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 19:02:28
|
只看该作者
崂山道士》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
本文是一篇构思奇巧,意蕴深长的讽刺小说。课文讲述了一个叫王七的人到劳山拜师学道,由于不愿吃苦,最终学无所成的故事。这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表明好逸恶劳、动机不纯、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只有不畏艰辛才可能取得成就。
本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采取了双线交织的方法。课文共13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故事的开始:王七慕道,去劳山拜一道士为师。第三至第十二自然段记叙了故事的发展:王七不堪“早出晚归,砍柴割草”的艰苦生活,打算回家。看到师父显神通,归念暂息。后来他还是忍受不了,向师父辞行,求授法术。第十三自然段交代故事的结局:王七回家夸耀,头上撞了个大包。整个故事是按拜师求法、看师演法、缠师授法、演法失败的线索来写的,这是明线。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有一条暗线,就是王七不愿吃苦。明暗线交织得巧妙自然,使情节波澜起伏,峰回路转,曲尽其妙;特别是悬念的运用,奇幻的细节,令人欲罢不能。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神采奕奕、羡慕、犹豫、倾慕、珠圆玉润。会认8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3、从故事中领悟,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的道理,在感悟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事先了解蒲松龄、《聊斋志异》。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不少同学喜欢看神鬼故事书,其实神鬼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
二、学生汇报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预设要点: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耗费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诗剧,一幅幅水彩画。它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劳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让我们先睹为快,感受它神奇梦幻的文学魅力吧。
四、交流
1、你读懂了哪些词,或者哪些字词需要大家帮助你理解?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倾慕:倾心爱慕。
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这里形容歌声婉转优美。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一两句话概括。
王七在劳山学法术,不想吃苦,结果什么也没学会。
五、快速阅读,理清脉络
1、哪几段写他山中的学法经历?(3到12段)
2、山中学法时有两天发生了一些特殊的事儿,说说。
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给1到2自然段取个小标题吗?
板书:拜师求法
4、王七学法,结果如何,试根据13自然段内容写小标题。
板书:演法失败
5、根据小标题,理清故事脉络。
六、重点探究
1、分还有疑难,或者你想重点研读哪部分?三读课文。
2、交流。预设:
①学生可能对王七最后演法失败百思不得其解。此疑问可暂不作答。
②可能有不少学生对“看师演法”一部分兴趣浓厚,可引导进一步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看师演法”一段的确精彩。有几大奇迹?试拟个节目单。举例:
纸月光满屋 壶酒饮不尽 筷子化嫦娥 酒席移月中
七、拓展
1、演故事:
劳山道士精彩演法,几大奇迹中,各小组任选其一,合作编一编,演一演。
提示:文中动作语言不多,要想表现他们的法术奇妙,可借助众徒弟的神态表情、指点议论来表现。
2、抛出问题。
这一切多么不可思议!可根据上一节课我们对故事的整体把握——故事是写王七学法,写他拜师求法、看师演法、缠师授法、演法失败。但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写道士施法的每一个细节呢?
3、细读全文,自找答案。
4、读到这里,你一定有不少感悟——
预设:王七就如《蜀鄙之僧》中的富者,有志向,但志向不坚,半途而废。
王七太过浅薄,眼高手低,既想取得大成就,又不想付出艰苦的努力,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王七去学仙术,没有学到真正的仙术,就回家了。做事应该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
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
5、我们可不能步其后尘。让我们写下对自己最有警醒作用的相关名言,以激励自己(自创与积累均可)。
八、发散感悟
1、.一个故事,你们感悟到了这么多,真会读书。再读读,也许还会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2、交流,各抒己见。
预设:王七好不容易学到了一点本事,却又好显示,所以“穿墙术”一到家就不灵了。我们要记住不可骄傲自大。
特别可悲的是,失败后,他一点也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反而责骂师父。失败后应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3、故事给我们这么多启示,如果从主人公王七的角度,可以取个什么标题呢?试命题。
九、自选拓展活动
1、蒲松龄真大家也!“鬼狐成性格,笑骂皆文章”,你可以读读《聊斋志异》中的其他佳作。
2、如果王七继续在劳山待下去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你认为王七怎样做师父才会教给他真正的本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还可以怎样改编出一些新的含义?你可以练练笔。
3、请你练习讲这个故事,一定会为你赢得不少“粉丝”。
板书:
劳山道士
拜师求法 看师演法 缠师授法 演法失败
不畏艰辛,才获成功
投机取巧,终究成空
[教学反思]
授课结束了,我和学生们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们惊叹于道士们玄妙的法术,也为王七的半途而废而惋惜,我及时的推荐《聊斋志异》这部著作,把学生带入大家的境界。此堂课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效果非常好。
1、导入。本故事一波三折,奇幻的细节更是令人浮想连连,学生多会主动提前预习。借这篇优秀作品帮学生认识又一部经典作品。因此在导入阶段可让学生交流对《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了解,有意识地用优美的语言对《聊斋志异》进行介绍。同时也逐步培养学生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
2、快速阅读,理清情节。文章长,可指导学生学习快速阅读。不过文章虽然较长,但线索清晰,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成效,可在自读时交给明确的学习任务,如以小标题的形式理清文章脉络。
3、引导欣赏精彩段落。劳山道士身上显示出奇妙的神话色彩,发光的纸月亮,饮不尽的酒,筷子化嫦娥,酒席移月中。这体现了人们千百年来对神仙境界的向往,爱幻想的少年儿童会喜欢。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可从此处切入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而且,这一部分看似与批评王七的主题无关,实则为王七归念暂息和急于求法以至回家夸耀埋下伏笔,反衬出王七的可悲,突出了主题。实际上这一段确实笔墨丰繁,写得很精彩,值得欣赏。拟小标题,讲故事,合作演一演,这些形式都是学生感兴趣的。
4、辨明内涵。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这篇文章所蕴涵的道理。这里不要求千篇一律的答案,只要讲得有道理,就应给予肯定,既要尊重学生个性,更要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可联系前一篇课文《蜀鄙之僧》感悟,从王七有志向但没有学到真正的仙术就回家了,感悟做事应该坚持到底,有恒心、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可从王七见人就吹嘘结果出了丑,领悟我们宜“洁身自守”,不可骄傲自大。也可从王七不知反省、责骂师父,感悟失败后应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重点引导感悟“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