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0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失物招领》教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导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失物招领》教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生字,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识字并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书上第二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
    这是一年一班小朋友在春游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什么老师的手里会拿着一个垃圾袋呢?学了今天的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3、找学生读课题:
    认读“失”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失物招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
    读后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同桌相互考一考,看是否记住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字形。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⑴ 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读生字。
     教师强调读准:
     后鼻音:同、工、请、双。
     前鼻音:观。
     翘舌音:失、专、准。
     平舌音:才。
   ⑵ 巧记字形:
     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
     在哪里见过这个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如:
     熟字带生字的方法:
     失──先 观──现 工──江 准──推。
     熟字加偏旁或去偏旁的方法:
     人──队 又──双 青──请 见──现 格──各。
     比较“洞──同 请──青 各──格”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⑶ 理解字意:
     练习用“级、同、工、专、队、才”组词说话。
   ⑷ 再现检测:
     去掉拼音,练读生字、词语、句子:
     自由读、开火车读。
     词语:
     班级 同学 周围 排队 请进 准备
     句子:
    ① 放学了,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在操场站好排,准备回家。
    ② 刚才同学们还围在老师身边,上课铃声一响,他们就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4、复习巩固:
    形近字比较,完成书后练习:
    读读比比:
    认(认真) 准(准备) 先(先进) 各(各自)
    难(难题) 失(失去) 备(备课) 队(少先队)

四、指导书写,强化记忆
  学习写“同、工、专”:
  1、观察思考:
    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这三个字应注意的问题。
  2、引导学生书空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练写。

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中的“失物”指的是什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18: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激趣读文

  1、出示字词,巩固字音:

    读字词并选择一个字(要求会写的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字词:

    年级 同学 专心 准备 刚才 观 围 工 队 请 双

  2、说出图意,理清线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的内容。

  3、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这节课继续学习《失物招领》,请小朋友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文)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⑴ 读文思考:

     前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⑶ 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⑷ 理解“专心”,用“专心”说一句话。

   ⑸ 感情朗读

  2、学习课文3~6自然段:

   ⑴ 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们的主人是谁?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和第6自然段。

     学生自主读文,找答案。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结合书上插图2,说一说: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⑵ 听了唐老师的话,一年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指导朗读4、5自然段,读出陈老师严肃的语气(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读出一年一班小朋友惊奇的样子。

  3、学习课文7、8自然段:

   ⑴ 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引导学生读课文7、8自然段。

   ⑵ 为什么有的同学脸红了?生活中有没有脸红的时候,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第7自然段。

     (学生练习──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⑶ 理解“会心的微笑”意思,用什么语气、表情读第8自然段。

   ⑷ 为什么老师和张爷爷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用:

     因为“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所以,他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

    在你们集体出游的活动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2、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3、教师小结: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四、指导书写

  学习写“才、级、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18:54 | 只看该作者
【教材简析 学路 教路】

  《失物招领》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到植物园旅游留下了一些垃圾,经过老师的巧妙教育,使学生主动改正了错误。所以它是是环保教育不可多得的篇章。根据教材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去延续……

【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垃圾废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1、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

    现在你知道在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失物招领处”的作用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是谁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电脑出示动画,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

    (小朋友丢的垃圾)

  2、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学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型,读好轻声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多媒体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⑵ 正音,注意读准:

     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

     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⑶ 摘掉拼音小帽,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

     (边读边想)

  3、标好小节:

    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告诉同学们,你知道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

  2、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

    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⑴ 去过深圳仙湖植物园吗?你能学张大爷的样子,介绍里面的一些植物?

     (学生边说边出示仙湖的录像)

   ⑵ 觉得仙湖植物园美吗?怎样才能让这么美丽的环境保持下去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老师归纳)


六、作业

  1、自由读课文。

  2、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19:0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学生之间交流所收集的有关植物的图片及资料。

  3、读1~2自然段。


二、学习3~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  ”划下来。

    出示唐老师的话:

    指导朗读。

    唐老师说话时的语气怎样?平时,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会严肃地说话?

    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

    老师示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

   ⑴ 再读5~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

     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⑵ “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丢失的物品,在这里老师为什么把同学们丢的垃圾称为“失物”,让同学们去认领?唐老师的用意何在?

  4、启发情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⑴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⑵ 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5、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失物”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 指名读第7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⑵ 别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想:

     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小组自由朗读,读后讨论:

     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6、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会怎么想?谁能出来扮演一下他们?


三、写字指导

  “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

  “队”字的双耳旁,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

  “级”的横折折撇要写平稳。


四、作业实践活动

  找“失物”:

  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桶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19:0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出示课后“读读比比”:

   ⑴ 学生自主读一组,比一组:

     读,积累词汇。

     比,区分每一组字。

   ⑵ 老师利用部件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⑶ 进行口头组词。

  4、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一⑴班的小朋友下次再出外活动他们会怎么做?

  2、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拓展

  1、演读课文:

    出示“道具”──一袋垃圾、废品等。

    指名学生表演课文,并随机进行指导。

  2、齐读环保歌: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不能随地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上街买菜用布袋;
       你拍三,我拍三,节约用水在每天;
       你拍四,我拍四,随手关灯要牢记;
       你拍五,我拍五,不能浪费一粒谷;
       你拍六,我拍六,废旧电池要回收;
       你拍七,我拍七,纸笔用完才废弃;
       你拍八,我拍八,爱护小树和鲜花;
       你拍九,我拍九,要和动物做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环境从我起。


三、总结谈话

  谁不想听到鸟的欢唱?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想拥有这一切,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作业

  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个环保大使,把你所知道的每一点一滴的环保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19:1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区分易混的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学生朗读,师读旁白。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课文的三个“体现”。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于乐,创设了符合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会学,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因此,可以说,这节课又是一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12:19: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参观。
  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很多很多。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中午,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草地上吃自己带的午饭。
  准备回家了,大家排好队,唐老师严肃地说:“同学们,刚才张爷爷捡到一些东西,是哪些同学丢的,请到我这儿来认领。”
  四十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十双小手在各自的口袋里摸着。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一齐喊:“唐老师,我没有丢东西!”
  “不!有不少同学丢东西了。”唐老师说完,举起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袋里装着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还有花生壳。这些东西都是张爷爷在草地上捡起来的。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脸红了,那些东西正是他们随手丢在草地上的。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唐老师望望张爷爷,张爷爷望望唐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3: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