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除法(二)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三节课。第一节课是学生在计算、比较、观察活动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第二节课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旨在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活动中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此,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个体经验,本节课做了如下四个层次的设计:
第一层次:“分一分”的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分饼活动,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整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分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图形语言,初步感知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好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习。最后,通过启发性的问话:“在分到饼的同时,你还得到了什么?”激发学生思考、求知、解答的愿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层次:“画一画”的活动。在第一层次分饼的基础上分线段,虽然线段图比圆形图更抽象,但学生已有分饼的经验,所以学生根据问题不难列出算式,怎样求出结果就成为这一操作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其中(1)(2)小题比较容易,学生从图上可以看出结果,关键是第三小题不容易突破,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弄清第(2)小题的算理,再将此方法迁移到地(3)小题。
第三层次: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进一步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四层次:实践应用活动。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化知识的过程。
二、备课心得:
备课时,我一开始选择的是情境引入,在和组内老师进行讨论后,改为了以复习引入,因为本节课是在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复习引入可以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做好铺垫。但是,怎样把复习题以合适的方式引入,让学生不产生“又是练习的感觉”是我碰到的问题之一。后来在一次练习课上,我说到了“温故知新”这个词语,并最终选用以解释温故知新的意思为引入,为了更好的学习现在的知识我们要温故知新,那么此时的复习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分一分”,是让学生以整数除以整数为基础来感知分数除以分数,我先是以春游为话题进行简单的谈话,之后引入到“分饼”的问题,并带领学生进行了整数除法的铺垫,然后以“如果我们班同学每人都要吃到饼”为问题,让学生说了四张饼的其他分法,之后让学生列算式,并说明算式的意义,,明确了意义之后,再去探究算理。在上课时,列完算式之后就有学生计算出结果并说出了算法,但此时他们只是在预习的基础上产生的基本知识迁移,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关键还是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让他们明白其中的算理。为了不让学生对下面的探究产生无所谓的心理,我对他们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对算法进行“有理有据”的解释,这样学生在动手活动的时候就更加用心了。
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画一画”。有了分数除以整数做基础,其实学生在进行完第一个环节之后对算理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了,此时如果再一味的去画,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因此,这个环节我给学生的暗示是“我们要来验证”算法,在“我要验证”的驱动下,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了持续。“画一画”里总共给出了三道题,前两题里的除数仍然是分子是1的分数,所以探究的重难点都在第三题上,为了不让学生产生重复的心理,在完成第三题时,我给学生的引导是“验证一个一般的分数”也就是分子不是1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同样的算法,以此推动学生继续向前。
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了两道整数除以分数的练习,巩固本节课的重点,之后选用了试一试上的两道题,目的是让学生把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算法合二为一。最后选了两道生活中的问题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实际问题的选取上,我一度很为难,不知道怎样设计实践问题,以确保练习的层次性。上课的前一天,偶然的从报纸上看到了郑开马拉松比赛的一张照片,正好五年级的部分学生也刚参加过小马拉松,于是我以这件事为切入点,把求两个人步行的速度作为了实践练习,也增加了本节课的趣味性。
由于课前跟组内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本节课进行的还算顺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还不太好,探究教学时对学生的引领还不够到位。
(2)对每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不够,最后的练习题处理的比较仓促,未能更清楚的了解评价的结果。
(3)针对本节课来说,在对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算法进行综合之后没有及时的进行练习,使学生的认识不能再深入一层。
(4)语言表达有时过于啰嗦,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以后的备课中,我还要多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