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学设计PPT课件导学案教学反思教案、板书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8:24:55 | 只看该作者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其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促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开发,是教师教学任务之一。

  本节课充分考虑到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从中体会到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对祖国 的热爱。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学生与文本及文本人物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表演,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读悟、表演形式组织教学,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指导为辅。 


【教学片断实录】

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

  师:通过昨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半截蜡烛”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师:本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完成一件事“当好导演、选好演员”大家看行不行。

  (同学们欣喜若狂,齐声答道:“行”)

  师:当好导演、演员的要求:

  1、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要通过自己的口、手、脸表现出来。

  2、公正评价。


二、初读课文,谈出感受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人物的表现各有什么特点?分别与半截蜡烛有什么关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悟一悟,也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或写下自己的批注。

  生:(自读、勾画,相互交流。)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读书所得。

  生:每个人在敌人面前都表现得非常镇定,机智,他们都想保护半截蜡烛中的情报。

  生:德国强盗的鼻子好像特别灵,他们不停地看这看那,好像发现了什么,但他们又显得特别蠢,没有发现伯诺德夫人一家正在极力地掩饰着什么。

  ……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谁有补充?

  生:文中每个人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目的一样,而成功的只有杰奎琳一个。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心理在文中因什么而发生变化?

  生:因半截蜡烛的燃烧、变短而发生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导演了,让我们通过朗读,表演来选演员好吗?


三、巧设情境,深化理解

  师:课文围绕蜡烛的选用、点燃、变短,展示了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理变化,请看蜡烛燃烧图,(教师出示图)。

  看图选择你喜欢的角色行吗?下面就请大家自己斟酌,看看你可以演好哪一个角色,展示自己的才华。

  生:练习(读书品味,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动作、表情。)

  师:谁来试一试?

  生一:我来扮演伯诺德夫人(边做动作、边说话)。

  师:组织评议。

  生1:动作不够准确,表情太呆板。

  生:伯诺德夫人紧张的神情没表现出来。……请大家再读一读文中的语言,自己在下面模仿一下。

  生二、我再来试试(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

  师:引导再议,“好!”(特别是盯着蜡烛、紧张的神情表现得好。)

  生三、我来演杰奎琳(娇声娇气地说话,做动作)。

  生四、我来演德军中尉(边读边做动作,展示神情)。

  师:引导评议指导,放课文录音,想象德军强盗的可憎可恨。

  ……

  师小结:大家对文章,对人物的理解真透彻,从这可以看出大家付出的努力,从这也可以看出大家真正潜入到课文之中了。本篇课文随着蜡烛的点燃、吹熄、再点燃;随着蜡烛的变短,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我相信通过刚才的选拔指导,大家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下面就让我们观赏他们的精彩表演吧!

  学生的演出果真精彩!


【案例反思】

一、张扬个性,开发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最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去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然后通过对学生表演的评价指导,促使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促使他们进一步潜心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思想产生共鸣。充足的时间、空间,细心地探究、品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开发。由于每个人都有被发现、赏识的欲望,无形之中学生的参与率也提高了。


二、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本节课,我利用文后练习3、4两题作为切入点,一个诱惑人心的要求──当导演、演员,把学生直接引入读文之中,一幅蜡烛燃烧图则把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纳入具体的教学目标中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总目标的引领下,时有妙语生成。面对异议(杰克的机智、勇敢发生分歧)我则用课文中语言“他知道……从容……”一句话稍作点拨,学生即体会到杰克虽然做法未成功,但也足以显示其机智、勇敢。正是有了对课文内容的精心预设,才会有课堂的精彩瞬间。

  回忆再三,总觉得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8:25:02 | 只看该作者
【背景】

  《半截蜡烛》是一篇戏剧,说的是二战期间一家法国居民机智、勇敢地保护机密的事,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经认真酝酿和反复推敲后,我决定通过学生自我展现及思维发掘来完成本课。


【案例点击】

〖片段一〗

  在形象展现中熟悉教材:

  上课伊始,我开门见山对学生说:“我们今天来上一堂表演课。本文有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和三个德军官共6个人物形象,下面请6个同学来表演”。我的话还未落音,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惊呆了,全班51个同学竞有40多个同学举起了手。点谁呢?看来只有民主推荐了!不大一会儿,由同学们推荐的六位同学走上讲台开始了表演。当演杰克的鲁明则说要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时,演中尉乙的刘林树双手一抢,这个动作真逼真,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演少校的雷楚培在对话时,说“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时”,样子有点害羞,故意说话结巴,惹得同学们捧腹。表演毕,同学们意犹未尽,要求再来一次,我心想,既然同学们这么有兴趣,我何不顺水推舟呢?于是,我对大家说,“当然可以”。于是,第二组我们又进行了表演。这次表演,比第一次更幽默、滑稽可笑。比如杜昔月把杰奎林那种可爱、幼稚表现得淋漓尽致,李思远把杰克的机智也表演得有模有样。可见,两次表演都对人物的外表及内心世界进行了诠释,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尽在其中,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形式学生乐于接受。当时,我还沉浸在课堂之中,回味着同学们有趣味的表演,打消了课前对他们会不会表演的怀疑,窃喜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感性的了解。


〖片段二〗

  在发掘问题中理解教材:

  第二节课,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1、你对哪个形象最感兴趣?并说说理由。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思考片刻后,最先发言的黄雪琦说:“我最欣赏的是杰奎林,因为她在危急的关头假装瞌睡,机智地拿走了蜡烛。”接着,李思远说:“我最喜欢伯诺德夫人,因为她是那么热爱自己的祖国。”为更好地活跃课堂,我插了一句话:“同学们,当时要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拿走蜡烛呢?”同学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烛台是他心爱的玩具,有的说要用这半截蜡烛做试验,有的说和三个德国军官做蒙眼游戏,各种说法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意识到同学们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心想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当即引导同学们进入第二个话题。这个话题分两个层面进行。先是分组交流发言,机会均等,各抒己见,然后各小组推选的代表在全班发言,结果诸位代表争先恐后,各显其能,表现不错,尤其有几位同学的发言令我至今难忘。朱天浩说:“这节课我一生都会记住,因为我收获了知识和快乐。”赖晗说:“这是我第一次扮演人物,也许再过三十年我也不会忘记这个第一次。我发现我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姜悦幽默地说:“这或许就是我中央戏剧学院的启蒙一课吧。”听着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我庆幸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课堂平台上当主角的意识增强并付诸行动了,在这堂课里,学生们开动了脑筋,明白了爱国的涵义,理解了主人公用心良苦拿起蜡烛的动机,学到了做人的正气,这才是属于他们的课堂。


〖片段三〗

  在动脑动笔中回味教材:

  单独安排一课时,要求学生把对本课的所思所想如实写出来。令人欣喜的是学生思路开阔,想什么写什么,不夸张,不造作,既形成了不少共识,又闪现了许多奇异的火花。程鹏写道:“整个课堂同学们在欢笑中度过,这是一堂完全属于同学们自己的课堂。”朱云秋写道:“我爱这堂课,我更爱这堂课的表演,因为这堂课让我学到很多,但最大的收获是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涂志强说:“半截蜡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在表演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刘亚冲也说:“我们对表演非常感兴趣,个个兴致勃勃,课堂活跃,我觉得这样很好,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多上一上这种课。”同学们对本课兴致盎然,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这样的课,是多么地令人难忘。我认为,最成功的是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了,脑、眼、口、手各个感官都在动,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说、写、做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不能不说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理应继续和发扬。


【案例反思】

  《半截蜡烛》的教学多么令人难忘,学生们贴近生活原汁原味的表现震撼了我!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话要说,有那么多问题要问,那么多想法要写?掩卷沉思,我发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兴趣,开启思维,兴趣和思维是本课成功的两个基点。把呆板的文字演变为栩栩如生的人物,符合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通过表演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盘活了课堂,达到了“舍我其谁”──“我是课堂主人”的教学效果。

  第二,相信每个同学都是好样的。我相信每个同学,我的观点是一个同学他的过去也许不好,现在不一定好,但我坚信他的未来一定会好!平日里有些玩皮的鲁明则在表演时活灵活现,我投以赞许的目光,并当众表扬了他,之后的几天里他变了,比以前爱学习听话懂事多了,这不能不说这是本课的一个收获。由此可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于人于己是多么地有益。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一言一行都应特别留意,该表扬的不吝溢美之辞,该鼓励的不留缺憾,该批评的则要婉转而中肯,总之教师眼中的学生就是早春的蓓蕾,就应该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第三,让笔谈成为一种习惯。无疑,本课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练笔的机会,不少同学写得文采斐然,深刻而有见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他们身临其中,亲历亲为,有话可写,写来游刃有余。那么,在学习或生活中再碰到类似情形时,做教师的就应该要求自己的学生立马动笔,绝不让时机悄然而逝,写多短多长并没有关系,只要养成一种勤动笔的好习惯就行。日子久了,学生们的习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是主阵地,教师的言行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在倡导学生是课堂主人的今天,在好习惯的养成上,教师理应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先行者。


【案例启示】

  搭建展现与发掘的平台。


【问题探究】

  如何适时找准激发兴趣和开启思维的切入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8:25:09 | 只看该作者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给你们慢慢解释。现在你们两个要好好地记着: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放心吧,妈妈。
  杰奎琳-(点点头)妈妈,我懂。我真讨厌德国佬。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过了不久,嘭嘭嘭嘭,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德国军官例行检查来了。很奇怪,检查完了,他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也许是因为外面风太大了。
  中尉甲-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
  中尉甲-(不耐烦地)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更亮了一些,不是吗?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中尉乙-(厉声)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杰克无奈地去柴房,下。]
  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先生,要知道,柴房里很黑……
  中尉乙-(瞥了她一眼,不满地)夫人,在自己家里,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杰奎琳-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少校-(看着她那粉嘟嘟的小脸蛋,笑了)当然可以,美丽的小天使。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少校-那么,晚安,小姑娘。
  杰奎琳-晚安,各位先生。晚安,妈妈。
  伯诺德夫人-(温柔地)晚安,亲爱的。
  [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8: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