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2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0:0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年级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田忌赛马》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是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使学生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思维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田忌、齐威王和孙膑三人的思路,其中孙膑的思维推理是难点。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一、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往往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要培养学生较全面的思考问题,就要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基于此,我没有让学生按自然段的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扣题眼赛"字,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次赛马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给了齐威王;第二次赛马又是怎样赛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弄清楚"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通过充分地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知道两次赛马是谁胜谁负,而且明白了第一次赛马齐威王胜了是因为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一点,再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进而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全篇,理清了课文的条理。这样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发展。
     二、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正确地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指导学生根据课后问题,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我让学生思考"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来赢得比赛胜利的好办法,而田忌却想不到,齐威王也始料不及呢"?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深究课文的兴趣。此时我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第二部份,要求学生细读,划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和词语,抓住这些语言文字进行默读思考和朗读体味,再联系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分析问题的思路。学生学到这里,就能较顺利地通过人物的外部形象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一步步探明人物的思索过程,明白孙膑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乃是仔细观察、周密分析,认真推断的结果;而田忌失败后只是一味的懊恼,不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找出挽救之方法,自然是无回天之术;齐威王"得意洋洋"夸耀自己的马,根本没发现对手与自己的力量并不悬殊,所以再次比赛时斗力不斗智,仍按原来的顺序出场,当然只有输得"目瞪口呆"了。
     三、揣摩心理,理解人物
  在教学时,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把握人物的心态,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文中出现了较多对话的段落,很适合表演或分角色朗读。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分组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认真揣摩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心理,并可依据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设计表演。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举手进行表演或朗读,将齐威王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的形象表现得十分到位。这样,学生们在理解了人物的同时,也体验了文中人物的各种情感。指导比较分析,启发求异思维。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导学《田忌赛马》第四段时,为了帮助学生懂得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我先指导学生对两次赛马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次田忌齐威王第二次田忌齐威王
  (斗力)(败)上-上(胜)(斗智)(败)下-上(胜)
  (败)中-中(胜)(胜)上-中(败)
  (败)下-下(胜)(胜)中-下(败)
  学生经过比较分析,便很快地说出田忌转败为胜是因为在孙膑的指导下,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终于以胜两场输一场的战绩获胜。我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拓宽训练,启发他们思考:除了这种出顺序田忌能取胜外,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取得胜利?让学生试着排其它顺序。学生很快地排出另两种对阵方法:
  田忌齐威王田忌齐威王
  (败)上--上(胜)(败)中--上(胜)
  (败)下--中(胜)(胜)上--中(败)
  (胜)中--下(败)(败)下--下(胜)
  结果:1 :2 结果:1 :2
  学生很快又说出从以上排法可以看出,除了第二次比赛的顺序餐,其他顺序田忌都不能取胜。我再进一步拓宽训练,问道:"假如齐威王也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应当采取什么办法才能保持不败?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断地得到发展。
     四、学生演示,体会内容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好马的学具。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与同桌用纸马玩赛马游戏,演示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的情况,了解课文内容,找出两次比赛田忌一胜一败的原因。然后,请学生们摆出田忌和齐威王赛马时所有可能出现的对阵形式(一共有四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在游戏中认真思考,便能够正确理解课文,深刻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同时,学生们也得到了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
     最后,我让学生看板书思考课文内容,谈自己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发。学生贯通全文的思考,必然是见仁见智、有话可说。至此,学生对课文蕴含着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肯定有所领悟,而学生思的能力也得到拓展,做到了学有所得。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了“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教学理念。
     2、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让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3、教师能摆正师生关系,用民主指导取代权威传授。自始至终都在努力创设和谐、愉快、自主探究的氛围,学习知识中,教师不进行滔滔不绝地分析,而是指导学生通过读、讲、议、演、说等方法亲身体验学习,经历学习的过程。
教学中的不足。
1、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两组对话时,若能做到恰当、适时评价,效果更好。
2、 “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一节课不可以预设的太多,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更易被调动起来。然而这一能力,则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和、教学机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这种运筹帷幄的能力,才能将一节课上得游刃有余。
    3、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这节课当成一个起始点,继续深入地钻研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0:06:31 | 只看该作者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临江市桦树中学    孔平

一、游戏导入,明确目标

    在用“游戏”导入的时候教师要很好的把握好“两副纸牌”真正的用意是什么?时间,不要超过五分钟;在做游戏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游戏规则;并且在两次纸牌游戏中要抓住:让学生学会自已发现问题,然后自已总结问题。尤其是在第一次游戏中,学生如果选择了黑牌就一定要坚持让他先出;学生如果选择红牌也一定要让他先出,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如果先出牌的话就很难赢”。反之,当学生提出让老师先出牌的话,作为教师就要试探地问他:“为什么让老师先出”?他也许会说:“因为按排序对应,黑牌每一张都比红牌大,红牌要想赢就得让黑牌先出。”这一次的结果显而易见,学生很轻松的以2:1赢了我。面对兴高采烈的学生,我就会很轻松地让他们进入了文本之中。

     二、给动画配音,从而进一步把握人物

   “给动画配音”这一想法是由于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有关《田忌赛马》课件而产生的,当时看到这个课件时我突然有一种灵感,如果让学生试着配音。那么他们就会很主动的去读课文、就会把文中描写了两次赛马的过程,尤其是孙膑献计时每个人不同的神态,不同的心理,用精彩的对话表现出来。这样我不就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了吗?于是我马上请我们班的黎杰同学和我一起试着以讲故事的形式来给动画配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本

    1.出示课件:演示两次赛马经过让学生对两次赛马有个深刻的认识,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自己发现:“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这两句话,然后重点理解后一句。这里要求教师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教师适机指导。

   2.列出自学提纲,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完成。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要有很强驾驭课堂的能力,第一次听到“驾驭”这个词时是李校长在听完我讲的《海底世界》之后对我所做出的评价,说句实话当时我并不知道“驾驭”这个词究竟是什么含义,但敢肯定这是一句对我很有鼓励的话,就因为这句话让我在执教《田忌赛马》之后又有了一次真正的认识。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用“游戏”导入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如果好怎么导,如果不好应放在哪个环节更有说服力?因为当时我对这个游戏导入的着眼点放在了结论上:“只要红牌先出就一定输”,结果导致我当时思绪浑乱,因此我当机立断这个游戏不要了,都把我自己搞糊涂了!我还怎给学生讲呢?经过自己反复的思考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了!用游戏进行导入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尺度──就是游戏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去总结规律,而我当时没有把握好这一教学目的,我错就错在“总结规律”这一块了。由此我不仅想到如果自己在课堂上面对着无数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时提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去处理?通过本节课的执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好教师一定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积累语言是学生走向知识殿堂的一个重要起点,语文教学要想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尤其是正处于积累语言黄金阶段的小学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内化。

    如何利用好课件,还记得初登讲台时,我执教的第一节信息技术整合课《小蝌蝌找妈妈》,每次背课都要反复推敲“台词”以做到烂熟于心。课堂上时而提问,时而讲解;学生时而回答时而听。总之,课堂上我千方百计地诱导着学生钻到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之中,来个“请君入瓮”,最后师生“不谋而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可现在仔细一想,当时我这节课好想从始自终都是我一个人在不停地操作我的课件,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最后反到把自己弄的筋疲力尽,口干舌燥。现在看来,当时课堂气氛虽然热闹,但学生缺乏自主,课件也成为我的忠实执行者罢了。这次用课件讲《田忌赛马》这一课时,由于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我校掀起了学习新课标的浪潮。实践新课标,从教材中挖掘出新意来,让教材的教学设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也能熠熠生辉,成为我这次教学《田忌赛马》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本着课件是为教学服务这一思想,再不用像初用时那种杂乱无章、手忙脚乱了,我这回有条不紊,用动画片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的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让他们主动地读课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评,在互评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独特体验,不仅熟知了课文的内容,更内化了课文的语言,从而进一步体现了课件为教学服务这一教学目的。

  四、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了“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教学理念。

  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孙膑的语言更是能反映孙膑的智慧。教学中,我首先对“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啊”进行引导分析,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感悟、理解。交给了学生方法后,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描写孙膑语言的其他句子中谈自己的感悟),随后及时进行问题的梳理力求让学生悟透、悟深。

  2、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让学生主动领略和体会语言文字,在体会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3、教师能摆正师生关系,用民主指导取代权威传授。自始至终都在努力创设和谐、愉快、自主探究的氛围,学习知识中,教师不进行滔滔不绝地分析,而是指导学生通过读、讲、议、演、说等方法亲身体验学习,经历学习的过程。

  五、教学中的不足。

  1、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两组对话时,若能做到恰当、适时评价,效果更好。

  2、 “生成”是新课标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一节课不可以预设的太多,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更易被调动起来。然而这一能力,则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和教学机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这种运筹帷幄的能力,才能将一节课上得游刃有余。

  3、课堂密度大,在最后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若能留出几分钟,要求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朗读,则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0:06:4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
       《田忌赛马》是一篇老课文了,如何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旧教材,是我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堂课下来,有以下几点让我感触颇深。
      一、让后进生也积极起来。
      我班有个男生,不爱学习,上课总是无精打彩的,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这次教学过程中有个任务是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当我要求小组起来朗读时,他们四人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我毫不犹豫地让他们这一组起来朗读。这次,这个小男生读得极其认真,虽然在读的过程中并没什么感情,而且读错了好多字。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此时此刻,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先贤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自主合作学习不仅扩大了参与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的形成。
      二、教师要做好“试金石”。
      当我上到最后一个环节时,提问到:“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这一问,似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侃侃而谈,有的说:“我喜欢孙膑。因为他足智多谋,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有的说:“我最喜欢田忌。因为他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当时,我注意到了平时不爱发言的江皓祯同学也举起了手。当我提问他时,他说:“我最喜欢的是齐威王。因为他很会养马。”他的回答让我感到惊愕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份惊喜。这个平常看似不起眼的学生说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想出别人所没想到的。从中,也使我深深地地领会到了: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关键是我们老师这块“试金石”要去发现,为他拂去尘埃,让他放出灿烂的光芒来。
      三、教师要善于倾听
      作为一堂公开示范课,我们总希望能顺顺利利地进行,不希望出现什么“意外”。但这“意外”往往能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当时有个学生用“能屈能伸”这个成语来评价齐威王,随即,我愣了一下,本课体现的是“伸”,何来“屈”呢?如果让其说出理由的话,这个学生平常一说起来总是长篇大论,没完没了。而下课的铃声快要打响了,这样的话,务必会影响我的教学计划。因此,我不置可否,算是默认了他的答案,第二节课时,我让他说出理由。他说:“齐威王作为一个王者,当他输了的时候,并没有动怒,只是目瞪口呆。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他是个能受住委屈的人。”此时,我真后悔上节课没有及时捕捉这个“亮点”,差点抹杀了他的“与众不同。”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在当前课改新理念下,不能仅拘泥于形式化,公开课没有必要为了追求表面的精彩而去抹杀学生的个性,还公开课一个真实的、自然的面目。
                                                       (中心校  周彩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0:06:57 | 只看该作者
教后记
《田忌赛马》讲的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大将田忌在赛马时以智战胜
了齐威王的故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简单,但
读来很有情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
这篇课文的思维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田忌、齐威王和孙膑三人的思路,其中孙膑思维推理是难点,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这些方法。
首先,以“赛”为切入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善于全面的看问题,能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问题的本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就要培养他们较全面的思考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所以,课堂上,我没有按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筘题眼“赛”, 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结果却不一样?通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知道两次赛马谁胜谁负,而且明白了第二次赛马田忌胜利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从而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全篇,理清课文条理,就这样,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多方面思考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文,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就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课后问题,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从而培养思考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我让学生思考“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调换马的顺序来赢的比赛,而田忌却想不到?”通过读读课文,找找相关词语来思考,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再联系课文就能明白孙膑想出这样的方法是仔细观察、周密分析、认真推断的结果。
最后,我让学生看板书来说说有什么要对课文中的人说的,学生贯通全文的思考,必然是见仁见智、有话可说,学生对课文蕴涵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肯定有感悟,而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拓展,做到了学有所得。
语文教学是一个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并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发展思维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7: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