应学生终身学习要求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它明确提出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这节课中,陈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外部刺激的多样性,创设情境,引发学生通过看图片形象感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的理解,这个教学环节处理的十分巧妙,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接触国画的人少之又少,对于这两个专业术语的理解也是个难点,这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巧妙地出示了一幅国画,学生对于画中的“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一目了然,不用老师过多的言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理解了这两个词语,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画家戴嵩的技艺高超。此外陈老师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自读,指名读,齐读,全班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和情感。

陈老师优美的语言,雍容大方的态度,及时点拨的教学艺术,形象巧妙的课件设计以及工整美观的板书,都是十分令人佩服的。同时这节课为我们学习新课标提供了一个形象具体的实例,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新课标的精神,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1:26 | 只看该作者
《画家和牧童》听课报告

《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地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真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 “ 理解、积累、转化、运用 ” 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生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丛冬梅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了一堂有效的课堂。


一   课前游戏,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


在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人是画家时,丛老师把后面的资料信息设计成了“比一比谁是记忆大王”游戏,一下子学生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我们常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丛老师的开头真的是动了一番脑筋。学生不仅在游戏中了解了这些画家擅长画什么,还在学生学习兴奋状态中进入课题,沟起学生学文的欲望。


二 针对课题质疑,唤醒学生阅读的期待。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教材资源之一,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维的良好习惯,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帮助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作文构思,形成相应的学习方法,又能开发学生智力,诱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丛老师在执教这篇文章时,就引导学生:看到课题你的脑中冒出哪些问题呢?学生提出( 1 )画家是谁?他画了什么?画得怎么样?( 2 )画家和牧童之间有什么故事?问题一提出,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故事上来了,急于知道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 字词教学扎实见效。


首先体现在丛老师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抓住学生中学习有困难的字词进行教学。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丛老师抓住这样的六个词教学“一幅《斗牛图》、拱手、教书先生、指教、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在正音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做动作理解了“拱手”,还通过课件的演示感悟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从而指导读好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四 重点朗读感悟,体现板块的系统性。


丛老师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是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这几句话是戴嵩画画后,不同的人的表现,我们怎样来读。通过学生对不同人物话语的反复朗读来体会情感,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五 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语言。


在学完了商人和教书先生夸奖后,丛老师安排一个想象说话的训练“假如自己是围观中的一人,你会怎么夸?”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有时是从想象开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2:10 | 只看该作者
画家和牧童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词

呈现

戴嵩 惭愧 拱手 和蔼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购买 翘起来 驱赶

批评 牛蝇 价钱

指名读词,正音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戴嵩作了一幅《斗牛图》,

生2:商人夸它是绝妙之作,教书先生夸它……

师:可以简单地说,围观的人纷纷夸赞。

生:牧童说……(很繁复)。

师:谁能连起来简单地说

生:这篇课文讲了——

师评:把长长的课文说成了短短的几句话。这就是概括。



师: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

呈现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指名读,齐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师:能给“著名”换个词吗?

生:有名。

生:大名鼎鼎。

师:我们代进去读读。唐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叫戴嵩。

齐读

师:没听出有名,谁再来读读

生读

师:很好,我们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很好,她把“著名”这个词读重一些,我们就知道戴嵩确实很有名。

齐读



师:读1-4自然段,从哪些句子体会到戴嵩确实很有名。

生自由1-4自然段,划句子。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来划划句子,哪些句子看出戴嵩确实很有名。画好的在自己心里读读这个句子。

生划句子,师巡视。

指名找读句子

生1:……

呈现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指名读

生:画完一幅画就马上又人来观赏。

师:点词“一……就……”

提示学生读读

生自由读

指名读,师:你读着读着,知道了什么?

师:看来“一”和“就”的作用真的很大。

齐读

师:如果“一”和“就”不要呢?

生:感觉他的画很一般。

生:读起来就很少人来观赏。

师:马上就有人来看。

齐读



继续找读

生: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生读

师:你愿意出多少钱买?

生:一亿万,十亿万

师:这样的数字我们就是——花大价钱。

师:即使得这样,你还得怎么买才能买?

生:还得抢。

师:从哪体会到?

生:争

师:为什么呀

生:画只有一幅,但人很多。

师:这画实在是——太好了。

师:我们再看这个句子,这样改好不好。

呈现“看画的人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生:不行不行。可能有一些人点头有些人不点头。

师》……全都点头称赞了。

点红“没有不”

自由读,指名,师读,

师:你听听我的读,感觉这画是不是很有名。

生齐读



继续交流

呈现

“一会儿……一会儿……”

猜猜怎么画

生:浓墨涂抹,

师:很重地涂在纸上。

出示中国水墨画,猜猜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

师:这是中国画的两种画法,戴嵩熟练地把这两种技巧运用。。【从哪看出戴嵩是很熟练的。】



师:围观的人怎么称赞的?

板书:纷纷夸赞

生读商人的话

师:什么叫绝妙之作。

师:能给妙再找个朋友吗?

生:锦囊妙计。

师:这个妙的意识是——

师: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妙得不能再妙了——

自由练读商人的话。

指名读

生1读【可以让学生表演表演。两处的称赞的句子应该整合在一起。】

师:这是商人的称赞。生圈“称赞”,师板书:赞扬。

教书先生的话

指名读

师:为什么说只有“神笔”才能画出来。

生:神笔马良……

师板书:赞扬。

师引导发现板书“夸赞,称赞,赞扬”是近义词。

师:围观的还有谁会去称赞,会怎么称赞。

生:画家: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我都画不出这样的画来。

生:音乐家

生:一位书法家,……我的字都不能跟他相比。

生:地主。太棒了太棒了,我要高价买它。

……

师:就是这样,你一眼我一句地称赞,就是——指板书:纷纷夸赞。



我来夸夸

呈现

我会写

要求用“一……就……”

生:我一看到戴嵩的画,就想冲过去看。

生:我们一看戴嵩的画,就被吸引了。

师:就在大家都在赞扬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生:“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

呈现

指名读

师:牧童,为什么你的声音这么响。

生:后面有一个感叹号。

师:他是挤进来喊着,多么迫不及待。

生:很多人都在说话,他怕别人听不见。

生齐读句子

师:这个时候围观的人一听到牧童的话,都呆住了。看课文插图,有的——有的——

生:有的张大嘴巴,有的眼睛盯着牧童,有的快定住了。

师:这就是“呆”字,嘴巴大大的,人像木头一样。板书:呆

师:他们会想些什么?

生:画家的画这么好,怎么会错呢?

生:这个孩子太冲动了,这可是大画家戴嵩的话。

生:不可能不可能,戴嵩的话一向被大家称赞的,怎么会画错?

师:可是,戴嵩呢?

男生读戴嵩的话。

女生读牧童的话。

师引读最后一段

师:这是发现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师:你能把这个对话表演出来吗?和同桌演一演。

生和同桌练习对话。

师请学生上台表演。

请小评委评评

生:加上动作

生:“您”读成“你”

师:为什么用“您”

生:尊敬

师:有好的地方值得你学习吗?

生:正确,声音响亮,

师:如果给你上来演,你觉得要加上些什么?

生:“惭愧”,脸上要有变化。

师:你来上上演演。

生:不好意思。

师:你能上来演演吗?

生不好意思上来。

师:他就是不好意思,很惭愧。【惭愧不等于不好意思。】

自由练习

指名上台表演。

师:你有话对戴嵩和牧童说吗?

生:——【和蔼】



交流板书:勇敢,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很牵强】



师:我的课题“画家”和“牧童”

师讲述戴嵩的《斗牛图》



评价:太复杂,

复习读词阶段:绝妙之作,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放在一组词的后面。

说主要内容去掉。

延时5分钟。

缺少写字时间。

第一个环节,复习词语,用上面三个词联系课文说一句话。

读文感受,从哪感受到这是绝妙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2:41 | 只看该作者
执教市级公开课《画家和牧童》后的一些感想
     精心准备了两星期,请教了无数同事,也接受了无数同事的帮助,试教了两次,一共备了四种完全不同的教案……最于终于在4月16日的下午第一节的阶梯教室里,顺利执教了市级观摩课《画家和牧童》。
AEK g.[ ~J0温网博客\-[jP UX\     因为我是在最后才得知,我的教研课要变成市级公开课,届时将会邀请瑞安市教研员黄老师和温州市教研员曹老师来听课指教,同时还会有许多校本联谊校的老师来听课,所以原本还很安定的我变得不安定了。课试教了一次又一次,教案改了一遍又一遍,课件做了一个又一个。整个过程都是认真地准备着,只是为了不想让远道而来的听课的老师们失望,不枉费同事们的热情帮助。温网博客r'W,~k3J
温网博客Jz;U0w:jNP     直到星期四的早上,我还打算要再试教第三次,因为我临时改变了指导孩子们感悟“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的教学步骤:先让孩子们谈体会,接着自己作画讲解两种技法,最后出示李苦禅的“鹰”,让孩子们去找两种技法在哪里,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几步,让孩子们真正能掌握这两个词。可是当我一身素装,上身黑色T恤,下身牛仔裤来到学校的时候……段长陈老师,立马下令——接下来的课她会帮我安排好,让我马上去换衣服,去洗头发,绝对不能就这样出去上课,太不当一回事了!收到陈老师的命令后,我这才又紧张起来,赶紧去洗了个头,再去“剥了”菜菜的漂亮衣服……一切准备就绪,我就开始到阶梯教室准备教案和作画的工具。
OPj2e }w5?v0ECU%d:w(AK t T@0    中午吃饭的时候,心里都觉得不安心,只吃了几口就再也吃不下了。
MBzO2[)e0温网博客m:i b[C0cs    下午一点钟,我的教研课正式开始。当我拿着话筒开始上课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我认真地上着每一个我所设计到的东西,认真地听取着学生的反馈意见……课堂上的学生,时不时地给我惊喜和激动,特别是陈泽宇这个小鬼头,逗得我更是忍俊不禁……温网博客-_/JZ'lJ6T0?^(\/{
温网博客|z!I@3eIz"k    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的心里一阵轻松,哈哈,我终于上完了!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轻松!而在准备这节课的成长过程,更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3:06 | 只看该作者
《画家和牧童》评课
《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的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课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师生在学习课文时,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以师评、学生互评的评读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作画的认真态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小牧童敢于提出反面意见的精神。在朗读指导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情境中,入情入境的文中人物的情感,进而创设了一种想读、爱读的读书氛围。
  一 谈话接题后, 初读整体感悟。

快来读一读,看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有的孩子说:"写了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斗牛图,一个牧童说画错了."有同学接着补充,商人和先生都说画得好.我接着问:"结果怎样了?"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有的说:"知道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有的说:"戴嵩的画画得好."有的说:"戴嵩的画能卖好价钱."我把"著名画家,画得好,能卖好价钱 "这几个词板书. 
  二 重点朗读感悟
    老师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是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3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这几句话是戴嵩画画后,不同的人的表现,我们怎样来读.通过学生对不同人物话语的反复朗读来体会情感.感受画家的谦虚几牧童的诚实.并问孩子们,牧童为什么知道戴嵩画错了,从而让孩子们体会一定要细心观察生活.
  三通过图画感悟词语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让学生到看录像去找一找,哪部分是浓墨涂抹,哪部分是轻笔细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3:19 | 只看该作者
         《画家和牧童》评课                                                         

                                                             吾祠中心学校   朱香惠

听了二位老师同题异构的展示课,感受颇深。两节课在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几方面各有特色。两节课都形象具体地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从几方面谈谈听后的体会:一、注重创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二节课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汪美丹老师从主人公入手,通过简单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后以: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但有一次他画《斗牛图》,却画了两次,为什么画两次呢?这样一开始就给学生设下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陈玉燕老师以“每个汉字都蕴涵着它的情感,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他们吧”这样的导语进入,而后,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词语中,陈老师从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入手,再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把学生带进了汉字的情感之中,后出示《斗牛图》和“著名、纷纷夸赞、和蔼、指教”等词语,让学生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适时渗透学习方法。这些情境的创设,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学习新知架设了桥梁。

二、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两位老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如在教学夸赞戴崧画技高超这一环节时,以:当围观的人都在夸赞戴嵩时, “如果你也在场,你会怎么夸赞戴嵩?”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以发展个性的空间,沟通了课堂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开发了课堂以外的学习渠道,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三、沟通课堂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学生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之间的阅读,每个学生因生活经验和气质的不同,读阅读内容含有个性反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两位教师都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如:在体会戴嵩画画水平高的一个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句子,谈体会,在学生抓住了两个“一会儿”词语后,马上进行了句式的迁移训练,让学生自己用“一会儿......一会儿.......”造个句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陈玉燕老师还能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拓展性说话训练,在教学牧童指出戴嵩错误画法的一环节中,以“这一喊把围观的人喊呆了。仔细观察围观的人的表情和动作,想想他们心里在想什么?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让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

四、注重朗读训练。

语文新课标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两节课,老师们都很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特别是陈玉燕老师的教法。她注重了以情促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整堂课中,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默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分角色读、全班分角色读等方式,同时陈老师也特别注重借助评价语言,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这样,她在指导学生读好每一句的基础上,再强调感情朗读。由于有了上面一句一句朗读的基础支撑,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所以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9:13:34 | 只看该作者
《画家和牧童》评课稿

八区一小  李 莉



   今天,朱梅老师执教的是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的《画家和牧童》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地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

从朱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的预设来说,是比较合理地关注了学生的学情和年段特点,较充分地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前的预设是科学的,所以,产生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1、朱老师非常重视“读”的训练。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以师评、学生互评的评读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作画的认真态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小牧童敢于提出反面意见的精神。在朗读指导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情境中,入情入境的文中人物的情感,进而创设了一种想读、爱读的读书氛围。

同时,朗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自由读、默读、男女生分别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读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这样学生不觉得读书乏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这种将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正是低年级阶段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有力措施。

2、在充分朗读的同时,朱老师还不忘在学生语言的训练和语感的培养上下功夫。在学习课文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通过看图片形象感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的意思以及“‘斗牛图’错在哪儿”的语句的理解;又通过抢读,自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全班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和情感;还巧妙设计提问,激发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牧童和画家产生对话。如,“你是围观者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称赞他?”“牧童指错后,你又会怎么想?”“你想对牧童说什么?”这些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在为实现目标的同时步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渗透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老师还特意安排 “一会儿……一会儿……”、“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两个句式的口语表达训练,达到读说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积累。本课教学中,老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语言积累。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反反复复地感悟、朗读,实现语言的积累。在第2、3、4自然段的教学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了“夸赞”、“称赞”、“赞扬”一组同义词;在理解“纷纷夸赞”这个词语的时候,朱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运用“短句反复”的语言形式,说一说还有哪些人夸奖戴嵩的《斗牛图》,还通过“词语加油站” 在用文中“绝妙之作”、“神来之笔”夸奖戴嵩作品的同时,拓展“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两个词语,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学生体会到人物品质后,进行说话训练——“你想对戴嵩说什么?”,表达感受,既提升了他们的情感认识,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我们知道,没有完美的教学,所以也就没有完美的预设。检验“预设”成功与否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朱梅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的。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不足。如: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教学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本节课似乎在这方面有所忽略。另外,对于课堂上的一些即时生成,教师的应对机智还不够灵活,如在讨论为什么只有牧童发现了《斗牛图》的错误时,由于在这个问题上,教师事前预设不够周到,造成个别学生钻牛角尖,兜圈子,这时候就是对我们老师及时有效地把握和引领生成的能力的一个考验。看来,对课堂生成,要想获得真正的有效引领的策略,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节研讨课就能解决的。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我们课题组必然能够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5 0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