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美猴王》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5: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猴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出自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语文第十四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2、学习小说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

3、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如何通过动作、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能找出文中描写石猴的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能具体分析哪些语句表现了石猴的哪些具体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艺术形象的意义,从而正确把握本文的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屏幕显示一张美猴王的卡通形象的图片。)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屏幕上的卡通形象,大家熟悉吗?他是谁?不错,他就是我们非常喜爱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共同来了解的“美猴王”。

(屏幕显示课文标题——美猴王,同时板书标题。)

同学们有谁知道这个形象的创造者是谁?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点名叫学生回答。)

那么谁还能来介绍一下这位作家呢?这个人物也是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同学们没忘吧!

(点名叫学生回答。屏幕显示关于作者吴承恩的介绍,找学生来大声朗读一遍。)

吴承恩创作了《西游记》这部著作,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吧!

(屏幕显示关于《西游记》的介绍,并出示一张电视剧《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剧照。)

同学们看到了走在最前面的这个头戴金箍,身穿僧衣,手持如意金箍棒的人就是由六小龄童饰演的美猴王孙悟空,他正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呢!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故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选自《西游记》的开端部分,讲的是美猴王的来历,这以后的故事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比如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等。

(屏幕显示这些故事的相关图片。)

孙悟空之所以能有降妖除魔的神通,都是与他的身世紧密相关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究竟是怎样得名“美猴王”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屏幕显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体会美猴王的形象究竟美在哪里。

三、初步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故事情节。

1、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很有必要来理清字词的障碍。

(屏幕显示生字词。)

开辟(pì)    迸裂(bèng)  麋鹿(mí)   滔滔不竭

瞑目(míng) 石窍(qiào)   石碣(jié)   喜不自胜

镌刻(juān)  顽劣(liè)    拱服(gǒng)  力倦神疲

径直(jìng)  猿鹤(yuán)  呵欠(hē)    天造地设

(教师领读屏幕上的生字词,再由学生齐读一遍。)

好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不妨抬头看看大屏幕,我会一直为大家保留这一页的。开始朗读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在行列间巡看几次,帮助学生解决朗读问题。)

2、好。大家读完了课文,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用一句话来概括。

(点名叫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加以引导。)

主要内容是:石猴由出世到称王的过程。

3、那么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我找同学来分别概括一下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分别叫几名同学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石猴出世。

第二自然段: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第三自然段:写众猴发现瀑布,石猴自荐探泉。

第四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王。

(学生每概括出一段,就用屏幕显示一段。)

4、屏幕上所显示就是这篇小说的全部情节,那么说道小说的情节,它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新知识,希望同学们好好的掌握这个知识。

(屏幕显示小说情节的四要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讲解。)

知道了小说情节的四个要素,那么哪位同学能把屏幕上的本课的内容和四要素对应起来,看看那些情节可以算是小说的开端,那些情节是发展,哪些是高潮、结局呢。

(找学生归纳,教师引导,完善。)

四、具体分析课文,学习本文用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开端部分。哪位同学能说说石猴的出世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呢?

(屏幕显示一张石猴出世的图片。点名叫学生来回答。)

大家都是这样觉得吧,他的出世实在是太神奇了,我们说他的出世神异出众。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作者这样安排石猴的出世用意何在呢?这与后文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有什么联系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问题,并用屏幕出示答案。)

2、拥有这样神异出众的身世,那么他又会有怎样的山间生活呢?我们一起来分析发展部分吧!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石猴的山间生活的呢?这样写体现了石猴的哪些特点呢?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问题,并用屏幕出示答案。)

3、故事继续发展,我们看众猴发现瀑布之后,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人高喊着,谁能进入这瀑布不伤毫发者,大家就拜他为王。而石猴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与众猴相比,这里主要突出了石猴的什么特点呢?课文在这里安排这个情节有何用意呢?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问题,并用屏幕出示答案。)

4、故事到了高潮部分,我们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石猴进入瀑布的呢,请同学找到描写石猴动作的句子,并用横线做出标记。

(屏幕显示描写石猴动作的句子。)

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是对石猴的动作描写,这个动作描写体现了石猴的什么特点呢?除了关于石猴的动作描写外,课文里还对石猴进行了哪些描写?

(屏幕显示其他描写石猴的语句及石猴的特点。)

石猴的话不禁让我们记起了之前的一个情节,就是要拜不伤毫发者为王的情节,由于有了这个情节,现在石猴要称王也就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了。故事也就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了。

(屏幕出示响应的图片)

五、总结石猴的特点

同学们,我们分析完了整个故事的所有情节,那么请大家归纳一下,我们的石猴为什么被称为“美猴王”,他究竟美在哪里呢?请从身世、动作和语言的角度入手分析。

(屏幕显示图片和特点。)

本文刻画了一个智慧灵巧,本领高强,深孚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他不避艰险,敢说敢干的精神。我们虽然没有美猴王那高强过人的本领,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敢说敢干的精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成就我们的梦想。

六、课堂小结。

回忆一下这堂客我们学到了哪些?

记一下课后的作业。

(屏幕显示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美猴王

开端——石猴出世

发展——石猴的山间生活

                   众猴发现瀑布,石猴自荐探泉

                  高潮——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

结局    被拥戴为王。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限。我让学生在乐趣中寻找语文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些环节耗时过多,应加以改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5:00:1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容纳的学习内容,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在学法指导上我重点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做到了优化导课,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让趣味贯穿课堂始终,把学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有些环节如表情朗读还有具体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耗时过多,这些环节可以放到单元语文活动课中去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15:00:41 | 只看该作者
《美猴王》教学叙事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  杨淑芬

教学思路的诞生
21日,全国语文版课程标准教科书实验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南安市召开。我承担了一节观摩课,执教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小说《美猴王》。在一遍遍地解读课标,一次次的翻阅各级各类新课程专论,一回回的修正教学思路后,确定运用“阅读—批注—交流”的方法来组织学生解读人物形象。开课前两天,与课程研究专家张继先教授,商及开课事宜,谈到“批注法”,张教授质疑:何不直奔主题,探索小说人物性格?我顿时脸红耳热,重新设计思路?心顿时紧紧地拧起。
第二日,张教授系统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艺术。他说,教学风格是变化多样的,但一堂阅读课,少不了三个环节,阅读环节、解读环节和拓展环节。在“解读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靠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带到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去。”我灵光一闪,这堂课何不精心设计两个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有层次地深入的探究,把一段不可预知的空白留给学生和自己?何必抱着“批注法”这块鸡肋欲罢不能?想到这里,心头顿时轻松起来。
    于是诞生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以解读人物性格为切入点,抓住一个“美”学,一个“王”字,在欣赏人物性格的同时,感悟竞争人生的道理。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法,抓住人物言行举止,欣赏美猴王性格。
    2、比较动画片《猴王出世》与文本的不同,通过交流、辩论,探讨“在机遇面前,谦虚还是当仁不让”的话题。
教学流程的回放
   
一上课,我以简洁语言导入,直奔主题:“《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故事给多少人的童年和少年带来欢乐。这节课一起来感受美猴王的性格特征。打开书。1、请小组共同找描写美猴王言行举止的句子,在书上圈画。2、讨论这些句子刻画了美猴王怎样的性格特征。”
   
我想,感受欣赏和评价人物性格是小说教学的灵魂,值得在这里设计问题,借助小组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穿梭于小组间,帮助各小组进入状态。询问进展情况。倾听讨论,只鼓励,但不做评价。我知道,要让他们有足够地时间去思考,交流。才能在下一环节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学生解读内容大致有:
    抓“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一句,认为石猴动作灵巧,身手不凡;
   
抓“连呼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石猴,呼叫道“我进去,我进去”,说他勇敢、有自信心、顽强。一生反驳,他是冲着王位去的,因为之前还有一句“有谁进得去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抓“我们都进去,省得受老天之气”一句,说明他有反抗老天爷的意思。一生补充,他跟老天爷作对,是猴子的争强好胜。又一生从“我们都进去”五个字,引出猴子善良,想跟大伙分享山洞。
   
抓“石猴端坐上面,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句,认为石猴守信用。另一生认为除了守信,还体现他有智慧,一出生,就会引经据典。这一观点招来异议。一生认为,这是石猴想要毛遂自荐的表现,他不满足现状,想当大王,故提醒列位记住当王的承诺。
我时时记住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来感受、欣赏和评价人物性格。
   
我让大学把刚才的发言总结起来,并把自己所认同的观点记在书本上。有以下14种性格:聪明、好动、灵巧、急躁、顽皮、争取好胜,身手不凡,不安现状,反抗意识,善良,社会适应能力强,自信,热爱自由,当仁不让。
    这是一个师生共同作笔记的过程,是收集、整理学生发散思维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过程,它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有机整合。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心中也有一个。我说,我也赞同同学的意见,除此以外,我还认为石猴敢于争先,勇于负责。不知道同学同不同意我的看法?如同意,能不能帮我证明一下?一生说,他第一个跳出来说:“我进去:”说明他勇于争先;一生说,“我寻了一个洞,与列位安眠稳睡”,是因为猴阵过乱,要一个王来管理他们。石猴就负起了管理众猴的责任。我补充道,后来啊,天兵天将啊妖怪啊入侵花果山了,美猴王带领大家冲锋陷阵。说明当了这个王,不仅是官职问题,更意味着要负起责任啊。
    老师参与解读人物,目的是使学生心中的美猴王形象更丰满。
   
时机已到,我示意同学看文题“美猴王”。试探着问,“美在哪里?”众说纷纭。一说心灵美,道德美,因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说“动作美”,你看他瞑目蹲身,弹跳力有多强!众人会心一笑;一说,外表美,觉得他“满身的毛很油亮,太阳一照就能发光,毛质应该很不错!非凡的想象!众人大笑起来。我带着大家用审美的眼光解读了“这一个”美猴王。
    开始这堂课的第二大步骤。观看动画片《西游记》“猴王出世”片断。要求大家瞪大了眼看,片中石猴是怎样登上美猴王宝座的。
   
经过引导,学生发现了动画片与文本的不同。“你更欣赏课文中当仁不让的美猴王,还是动画片中谦虚的美猴王?在荣誉机遇面前,当仁不让还是谦虚退让?”的话题摆出来了。我第二次让学生在小组间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五六人间交流、辩论,使不明确,不成型的观点和理由在活动中明朗起来,为下一环节自由争辩蓄势。我在关注小组活动时,“煽动”形成对立观点的同学展开辩论,把理由想充分,说充分。—会儿,一些同学不满足于在小组中争,举起手跃跃欲说了。
生1说,当仁不让的孙悟空好。在我们这个社会里,机会不是经常向你微笑的。生2说,谦虚好。古往今来,得天下者,不都是谦虚之人。看看远古,刘邦以“仁”得天下,再看今天,毛泽东,当时要推选他当党书记时,他谦虚退让,最终更得民心。我看时机成熟,说一声,想说就说,不必经过老师点名了,于是,我就退到一边,和学生坐在一起,看、听和想。
    生3说:我反对,夏朝的禹要传位给他的臣子伯益,那个伯益一再推托,禹的儿子启厚颜无耻地接下了王位。后来伯益派兵去打启,却被打败了,这是不是说谦让很有用呢?
    好厉害的辩论技巧!不过这个典故是否确凿有待考证。
   
生4说,这种例子历史上只有区区几个。更多的是谦虚的王者。不然,当年秦始皇暴政,强迫他国尊他为王,为什么秦朝只延续短短15年?项羽独称西楚霸王,为什么最终得不到天下?
    众人惊叹。座位上的我亦惊叹。
   
生5说:“我觉得两个观点都正确,在社会上有时候要谦虚一点,有时候机会来了还是要当仁不让,该谦虚的时候你当仁不让,会让人觉得你自大。我觉得应在不同的场合中适当的应用。”
   
自由辩论继续,又有八九个学生争先恐后说,不时有精彩之语打动人心,笑声迭起。当话题扯到小说中的竞选和生活中的竞选时,下课铃响了。我说:“学习小说,总能从小说主人公身上得到很多启示。启示越多,我们收获就越大,我们的性格也许就会更成熟,今天只是开了个头。美猴王的性格越往后看,会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可爱。如果同学有兴趣,回去看看电视,书本,如果你从人物性格中得到什么感悟,欢迎大家说出来或告诉老师。”
   
评课与反思
课后,首都师范大学娄湘生教授围绕小说欣赏的特点,从教师角色的定位,三个维度的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资源的整合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有理有据的进行点评,最后将整堂课的特色归结为六个字“审美、怡情、晓理”。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在教学反思中写到。观摩课提供了这样一个探索课改道路的平台,我在经历了摸索、迷惘、碰撞、顿悟、实践与反思的但丁式炼狱中全方位地提升了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我终于明白,观摩课,不仅仅是个人施展才华的天地,更是学生创造精神自由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2: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