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鱼的梦》课后反思教后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小鱼的梦》一课的教学反思

(一)

在一次调研活动中,镇教研室的老师们听了我一节语文课,“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我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课上得不理想,让我顿生惘然,——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课堂现象:一个“乱”字(怎能说得清)。

课堂效果:不理想(可想而知)!

课堂病因:老师有点包办。

具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没有真正了解学生,课堂主体与教学内容相违背。我所执教选的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导致没有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主体是刚入学一个多月的学生,我安排的课题却是学完拼音后的一节课——《小鱼的梦》,这节课有15个字需要学生去认识,对小学生来说,识字量有点大,一是拼音没有学完,学生学的不够好。二是识字方法还没渗透。三是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课文的学习。我却是按着高年级的教学程序来设计的。因此,教学没有达到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在这一点上,给我的启示是: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学生得年龄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不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没有规范好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上,我的问题还没问完,有的学生已随口说出,有的还没听见;有的学生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见解,没发言的学生还在座位上唧唧呱呱,全然不在乎别人是怎么学习的;在发字卡时,有的哭,有的喊……。之所以会出现乱糟糟的现象,是因为我平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没有做好。新课程倡导的张扬学生的个性——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包括这个“坐”)……。不能歪曲了这种“自由”,这种“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在课堂中要有一定的规则约束着,才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课堂现象。要想让课堂出现“活而不乱”,就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习惯。如:学会如何认真倾听的习惯;学会认真读书、会学习习惯;学会遵守课堂纪律、公共秩序的习惯……学生具备了这些好“习惯”,课堂才会轻松快乐的,师生才会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反思了很长时间,自己琢磨了不少,也虚心的向同事请教过。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重新审视、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方法。

课后,教研室的老师们坐下来认真地分析了这节课上出现的问题;讨论了每个环节的处理方法。通过共同交流、探讨我受到了启发得到了帮助。总之,经历这堂课后,知道了自己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了,如何用新理念新思想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学会“勤”与“学”。

勤于学习,勤于动笔,勤于反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学会“练”与“创”。

要从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中去琢磨、捕捉教学中的闪光的东西,勇于创新,寻找适合自己实际的最佳方法。

只要做一个恳思考、恳研究的人,我想在教学中办法总比问题多。



(二)

半年过去了,如今的课堂已不是乱七八糟了,虽然还不是很理想,因为孩子的养成性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可比起以前已经大有起色了。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着实做了一番努力。   

首先,我充分利用好文本教材向学生渗透行为习惯的教育。如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册语文课本第8页中的插图。

师:你觉得图中的小朋友做的怎么样?

生: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师:认真听别人讲话,表示自己有礼貌,也表示对别人的一种尊重。通过师生对话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次,对学生进行榜样、说理教育。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可以不失时机地对表现好的孩子进行表扬鼓励,对表现差的孩子进行暗示批评。还通过喊口令,开班会,讲故事,演小品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工作之余还要多学习,多向别人请教多研究了解学生。方法应该还有很多,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琢磨。

言归正传,再说第二次执教《小鱼的梦》的教学情况。整堂课都是在平等、和谐、欢乐的氛围中进行的,我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生完全可以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在学习课文时,我采用配乐范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优美和谐的音乐中,我又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聆听感受小鱼做的甜甜的梦。并且又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演,如“小鱼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学生把头放在自己的小手上,一副进入梦乡的样子。学生入情入境,课文的朗读和背诵都很到位。在回答问题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但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能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在学生的心中养成了。

同样的教师和学生,同样的课文,课堂效果却迥然不同。很显然要想上好一堂课,需要我做的很多很多。在新的课堂改革下,我将不断改进、积累、总结教学行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将新课程带给的理念扎扎实实的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中,相信会开辟出充满生机活力得精彩课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2:31:48 | 只看该作者
《小鱼的梦》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
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策略:
1、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学习。
2、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
3、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播放课件)这是谁?板书小鱼,请你们用最甜最亮的嗓子叫叫它。
2、小鱼儿在干什么呢?(小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小鱼儿玩了一整天,它说:“玩累了,要睡了。”于是,小鱼儿进入它那甜甜的梦乡。
3、学生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梦”字,谁来读读这个字,注意后鼻音。
4、齐读课题。小鱼做了一个怎样梦呢?听——课文配乐朗读。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喜欢这首儿歌吗?轻轻打开书翻到P72,先择自已喜爱的方式读儿歌,可以小声读,大声读,也可以捂着耳朵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圈出。可以想哪些办法?(问老师、请教同学、看拼音、看查字表)好,开始吧!看谁读得最过瘾!
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瞧,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带着微笑来到了我们身边,快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出示生字)
1被组词:被子、棉被
2曲多音字:qū、qǔ(儿歌中读qǔ)
3波、池(用加一加来记)
a做加法题
汁皮=()汁也=()汁工=()汁()=河
b发现了什么?(“氵”与水有关)
4其中有4个生字宝宝也是寸步不离,请你们快速把它们找出来。
a、出示“把”、“摇”、“摆”、“推”发现什么?(“扌”与手的动作有关)
b、让学生做做“摇”、“摆”、“推”的动作
c、你还知道哪些与手的动作有关的字?
5做三个游戏(过渡:孩子们真了不起!连小鱼儿也直夸你们认识的字真多!现在我们来做三个游戏吧。)
a看图猜字的游戏。
老师出示一幅图,根据图来猜猜是什么字?可要认真看!
看图猜“落”字,用“落下来”练习说话。
看图猜“睡”字,“目”与眼睛有关。
看图猜“尾巴”,“嘴”。
b、加笔画的游戏
问:“力”字加两笔可变成什么字?(办、为)怎么记住它们?
猜谜:一点在外,一点在内,为啥分开,全靠有力。打一字(为)
总结:“办”与“为”两点的位置不同,书写顺序不同,让学生拿出写字本写“办”与“为”各一个。
C、看你们写得真认真,现在,我们轻松轻松,跟生字宝宝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三、细读品悟。
1、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有了生字朋友的帮忙,我们就可以正确读儿歌了。这回,请你们放开喉咙读儿歌,读完数一数儿歌有几句话,把它标好。
2、汇报:共有4句话。
3、这首儿歌里,你最喜欢哪一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课件随机出示相应
1第一句:
为什么喜欢?在池塘妈妈怀里睡,感到幸福。
2第二句:
a天上的星星真的会落下来吗?(不会)那“珍珠被”是什么?(板书“珍珠被”)
b星星的倒影在池塘里,一闪一闪的,像珍珠做的被子。
C说话练习,(谁)_____为(谁干什么)__________。
d谁来试试,把第二句读得像画面一样美。全班也美美地读这句。
3第三句:
a、听催眠曲,问:风儿真的会唱催眠曲吗?(不会,那是风声)板书催眠曲
b、风儿一吹,水面起了什么变化?(一层一层的波浪出现)。
C、小鱼的摇篮是什么?板书摇篮推
d练习朗读(读轻一些,慢一些,别把小鱼儿吵醒了。)
4第四句
a甜甜的梦,还可以说什么样的梦?(幸福,快乐,美好……)
b创设情境,播放催眠曲:小鱼在贝壳里美美地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在它甜甜的梦里会梦见什么呢?请你们轻轻闭上眼睛,尽情想像你就是这条可爱的小鱼,听着这美妙的摇篮曲,睡在星光下,躺在摇篮里,你会梦见什么?
C、来,可爱的小鱼们,把你甜甜的梦说给大家听听吧!
5、刚才,每位同学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做了这么多甜甜的梦,现在让我们甜甜地来读一读小儿歌吧!可以边读边加上自己喜爱的动作。
6、试着把儿歌背下来。
四、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鱼的梦》,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请你们回家后,把小鱼的梦用美妙的图画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本节课的识字教学中,我追求的是“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因而,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看图猜字,给字加笔画,击鼓传花等多种形式的识字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比如:本首儿歌中,有这么几个词“睡”、“落”、“尾巴”、“嘴”,比如 “落”,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则采用了看图猜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形象直观的图来猜猜是什么字。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大声迅速猜出是什么字,还能把相对应的字与画记在脑海里。我想,正是这样的识字才能在孩子眼中变得容易,而且充满快乐和趣味。
《小鱼的梦》是一首以梦想为主题的儿歌,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是通过创设音乐情境,播放《摇篮曲》,播放小鱼儿在池塘妈妈睡觉的优美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感悟性,朗读能力和想象力。在本课的拓展部分——小鱼会梦见什么呢?孩子们由于情境的熏陶,把自己当成了那条会做梦的小鱼儿,个个放飞想象的翅膀,各说已梦,有说梦见和鱼婆婆去北京玩的,有说参加百米游泳比赛得冠军的,有说双鳍变成翅膀飞上天空的…… “铃……”下课铃声响了,此时孩子仍然兴致盎然,意犹未尽,告诉我:“老师,这节课真有意思!”
一节课上下来,我百感交集。因为我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23: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