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3:1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反思
   在平常的语文教研活动中,几乎每位老师上完一堂课后,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上课的兴致很高,可是学生懒洋洋的,似听非听,不进入角色。” “唉,怎么都不举手回答问题,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其实我们应该很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找找自身的原因:一是教师讲得太多、太滥、太杂,导致学生漫不经心,恹恹欲睡,哪怕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有时也能让不少老师讲成枯燥的“说明文”;二是教师问得太多,太碎,导致学生无所适从,索性不去想;三是设计的练习机械、重复,导致学生练习时索然无味,敷衍了事。我认为上一节成功的课关键在于如何组织好课堂,如何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出能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环节。如我在执教《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文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搜集到了贫困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照片,然后以《让世界充满爱》作为背景音乐,播放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走进贫困山区,走进这些同龄人。很多学生看完图片后,都流下了泪水,并能谈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最后环节我是以歌曲《爱的奉献》做背景音乐,播放希望工程图片,这一环节的设计同样触及到了学生心灵,学生的情感火化都被点燃起来,每个人的内心情感都通过读文、谈感受等形式得到了释放。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自己比喻成课堂“编织匠”,利用最巧妙、最和谐、最贴近学生心灵地“编织”方法,将我们的课堂组织的生动有趣,多姿多彩。
   在这样的课上,的确能感受到共同参与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师除了要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外,还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与他们多交流、多谈心,用“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感染他们。用教师的情感去震撼学生的心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3:15:42 | 只看该作者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反思

    槐芽中心小学     武亚宁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一章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比较优越,对于那些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又那样艰难的学生,了解的比较浅显单一,如果我不利用资源的辅助教学,我想只凭老师绘声绘色的教,学生不会体会到那样的艰难,那样的刻苦,我想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情性,就要设计好教法和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前我上网进行查询,找不到合适的课件,于是我就通过【网络资源】搜集“大眼睛”图片、贫困山区孩子艰苦学习短片、希望工程、还打开了【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一些,与这节课有关的内容共19张,但这些不能满足我上课的需要,还自己制作了3张幻灯片,共22张。我想有这些内容,我的教学就如同锦上添花。

在教学这节课时,尤其在教学第四部分锁定重点,品读“大眼睛”内涵时,我课件出示贫困地区孩子失学、辍学的图片。一下子把孩子从现在幸福的生活氛围中拉到了他们从未体会过的另一种生活,学生看到这些图片都不由得产生同情之心,谈出了自己看后的想法及做法,谈得很生动,很有教育意义,许多孩子流泪了,在这种气氛下,很快学生就融入到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中。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所感动,想象如果没有这些精美的课件,只凭老师说说得再好,那和看这些贫困地区孩子失学、辍学的图片是不一样的,可见在上每节课时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处理教材,驾驭教材。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信息社会与我们心心相依,例如在教学第2——5自然段,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录象,谈谈这是怎样的一双大眼睛,你联想到了什么。然后再读文,把你体会最深的地方做好批注。之后,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感受,教师在旁指导,并抓住重点句子进行练读,使写与想结合,读与悟结合。学生当时的理解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围绕“我们如何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伙伴”进行讨论。如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并号召其他同学也投入到帮助贫困儿童的实际行动中。

      虽然这节课,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暴露出一些不足:

1、朱熹老先生说过:“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言教学中“读”是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从学生读的形式看,还是从读的次数看,都感觉太少,读得不够到位,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缺憾。

2、在课件的制作上,应再细心些,课前多练习些,熟练掌握技巧,以免出现不该出现的失误。

3、课件制作的太多,弄的教师手忙脚乱,课件他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要少而精,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4、一些课件上的字迹太小,坐在教室后边的学生看的有些模糊。

5、学生只注重课件的播放,忽略了老师的教,今后要教给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方法,使其正确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3:15:57 | 只看该作者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反思
提要: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一章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贫困地区的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熟悉背景,帮助理解。

北师大教材编排了“金钥匙”的阅读方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金钥匙的方法理解课文,就能授之与渔,使学生终身收益。四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安排“金钥匙”——了解背景,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先带领学生学习金钥匙内容,然后紧接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课文背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布置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希望工程和苏明娟的背景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为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作好铺垫。

2、抓重点词句,理解“大眼睛”内涵。

在品读大眼睛内涵时,指导学生自主读文,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来理解,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在课文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大眼睛的理解。出示重点段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然后启发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背景,让学生谈谈字迹联想到了什么。

3、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贫困地区孩子艰苦的生活、恶劣的学习条件,这些背景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缺乏体验。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与背景资料,适时地引进现代媒体,介绍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情景,尤其是贫困山区孩子的艰难求学的录像资料播放,鲜活的画面,直观的形象,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这一刻,学生感受到贫困地区儿童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

4、升华情感,努力实践。

最后环节我是以歌曲《爱的奉献》做背景音乐,播放希望工程图片,这一环节的设计同样触及到了学生心灵,学生的情感火化都被点燃起来,每个人的内心情感都通过读文、谈感受等形式得到了释放。冰让学生谈谈今后准备为写昂工程或贫困地区的孩子做些什么。

虽然这节课,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暴露出一些不足:

1、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从学生读的形式看,还是从读的次数看,都感觉偏少,读得不够到位。

2、在课件的制作上,应再细心些。

3、忧郁课堂容量较大,学生最后进京小练笔的时间仓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3:16:11 | 只看该作者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教学反思

    1、看到本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幅插图,特别是这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更是引人注目。我在教学时抓住大眼睛直奔文章重点:作者是怎样描绘这双大眼睛的?他联想到了什么?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我抓住描写大眼睛的句段设计不同形式的读,从字里行间品味对“渴望读书”的“感动”。同时努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与大量的背景资料,揣摩大眼睛的独特魅力,感受贫困地区儿童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和在重重困难中坚强求学的意志。
    2、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因此阅读课文时我引领学生对本文对贫困山区儿童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解,有的通过互联网,有的看电视、看报等搜集了资料,同时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在学生、文本和教师之间展开深层对话,用心灵去触动心灵。直观的图片导入、音乐的渲染、深情地朗读,让学生很快理解了作者的联想,并由此逐步去了解照片的来历、希望工程、人们的爱心援助等;学生的情感在这一刻深深地被震撼,在讨论中学生真挚地谈了自己的想法,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并反思了自己的学习行为。我们和这些贫困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他们的坚强与执著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人们的爱心也让我们热血沸腾。正如一首歌所唱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7: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