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6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翠鸟》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板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2:4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翠鸟》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板书
5.翠鸟
教学目标:
  1.认识翠鸟的外形,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及捉鱼的本领,体验翠鸟静立、飞翔的美感,懂得爱鸟、护鸟。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理解“疾风、注视、逃脱、锐利、荡漾”等词语,并能逐步运用;初步理解准确运用动词的表达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翠鸟的美;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教学准备:
翠鸟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认识哪些鸟?你们知道有一种会捉鱼而又长得非常漂亮的鸟吗?它的名字叫翠鸟。(板书课题;教学“翠(cuì)鸟”)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画出描写翠鸟颜色鲜艳的句子。
四、教学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翠鸟长得非常美,这就是翠鸟。(揭示图画)
2.你们觉得翠鸟什么美?(红色的小爪子美;色彩美;眼睛美;小嘴也美)
   说翠鸟的色彩美用了一个什么词?(教学“鲜艳(yàn)”:色彩非常鲜明好看。)
3.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怎么鲜艳?(结合教学橄榄(gǎn lǎn)色;赤褐(chìhè)色)
   第一自然段写翠鸟的外形美,一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
出来?
   第一句:讲翠鸟站立的姿态。
   第二~五句:讲翠鸟鲜艳的色彩。
   第六句:讲翠鸟的眼睛和嘴巴。
   指点:这一自然段叙述有一定的顺序。讲翠鸟的色彩,先总的说一下色彩鲜艳,
接着按什么顺序介绍?(头上——背上——腹部。结合教学“腹(fù)部”。)
4.朗读第一自然段。
5.讲翠鸟的色彩,不说“头上橄榄色,背上浅绿色,腹部赤褐色”,而说“像……色的头
巾”,“像……色的外衣”,“像……色的衬衫”。这样写,让我们觉得翠鸟怎么样?(结合教
学“衬衫”)
6.写翠鸟的眼睛美,用了一个什么词?(结合教学“灵(líng)活”)
7.翠鸟这么美,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语言训练:(______)的翠鸟
   结合理解“小巧玲珑”(形体小而精巧,这里说翠鸟很灵巧、灵活。)
   说说翠鸟的外形怎么美。
   语言训练:翠鸟______。
五、集中复习分散教学的生字词。
   翠(cuì)鸟特别指出“翠”字下边的“卒”一竖不超过“从”。
   鲜艳(yàn):色彩很鲜美、很明亮。
   腹(f))部特别指出右半边的“复”中间是“曰”。
   的“衤”最后两笔是撇、点。)
   衬(chèn)衫(突出是“衤”)
   灵(líng)活(引导学生举例理解)
六、教学另一部分生字。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翠鸟在水面上疾(jí)飞,等待(dài)游到水面的小鱼,小鱼悄悄吹着水泡(pào)也逃脱不了翠(ruì)鸟锐利的眼睛。
   先读句子,在句子中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的意思,结合教生字的音和形。
   疾(jí)飞:“疾”是“快”的意思,即很快地飞。
   等待(dài):“待”是守候,即等着。
   水泡(pào)(可举例解释;注意读准字音,是第四声。)
   锐(ruì)利:“锐”是尖利。这里是说眼睛很尖,一眼就看到。
   饲(sì)养:喂养。
   逮(dǎi),注意“隶”的写法。
   希(xī)望(可用造句的方法理解。)
七、指导写字。
八、作业。
     写字,朗读课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2:46:5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翠鸟(  );(  )鲜艳;(  )灵活;(  )锐利;(  )疾飞; 等待(  )
二、教学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说说翠鸟叼鱼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又轻又快;敏捷;迅速)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翠鸟叼鱼的速度极快?把这些句子画下来。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5.你觉得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像让你看到了翠鸟叼鱼的生动情景?
  6.翠鸟贴着水面疾飞,是怎么飞?用手势做做。这和在水面上飞有什么不同?
   比较推敲:
为什么翠鸟要贴着水面飞?
这一段最后一句是“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写这一句和不写这一句有什么不同?
  写了这一句更感到翠鸟飞得快。翠鸟已经飞远了,“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可见翠鸟飞得极快。这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朗读全段。
三、教学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
  1.学到这儿,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你会产生什么想法?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
  2.指名读。
  3.翠鸟的家在哪儿?即使翠鸟住的地方很好找,你肯捉它吗?
  4.在大自然里,因为有了翠鸟,有了各种各样的鸟,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羽毛,它们的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多少美感和生趣,而且许多鸟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我们一定要保护鸟类,你们准备怎样保护鸟类?
四、完成课后练习2、3。
五、作业。
  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外形美    小爪、眼睛、羽毛、嘴
翠鸟                                           可爱
          动作敏捷  疾飞、蹬、叼、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2:47:04 | 只看该作者
《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板书“翠鸟”,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法。)
   二、自读自悟,了解内容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默读思考: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自读课文,说说所了解到的翠鸟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特点。
   三、检查自学,生生交流
     1、指名读课文,就难读的部分指导读好。
     2、交流:你了解了翠鸟什么?从哪里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翠鸟的特点,体会词语的意思。
     ①既然翠鸟颜色如此鲜艳,为什么不叫“花鸟”或别的什么,而叫“翠鸟”呢?(通过理解词语和观察图,理解: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都是绿色,大多数羽毛也是绿的,当然可以叫翠鸟了)
     ②对比出示以下两组句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翠鸟速度快的程度。生先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不同之处再交流。
      A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B翠鸟离开苇秆,很快飞过去。
      A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B翠鸟蹬升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互相检查是否认识了11个生字。
      2、书写生字
    (1)自主记忆生字。
    (2)点拨字形:
    重点指导部件比例的大小: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但书写时是有区别的。
(3)书写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2:47:0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导言:我们了解翠鸟,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论后,再练习读。
    (1)外形部分,要突出翠鸟的色彩。
    (2)捉鱼部分,要读出翠鸟速度之快。
    (3)老渔翁的话要读得语重心长。
   二、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三、针对“喜欢”,读书讨论
     1、从课文的哪些部分看出“我”喜欢翠鸟呢?
      请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
     A、想抓一只饲养;B打消了捉的念头;C远远地看,希望它多停一会儿。
     2、抓住矛盾处,引发讨论: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因为“喜欢”,为什么“我们的脸有些发红”呢?
   (通过讨论,学生要清楚:想拥有翠鸟,虽然出于喜欢,却是伤害野生动物的想法,真正的喜欢,真正的爱护,就应该让它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活。)
   四、布置摘记:
在学习中,抄下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2:47:1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选择学习内容
    师:近几年,国家、社会对于环保这个问题已经逐渐重视起来了,但仍有些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太关心周围的环境,你对环境保护有哪些想法,对自己家乡的环境了解多少。
   二、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要求,思考:
    1、你了解了什么?
    2、你不了解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三、集思广益,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1、小组讨论,确定活动计划
      特别想好:怎么样去获得我们所要的资料?
    2、全班交流,选择学习方式
    利用闲暇时间调查了解,组织交流汇报学习成果;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2:47:2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实录片段
师:谁能最自信地说我书读的最好,请他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翠鸟叫声清脆……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师:谁觉得自己读得比他还好?(一生举手读)

  师:读得可真好!谁还能超过他?谁想读就站起来,大家一齐读吧?(许多生站起一齐读课文)

  师:这堂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要有感情地读好这篇课文。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你认为全课中最重要的一段,把它练习读好,有感情朗读。要读得流利,有感情,大家觉得要读几分钟?
  生:五分钟。

  师:好,就五分钟。(五分钟后)哪个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生有感情朗读。(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读这儿?)

  师:谁愿意当这可爱的翠鸟?

  生举手。

  师:剩下的同学就当小记者吧。请你们采访一下这只翠鸟,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注意,采访别人时应该要有礼貌。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想想要提一些什么问题?(生到讲台前采访)

  生:请问翠鸟听说你捉鱼本领很强,你是怎样捉鱼的?(生回答)

  生:你为什么要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生回去答不完整)

  师:有谁能帮帮这翠鸟?

  ……

  师:大家采访可详细呢,有时翠鸟还回答不上呢?我想应当可以写一篇很好的文章?其实这就有一篇现成的关于翠鸟的文章,大家能一起读读吗?

  师:这篇文章写得可真好能否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然后抄下来。


【教后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映生活,更要注意从学生思想、感情愿望的角度理解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心向,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给学生创设和营造自我感悟的条件和空间。


一、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

  以朗读贯穿全课,对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充分注意读的引导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谁还能超过他?”“谁觉得自己读得比他他读得还好?以激励为主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在读得想像,在读中赏美。同时在积累运用中发展思维力,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二、虚拟情境,理解重难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习的素材,创设一个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知识的重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现场采访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风见解,拓展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智力潜能,改变了教师单向提问、分析、讲解的局面。让学生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心去体验世界,把认识与创造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2:47:33 | 只看该作者
翠鸟
广东人称之为钓鱼郎。翠鸟中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欧亚翠鸟。翠鸟蹲在河溪、水塘、湖泊、海湾的水面上,或盘旋在上空,只要鱼鳞银光一闪,它便紧夹双翼,尾上头下,全身笔直插入水中,双喙像镊子一样张开,钳住小鱼。然后,随即张开双翼,龟缩脑袋,掉头振翅浮出水面,整个过程前后不过几秒钟。翠鸟把抓住的小鱼往自己爪上狠狠捶打几下,再将鱼抛向空中,张开大嘴接住,美餐一顿。
翠鸟这种高超的捕鱼本领,来自它独特的身体构造。它的羽毛里,隐藏着许多气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体,借此可在水中迅速潜游而不致弄湿羽毛。翠鸟在插入水中的瞬间,能精确调节因光线的折射所造成的视差;进水之后,仍能保持极佳视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 07: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