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化信息技术管理,提高科学应用水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7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强化信息技术管理,提高科学应用水平



薛留根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信息中心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信息中心

  青浦教育的发展正处在由硬件建设为主、软硬兼顾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期盼,已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用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内涵发展思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信息技术从拼命应用走向科学应用是学校管理、教学中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继2002年“校校通”之后,2003年我们确立以“满荷运作,拼命应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分别在3月20日和4月16日在实验中学和盈中小学召开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现场会。此后,各学校十分关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都相继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2003年4月,市教育报刊总社所属《计算机教与学》杂志专题报道了青浦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情况(郊区第一家),对局长进行了专题采访,并报道了青浦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的应用情况。

  由于领导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本区的教育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青浦教育主页网改版、项目、内容得到了充实, K12和中教育星等各学科参考资料使用频率不断提高;2、已建立了部分特色网站和教育教育研究网站:教研室的教研网、信息中心的三人行技术支持网等电击率不断上升;3、各学校对“一网四室”的使用较为重视,从上报情况看,使用较多;4、各校网页建设和维护有进展,针对发展不够平衡的情况,正在进一步推动和帮助解决;5、整合区招生办公室和教育信息中心的力量,联合开发中招网络查分系统;6、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硬件设施,增配笔记本电脑和移动投影设备。

  一、加强学习,形成推进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共识

  温家宝总理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途径。

  陈良宇强调,信息化是科教兴市的开路先锋,紧紧扭住城市信息化不放松,找准同上海新一轮发展的结合点,信息化就可以为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开山辟路,真正成为科教兴市的“利器”。

  青浦区政府和教育局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多次召开会议部署信息化工作。

  要使信息化成为科教兴市的“利器”,必须充分利用“校校通”工程。而“校校通”的充分利用,要有四个基本因素:一是会用的人,二是好用的产品,三是能用的资源,四是实用的效益。

  四要素的合理组合,最终的落脚点应在实用的效益上。信息中心如何选择好用的产品,并积极主动地和教研、科研部门配合,架设提供能用的资源;如何积极主动地和师训部门整合培训会用的教师;如何和基层学校沟通满负荷地使用、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最终达到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我们必须加以认真思考,并应付之于行动的研究课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整合科研、教研、师训、信息技术等横向力量,必须进一步整合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基层学校和领导、教师、学生等纵向力量,纵横各方力量必须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发掘各自优势,聚合群体动力,追求高效发展,集中优势兵力,建设强势本土网络教学资源。

  校园网建设的关键是通过网络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课程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因此校长必须在管理方式上作出相应的改变,要摈弃封闭,着眼共享,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不仅是学校内部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还应做到校与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在汲取他山之宝的基础上求得自己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满荷运作,确保信息技术从拼命应用走向科学应用

  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快步伐,又要从实际出发。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原则,鼓励教师充分应用网络,实现教与学的方式的彻底改变,特别是各校的教学能手要加强对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积累有效经验,及时传送到教育信息中心,供师生共享。

  这几年教育局领导从发展教育内涵出发,扭住教育信息化不放松,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出重拳投资7500万元,为所有中小学配备了“一网四室”,为中小学增配了移动投影机和笔记本电脑。下半年又将注入重金完成中小学配备建设“三网合一”工程,至此各校每一个教室都可以上网,观看视频节目,进行课件演示,访问资源库等。

  大量的投入,如何得到最有价值的回报。关键在于信息技术从拼命应用走向科学应用,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为此建议:

  各校把利用网络环境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的尝试实践或探索研究纳入教学评比范畴。引导师生有效应用,总结成功的应用经验,营造良好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氛围。

  各校技术主管每周必须检查校园网络、服务器、电脑等运行情况,要掌握基本的维护技术,确保电脑及网络的正常使用。制订措施保证“一网四室”的满负荷运作。

  各校信息主管必须每周一报学校信息动态。把本校的优秀课例、教学经验、论文及学生在线辅导及时提供给信息中心充实教育信息网。为此,各学校组建的信息组织,要有规范并制度化的显性运作。信息采编人员要明确信息采编的工作范围、文档格式、发布方法等操作要求和逐级审核的流程,确保信息的编辑、采集,并及时传输。

  校长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宏观管理上应牢记两句话,抓好六件事:

  既要金杯银杯,又要老百姓口碑;既要金奖银奖,更要老百姓夸奖。

  1、确保建好一个网站(学校门户网站);

  2、抓好两支队伍(信息技术主管骨干队伍与“三证换一证”的教师队伍);

  3、把握三个关键(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

  4、落实四室满负荷运作(多媒体演示教室、电子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电脑室);

  5、做好五个结合(一是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发展相结合;二是信息化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相结合;三是行政推动与师生自主发展相结合;四是保障信息安全和促进信息化发展相结合;五是教育信息化与经济社会信息化相结合);

  6、关注六类效果(①特色网站建好并经常更新了吗?②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两次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了吗?③学生电脑俱乐部有主题地正常开展活动了吗?④“一网四室”能有效地满负荷运作并月月上报了吗?⑤师生搜索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教与学的方式的探索并有所得益了吗?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有哪些创意需要总结并共享了吗?)

  三、加强培训,开发资源,重视整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由于教师培训的优秀课例和优秀的课件等教育资源软件严重匮乏,关注并解决这两个问题将可能生成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两个亮点。

  引导教师关注网络,将信息素养培训纳入师训必修课程。分别培训校长、技术主管、信息主管、骨干教师,在培训中增强意识;信息中心对中小学信息主管、技术主管培训制度化,培训内容既要体现信息前沿水平,更要贴近教师,要通过组合加工直接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服务。

  学校领导要引导和支持教师参加教育信息化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或职务进修。

  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积极参与网络作文大赛、电脑作品展示等活动,在探究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整体思路要整合,不能单打一,要立足于课程教材改革,聚焦于课堂教学”,要通过持久的内联外引,借助各方有利因素,从架构人性化的交互式的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出发,从学生发展着手,重应用,重操作,重出成果,在继续用足用好中教育星和K12资源库的同时,尝试开发本土化的强势优质教学资源。为此进修学院各部门应组织力量,重点把关,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学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推进二期课改的资源整合和专题的网络学习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工作,为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必要的资源。

  要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本,狠抓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有效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整合已是很重要的工作,除了学科的整合,还有师生用电脑的整合、教研部门与信息中心的整合,包括组织架构上和职责分工上、培训上都有整合的地方,学校要加大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力度。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先行一步,起好引领作用。各校在信息技术充分应用的基础上应关注本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使电脑网络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催化剂,成为教师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的润滑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正如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说:“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四、树立信心,落实评比展示,创建特色网站,提高网站点击率

  为提高教育信息网站的点击率,对资源的开发应着眼于一线教师学生的使用。既要有教改前沿的理论与操作,又要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优秀课例,更要有学生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在线辅导等。青浦教育发展基础是扎实的,青浦的信息技术的硬件建设也是卓有成效的,因此必须树立信心,打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仗,建议各校针对学校实际,构建学校信息化发展框架,组织力量创建学校特色网站,引导教师、学生建立个人网站和网络主页。特别是各学校的门户网站必须在开学前全部建立,确保能点击访问浏览。

  认真做好区第三届、市第五届师生电脑作品的征集和评比工作。要求各校认真执行“青教中(2003)31号”《关于举办青浦区第三届师生电脑作品展的通知》文件精神,各学校由教育信息化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组织安排学校信息主管、技术主管及有特长的教师的相关工作,校信息主管是本次活动的具体联系人,负责联络和上传电脑作品。每所中小学、中专和职校必须按要求参加,拿出相应的有一定质量的作品。幼儿园不作数量规定,但要求积极参与。

  按照课程计划,认真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作为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融合在课程教学之中。要关注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度广度,电脑网络设施有条件地向学生免费开放。学校学生电脑俱乐部或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及活动记载要规范有序,持之以恒。并结合区第三届和市第五届电脑作品展的要求进行重点辅导。要建设队伍、常抓不懈,通过制度保证,抓出作品。

  五、继续加大行政行为力度,提高信息化运用的效益

  青浦教育的内涵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要按照“行政推动,专家引领,现场研讨,制订规范,以点带面,月月上报,及时检查,促进发展”的思路去实施。评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指标,要有基本要求,有硬性要求,为此将改进月报制度:项目、内容进一步突出应用,总体评定后进行通报或警示。

  教育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各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由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每月公布,凡没有学校网站和达不到‘一网四室’最低要求等的将给予黄牌警告,两次得黄牌要出示红牌,对校长进行戒勉谈话,并停止得黄牌学校的升级、升等评估。”

  按照“青教中(2003)30号”《关于开展对本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及实验专用室进行检查评估的通知》文件精神,年底前对使用情况进行专题评估,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挂钩,奖励使用好的单位。

  为什么微软、英特尔们能够越长越大并且基业长青?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微软、英特尔们极其重视创新制度的建立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本区教育系统近阶段的行政强力推动,是为了着眼于今后。

  信息化推进要积极有效,制度的建立是必须要做的事,这是无可选择、不能逃避的。好的制度建立了,并确保有效持续地执行,技术创新的可能也就更大一点了。这两年制订了一系列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各校必须认真加以实施。要通过网络,推进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力度,要继续加强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加快建设 “三网合一”并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和后续使用效益。

  总之,必须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加强协调,重在应用,确保效果。加强制度和法规建设,把信息化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逐步建成青浦强势的本土优质教学网络资源的基本框架。不断把青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从而实现青浦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6: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