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22:3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导学案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第26课  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 疏通文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 熟读、背诵全文。
3、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疏通全文,熟读、背诵全文。
难点  了解借景抒情、卒章显志的写法,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走近范仲淹
(请你查找有关资料。)
2、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谪守  浩浩汤汤  属予  霪雨  日星隐耀  樯倾楫摧  忧谗畏讥  岸芷汀兰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2)解释下列词语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朝晖夕阴:   骚人:   山岳潜形:  
樯倾楫摧:    长烟一空:    静影沉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录音,思考:本文叙述何事?描绘怎样的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梳理文章结构
三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疏通字词,弄懂文意
    予观夫巴陵胜状(  )           南极潇湘(    )   
观                             极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感极而悲者矣(   )
    而或长烟一空( )      而或长烟一空()    政通人和()
或                    一                   通
    或异二者之为( )      一碧万顷( )       北通巫峡()
    政通人和(    )           浊浪排空(    )
和                        空
   至若春和景明(    )        而或长烟一空(    )
2、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3、赏析
登上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并欣赏好在哪里?
四  课堂小结
第2课时
一  温故知新
1、默写字词。
2、小组朗读、背诵课文。
二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思考
首句中“谪”字点名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滕被谪后心情不好,准备修好岳阳楼后“凭栏大恸数场”。可作者偏偏在文章的一开头就点出这个“谪”字,这不是存心触痛老朋友吗?试联系整篇文章的意思想一想,作者这样写是否别有深意?
(小组讨论交流)
2、品味
文章第2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3、阅读第3、4段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第3、4段写景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情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2)请找出这两段中两个抒情句,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4、想一想
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就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第五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比较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区别。)
5、拓展思维
同学们,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  课堂小结
四  板书设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8 01: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