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教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9:1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登飞来峰》教学反思 3月11日,我带着学生学习了第三单元“角度”的《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是北宋的大政治家,大诗人,散文大师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1050年,当时王安石仅有30岁,他初登仕途,意气风发,想一展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和抱负,此诗就是接登高抒发自己高远的情怀,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景——突出峰高塔高,后两句抒怀、说理——站得高,望得远。全诗借景抒情,借情抒志。

  针对说理古诗的特点,我的设计初衷是在与《题西林壁》《望岳》的名句比较中理解感悟单元的主题——角度,升华本诗的主题——站得高,望得远。

   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朗读感悟。四个难字——寻、闻、畏、缘,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然后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从朗读和感悟中领悟作者的志向和此诗所含的哲理。我总是迷惑,在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的困惑……然后自己说说学了《登飞来峰》以后,要如何做才能摆脱这些困惑。如果把这个事先已经设计好的环节加上,课堂效果就能好一些。另外拓展用时长了,导致占用了检测的时间,今后时控还要课前好好分配。

    一堂课下来,我看到了得与失,感受到,要使课堂真正“高效”起来。我仍需要不断努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9:14:58 | 只看该作者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及反思
渑池县第二小学 董丽红
教材内容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这文苑之中的一朵奇葩。本单元所选以“角度”为主体的两首诗,一首是北宋文学家、积极推行政治变法的王安石所写的《登飞来峰》;另一首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名诗《题西林壁》。这两首诗作者都是在观峰写景之余,揭示了全面、正确看待事物,必须站在一定角度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   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言: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无处不在影响深远。吃饭时,我们会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过年时,我们会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读书时,我们会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甚至温家宝总理也曾两次引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来展望未来的中美关系,究竟这句诗具有怎样的内涵和魅力,竟吸引总理两次引用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去寻求答案。
2、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古诗,也一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你认为我们我们今天的学习应该掌握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二、限时背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今天打破常规的学习顺序,反其道而行之,先背诵,在背的基础上,要完成其它目标就容易的多了。(出示古诗)
1、指名读,正音
2、限时赛背
2、以开火车背诗的方式检测
3、齐背
三、自主探究,解读诗意。
1、生质疑不理解的字词
2、生提出解决办法
3、合作学习,疏通诗意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登上飞来峰高高的塔顶,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就能看见太阳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眼睛,只因为我就站在了飞来峰的最高层。)
4、汇报学习成果,完成挑战测试题。
5、生练习说诗意,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
四、品读诗句,悟情明理。
1、听范读,生闭目想象诗的意境。
2、生自主选择绘画或简单描述的方式展示诗中景象。(配乐)
生推荐一人到黑板上绘画
3、生交流成果,动情描述。
4、出示背景资料,体会景中之情
由飞来峰的“高”和日出的“壮观”体会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5、结合感受有感情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由“浮云”、“不畏”、“只缘”体会阐明的道理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最高的一层。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中所写的(师生齐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教师引读,提升感情
8、师总结哲理,简单提示温总理引用该诗句的深意,加深理解。
五、配乐朗诵,。
1、师谈话: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此时,当他登上塔顶,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憧憬与展望。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把诗人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2、配乐练读。
3、朗读竞赛,师生评议指导。
4、齐读。
六、拓展延伸
推荐积累等高望远的诗句,让学生感悟诗人的不同情怀。
出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七、教师小结
1、生畅谈收获
2、师小结
希望大家能像诗人一样志存高远,永远攀登,不断向上。只有向上,才能增长才干;只有向上,才能磨练意志;只有向上,才能高瞻远瞩。希望大家不断努力,去追求人生的至高点。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三步曲:读文          品词             悟情
塔、日出
登高见闻                            高瞻远瞩
浮云、高层
教学反思:我按照“解诗题—知作者—通诗句—悟诗情”的思路教学《登飞来峰》。课堂伊始,我用一些古诗名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了解作者是复习了王安石的其他几首诗。在讲解诗句时,以解释重点词句为突破口,再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此处花了不少时间。最后一个环节“领悟诗情”由于时间仓促,没有让学生很好的去读去悟,学生估计也是似懂非懂。我本还想教学生如何吟诗的,可惜时间已经不够了。
我想如果重上的话,这样设计是不是更好些呢?
(一)让学生初读诗歌,圈画不懂之处。
(二)教师吟诗范读,以教吟诗之法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三)在反复吟诵中理解诗句,领悟诗情。
(四)简介作者写此诗的背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对我们的启发。
平时在上课时在时间安排上考虑的较少,总以为这堂课上不完下堂课再上。我应当吸取此次教训,多向名师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课时心理尚有些紧张,有忘词现象,缺乏锻炼之故也。真心感到这样的教研活动开展得好,只有比一比才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才有一种压力感,才会发现平时习以为常中的缺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09: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