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3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柳树醒了听课记录评课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5: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柳树醒了》听课有感
  低年级语文教学成败关键三点:

  首先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规范学生专心听讲、认真读书、用心思考,而且坚持一节课,需要老师科学方法与灵活处理。但一点很重要,即教师要足够重视,则自然有法。

  其次是学生的识字有效性问题。当前教师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把握准字音形义方面的特征,有针对性组织教学落实越来越到位。集中识字从认读字音到识记字形直到理解字义、体会字情,及至感受思想文化。集中识字时,可把识字与运用巩固相结合,在生字的反复见面中加深记忆,扩大认知,效果应该不错。

  再者就是阅读理解过程中突出字的理解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包括想象、语言表达等。如“醒”的教学,在初识字时侧重于字形的认知以及“醒”字原义的理解,可让学生想象自己睡觉醒来的体验认知,并在呈现课题《柳树醒了》的疑惑中开始学习。当在集中识字之后学习课文内容时,可让学生由课文的认读理解中的“醒”,想象春雷会对柳树说什么,柳树会如何醒了,醒后又后说些什么或看到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拓展练习,既理解了字义,也训练了能力。又如某些字还可以运用字的演变感受文化及理解意思,有的字可以训练想象、启迪思维,有的字还可以熏陶情感、习得方法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5:20:00 | 只看该作者
《柳树醒了》评课记录
今天于守华老师上了《柳树醒了》第二课时,让孩子们美美的去朗读,可孩子们像没睡醒一样,气氛比较沉闷。柳树虽然醒了,可孩子们似乎还沉浸在星期天的欢快中,心不在焉,启而不发。这首儿童童话诗蕴含着一定的生活哲理。于老师让孩子们提出疑问时,有个小朋友问:“小柳絮为什么飞了?”孩子不懂什么是柳絮,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解释的不太清楚,于老师解释说:“所谓“柳絮”就是柳树种子上的如棉絮般的白色绒毛,会随风飞逝,就像蒲公英种子一样,会随风飞逝,到处播撒。”
      后来,有的小朋友笑着问,为什么小朋友跟柳树玩耍,就会长高了,难道柳树有魔法,能让小朋友长高。还有的问,为什么说小朋友长高了,而不是长大了。于老师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因为小朋友在跟柳树玩的时候,一天一天的,慢慢在长高,长大,我们小朋友是在父母的培育下一天一天,一个月一个月的成长的。我很惊讶,于老师课备得真棒,讲得也棒,孩子才7岁,就听的好像已经懂得时间的流逝,自己的成长,真棒!
      因为在理解这首童诗的内容花了过多的时间,最后的说话训练不够时间了,只让四个孩子简单的说了说,请用“春天和( )说话了,说着说着,( )。”把这个写话留做家庭作业,明天来检查吧。以后在这方面应该多加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5:21:02 | 只看该作者
由《柳树醒了》教学引起的研讨
各位老师,非常感谢大家这么积极投入地参与到这样的研究中来,陆续地收到大家反馈回来的一些文字,认真阅读了,感觉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的反思也触发了我更多更深的思考,今天我花了一些时间对大家的反思进行了书面的回应,我想大家一定能从这样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这仅仅是本期研究的开始,让我们继续!绿色文字是我的回应。

                                             张老师

                                             20080221

                           反    思

                     ——听张咏梅老师课后记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今天有幸听了张咏梅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虽是外行,但教育是相通的,我仍有一些可能不太准确、可能不太具体的思考想要留存下来。

一、           教育理念

   这堂课给我冲击最大,带给我很深思考的就是教育理念。张老师多处由一种行为或一个字引出一个好词,再引导孩子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接着让孩子尝试说出两到三句完整的话。不只是知识的单纯传授,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发展。真真切切为孩子的明天而憧憬,为孩子人生的厚重而努力。(任何宏观的教育思想与理念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一一呈现的,我们不乏专事理论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也有更大批的一线教师,但真正能在二者之间架一座桥,做到有思想地去行动,有行动地去思想的人却不多,这就是我们倡导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意义,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把教师引导研究这条幸福的路上来的意义,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比较系统的知识,还没有完全忘去的教育理论,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去发挥这些优势,而不是在自我否定中沦为一个教书匠,这需要我们的老师们保持一种清醒和警觉的状态,行走于书房与课堂之间。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王尚文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可以首先关注第二章语文教学的对话性,也希望大家能就此展开一些对话和讨论。)一直自认为是一个务实的人、务实的老师,但今天感悟到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务实的教育吧!所以张老师的课堂自由、和谐、开放和富于创造。这样发展的理念和教育状态给我很多启示,思考数学课堂不该是知识、方法、技巧的简单传授,应注入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思维、拓展视野、文化传承等。

二、           教育机智

    张老师敏锐洞悉孩子的情况,并且做出灵敏反应,恰当、灵活机智的应对教育现场的一些情况,处处真实反映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智慧。我想这样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就达到的,张老师肯定也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感悟和反思。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青老师,我要努力学习和积累,并且坚持长期实践、感悟、反思,全面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我要尽早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那样我才有资格、有能力爱我的孩子们,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教育是激活生命,启迪智慧)。

2008-2-20

                   <<柳树醒了>>研讨记录及反思



    今天,张老师在一年级十五班给所有新老师献上了一堂精彩的观摩课(请各位一定不要认为这是观摩课,我觉得就是研究课,我反对观摩课、示范课的提法,我们需要以研究的状态进入到每一个教育现场。)(<<柳树醒了>>。随后,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互动和深入地交流!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颇多!简单梳理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习惯的培养,关注核心问题。

   一年级对学生的习惯训导贯穿始终。张老师的课堂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关注了孩子回答问题的习惯,关注了倾听的习惯,关注孩子的语言习惯等等。关注核心问题即在相对的时间里集中关注某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习惯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有规划有重点的关注,循序渐进地推进,所以规划之下应该有分解。)



2.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的问题

   张老师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要相信一个真理:你所发现的全部并不是内容的全部,在学生那里肯定有你所不知道的有用的信息” 很有意思,耐人寻味!作为课堂的首席,教师要学会退,以退为进,要具备真正的“倾听”的愿望,要有一份善解人意的体恤之情(这是做人为师都特别重要的特质。),关爱之心!而相信学生有你没有发现的空间,才会真正地倾听。(所以我说倾听首先不是技术,而是思想和意识。)

   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当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又无法做到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甚至痛苦的探索的过程!作为新老师,自认为还是肯努力的,对于教学也从不敢马虎。每次上课前,总要花一番功夫研究教材、教案,当教案逐渐清晰后,而且自己也非常认可教案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很强的执行教案的意识。所以我们往往会处心积虑地设计很多环节甚至优美的语言,期待学生也能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去学习,而且还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就好像是走路,老师坚信这才是通往目的地的最短路程,于是不管学生从哪里走,都希望往预先设计好的路径上拉。这样的结果是,老师成了课堂的绝对主角,学生反而沦为服务于教案而存在的配角,这样的课堂怎会生动活泼?

   正如张老师对我们的忠告:老师应体会学生存在的意义!但是理论转化到教育现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我不把教材、教案分析到心中有数,我恐怕不敢上课,好似水上的浮漂,极其没有安全感!即使勉强上课,肯定也会惨不忍睹。举个例子,今天下午我也学习张老师上这一课,张老师书写课题,让生观察老师是怎么写的,写得怎样。有一个孩子说到“一笔一画”,张老师随即指导学生写字就要一笔一画写。我也如法炮制,结果孩子们观察到,那一笔写长了,那一笔应该向上扬等等,五分钟过去了还兴致勃勃,让我哭笑不得!而且这一节课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差距,功底的体现!我的字自然需要练习,更多的是平时对孩子的指导恐怕有问题,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略的孩子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一些思维碰撞的惊喜!而且我似乎还没有能力能够随时敏锐的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课堂上总是不自觉地筛选过滤有用信息。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探索路程!但是,庆幸自己还不算懒惰,这节课,一个孩子说“柳枝像长长的头发,很软,风吹起来,飘呀飘”,一个书写不好的孩子告诉我“袁老师,我要用心写字,用心写字就会写好”,这些都让我惊喜不已!

   努力,坚持,我坚信在这过程中我必将收获良多!(这一段,写得多,因为深有感触,只是觉得很乱,不知表达清楚没有)

(我很喜欢袁春凤这一节的表达,首先是她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很准确地抓到了问题的实质,她提到的绝不是个体现象。她讲“从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的确如此,1997年,我代表重庆参加全国语文赛课,8月在呼和浩特接受培训,崔峦在大会上讲,谁的课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有突破,那就是好课,我完全能理解崔峦的提法,而且能头头是道的分析我当时看到的课,当时带我的教科院周主任对我很满意,说给我的学习打中上。回到重庆以后,我开始设计并试讲《曼谷的小象》这节参赛课,第一次试讲就把周主任急坏了,她说“我认为你的思想已经转变过来了,怎么还是这样不相信学生?”整个准备过程,教案十一次修改,最后是用秒表记录整节课用于学生的时间,我的时间被压缩到11分钟,后来这堂课得了一等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回到重庆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应邀到很多场合讲这堂课,由于没有参赛的压力,我能更加自由地体会整个设计的意图,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整个教学,真正体现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后来我不无感慨地说,我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学到了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我也在各种场合发自内心地跟老师们分享,从思想到行动,这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旦思想真正转化为了行动,它带动的一定不是那个单方面的变化,而是你整个教育状态的提升,所以花再长的时间也是值得的。之所以花这么长的篇幅跟大家分享这个过程,是想告诉我们的新老师,要尊重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不要着急,要平和和智慧地走进这个过程,我相信沿着这样的路走下去,你们会比当初的我进步得更快,给大家一个建议,一定要逼自己用文字记录这个过程,它不光有记录的意义,还有让我们走得很清晰更快捷的作用,而且可以借此跟更大范围的人交流,这需要大家主动。

袁春凤还提到了当我们去为学生着想,把教案置于后台的时候心里出现的不安全感和学生带给她的惊喜,这是很正常的,即使是一个已经有一定经验的老师这样去教学,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本次徐颖执教《莫高窟》参加全国赛课,在教案设计越来越到位的情况下,课堂却越来越僵硬,甚至在出发前都没有一次满意的试讲,到了南宁的两天时间里,我们讨论的话题集中到一个,那就是学生是什么样的,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如何用教案去服务于学生需要,正式赛课的时候,徐颖根据当时学生的情况大胆舍掉的其中一个环节,上完这堂课,徐颖最大的喜悦和收获并不来自获奖,她说,我最高兴的是完成这了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且这个变化来自赛场。后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现象,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徐颖的转化,它对徐颖个人的意义在哪里,对更大教师群体的意义在哪里,大家也可以做一些思考。徐颖后来跟我说,她这次赛课最大的收获是在研究整堂课的过程中她平常课的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生越来越喜欢她的语文课,同时期末考试也给了她很好的回报,而以前不是这样的,她会因为抽出精力去准备其他的课而影响本班教学,这也带给我们思考。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做这样的转变是一个教师职业生涯里必定要经过的,作为新入职教师,一开始就做这样的努力,少走弯路,其意义大家都可以思考和掂量!所以,袁春凤尝试着这样去做,虽然有不安全感,可是马上就有惊喜回报,这不是给我们以鼓励吗,我反对单纯的模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但是思想是可以共享的!有一个很诗意的说法,说课堂上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动人声响,让我们努力去体会并实现这样的诗意存在。)

3.落实教学目标,突显年段特点。

   老师们就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展开了深入地分析与交流。识字教学部分一直是大家的困惑,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如人意!反复地讨论中,我们明白识字是为了学生读和写的需要,从而不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这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老师的职责是让孩子有兴趣学习,注重字的整体感知,知识的复现。



4.对年轻教师中肯的建议。

   首先,一个字“逼”,逼自己留下文字资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方式,能极大的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可这也是件考验意志的事,教育工作的繁琐,年轻教师的困惑,往往会滋生惰性。贵在坚持!(比如,现在的我,确实是逼着写出来的。想起张老师说过关于《莫高窟》的记录,很感叹!不管是思想还是行动,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其次,年轻教师的成长,虽然现在技术的获得是最直接的需要,但这不是全部。在技术层面的背后,作一些深入的追问。你到底想要什么?你为这个目标做过些什么?仅仅是传授知识吗?这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领悟,反思!(这是我特别想提醒新老师们的。)

                      听课反思

    在开学第一周有幸听到张老师执教的《柳树醒了》,受益匪浅。整堂课,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没有任何物资奖励诱惑的情况下,在张老师的引导下紧紧的跟随着文本去感受春的美好,沐浴在春的世界里。

   开课时,张老师就注重了指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注重读词的连贯性,并贯穿整个课堂。对学生的关注点具连续性,本堂课就一直注重培养孩子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这一关注也在课堂得到了实效,有几个孩子在张老师的点拨下声音洪亮了,我发现不仅提高了嗓门,还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而在我的课堂,一节课关注的点太多了,搞得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结果该关注的点也没有得到落实)。鼓励性的语言贯穿始末,孩子的进步得到了肯定,有利于孩子在课堂上大胆地进行发散性思维,比如在本节课,一开始就得到张老师肯定的第一排那个小男生,据我们所知,他平时在班上表现平平。而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他的进步得到了肯定,激发了他去亲近文本的愿望,才使得他的回答是那么的到位和精彩。所以低段教学,课堂上的鼓励语言少不了。(课堂观察和反思应该有这样具体的点的捕捉,一定不要泛)整个课堂,张老师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张老师后来谈到:我们不能说给了学生什么,而是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他们。是啊,在我以前的教学,我每次备课时想的就是这堂课,怎么牵着学生走完我所设计的这条路,而未曾去想在这路上,孩子需要什么,我就给予他。)(这样的描述袁春凤也有过,说明它是共同现象,观察同伴的课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减轻入职焦虑,所以,老师们应该有意识地建立与同伴的互助,共同面对问题)张老师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快乐地去朗读课文,张老师的范读语音标准,语调抑扬顿挫。但张老师的范读不是全篇地进行示范,而是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开头,调动学生的朗读欲望,读到第三节时就放手让学生去展示,于是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文本进入了富有情趣的阅读乐园。让每一位学生想读、能读、爱读,大胆地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读中深化对诗歌的美的体会。

   接下来的评课,几个老师发表了自己对这节课的感想,同时也向张老师提出了疑惑,张老师也一一作了回馈。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听了张老师的课,听了她对我们新老师如何更好的把握课堂的建议,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备课时,环节的安排,细节的设计上,我们应适当的留白,张老师说得好:你所发现的全部,并不是课文的全部。其实我想我们扮演的应该是一名导游的角色,在课堂上我们就是孩子的引路人,但路途的风景以及对风景的诠释与领悟更多的还得靠孩子自身。张老师告诉我们,并让我们记住一点:你要去相信学生,相信还有未发现的事物,老师把空间留出来,学生发现事物总结事物的愿望将更强烈。(赖琦记录了这段文字,说明这段文字给了她比较深的冲击,听到它和记录它,其作用显然有不一样,所以一定要逼自己记录,我会在今后的研讨中来跟大家分享大花园理论,就是前面提到的大花园,风景,景点,导游的问题),陈小芸老师提到的教师的倾听能力的培养,可能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常常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老师的要求,而忘了去认真的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张老师也提醒我们:倾听不光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强调儿童思维,倾听是对话的前提。

   一节好课,如一场好的音乐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一节不完美的课只能让听众昏昏欲睡,自己听课的感觉都这样,又如何要求学生去认真的学完一堂课呢?我们只有找到让学生喜欢自己课堂的理由,我们才有资格去要求学生学好一门学科。

   通过这次听课,收获了颇多,更多的是发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许多不足。看到了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张老师的讲授,不仅吸引了孩子,连我们听课老师的心也都跟着她去了,虽然春天还没来到,但听了这堂课,我仿佛闻到了春的气息,自己也想去跟柳树做游戏了。我想她的这种魅力,来源与她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对思想的不断提升分不开。我会多读书、多听课、多总结,不断的完善自身素养,努力成为像张老师一样散发着人格魅力的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5:21:1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有幸再次静下来聆听了您的示范课《柳树醒了》。您挥洒自如的课堂风采和亲切的教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犹记最初的时候我认为您是一个很严肃的管理者,所以面对着您的时候始终是忐忑不安的心情。那天您说了那句愿意听到大家都叫您张老师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一股暖流涌了出来。您说的时候脸上的淡定让我觉得原来您和我的距离是那么的近。(读这段话,我很感动,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我希望跟大家做朋友。)

      今天提起笔来其实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总也想写下一些话语,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只是此刻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您在教研活动中所说的那番话,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其实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的是一个字,那就是“逼”。这让我想起了上学期自己刚刚踏上岗位的困惑,因为方法不当导致的疏漏,后来挫败以及一段时间的自我放纵。也是那个时候您说的一个“逼”字让我知道了人生很多的时候并非事事如意的,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去承担,去逼自己为了实现理想而付出更多的努力。您让我学会了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学会了逼自己去努力,去改变困境。虽然眼下的我并未真正走出困境,不过相信有您的“逼”字,有您说过的“为了实现梦想而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我不会放弃应聘时的理想的,也会加倍努力的走出自己的困境的。(你的这段我同样带给我感动,不仅如此,它也让我确证了自己的力量与价值,我也需要各位的鼓励)

     也感谢您今天给我们带来的示范课,今天我差点就无法听到您的课了,感谢上天的眷顾,在最后的几分钟时间找到了可以和我调课的老师,才能来到您的课堂并吸取了那么多的养分。

     在来听您的课之前我已经备好了这篇课,但是听了以后却越发觉得自己的备课相当的粗糙,只备了课本,却完全忽视了去备学生。没有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与生与课本之间的对话。以前还是自己在当学生的时候确实是想着做了老师以后就要多关注学生,聆听学生的发言,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但是真正的到了工作中,却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仔细想想,这正是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失败处。一直在备课的时候也对该如何指导孩子们认读生字才最有效,(所以我们要打开自己,要开放自己,要花时间不断调试前行的方向,而不要埋头走路以至于大方向都错了。)今天听了您对一年级孩子的生字认读方面的指导,觉得自己收获颇多,这样就更能够有重点的指导学生认读生字了。

      用感恩的心感谢今天能够在与您面对面的交流中获得教学的帮助,更感谢吸取了您为人处事的思考,觉得这些都是自己今天最大的收获。

      寥寥数语,无法诉尽心中的千言万语。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跟您学习,和您交流。

                                                                                                                    曾晓婷

                                                                                                                     上

亲爱的张老师:



   您好,参与了今天的讨论后,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写一封信给您,其实,这与其说是一封信,不如说是某种随笔类的记录——零碎无法、透着幼稚气息的思维拼贴(笑)。

  整整的一天我几乎都在思考消化您对我们说的那些饱含经验与睿智的语文教育乃至教育生活,这种状态可谓“幸福并痛苦着”,一方面可以幸福的感到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如此的意义重大而智慧无边,一方面却又痛苦于这样的“重大”与“无边”似乎被自己在教学上的种种偏颇和僵化抹杀;一方面我可以感觉到自己应该走的方向并致力向前,而另一方面却苦于门径的摸索与探求。我甚至孩子气的在今天自己的课上将已备好的教案摒弃,而试着用我们在讨论中谈到的让孩子更为自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比如用老师您在讨论中提到的那个方法例子),仓皇的改变自然让我自己有作茧自缚之感,但在这磕磕绊绊的教学中,孩子至少在朗读课文中较之前兴趣盎然了不少,或许这可以容许我怀抱乐观主义的想:这便是虽不稳定并且不排除偶然性,但却是因为改变方式而确实存在的小小惊喜。(建议跟袁春凤做更具体和细致的交流,不要希望张老师能解决问题的全部,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摸索和发现。)

   在谈话中,我们讨论到了“教师的存在价值”,老师您说与杜老师意见不同,您认为老师的价值在于和学生一起发现与成长,这让我想起在假期里和家中长辈们的一次聚会中遇见的一位年逾知天命年纪的法学教授,他从美国回来,希望在国内高校任教以教授法学和律师学,而原因一部分是他认为学生需要学习完整的并且具有实践性的欧美法学体系,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无比的希望能在讲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学问,他说“讲台就如同是个舞台,我不想带着自己那点东西入土,我希望展示自己所有知识而得到巨大的满足。”,(在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里提到过这类型的教师,他倡导一种基于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教学,你说的这位法学教授实际上是找到了一种契合他自己个性的教学,他用宣讲的方式毫无保留地把他的精神生活向学生敞开,他用这种充分表达思想的天分激发学生的素质,这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形式。但这种激发我认为是建基于学生已经有自我发现自我调试的基本能力,所以在高中、大学乃至职后教育中可以这样做,这一点你已经认识到了,在后面也有很经典的阐述)我认为这不无道理,回想自己大学时又何尝不是希望自己可以学识渊博无所不知,而目的仅仅是想在未来的学生面前炫耀一番,那时看《追忆似水年华》也罢苦背《诗经》也罢,无非是想在以后的三尺讲台上风光无限一把、咄咄逼人一把,以扮演起一个象牙塔般庄严不可侵犯的教师形象,但这样的形象现在想来,如果一定得存在,那么仅仅也只能在高校中扮演,我们的小学生需要的不是知识的博物馆展览厅,而是可以交流的同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起引导作用的能力挖掘者、潜力激发者以及共同承担者。就像是您说您是我们的“桥”一样,我认为小学语文老师对其学生而言应该便是一座桥,这座桥梁指向某个彼岸(这由师生共同指定,但毋庸置疑的是其都应归整于孩子的成长)(这一点体会非常了不起,在《走进小学语文教学之门》里有相关阐述,相信你读了以后会有更深的体会),将孩子与我们的语文学习连接到一起,将语文教学和孩子的长远发展联接到一起,将语文与语文的外延——整个生活联接到一起。孩子们在这座桥梁上前行,桥梁不断的延伸,经过学习输理知识的长河、经过培养提高语文感觉的山谷、经过修炼升华人文精神的江湖、经过挖掘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海洋……,这座桥为孩子铺砖领路,但却要孩子们自己在桥上行走,孩子们和桥一起走过万水千山、领会万千风景,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作用并相互而存在着,他们一起前行,一起经历着成长的过程。(所以我会抛出一个问题,我们的每堂课在学生一生的发展中有怎样的意义?这不是一个空洞的问题,只有当我们退到教学意义这个更为本质的源头去思考,退到学生发展这个更为宏大的世界去教学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尊严和美好,同时帮助我们确证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令人失望的是,回到我的教育生活,比起“桥”来,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更像是在当一位急躁不堪的汽车司机,为了把一车的人早点带到最最基本的“知识掌握”目的地,我载着孩子们一路奔波,孩子们不需要动脚不需要感受过程,他们只需静静的坐着等待结果,他们甚至不能看清车窗外走马灯似的风景,因为焦躁的司机把油门踩得很足,一路上挫骨扬灰般卷起滚滚黄沙,让窗外风光不现。其实,张老师您告诉我们必须认真的体会“学生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并定位好教师自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联系起来,这便是在说,教师的存在意义正是由学生在教师心中的所在点或者说是意义所在点而决定的,“舞台明星”的存在价值也不应是教师深刻的意义所在,“司机”的存在意义不该是教师真正的价值所在,而成为“桥”才是我认为具有价值并为我想要的教师存在方式和意义,(你发现了吗,这段话很理性,带有结论性质,是对你前面所描述的现象及点状思考的提升,不断经历这样的研究过程,我们的进步难道不是触手可及的?!)只是现在的我还在如何成为“桥”这个难题中头痛打滚,这很让人苦恼,但总不叫人绝望,努力学习吧!

“正文”到这里就打住了(^ ^),突然发现自己不知所云的说了一大篇,真是觉得非常不好意思,混乱的头绪和幼稚的言论让张老师见笑了。另外,非常感谢老师的关心和帮助,真的是太感谢了!无论是听老师您的课,还是参与您组织的讨论,都让我受益匪浅,多谢老师指教!那个,也请老师继续多多指教!(笑)





夏于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15:21:38 |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张老师:

您好,

   虽然第一封信还未寄出,但这却是给您的第二封信,在今天早上的讨论上我想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将其说出口的头绪,后来想想,或许还是写在信里好些。

   考虑了一下,我还是决定用列序的方法梳理我的所想,在我的脑袋里一直纠结着三个问题,请允许我在下面的文字中作些阐述。



一.如何达成行云流水的课堂

  坦白而言,听张老师您的课是一种享受,在那四十分钟里,我们作为令听者会切实的感到课堂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令人愉悦的顺畅流动,真真正正的“行云流水”。回看我的听课记录,我可以看到您的教学步骤,却难以将那些课堂简单的条理化——或者说是板块化,课堂浑然一体,让我们无法直接说:“这是导入板块,这是理解大意板块、这是阅读板块……”,在绝大多数时候,众多的语文要素是自然而有效的混合在一起的,一堂课下来,没有板块式的僵化和尴尬,而充溢着娓娓而深入的顺畅与举重若轻的潇洒。反看自己的课堂,从备课到教学,无一不是板块化的,经验的缺失与素养的不足致使自己习惯于甚至是更乐于去选择相对直接简单、易于操作的板块式教学,因为比起流畅自如的课堂教学,板块式的教学更容易为我们所掌握运用,在这样的教学中,我可以不必在意课堂的统一性,有时甚至可以暂时忽略文本的一体性,而根据自己所要达到的一、二、三等目标要求一一进行教学,而结果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可以达到预期的各个目标,但却难以完成语文教学最大的目标:给与孩子对语文的整体感知、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我并不是拒绝难度大的行云流水式课堂,我甚至是无比的向往那样的课堂,但是,我却无法拥有这样的课堂,因为对如何达成行云流水式的课堂我无比的迷惑,我感到在到达浑然一体的流畅课堂的路上困难重重:我不知道从文本的何处着手,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参透文本并且能时刻抓住核心,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起承转合并将诸多头绪化为各式的教学推力……我想我离那样的貌似信手拈来而叫人如坐春风的课堂还太远太远。

(我也做条款式的回应:1、行云流水也只有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才有意义;2、教学中的板块设计是必须的,我们需要理清的是板块间的意义关系,板块交替时的小结与过渡怎样更加自如,你回过头再看张老师的课堂,同样有板块,但可能不一样的是我所有的板块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比如《柳树醒了》一课,我就是希望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学习的意义,发展语言,认识生字,请注意我对它们的排序,这其间就渗透着我对教育、学科以及孩子的理解。我们需要系统思维、逻辑思维以及价值归一)

二.对课堂上临时生成的点的处理

  其实这是今天陈老师在讨论中已经提出了的问题,张老师您也作了详尽的回答,但是,因为我自己对课堂临时生成点的处理有不少疑问,所以也将其列为了一个大点。我想,对课堂上的临时生成点的处理合适与否对老师而言往往以为这两个结果的二选一:要么是使临时生成点入神来之笔推进加深语文教学并让课堂精彩不已,要么便是使其为天降大难让课堂教学进退不得尴尬不已。很显然,在张老师您的课堂上,临时生成点所起作用无疑是前者,它们也许甚至会略显随意,但最终却都服务于课堂,归于核心的目标,并使孩子有所意外收获,课堂上惊喜连连,在我看来在您的处理下,这样的临时生成点也成为了使您的课堂显得行云流水的一大要素之一,正是在这些临时生成点的糅合及刺激下,课堂显得更为自然真实,内容更为丰富多姿,行云流水中也不乏了惊来一瞥。但同样的课堂临时生成点到了我这里却变成了避之唯恐不及或者处理得简单独立的尴尬存在,今天老师您提到了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主要为“倾听”,但我又将老师您所阐述的“倾听”再归结为三点:相信学生、倾听学生、回应学生。

  首先,我想说说“相信学生”。您在讨论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语文教学中,你要相信,你所发现的全部决不可能是真正的全部。”,你告诉我们必须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而且我们将会发现孩子比我们大家想象的更聪明,他们比我们聪明得多。我总是力图相信我的学生并且尝试着努力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主空间,但是,实际上我却很难做到真实的相信他们,我非常痛恨自己这样的矛盾心情,感觉自己一方面实实在在的认识到相信学生的必要,而另一方面却又在切切实实的忽视着他们的诸多想法,在备课时,不知不觉中我总会下意识的想象出课堂上的种种可能,预设学生的种种表现与回答,暗自揣测他们到底能在哪个环节里掌握到哪个程度,却忽略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线索,这也导致我在面对课堂临时生成是武断的加以处理,我一边告诉自己不要禁锢孩子的思想,但却又自以为是的预设好自认周全的各个答案各个思考方式,我在课堂上会担心学生无法参透我需要他们得到的东西,于是我会想方设法的把那个我以为必要的答案硬塞给他。我明白比起作一个学生学习上的“全职保姆”来教师更应当承担的是一个“煽动者”的角色,我们更多更必要的是要煽动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思维的活跃,我们不是主角,学生才是,我清楚的知道要相信学生,但与此同时,出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对课堂的不自信、对孩子的不信任,在行动上否定了孩子的能力,怀疑着学生的头脑,我想这非常可怕,所以我想也许我可以先试着从表扬他们的想法开始,相信他们有他们的逻辑,也许我还无法立即从信任他们中提取发现闪光处,但我至少可以从最简单的回应——欣赏开始,慢慢体会他们,慢慢真正相信他们。

(你对自己的剖析可以说是毫不留情啊,你的进步已经从这样深刻的自我剖析中开始了,为了让你更深地体会孩子,体会课堂,我在这里粘一个我教一年时写的一个小故事。“南瓜的女朋友”

    周五下午,我们进行最后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说话的主题是《小兔运南瓜》,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片:第一幅,小兔面对一个大南瓜儿为难。“我怎么把南瓜运回去呢?”第二幅图,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在门口高兴地迎接他,中间留下了一幅供学生想象的空白。

    我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把南瓜滚回去,借助它本身的形状特点,第二个办法是借助工具把它运回去,我想象,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如我一样。

    可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我感慨成年人的想象太不如儿童,他们的确是天生的想象家,而我们的想象已经被太多的定向思维方式和太强的思维目的捆住了手脚,想象的翅膀真的应该属于孩子,请看这样一些回答:

    王亦霏:把南瓜分成几块,一块一块地运回家。(懂得化整为零,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很强,只要运回南瓜,过程可以创造)

    童志杰:做一个翘翘板,把南瓜放在翘翘板的一头,小兔一弹就可以把南瓜送回家,当有同学提出这样有可能把南瓜摔坏时,童志杰补充,可以让兔妈妈在门口接。(这是极富趣味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动画片里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很浪漫,很有情调,很有戏剧效果)

    周经纬:去找一些动物伙伴,大家一起把南瓜抬回去。(想到个人力量小,团结力量大,知道合作起来可以解决个人不能解决的困难。这是一种虽然传统但在现代社会里应大力提倡的,在问题情境里学会合作,比什么都有效。)

    生:“去找一根绳子,栓在南瓜柄上,把它拖回去。”“用小车运”“用木棍赶”(这几种答案都想到了利用工具,但利用工具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工具是因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工具。)

    班上平时最活跃,最坐不住的何庆从最后一排走到教室中间,拉着我的手说:“张老师,我有一个办法,去把南瓜的女朋友找来,让她在前面走,南瓜自己就跟着回去了。”我记得当时我的反应是哈哈大笑,我问:“南瓜的女朋友在哪里?”他说:“还在地里,没有出来,”是的,第一幅图的左上角的确有一片瓜地,还有几个未被摘下的南瓜。(最妙的回答,他知道调动南瓜的主观能动性,让他自己乖乖地回家。)

    这就是孩子思维的力量!

    这段亲历使我想到了一个很著名的案例,面对一个小圆点,在幼儿园孩子的眼里可以是无数的物件,而到高中生的眼里就只剩下一个答案:“就是一个点”。和孩子们的回答相比,这个答案直接点出了事物的本质,准确深刻,无可非议。然而它似乎又缺少了点儿什么?——缺想象,缺浪漫,缺趣,缺味,缺情感。

   人之为人,是因为他有思想、有情感、有精神;人之所以为“这个”人,是因为他有独特的思想境界,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的精神追求,在这一点上,人需要回到孩提时代,人类的精神家园需要返朴归真,就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诗意的栖居”。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需要浓厚的人文关怀,教师需要力塑人文情怀,我们需要像孩子一样听到花开的声音,期盼雪化过后的春天!

    其次,是我将其缩小了意义范围的“倾听学生”。我将这里的“倾听学生”理解为“聆听学生所说所想”和“理解学生所思所欲”,您说“倾听是对话的前提”,并且在为我们推荐《走进语文教学之门》时又反复强调“对话”,这让我想起柏拉图《理想国》等众多文籍中的苏格拉底,还有《论语》中的孔子,这些书籍用对话体再现的实质便是这两位伟大的老师通敌自己旁人的对话,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一切的教学都是以对话为形式进行的,老师的话可多可少,可指引可劝诫,但除了表明自己的理念外,他们是对话中的一个“倾听者”以及如上文所说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有感而发的“煽动者”,这便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对话”的参与者还加入了“文本”这一要素,我愿意去倾听文本,愿意倾听学生,但这一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却如“相信学生”所遇到的困境一样有些难以跨越,那便是“倾听学生”中的第二层含义——“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欲”,我想这与我对学生的“不信任”而更在意自己的一手操办有关,也与我尚未充分了解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状况有关,从这方面讲,我的“儿童思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至少那不是完全体贴于学生的“儿童思维”,霍林姆林斯基说每个教师都必须首先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但有时的我却找不到了孩子时的感觉,我无法从他们的回答或者回应中找出可以回馈他们或者是足够理解他们的讯息,这便直接造成了第三的一个问题——“回应学生”的问题。

   在讨论中老师您说好的教师要注意随时把握住孩子的需要,当听到您举的那个插播夏天柳树图画的例子时,我真的是感叹不已,老师的功力、素养以及对孩子心理的把握能力叫人钦佩,我不无惭愧的想若是我在那样的情况下绝对无法把握住孩子当时的需要,我怎么也不可能在那样的短短一瞬利用起客厅中的一个意外以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并将课文更为清晰美妙的讲解下去,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颓靡然后例行的用一些常规口号唤起学生零星的再次关注,“回应学生”便包含了“如何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需要?”以及“如何及时回应学生的需要?”,这两个问题决不是仅仅靠“随机应变”即可宣告解决的,我对此非常困惑,还请张老师指点。

(不要希求你能理解孩子的全部,我们要做的是放低自己甚至放下自己去发现,去懂得,于丹曾经说,老师的作用更多的不在于引领,而在于陪伴和欣赏。不要仅仅以老师的身份去回应,试着就是以人的角度,跟他们讲你真实的心情,告诉他们你的欣喜与困惑,让他们也体认他存在的价值,在这里我也粘了一个故事。

         把真心献给学生,把成长还给学生



   罗杰斯说: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存在对别人的意义时,他的自我价值感会得到提升。反过来,我们可以这样说,要让一个人充分体验自身价值就要让他感觉到自己对别人的意义。

  我们把这样一个结论放到师生关系中来看就会发现,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形象把学生逼到了不能再退的墙角。居于这样的位置,他们习惯于被指使,被提问,被安排,变得依赖、被动。“听话的乖宝宝”是传统教育中优秀学生的形象。这样的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使学生的自我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而更得不到充分的生长。

   一直以来,我很强调教学中老师要退,要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和体验自我的成长空间。这个思想在我本周的教学中通过两个情境得到很好的印证。

  一是我见面时告诉学生我不擅长记人,要他们主动想办法让我记住他。学生对我有这样的毛病大为惊讶,进而生出无限的关怀。有书面给我提供改进方法的,有表示深深遗憾的,还有利用下课时间挤到我面前变着法子让我记住他们的。这让我感到,我的真实呈现,我的退后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同时唤起了学生想帮助我,呵护我的责任感。二是我给学生呈现我的工作日程表后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张老师太辛苦了、勤奋、爱读书、忙碌。当我很真诚地发出“老师也需要你们的理解和体贴”这样的讯号时,这班外向的孩子很安静。我相信那时那个被挤压过度、呵护过度的“我”一定开始有所触动,我也相信在心灵历经这样的触动以后会悄悄地生出怜爱、关怀等诸多优秀品质。所以,我呼吁老师们:当示弱时且示弱,不要苦了自己,剥夺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其实,老师要做到这一点真的不难。你只需要在学生面前做真实的自己,暴露自己的真性情,真想法,在教学中找回自己的心灵,把真心献给学生!)

    最后,非常感谢张老师的课堂展现以及讨论阐释,也不知道老师又没有空回复这些杂乱的想法和问题,实在是打扰了。没有再多的话了,总之是非常感谢!请张老师多多指导,祝一切顺心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0: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