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早发白帝城》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20:3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唐诗《早发白帝城》是李白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文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描写了从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春色,表达了诗人喜悦欢快的心情。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升腾情感,并能举一反三呢?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我尝试变“教案”为“学案”的教学思路,从学生求知发展的角度出发,我这样处理这一课的教学。

一、得法  

  学习贵在得法。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预习之法,如读通诗文、通晓诗意之法等。这些方法的获得,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点滴渗透,如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师的开放意识等。只有这样,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才能循序渐进,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会日益增强,积累量会日渐丰厚。  

二、入境  

   每一首诗都反映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或诗人的心境。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就应设法使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和作者对话,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古诗读得更真切,理解得更透彻,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情感和熏陶。  

  在《早发白帝城》的教学中,重难点是体会诗人喜悦兴奋的心情,需要加强朗读指导。我们不妨在学生通晓诗意后,指导朗读前交代诗人的写作背景,使其成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重要一环,为朗读教学酝酿情感。  

三、悟情  

    只有调动情感因素,语文才能学得活,学得灵。闪烁着人文光彩的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若一味咀嚼生硬冰冷的词句,机械反复地背诵词解句意,那么学生的学习便如同“嚼蜡”。一旦开启情感的闸门,学生的激情便会喷涌而出,对于古诗教学来说,诵读的环节也就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20:36:16 | 只看该作者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一、    激趣导入。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刚一上课,我就说:“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你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背诵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作,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告诉学生李白现在流传于世的诗作有3000首,在学生的惊呼声中,我开始介绍《早发白帝城》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早发白帝城》的兴趣,为学生理解诗意作准备。

  二、    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先提出学习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生字,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找出诗中的多音字并组词。

  展示生字学习效果时,一个学生说:“人啼哭时要张大嘴巴哭,所以我就明白了‘啼’的部首是口字旁,口加帝就是‘啼’。这样我不但记住了‘啼’和形,还理解了‘啼’的意思。”另一个学生说:“我发现‘舟’和‘丹’非常相似,但是‘舟’字比‘丹’多了两笔:一笔是撇,一笔是点。希望同学们不要出错。”……同学们对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尽情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学生学习兴趣很高,下课时已能流利背诵全诗并熟记生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20:36:31 | 只看该作者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 张秀清



教材版本: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教学目标:

1 读通顺古诗,理解诗意。

2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造就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诗文化。我国唐朝是诗歌成就的最高峰,古老悠久的盛唐诞生了一位享誉“诗仙”的伟大诗人。他热情奔放,才华横溢,同学们知道是谁吗?(李白)

我们曾学过他的两首诗,分别是《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早发白帝城》。(板书课题)

二.    解释课题,介绍背景

1.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          读完课题有什么疑问

(生:“白帝城”在什么地方?题目是什么意思?)

3.          师:白帝城在重庆奉节县城东的白帝山上。(出示多媒体课件:白帝城图片)

4.          解释“早发白帝城”的意思

(1)提问“早”和“发”的意思 

生:“早”是早晨,“发”是出发的意思

(2)请归纳题目的意思

生: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过渡:师:李白要到哪里去?大家想知道吗?

5.          介绍创作背景:

在公元759年的春天,李白因受牵连,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省西部)。夜郎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李白心情沉闷。在他前往夜郎走到白帝城时,收到皇帝赦免他无罪的消息。李白惊喜交加,拔转船头,乘舟东下,在从白帝城返回江陵的途中,诗兴大发,创作出《早发白帝城》这一千古佳作。

(设计意图: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心境作下了铺垫。)

三.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过渡:孩子们,课前预习,了解到大家与这首诗的生字早已成了老朋友,因此,我们从读古诗学起。

1.          指名读古诗

2.          指导朗读:

师:读古诗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准诗的节奏,老师读一次好吗?

3.          师范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不仅可以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4.   请学生再读古诗

5.   欣赏配乐朗诵(多媒体播放朗诵录音)

(设计意图:因为古诗必须展示优美的节奏和旋律,展示它的音乐性,通过欣赏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供帮助)

6.       模仿朗诵,齐读《早发白帝城》

四.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1.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出示多媒体课件:两幅图)

要求:观察图画,说出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略)

2.   师小结:第一幅图描绘了白帝城上空彩云缭绕。第二幅图描绘了两岸青山,一泻千里的江水,一叶小舟顺流而下。

3. 请同学们结合图意和文中的注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释前两句诗的意思

4.   检查学习情况:

小组汇报:

(1)“朝辞白帝彩云间”:朝:早晨;辞:离开;彩云:灿烂的云霞。诗的意思是:早晨离开了彩云中间的白帝城。

(2)“千里江陵一日还”:还:回来。诗的意思是:遥远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5.  我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学后两句诗的意思

(1)  出示课件图片,画面:层层山峦间是清澈的长江水

要求:请大家再观察,并想象在此番美景中听到了什么?

(2)  请同学们自己来归纳后两句诗的意思

生:后两句诗意思是:在猿猴的啼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驶过了重重高山。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设计了围绕诗句内容的图画,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把学生隐形的思维用有形的图画表现出来,同时还创作了愉悦的课堂气氛)

五 精读课文,体悟感情

1.        谈话:我们既欣赏了美景又理解了诗意,然而,诗人在诗中到  底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我们来精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默读,找出你喜欢的词语,并谈谈体会。

2.检查学习情况

生(1):我觉得“彩云间”这个词很好,感觉景色很美。

生(2):我从“彩云间”这个词,体会到李白很高兴。

师小结:   你们体会到“彩云间”好,的确,诗人站在船头,抬头仰望彩云中的白帝城,心情是多么高兴 。

生(3):“千里”和“一日”好,因为千里的路一天就到了,说明船走得快。

师小结:“千里”和“一日”,一个是路途长,一个是时间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实上,从“白帝城”到“江陵”横跨两省,在当时的船是不可能一天就到达的,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是为了突出船行之快。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因为诗人心情愉快。

师小结:完全正确。正是由于诗人重获自由,归心似箭,因而不会感到路途遥远,时间漫长。

生(4):我觉得“轻舟”写得好,也能感受到诗人心情轻松。

过渡:通过“彩云间”“千里”“一日”和“轻舟”体会到诗人心情愉快,轻松。而诗中还有一个字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下面分析一个句子。

3.课件出示:

(把“千里江陵一日还”换成“千里江陵一日到”行吗?)

(1)请大家讨论

   (2)汇报讨论情况

   生(1):用“还”比用“到”好,因为“还”有回来的意思。

   生(2);江陵不是李白的家乡,用“还”,好像回家一样,更能感受到诗人很开心。

        师小结:“还”这个词,诗人用的真妙,把诗人赦免无罪,重返故地的欢快心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课文,抓重点词的妙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大有益处。)

六.欣赏录像,总结全文。

师:孩子们,你们不但读懂了古诗,而且悟出了诗的情感,很了不起。老师收集了一段录像,请大家欣赏。

(生欣赏视频)

师:看了精彩的画面,我们被陶醉了,回想诗中描写的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湍急的江水,急速的行船,声声的猿啼,重重的山峦,既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又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的内涵,同时通过精彩的画面,让学生受到诗中意境美的熏陶)

七.背诵古诗

师:《早发白帝城》千百年来被视为文学珍品,我们集体背诵好吗?

八.欣赏歌曲

   师:诗歌既可以诵,也可以唱,在结束这堂课时,送给大家一首歌,歌名就是《早发白帝城》。

(设计意图:欣赏歌曲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在古代作为歌唱的艺术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反思:

   

《早发白帝城》是千古传颂的名家名篇,诗文语调精美易读,内容通俗易懂,而且语言精练,用词准确。在教学本课时,针对古诗文要注重诗文阅读这一特点,设计了“三读”的教学步骤:初读、细读、精读。

初读,要求是读准字音和诗句的音韵节奏。在本环节教学

设计了范读和欣赏配乐朗诵,引导了学生更好的发现了古诗的韵律美,从而品味了古诗的语言美。对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读,要求读懂词意和句意,进而理解诗意。由于文字是抽象的图画,图画是形象的文字。在本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一边观察图片,一边想象诗的意境,并通过合作学习和自学的两种模式,归纳诗句意思。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

精读,在古诗教学中,挖掘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教学设计了精读课文这一步骤。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默读诗文,找出认为用的好的词语,体会其妙处,从而走进诗的意境,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自主感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节可贵之处,还有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还”字的妙处。教学中不是老师的讲解,而是把理解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讨论来体会“还”字的妙处。进而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心境,感受其愉快的心情。

以上“三读”的设计,步骤简明,要求明确,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自读、指名读、齐读、范读、配乐读、默读……学生读得投入,读出了体会,读出了情感,收获显著。

最后在结课时,以观看录像和欣赏歌曲结束教学,更具有画龙点睛的妙处。因为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这一设计,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古诗的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整堂课回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19 09: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