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主任工作笔记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班主任工作笔记

“惩罚”也可以美丽动人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少用惩罚性处罚手段,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事实上确有少数学生在受到批评后,动不动就寻短见,或离家出走,这样的例子让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中几乎放弃了使用批评的武器。
  但是,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而人在一生中,肯定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进行反思和借鉴,以便今后可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不来的,只能自己积累。
  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问题。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一生受益,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相反,一个伤人自尊心的、令人消沉的批评如讥讽、嘲笑,会让一个人精神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破罐子破摔”。诚然,教师面对有缺点的学生,怒其不争的心是好的,却也应当检讨自己的批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励志”性,是否能催人向上,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正缺点和错误,立志成才?
  那么,怎样的批评教育与惩罚方式才具有“励志”性呢?下面的例子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英国的皮特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的骨髓图,一幅是人的血液循环图。能够摆在这家博物馆里的画,人们都以为是什么大画家的作品,其实不然。两幅画都是一个小学生的作品。这个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有一天他看见校长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狗,于是偷偷地打死了这只小狗,目的只是想看一下小狗的心脏是什么样子。校长发现自己心爱的小狗被小学生打死了,非常伤心,也非常恼火,想要惩罚打狗者。怎样惩罚他呢?校长了解到他打死狗的原因后,做出了这样的惩罚决定:要他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髓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这就迫使那个小学生认真地研究狗的内部结构,并由此对动物的组织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欲望。后来,他就成了有名的画家。校长的一个具有激励性质的惩罚举措,激励这个小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终于不负所望。
  通常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想要惩罚学生时,总是想着怎样可以让学生的身体或心理受到负面的刺激,往往把惩罚变成伤害学生自尊心、伤害学生身体的行为,这是错误的。其实,我们可以让惩罚更加美丽动人,使它具有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而不是让学生在经过惩罚之后,变得颓废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班主任工作笔记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班集体不是一群人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有正确的共同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严密的组织,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一般说来,班集体是在以班主任为主的教师集体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下,通过各种活动,经过各个阶段逐步形成的。
  一.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组建班集体框架阶段

  开学伊始,几十个来源不同情况各异的同学走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就应运而生了。这个时候,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没有组织结构,没有约束机制,也没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同学之间相互陌生,尚未建立稳固的情感纽带。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松散的群体改建成一个具有一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班集体,就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由于班级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班级活动和管理时时处处依赖班主任的决策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最细致最繁忙的时期之一。此时,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提出明确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增强班级的约束力。同时班主任也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把自己的管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全面展示给全体学生,供学生效仿。否则,如果班主任在这一阶段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则很难补救。

  此外,班主任的另一个当务之急是初步建立班级的领导集体。由于在开学初期同学们普遍有一种较高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班级中获得较好的肯定。这时,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一些多边交流活动,抓紧时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选择积极分子并加以培养;在此基础上逐步委任一部分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威信,以便以后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中抽身出来。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班级管理以班主任的具体操作为主。

  2.构建班集体管理体制阶段

  经过前一阶段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开始熟悉,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涌现了一批崭露头角的积极分子,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集体的雏形开始形成。这时,班主任可直接指导班干部,由班干部独立主持一些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有目的地逐步把这些班干部变为班级的骨干力量。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抓紧时间创建班委会,发挥班级民主,把一批品学兼优、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热心班级事业的同学纳入班级的领导机构,根据本人实际和班级需要安排班务工作。

  班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班级建设的成败。在确立班干部队伍后,班主任要精心指导班干部的工作,一方面放手让他们主持班务工作,培养其威信和才能;另一方面要中肯地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促使其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班干部要以身作则,成为班级行为的楷模;第二,班干部要团结同学、号召同学,准确把握班级情况,真正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在这一阶段,班集体的凝聚力有了一定的增强,班级管理由班主任全面主持具体工作转变为班主任指导建议下的班干部的具体管理,在班级活动中全班有了一定的奋斗目标和较为统一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班集体的正确舆论还未形成,多数同学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不强,班级的自我教育功能不充分,因此,班主任要引导班干部着手制定较为细致的班级管理行为规范,初步建立班级的约束机制和压力机制。

  3.完善班集体教育功能阶段

  在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班同学不再是一个涣散的学生集合,而是一个有健全领导体制和约束机制的有机整体。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具有了独立主持班务工作的能力, 大批积极分子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班集体基本上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集体荣誉感,少数班级建设的"落后分子"感受到班级舆论的谴责,而逐步自觉地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此时的班集体已初步具备自我教育功能,学生不再是一个个被纪律和规则约束的个体,而是一个个具有一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能力的班集体的一员。良好的班集体已经形成。

  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由一个面面俱到的"保姆",转变为一个高屋建瓴的主导,班级管理也要推陈出新。班主任要结合学校计划,指导班干部全面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并不断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要有全局观念,细心观察,特别关注被班集体忽略或班级管理压抑的学生个体,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班级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大致经过由组建到比较成熟,再到最后形成的三个阶段;但三个阶段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班主任不断总结提高,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二.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良好班集体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载体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个良好的班集体。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标志:

  1.团结有力的领导集体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导,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素质对班级建设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班主任如果包办一切班级工作,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窒息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班主任应付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也难以有时间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素质。班级建设需要班主任发现培养一大批品学兼优的积极分子,并挑选出一批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干部是班集体建设的支柱,是班级工作和班级目标的实践者,是班主任的必要助手。有了团结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才能更好地组织班级活动,从而树立良好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选好、使用好班干部,尊重班干部的工作,还要动态地调整班干部队伍。班干部队伍的调整,可以不断地激励班干部以及全体同学的进取心,也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班干部,提高他们的领导素质。一个健全良好的班级,应逐步建立班主任--核心班干部--班干部--大批积极分子--普通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

  2.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舆论导向

  班集体舆论是在班级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学生赞同的意见和思维取向。制度管理固然重要,但道德舆论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使班上大多数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成为几十名学生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对班级建设产生极大的约束力,有利于培养健康进取的良好班风。

  班主任在班级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事关班级发展的重要问题上,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而对班级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班主任要毫不含糊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做到表扬深入人心、批评有理有据有节。班主任在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或含糊其辞会使班级意志松懈和涣散,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班级舆论。班级建设中,通过典型示范和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努力在全班形成正确的精神激励机制、道德压力机制、环境影响机制,使班级初步具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舆论道德管理模式。

  3.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积极性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班级建设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成为班级管理中的根本问题之一。我们的教育对象绝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教育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各个学生投身到班级建设的群众性活动中。离开了学生群体的配合,仅靠班干部的努力是不可能建设好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

  班集体的建立当然需要共同意志和共同约束,这是班级每个成员的义务;但在机械的管理约束下,班级中的学生个性可能受到阻碍,甚至形成压抑个性的班级氛围,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容易在学生的内心造成班级建设的抵制因素。我们必须强调班级统一管理的必要性,但不能借口统一管理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审美情趣,可以有不同的素质发展方向,同时也允许并鼓励各位同学对班级管理提出诸多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关注大多数积极分子发展的同时对班上不太活跃的学生寄予必要的关怀。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应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应是千姿百态的朵朵鲜花。

  4.教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

  青年学生活泼好动,单纯的课堂学习会使他们觉得单调乏味,组织好适当的班级活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友谊和团结,有利于建立蓬勃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同时,积极健康的班级活动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环节。班级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并能反映班级各位同学的素质、能力和精神面貌。

  班级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班会,黑板报,文体活动,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等等。班级活动的开展要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为首要目标。如果班级活动总是少数积极分子的热闹,其效果将会因为积极性不够而大打折扣。同时班级活动也不能平淡随意,应群策群力,有创新精神,在思考上下工夫,这样的班级活动才能有号召力,才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才能真正反映出良好班集体的面貌。

  总之,掌握好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会使班级工作获得更大的成绩,在学生进步的同时也使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各位班主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投身于班集体的建设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班主任工作笔记


班级隐性课程又称班级教育环境,它包括该班集体所享有的物质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以 及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这种环境对学生认识、判断和评价是非、善恶、荣辱, 对他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以及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 用。那么,如何加强班级的隐性课程建设呢?
一、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应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指布置教室、净化心灵等工作。

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布置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布置教室时,既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在颜色上的搭配,又要注意学习园地、团的生活等板 报所反映的内容。室内颜色搭配得当,会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 一种和谐的美。如学习园地,要能体现一个班集体的学习目标,团的生活要体现学生的积极 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人走进教室时,顿觉舒畅,好像到了一个最佳的学习地方。

为广开言路,更好地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和净化心灵,还可设立文化长廊,使其作为班 集体面向学校的一个窗口。

二、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要注重加强班级人际关系建设

1.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必须关心和热爱学生。班主任 是否关心和热爱学生,主要受其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支配,富于理性 特征。而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的,有很大 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这样,师生之间就要多接触。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 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 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 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由 此可见,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并不都那么简单。班主任若要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并起主导作用, 不仅要始终如一地关怀和爱护学生,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 艺术,要有庄重的仪表和高雅的举止等,并做到无私和没有偏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和信赖。

2.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心理距离近的同学,心情舒畅, 无所不谈。如果一个同学与班内多数同学有矛盾,可以想见,他的心情不可能愉快,整天都 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之中。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 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沟通,是非标准不一,难以形成心灵的默契。

作为班主任应怎样做呢?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公道正派,起表率作用,带领班级干部、 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核心力量,自然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 爱、信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三、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还要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

舆论是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否形成正确的舆论、 树立良好的班风是衡量这个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 手段,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这一教育目的。例如,可以经常给学生讲师范生守则,开展有关 道德问题的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等,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班主任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这一常规管理对形成良好的班风会起到巨大的作 用。既表扬好人好事,也要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抵制歪风邪气,形成人人要求进步,争做 好人好事的风气,把班级引向正确的方向。

班内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如学习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等等, 这些制度的实施会使班级在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等方面都能有章可循,久而久之就会养 成习惯,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风就形成了。

一个坚强的学生集体需要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班主任要通过观察学 生的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和言谈举止来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教育这些学生虚心诚恳、严 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学习的模范、守纪的模范,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团结同学,关心他人。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仍处在养成教育阶段,只要我们注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一个 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舆论 导向,就一定能够搞好班级隐性课程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班主任工作笔记

早恋,即过早的恋爱,是一种失控的行为。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正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调查表明,中学生早恋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向,如果对策有力,治理不当,就能遏止继续蔓延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友,重视友谊,男女同学喜欢在一起踏青、划船、过生日度例假,渴望交上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吐内心的烦恼,取得真诚的理解,寻找心灵的慰藉,共同探讨人生的奥秘,切磋学习中的疑难。男女同学之间的这种正常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谊,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年轻人心理的稳定和人格的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可贵的友谊应该小心爱护—大力倡导。如果把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视为“不轨行为”,如果一看到男女同学单独呆在一起,或接触频繁一些,就住“谈情说爱”方面联想,只能激起中学生极大的反感。

    中学生一旦堕入情网,往往难以克制自己情感的冲动,一旦彼此表达了爱幕之情,便立即亲密地交往起来,常因恋爱占去不少学习时间,分散精力,而严重影响学习和进步。他们中的大多数对集体活动开始冷淡,对集体产生了离心力,和同学的关系渐渐疏远。加上舆论的压力和家长、老师的反对,往往使早恋者有一种负疚感,思想上背上包袱,矛盾重重,忧心忡忡。这种情况给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心理上的障碍。

    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爱情的基础,观念、信念、情操是否一致是决定爱情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学生思想未定型,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海的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航路,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

    中学时代是打基础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没有定向,对每个中学生来说,今后的生活道路还很长,各人将来将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难以预测的,一个较成熟的青年,总是先考虑立业,后考虑成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各人的思想感情将不断发生变化。中学时代的山盟海誓往往经不起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中学时代的早恋十有九不能结出爱情的甜果,而只能酿成生活的苦酒。

    中学生模仿性强,相互间影响较大。早恋往往具有“流行病”性质,极易互相感染。早恋者的行为表现会成为刺激周围同学的不良诱因。在一个班级里,一旦早恋成风,就使集体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班主任必须遵循青春期教育的基本原则,防止早恋的发生,及时解决已经出现早恋问题。

    尊重关心,正面疏导。

    对于早恋的学生,绝对不能加以歧视,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没有这种“教育爱”作为纽带,师生之间的心灵就无法沟通,本已闭得紧紧的学生的心扉将封锁得更加严密。有的班主任视学生早恋为“大逆不道”,一旦发现哪个学生有早恋行为就采取“紧急措施”,如公开点名批评或虽不点名实有所指的暗示批评,勒令检查扣压信件,限期断交,等等,甚至动辄斥之为“作风不正派”、“思想品质不好”,或用讥讽挖苦的语言当众羞辱学生,或向家长告状,借家长之手严加管教。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极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正陷入早恋迷途的学生感到压抑和苦闷,可能促使个别认识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为“殉情”而轻生,为“私奔”而出走,更多的学生则出于逆反心理,越是反对,态度越坚决,越是禁止,谈得越热火。

    中学生的身心发育差异很大,又都处于性的敏感期,因此,对早恋者的教育不宜在班级集体中公开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早恋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造成思想上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对集体的离心力,在集体中的孤独、冷漠的感受会间接地强化他们的性欲冲动。另外,公开的批评教育也会使其他学生出于好奇心理而妄加猜测或议论纷纷,这就会成为产生早恋行为的诱因之一。有的学生原先只有那么一点儿“意思”。经过同学们的纷纷议论,可能“弄假成真”地认真谈起来。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去处理,而先要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避开众人,个别施教,尊重学生的隐私,严格保守秘密。可以个别谈心,也可能在符合学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日记、书信等说“悄悄话”。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是必要的,目的在于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斥责、不辱骂,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心地相融,信任谅解,和学校教育取得密切的配合。

    晓之以理,束之以规

    对早恋学生不能粗暴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以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他们终身幸福的问题。由于中学生自我克制的能力较差,在通过说服教育,学生心悦诚服的前提下,班主任可帮助学生订出自我约束的守则,并帮助督促他们自觉地履行守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9-23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班主任工作笔记

写班主任工作笔记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8-9-24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班主任工作笔记

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班主任普遍有主观性、随意性。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我们的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无巨细都要管。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得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我认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

  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1、班级总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用权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2、引导学生制定分解目标

  分解目标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1)横向目标。横向目标其外延涉及学习风、组织上纪律、班风班容等。对每一项目标,都予以量化,变软性任务为可检测的硬性指标。我班每个小组都讨论制定了学习、纪律、路队等到的目标,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激发学生把潜在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每一级的情况有专人记录,每月一统计,评出优胜组,期末按目标评出各项最佳小组。

  (2)纵向目标。纵向目标 是指“横向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达到期具体标准,须明确设计。如达标运动会前两个月,我组织学生讨论班级达标目标:首先年级组争一保二;其次,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能制定个人目标;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达到 个人及班级目标,并制定个人训练计划。结果全班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有的还超过了目标。优秀人数从原来的7人啬 到了13人。特别是两位男同学更加激动,因为他们摘掉了不及格的的帽子。

  学生通过参政目标的制定与实践,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心,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 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因此,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佣学生装都有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1、建立值周制度。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老师”。班中的事由值周小老师全权负责。晨会、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老师只加以启发指导,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做。值同小老师还要负责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装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组 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团结,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改革班干部的选举方法。以前班干部的选举由学生提名,举手表决通过。常常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从进小学开始,就因为听话、大胆等原因被选上班干部,以后又因为有了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组织上和管理能力,从一年级到毕业,连选连任,致使多数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我采取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班干部从没有担任过的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同学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干部以后走上社会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事业的关系。

  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周小老师管理班级,负责检查各管理小组的工作,并记录检查情况。

  3、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班里建立若干管理小组。每个管理小组职责分明,分别督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维护班级纪律秩序。如路队组--负责放学排队及回家路上的纪律;卫生组--负责教室及包干区的清洁工作,检查个人卫生;课间纪律组--负责课间纪律的检查,协助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等。

  各管理小组建立后,各组的岗位责任明确,并由组长负责。组长是一周一轮,负责记载好当天检查的情况。

  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虽然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忽略教师的点拨。为了调控好整个班经受管理机制的运转,必须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火车头”作用。班主任可以把班级日常工作分成学习、卫生、纪律等几部分,每部分由一位同学主管。每天放学后,各管理小组组长分别向自己的主管同学汇报,主管同学再向值周小老师汇报。值周小老师把各主管同学汇报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并向班主任汇报。

阳花 这种形式多样,人人参与,各司其职的自我管理机制,使学生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也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 管理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级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员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每学期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老师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去集思广益,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的主题队会,制定好一学期的主题班、队会计划,并选好主持人,做到人人参与,富有个性。由于这些班队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每个步骤都有学生的参与。在参与中,学生装的自治能力得到提高。

  2、新颖别致的晨会课。晨会是班级活动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同学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老师应尽可能性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值周小老师根据本周的行为训练重点安排一周的晨会内容,主持人按学号轮流,一在一轮。晨会内容有新闻交流、小品表演、辨论赛等。每周五,由值周小老师总结一周的情况,提出下一周的努力目标,同时推选好下周的值周小老师。

  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常规化的系列的活动,既有针对性,又有启迪教育意义,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班集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们,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每个学生自找一名对手(水平相当),老师可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时时可激励双方。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快。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装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以自己为本,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8-9-24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班主任工作笔记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一、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班级群体对管理目标在心理上的认同

在班级管理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如学生对学校分配的任课教师有看法,班主任就要及时协调、沟通。94年学校安排了一位老教师来任教本班的语文课,一段时间后,学生纷纷来我处反映该老师上课节奏慢、音调低、不善于课堂管理等,要求学校撤换其他教师来任教。我了解到一方面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过于偏激,另一方面现实情况是学校不可能就此撤换一位勤恳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我当机立断决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该教师的光辉历程及教学长处,提到该教师有多篇论文、论著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特别提到该教师曾为名曲“二泉映月”填词并在全国范围内播放,学生听了渐生对该老师的崇敬之心,仰慕之意。加之该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慢慢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接近了,感情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也默契了。由此可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二、要注意心理换位,以化解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岐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已有理就去“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三、要从个性特点出发,注意到班级中学生个性的相似和相容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一般情况,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要教会学生心理相容

所谓心理相容,即要求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情感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愿意接受教育者和能对教育内容认同、相信、信服。中学班集体是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又有凝聚力的一个中学生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利于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的良好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教化功能便无从谈起。只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如学懂,会用;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如幸福,快乐;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如认可,获得成功等。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止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而且可激发出每个学生为集体做贡献的潜能。使班级进入高层次的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2: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