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城西中心小学    顾玉勤


  一、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多年来,“文道结合”已成

为发挥语文学科教育性的一条公认的正确途径。在语文课中怎样才能将“文”与“道”有机地结合

起来,让学生既能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能受到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呢?由于小学生可塑性

大、模仿能力强,因而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光靠理论性说教是不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是

文艺性课文,其中近百篇是关于领袖、英雄模范、科学家等人物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艺术形象深受

儿童喜爱。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把抽象的道德标准具体化,通过文中生动、具体、感人的事例来感

染学生,启发学生明理,引导学生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将大有好处。因

此我在《劳动的开端》一课中做了尝试。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复述课文,

了解吴运铎少年时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过早地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的事实;同时,指导学生课

外阅读《把一切献给党》,让学生了解吴运铎的一生,使学生明白少年时代的艰苦劳动为吴运铎的

成长奠定了基础,从而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起吴运铎的高大形象,并以他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养

成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使学

生的道德情操得到了培养。
  二、面向全体,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各有特点的学生。教师要熟知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学习特点,

正确对待学生学习中的差异性,真正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

的起点,鼓励学生沿着阶梯尽力向上“攀登”,使不同水平学生都得到发展。
  因此在教学《劳动的开端》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根据学生认知的差异

,我设计了阶梯式练习:
  1、基础题:课文写了作者几次挑煤的事,其中详写了哪一次,这样详写为了说明什么?
  2、弹性题:根据生活实际比较作者与我们的少年生活有什么不同?
  3、发展题:以《我也12岁》为题写一篇读后感。这样的练习,考虑到了每个层面学生的实际情

况,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三、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上创设“问题的情境”,激

发学生深层次的兴趣,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这方面主体意识

,让学生通过内心的体验,体会到“思”之乐,从而转变学习观念。
  因此在教学《劳动的开端》一课时,我先创设情境,出示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观察图

片,说说从图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到作者挑煤的艰难,然后再读课文,把学

生带入作者描写的情境中去,这样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让学生经历一次由

感知文字到感受情感的心理变化过程,促使学生自己品出文章的“味”、悟出文章的“情”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9:00:32 | 只看该作者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劳动的开端》节选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文章的篇幅比较的长,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拉很多的障碍,特别是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如何让学生抓住中心内容迅速的进入文章”在课前我一直思考着。经过对教材的研究和理解,以及教学的情况来分析,就此问题,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         抓题眼,奔重点。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从学生刚接触课题开始,就启发他们围绕课题提出疑问,一早就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教学第一课时时,我以审题为第一教学步骤,抓住“开端”,让学生自己理解词意,书哟课题的意思。在这一环节后让学生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基本上是集中的。1、作者第一次劳动从事的是什么劳动?2、是怎么劳动的?3、第一次劳动的感觉是怎样的?4、劳动以后又怎样了?这些问题就是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学生给自己提出了学习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去与文本充分的接触,阅读的目的性强了,思维的马达发动了,效果也明显了。经过交流,学生对文章的重点有了把握,这样就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了。学生顺着问题,找到了课文的重点段落,即作者第一天挑煤的经过。这为随后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方便。陆九渊曰:“为学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抓住题眼,由学生质疑,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把握了课文的重点,帮助了学生很好的去学。这不是简单的“告知”与“被告知”,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建设性的过程。

二、        抓文眼,悟中心。

在教学《劳动的开端》的第2课时中,抓住学生第一课时中质的疑“第一次劳动的感觉怎样?”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交流了自己所感受到的作者第一次劳动的感觉。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有助于与文本产生共鸣。当问及作者对第一次劳动的感觉时,学生都找到了“艰难”这个词。“艰难”是这篇课文的“文眼”,课文的整体内容,包括具体涉及到的体现的词句也比较的多。而这些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悟到课文的中心。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在学生找到文眼的基础上,以文眼为切入点,以“文中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那份艰难的?”为引领,进入课文的中心内容,反复揣摩,朗读,感悟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19:00:48 | 只看该作者
架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桥梁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课文简介:

本课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文章,作者吴运铎。文章讲述的吴运铎儿童时期,为解除家庭的饥饿而第一次挑煤的经历。也通过第一次挑煤的过程,揭示旧社会穷苦人民的艰难生活。



教学理念:

大家都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近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实用功能,不重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忽视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思想正在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转变;围着教师转的现象正在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方面转换。教师备课也不再是从如何教入手,而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考虑。本课中,我的预设,是通过字、词的教学,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而在以工具性为基础的情况下,让学生带着对字词的理解去朗读句子,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句子、段落,以至文章。



[案例]《劳动的开端》中的句子教学:



师:你从哪些话中看出小运铎挑煤很艰难?:

生1:“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学生找到后朗读)

生1:从这个句子中我看出了小运铎挑着煤走路是很艰难的,因为他走的是山路。

师:走山路的确是很艰难的啊,还有别的同学也找到这一句想说吗?

生2:在山路上还要挑着重重的一担煤,这样要走就更加难了啊。

师:你说得真对,那你来读读这份艰难。

生2朗读(语气很缓慢,表现出吃力的样子)

师:读得很传神。那么这个句子也能说明路很难走。(课件出示句子比较)

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晃来又荡去。

师:同学们,这是两个意思基本相同的句子,你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吗?

(生自由朗读)

生1:我读了以后,觉得第一个句子好,说明了担子晃得厉害

生2:我也觉得第一个句子好,它用了比喻。

师:那同学们能读好这个比喻句吗?(指名读)

生1读(抓了晃荡);生2读(抓了“像荡秋千一样”)

师评:同学们读得真是不错,老师似乎看到了那晃得厉害的煤筐。

师:除了刚才同学讲到的比喻手法,老师还想让大家看三个词语:(课件出示)

一步一滑!一步二滑 一步三滑!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三个词语吗?

学生读这三个词语

生1:朗读。(声音越来越想,加重了“三”)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1:才走一步就要三滑,太难了啊

师:恩,还有谁要读这三个词语?

生2读(眉头皱起来,语气上表现艰难)

师:你读得真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2:因为走一步要一滑,说明他走得很难;走一步要两滑,那就更难了,而走一步要三滑,那简直就不能走路了,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啊。

师:体会真深啊,那你能把这个句子完整的读一读吗?(生2读好后,又有多人尝试朗读)是:同学们,在你们的动情朗读中,你仿佛看到小运铎怎么样了啊?(他的手紧紧地?他的双脚?他的身体?)

生:我仿佛看到小运铎双手紧紧地拽着担绳,身体很僵硬,正吃力地走在这一步三滑的路上。

师:是啊,小运铎要挑着煤走山路是多么艰难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生集体朗读。(此时,学生读得非常的认真,感情已经与文本融合)



教学反思:



1、 用比较的学习手法,体现语文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取决于语言的工具性,列宁曾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也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这表明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工具性还表现在,它是思维的主要工具。因为人的思维活动,即形成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都主要借助于词来完成,而且人的语言清晰度与其思维清晰度是密切相关的。

当然,语文教学并不等于语言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因此,我们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理解,可以归结为现行《新大纲》中的概括:工具性,指语文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学习各门功课、获取新知识和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工具。

在上面案例的句子教学中,我就抓了一个比喻句,一个“像”字。同样意思的句子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因为有了句子之间的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一个“像”,写出了煤筐晃荡的幅度之大,给行走带来很大的不便。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自主的感情投入,句子的朗读就与文本产生共鸣。教学下来,学生也发现比喻句的作用,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增强。

2、 一唱三和的朗读,感悟语文人文性。

“人文”一词有两个语素构成,一是“人”,二是“文”。人既是个体性的人,也是人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这其中既有个人的文化,也有人类的文化。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具有人文性,语言文字,记载着人的思维和情感,具有人的“灵性”。她还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心灵的颤动。

    在这句子教学中,我所探究的就是语言的人文内涵,在语言的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对与一个“一步三滑”,学生在朗读中忽视了这个词语的重要,于是我就让学生朗读一组词语,在这组词语的朗读中感悟到,小运铎挑煤行走的艰难。正像一位学生说的:“走一步一个滑是很辛苦的,一步三个滑,那简直就是不能行走了,每出一步都要很谨慎的”。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就能很好的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再通过朗读表达这份情感,再现了作品形象,是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与理念上的共鸣。随着诵读的深入,人文底蕴也逐渐凸现。

3、用教师之“导”,衔接人文性和工具性

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都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一个“小小”的导入教师就会 “煞费苦心”,其目的就是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通过教师的“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彰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从而使学生这一“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一个好的“导”,不但是教学开始的好导入,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好“引导”。

我在案例中通过出示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问同样意思的句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在一开始感受到的句子间的不同,就能很好的通过朗读来展现;在学生没有发觉的情况下,我为学生出示一组词语,有了这样“导”,学生更加的深刻理解到“一步三滑”比“一步一滑”、“一步二滑”艰难的程度。所以,有了好的“导”,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就如同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自然的衔接整合了两者,实现两者的统一。

但在上面案例中,我的“导”还略有些急。发言的毕竟不是大多数学生,我就急于要导入下一环节而忽视了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用心去做,有实在的“煞费苦心”,让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总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8: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