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 15:21:02
|
只看该作者
由《柳树醒了》教学引起的研讨
各位老师,非常感谢大家这么积极投入地参与到这样的研究中来,陆续地收到大家反馈回来的一些文字,认真阅读了,感觉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的反思也触发了我更多更深的思考,今天我花了一些时间对大家的反思进行了书面的回应,我想大家一定能从这样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这仅仅是本期研究的开始,让我们继续!绿色文字是我的回应。
张老师
20080221
反 思
——听张咏梅老师课后记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今天有幸听了张咏梅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虽是外行,但教育是相通的,我仍有一些可能不太准确、可能不太具体的思考想要留存下来。
一、 教育理念
这堂课给我冲击最大,带给我很深思考的就是教育理念。张老师多处由一种行为或一个字引出一个好词,再引导孩子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接着让孩子尝试说出两到三句完整的话。不只是知识的单纯传授,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发展。真真切切为孩子的明天而憧憬,为孩子人生的厚重而努力。(任何宏观的教育思想与理念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一一呈现的,我们不乏专事理论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也有更大批的一线教师,但真正能在二者之间架一座桥,做到有思想地去行动,有行动地去思想的人却不多,这就是我们倡导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意义,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把教师引导研究这条幸福的路上来的意义,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比较系统的知识,还没有完全忘去的教育理论,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去发挥这些优势,而不是在自我否定中沦为一个教书匠,这需要我们的老师们保持一种清醒和警觉的状态,行走于书房与课堂之间。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王尚文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可以首先关注第二章语文教学的对话性,也希望大家能就此展开一些对话和讨论。)一直自认为是一个务实的人、务实的老师,但今天感悟到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务实的教育吧!所以张老师的课堂自由、和谐、开放和富于创造。这样发展的理念和教育状态给我很多启示,思考数学课堂不该是知识、方法、技巧的简单传授,应注入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思维、拓展视野、文化传承等。
二、 教育机智
张老师敏锐洞悉孩子的情况,并且做出灵敏反应,恰当、灵活机智的应对教育现场的一些情况,处处真实反映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智慧。我想这样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就达到的,张老师肯定也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感悟和反思。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青老师,我要努力学习和积累,并且坚持长期实践、感悟、反思,全面快速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我要尽早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那样我才有资格、有能力爱我的孩子们,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教育是激活生命,启迪智慧)。
2008-2-20
<<柳树醒了>>研讨记录及反思
今天,张老师在一年级十五班给所有新老师献上了一堂精彩的观摩课(请各位一定不要认为这是观摩课,我觉得就是研究课,我反对观摩课、示范课的提法,我们需要以研究的状态进入到每一个教育现场。)(<<柳树醒了>>。随后,与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互动和深入地交流!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颇多!简单梳理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习惯的培养,关注核心问题。
一年级对学生的习惯训导贯穿始终。张老师的课堂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关注了孩子回答问题的习惯,关注了倾听的习惯,关注孩子的语言习惯等等。关注核心问题即在相对的时间里集中关注某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习惯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有规划有重点的关注,循序渐进地推进,所以规划之下应该有分解。)
2.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的问题
张老师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要相信一个真理:你所发现的全部并不是内容的全部,在学生那里肯定有你所不知道的有用的信息” 很有意思,耐人寻味!作为课堂的首席,教师要学会退,以退为进,要具备真正的“倾听”的愿望,要有一份善解人意的体恤之情(这是做人为师都特别重要的特质。),关爱之心!而相信学生有你没有发现的空间,才会真正地倾听。(所以我说倾听首先不是技术,而是思想和意识。)
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当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又无法做到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甚至痛苦的探索的过程!作为新老师,自认为还是肯努力的,对于教学也从不敢马虎。每次上课前,总要花一番功夫研究教材、教案,当教案逐渐清晰后,而且自己也非常认可教案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很强的执行教案的意识。所以我们往往会处心积虑地设计很多环节甚至优美的语言,期待学生也能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去学习,而且还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就好像是走路,老师坚信这才是通往目的地的最短路程,于是不管学生从哪里走,都希望往预先设计好的路径上拉。这样的结果是,老师成了课堂的绝对主角,学生反而沦为服务于教案而存在的配角,这样的课堂怎会生动活泼?
正如张老师对我们的忠告:老师应体会学生存在的意义!但是理论转化到教育现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如果我不把教材、教案分析到心中有数,我恐怕不敢上课,好似水上的浮漂,极其没有安全感!即使勉强上课,肯定也会惨不忍睹。举个例子,今天下午我也学习张老师上这一课,张老师书写课题,让生观察老师是怎么写的,写得怎样。有一个孩子说到“一笔一画”,张老师随即指导学生写字就要一笔一画写。我也如法炮制,结果孩子们观察到,那一笔写长了,那一笔应该向上扬等等,五分钟过去了还兴致勃勃,让我哭笑不得!而且这一节课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差距,功底的体现!我的字自然需要练习,更多的是平时对孩子的指导恐怕有问题,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略的孩子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一些思维碰撞的惊喜!而且我似乎还没有能力能够随时敏锐的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课堂上总是不自觉地筛选过滤有用信息。所以,我说这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探索路程!但是,庆幸自己还不算懒惰,这节课,一个孩子说“柳枝像长长的头发,很软,风吹起来,飘呀飘”,一个书写不好的孩子告诉我“袁老师,我要用心写字,用心写字就会写好”,这些都让我惊喜不已!
努力,坚持,我坚信在这过程中我必将收获良多!(这一段,写得多,因为深有感触,只是觉得很乱,不知表达清楚没有)
(我很喜欢袁春凤这一节的表达,首先是她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很准确地抓到了问题的实质,她提到的绝不是个体现象。她讲“从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的确如此,1997年,我代表重庆参加全国语文赛课,8月在呼和浩特接受培训,崔峦在大会上讲,谁的课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有突破,那就是好课,我完全能理解崔峦的提法,而且能头头是道的分析我当时看到的课,当时带我的教科院周主任对我很满意,说给我的学习打中上。回到重庆以后,我开始设计并试讲《曼谷的小象》这节参赛课,第一次试讲就把周主任急坏了,她说“我认为你的思想已经转变过来了,怎么还是这样不相信学生?”整个准备过程,教案十一次修改,最后是用秒表记录整节课用于学生的时间,我的时间被压缩到11分钟,后来这堂课得了一等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回到重庆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应邀到很多场合讲这堂课,由于没有参赛的压力,我能更加自由地体会整个设计的意图,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整个教学,真正体现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后来我不无感慨地说,我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学到了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我也在各种场合发自内心地跟老师们分享,从思想到行动,这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旦思想真正转化为了行动,它带动的一定不是那个单方面的变化,而是你整个教育状态的提升,所以花再长的时间也是值得的。之所以花这么长的篇幅跟大家分享这个过程,是想告诉我们的新老师,要尊重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不要着急,要平和和智慧地走进这个过程,我相信沿着这样的路走下去,你们会比当初的我进步得更快,给大家一个建议,一定要逼自己用文字记录这个过程,它不光有记录的意义,还有让我们走得很清晰更快捷的作用,而且可以借此跟更大范围的人交流,这需要大家主动。
袁春凤还提到了当我们去为学生着想,把教案置于后台的时候心里出现的不安全感和学生带给她的惊喜,这是很正常的,即使是一个已经有一定经验的老师这样去教学,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本次徐颖执教《莫高窟》参加全国赛课,在教案设计越来越到位的情况下,课堂却越来越僵硬,甚至在出发前都没有一次满意的试讲,到了南宁的两天时间里,我们讨论的话题集中到一个,那就是学生是什么样的,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如何用教案去服务于学生需要,正式赛课的时候,徐颖根据当时学生的情况大胆舍掉的其中一个环节,上完这堂课,徐颖最大的喜悦和收获并不来自获奖,她说,我最高兴的是完成这了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且这个变化来自赛场。后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现象,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徐颖的转化,它对徐颖个人的意义在哪里,对更大教师群体的意义在哪里,大家也可以做一些思考。徐颖后来跟我说,她这次赛课最大的收获是在研究整堂课的过程中她平常课的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生越来越喜欢她的语文课,同时期末考试也给了她很好的回报,而以前不是这样的,她会因为抽出精力去准备其他的课而影响本班教学,这也带给我们思考。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做这样的转变是一个教师职业生涯里必定要经过的,作为新入职教师,一开始就做这样的努力,少走弯路,其意义大家都可以思考和掂量!所以,袁春凤尝试着这样去做,虽然有不安全感,可是马上就有惊喜回报,这不是给我们以鼓励吗,我反对单纯的模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但是思想是可以共享的!有一个很诗意的说法,说课堂上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动人声响,让我们努力去体会并实现这样的诗意存在。)
3.落实教学目标,突显年段特点。
老师们就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展开了深入地分析与交流。识字教学部分一直是大家的困惑,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如人意!反复地讨论中,我们明白识字是为了学生读和写的需要,从而不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这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老师的职责是让孩子有兴趣学习,注重字的整体感知,知识的复现。
4.对年轻教师中肯的建议。
首先,一个字“逼”,逼自己留下文字资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方式,能极大的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可这也是件考验意志的事,教育工作的繁琐,年轻教师的困惑,往往会滋生惰性。贵在坚持!(比如,现在的我,确实是逼着写出来的。想起张老师说过关于《莫高窟》的记录,很感叹!不管是思想还是行动,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其次,年轻教师的成长,虽然现在技术的获得是最直接的需要,但这不是全部。在技术层面的背后,作一些深入的追问。你到底想要什么?你为这个目标做过些什么?仅仅是传授知识吗?这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领悟,反思!(这是我特别想提醒新老师们的。)
听课反思
在开学第一周有幸听到张老师执教的《柳树醒了》,受益匪浅。整堂课,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没有任何物资奖励诱惑的情况下,在张老师的引导下紧紧的跟随着文本去感受春的美好,沐浴在春的世界里。
开课时,张老师就注重了指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注重读词的连贯性,并贯穿整个课堂。对学生的关注点具连续性,本堂课就一直注重培养孩子回答问题声音要洪亮,这一关注也在课堂得到了实效,有几个孩子在张老师的点拨下声音洪亮了,我发现不仅提高了嗓门,还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而在我的课堂,一节课关注的点太多了,搞得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结果该关注的点也没有得到落实)。鼓励性的语言贯穿始末,孩子的进步得到了肯定,有利于孩子在课堂上大胆地进行发散性思维,比如在本节课,一开始就得到张老师肯定的第一排那个小男生,据我们所知,他平时在班上表现平平。而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他的进步得到了肯定,激发了他去亲近文本的愿望,才使得他的回答是那么的到位和精彩。所以低段教学,课堂上的鼓励语言少不了。(课堂观察和反思应该有这样具体的点的捕捉,一定不要泛)整个课堂,张老师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以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张老师后来谈到:我们不能说给了学生什么,而是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他们。是啊,在我以前的教学,我每次备课时想的就是这堂课,怎么牵着学生走完我所设计的这条路,而未曾去想在这路上,孩子需要什么,我就给予他。)(这样的描述袁春凤也有过,说明它是共同现象,观察同伴的课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减轻入职焦虑,所以,老师们应该有意识地建立与同伴的互助,共同面对问题)张老师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快乐地去朗读课文,张老师的范读语音标准,语调抑扬顿挫。但张老师的范读不是全篇地进行示范,而是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开头,调动学生的朗读欲望,读到第三节时就放手让学生去展示,于是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文本进入了富有情趣的阅读乐园。让每一位学生想读、能读、爱读,大胆地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读中深化对诗歌的美的体会。
接下来的评课,几个老师发表了自己对这节课的感想,同时也向张老师提出了疑惑,张老师也一一作了回馈。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听了张老师的课,听了她对我们新老师如何更好的把握课堂的建议,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备课时,环节的安排,细节的设计上,我们应适当的留白,张老师说得好:你所发现的全部,并不是课文的全部。其实我想我们扮演的应该是一名导游的角色,在课堂上我们就是孩子的引路人,但路途的风景以及对风景的诠释与领悟更多的还得靠孩子自身。张老师告诉我们,并让我们记住一点:你要去相信学生,相信还有未发现的事物,老师把空间留出来,学生发现事物总结事物的愿望将更强烈。(赖琦记录了这段文字,说明这段文字给了她比较深的冲击,听到它和记录它,其作用显然有不一样,所以一定要逼自己记录,我会在今后的研讨中来跟大家分享大花园理论,就是前面提到的大花园,风景,景点,导游的问题),陈小芸老师提到的教师的倾听能力的培养,可能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常常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老师的要求,而忘了去认真的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张老师也提醒我们:倾听不光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强调儿童思维,倾听是对话的前提。
一节好课,如一场好的音乐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一节不完美的课只能让听众昏昏欲睡,自己听课的感觉都这样,又如何要求学生去认真的学完一堂课呢?我们只有找到让学生喜欢自己课堂的理由,我们才有资格去要求学生学好一门学科。
通过这次听课,收获了颇多,更多的是发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许多不足。看到了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张老师的讲授,不仅吸引了孩子,连我们听课老师的心也都跟着她去了,虽然春天还没来到,但听了这堂课,我仿佛闻到了春的气息,自己也想去跟柳树做游戏了。我想她的这种魅力,来源与她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对思想的不断提升分不开。我会多读书、多听课、多总结,不断的完善自身素养,努力成为像张老师一样散发着人格魅力的好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