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9:4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上日出》教后反思   终于上完了《海上日出》。由于是新学期的第一篇课文,彼此之间的习惯还不太熟悉,所以不是很顺利。单是指导读课文,记不清化了多少时间,两节语文课基本上都在读,每天的早读时间也在读。先是范读,再是一句一句地领读,后来又是当堂背给学生听……虽说读书要强调理解地读,这样才能做到有感情,但我觉得有时候形式也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班的实际情况。学生来自好几个地方,最麻烦的是有些农村孩子,他们的朗读我实在是不敢恭维,整篇课文一个调子,没有根本轻重快慢的变化,特别是该读轻声的地方,不知怎么的,不但不轻,反而读得特别重,倒也是别有风味,常常惹得同学阵阵欢笑。我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学生的笑声也是善意的,我只是越加觉得肩上的分量。
    重朗读重吟诵,是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叶圣陶老先生把朗读称之为“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感通了。”散文大师朱自清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言里头。“先由教师泛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习着读,有时还须背诵”。不错,三分文章七分读,特别是像《海上日出》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
    教学《海上日出》,除了让学生好好地读,我都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不读简直就不算学,不读就不能领悟文章的要义。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深情的“美读”,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思想感情。如果学生从来不懂得享受朗读,那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课文后面有四个思考练习题,第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第四题“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我没什么意见,第二题要求说说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和“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纯属多余,可以不要。第三题摘录了四句话,“(1)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要求说说这些句子那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呵呵,自己去体味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9:48:38 | 只看该作者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雾,跳出了海面……”。《海上日出》中作家巴金把日出的雄伟壮观及他对日出美景的赞叹之情都倾注于笔端,融入这段拟人比喻手法的描写当中了。但我想,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句子,要真正读懂它,感受到日出的壮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透过表面的文字去感受日出的雄壮,体会作者的情感,潜移默化受到感染,并由此产生与作者、作品相一致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读懂课文呢?!想像!只要引领学生去展开想像的翅膀,就能走进作者的心里,就能感受到作品语言文字的魅力!

我这样做了,果然成功了!这次成功,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想像,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心里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次成功,也使我进一步反思: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也引导学生去想像,但他们却“启而不发,想而不像”呢?

反思之后,我得到几点启发:

一、    要选择时机。学生自读此段后,我并不急于引导学生去想像,因为此时他们的思维尚未启动。我问:“这段话,你能读懂哪些地方?有疑问吗?”经过反复交流,句子意思都能理解了,但有人问:“负着……,一跳一跳……,都是用来形容人的,为什么用在这里,太阳出来这么难呢?”此时,才是启发想像的时机!有疑才有悟,学生有了疑问,才能触发他们去思考,探求研究的愿望,才能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    要创设情境,有时候学生想像兴趣的激发,需要一定的情境。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情境创设也是不可缺少的。那天随着老师深情觉悟地过渡,我播放了一段精心挑选的音乐,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感受在时而舒缓、时而雄壮的乐曲中,我充满感情地朗读着,陶醉在自己的想像之中,音乐停了,学生慢慢地睁开眼睛,他们眼里充满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亮光,为此教师情感的调动也很重要,自己不入情入境,学生怎么会进入情境呢?

三、    要体验想像。想像后,学生积极地描述着自己的想像“我看到了太阳像一个健壮的青年,使劲向上挺……”,“我看到了太阳先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向上,到了最后,红了脸,使劲一下子上来了,那力量是无法抗拒的……”,“这就是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学生兴奋地描述,没有相同的答案,老师仔细地听着,充分地给予肯定和赞美,这种肯定和赞美,更激发了学生的想像,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我与学生一起想像着、体验着、享受着、沉浸在想像的美妙境界里。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观点的过程。而无论是把握思路、线索、还是理解内容,都需要丰富的想像,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中一旦有丰富的想像积极参与,语文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9:49:50 | 只看该作者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是一节flash动画制作课,知识性技术性及操作性都很强。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是带领大家观看两段视频,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然后观看动画范例,激发学生制作欲望,最后是在讲练结合中带领学生完成海上日出的动画制作。让学生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随时解决问题。
    课后对本课教学进行了反思,觉得在本课教学中不足的地方有:
     1、本课在引入环节时间过长,观看两遍视频有些重复,实际就观看第二个视频让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感受海上日出的景象即可。如果压缩成一个视频的观看使导入环节时间变短,就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操作训练。
     2、在设置天空及海面由暗变亮的动画时,天空的变化过程由老师带领学生制作,而海面的变化应该放手学生自己去制作,因为学生已经有制作天空元件由暗变量动画的基础和能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新知识,还学到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
     3、动画完成测试影片后,我是直接告诉学生把海面图层上移到其它层上面,就符合日出规律了。课后觉得这个环节应该不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制作完成后进行测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太阳怎么在出来之前就能看见啊?这时候告诉学生解决的办法比较好。教师的任务在于将学生引向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并引导他们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能主动地去学习、自主地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在本课教学中,还有一些环节觉得处理的比较不错,是个亮点:
     1、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问题,有的学生很快完成制作任务,而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慢,老师没办法顾及到全体同学,而完成快的同学又没事干,等着很不耐烦,所以我就充分利用学生这个很好的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好的同学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这种由一个学生教另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能促进各类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伙伴教学”形式的出现,可以大大缓解教师指导学生的压力,弥补教师不能照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的缺陷。这个做法很好。上课时教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精解细讲,并作示范演示,然后将大部分时间回归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在教师讲授完后,可以选择学习成绩好、有耐心、有热情的学生作为“伙伴教师”,协助教师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也可以延续到课下,这样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2、课堂上陈悦同学在制作过程中觉得自己的作品颜色不够理想,想改一改,却不知如何处理便请教老师,我发现这是学生的共性问题,于是及时采取与全体学生讨论研究、演示的教学方法,从而把学生通过自学后产生的心存疑虑难以明白的内容解决了。
     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设计环境,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上机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地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9:50:14 | 只看该作者
海上日出》最后一句话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我在反复琢磨怎样才能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真正感受到这奇异壮观的景象呢? “这么美的文章一定要读,要用各种方式的读代替讲解,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这是我们集体备课时达成的共识。思路是正确的,那么到底要怎样读呢,仅仅读就够了吗?

一、读出层次,以读促学。

      教学中读的设计要有层次,第一遍读要读正确,读后验收过程中要有指导。本课教学时我把要认的字“霞”和“范”拿出来,由字形、字音到字义,认识这两个字,会读、会写,然后结合句意进一步理解真正明白“红霞、云霞”的意思,并借助这个生字的识记,指导读熟文章的二三自然段,也就是晴天日出的情景。第二遍读是指名按自然段读,这次读就是要读流利。第三遍读是默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文章从哪儿自然段到哪儿自然段写海上日出过程的。这次读目的就是要孩子们逐渐学会理清文章层次 。如果说前三读是基础的话,那么以后的读就应该是深化和升华了。

    二、对话文本,精读品悟

    精读的设计我重在抓住文章内容教学生去体会感悟。晴天日出部分学生自由读,默读,我又进行了范读,这样读过之后,我请孩子们自己谈谈日出的过程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孩子们抓住“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的可爱。”这两句话来理解。有的孩子说从“使劲儿向上升”体会到太阳在不断的努力。有的孩子说从“终于”看出太阳升起的艰难过程,不付出努力是不会有成功的。有的孩子说:“太阳升起好像在催我们进步”。孩子们各抒己见,这时候我及时补充巴金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告诉孩子们,巴金老先生不仅仅在写太阳升起,一切景语皆情语,它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过有云时日出的部分,你会有更多的感悟。于是孩子们立刻进入读书状态,陶醉在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奇异景象之中。有孩子说:“连我自己也成光亮的了”,是被日出的美景陶醉了。还有的孩子补充说:“太阳慢慢透出重围那一刻,是在告诉我们乌云遮不住太阳,沙子掩不住金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说:“孩子们你们体会的真好,你们真会读书。是的,海上日出这伟大的奇观,确实是催人奋进,它似乎在告诫我们每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怕艰难困苦,不懈努力。”此时我出示两个成语“旭日东升、如日中天”孩子们这两个带日字的成语一个是说太阳刚刚升起,就是形容我们孩子们个个如初升的太阳,充满了希望;一个是形容成年人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孩子们让我们在走进美景领略奇观齐读晴天日出过程的部分。

     看到孩子们的生成后,我又在告诫自己,读是语文课的血肉,而思考才是语文课的灵魂。读重要,思考更重要,一定要触动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的心灵与作者产生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8: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