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 19:00:48
|
只看该作者
架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桥梁
——《劳动的开端》教学反思
课文简介:
本课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文章,作者吴运铎。文章讲述的吴运铎儿童时期,为解除家庭的饥饿而第一次挑煤的经历。也通过第一次挑煤的过程,揭示旧社会穷苦人民的艰难生活。
教学理念:
大家都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近两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指引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片面强调实用功能,不重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忽视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思想正在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转变;围着教师转的现象正在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方面转换。教师备课也不再是从如何教入手,而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考虑。本课中,我的预设,是通过字、词的教学,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而在以工具性为基础的情况下,让学生带着对字词的理解去朗读句子,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句子、段落,以至文章。
[案例]《劳动的开端》中的句子教学:
师:你从哪些话中看出小运铎挑煤很艰难?:
生1:“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学生找到后朗读)
生1:从这个句子中我看出了小运铎挑着煤走路是很艰难的,因为他走的是山路。
师:走山路的确是很艰难的啊,还有别的同学也找到这一句想说吗?
生2:在山路上还要挑着重重的一担煤,这样要走就更加难了啊。
师:你说得真对,那你来读读这份艰难。
生2朗读(语气很缓慢,表现出吃力的样子)
师:读得很传神。那么这个句子也能说明路很难走。(课件出示句子比较)
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晃来又荡去。
师:同学们,这是两个意思基本相同的句子,你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吗?
(生自由朗读)
生1:我读了以后,觉得第一个句子好,说明了担子晃得厉害
生2:我也觉得第一个句子好,它用了比喻。
师:那同学们能读好这个比喻句吗?(指名读)
生1读(抓了晃荡);生2读(抓了“像荡秋千一样”)
师评:同学们读得真是不错,老师似乎看到了那晃得厉害的煤筐。
师:除了刚才同学讲到的比喻手法,老师还想让大家看三个词语:(课件出示)
一步一滑!一步二滑 一步三滑!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三个词语吗?
学生读这三个词语
生1:朗读。(声音越来越想,加重了“三”)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1:才走一步就要三滑,太难了啊
师:恩,还有谁要读这三个词语?
生2读(眉头皱起来,语气上表现艰难)
师:你读得真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2:因为走一步要一滑,说明他走得很难;走一步要两滑,那就更难了,而走一步要三滑,那简直就不能走路了,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的啊。
师:体会真深啊,那你能把这个句子完整的读一读吗?(生2读好后,又有多人尝试朗读)是:同学们,在你们的动情朗读中,你仿佛看到小运铎怎么样了啊?(他的手紧紧地?他的双脚?他的身体?)
生:我仿佛看到小运铎双手紧紧地拽着担绳,身体很僵硬,正吃力地走在这一步三滑的路上。
师:是啊,小运铎要挑着煤走山路是多么艰难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生集体朗读。(此时,学生读得非常的认真,感情已经与文本融合)
教学反思:
1、 用比较的学习手法,体现语文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首先取决于语言的工具性,列宁曾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也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这表明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工具性还表现在,它是思维的主要工具。因为人的思维活动,即形成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都主要借助于词来完成,而且人的语言清晰度与其思维清晰度是密切相关的。
当然,语文教学并不等于语言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和从事社会工作的工具。因此,我们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理解,可以归结为现行《新大纲》中的概括:工具性,指语文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学习各门功课、获取新知识和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的最基本工具。
在上面案例的句子教学中,我就抓了一个比喻句,一个“像”字。同样意思的句子采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因为有了句子之间的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一个“像”,写出了煤筐晃荡的幅度之大,给行走带来很大的不便。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自主的感情投入,句子的朗读就与文本产生共鸣。教学下来,学生也发现比喻句的作用,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增强。
2、 一唱三和的朗读,感悟语文人文性。
“人文”一词有两个语素构成,一是“人”,二是“文”。人既是个体性的人,也是人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这其中既有个人的文化,也有人类的文化。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具有人文性,语言文字,记载着人的思维和情感,具有人的“灵性”。她还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心灵的颤动。
在这句子教学中,我所探究的就是语言的人文内涵,在语言的诵读中体会人文意蕴。对与一个“一步三滑”,学生在朗读中忽视了这个词语的重要,于是我就让学生朗读一组词语,在这组词语的朗读中感悟到,小运铎挑煤行走的艰难。正像一位学生说的:“走一步一个滑是很辛苦的,一步三个滑,那简直就是不能行走了,每出一步都要很谨慎的”。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就能很好的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再通过朗读表达这份情感,再现了作品形象,是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与理念上的共鸣。随着诵读的深入,人文底蕴也逐渐凸现。
3、用教师之“导”,衔接人文性和工具性
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都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一个“小小”的导入教师就会 “煞费苦心”,其目的就是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通过教师的“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彰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从而使学生这一“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一个好的“导”,不但是教学开始的好导入,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好“引导”。
我在案例中通过出示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问同样意思的句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在一开始感受到的句子间的不同,就能很好的通过朗读来展现;在学生没有发觉的情况下,我为学生出示一组词语,有了这样“导”,学生更加的深刻理解到“一步三滑”比“一步一滑”、“一步二滑”艰难的程度。所以,有了好的“导”,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就如同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自然的衔接整合了两者,实现两者的统一。
但在上面案例中,我的“导”还略有些急。发言的毕竟不是大多数学生,我就急于要导入下一环节而忽视了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用心去做,有实在的“煞费苦心”,让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总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