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案例如何正确地对待差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2: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析案例如何正确地对待差生
数学系00级(1)班  黄日朋  熊建兵
案例1:
留级生田青到了新的班级里,第一次和班主任见面就不愉快。他因为有过偷别人自行车的记录,这位男老师不叫他的名字,而是叫他“那个偷车的小孩子”,让他觉得很尴尬难堪,有一次他犯了错,老师把他妈妈请到办公室,当前妈妈的面骂他、打他,他当时被惹急了,冲出办公室找了根铁棍就要打老师,结果被妈妈拦住了。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3年6月8日
案例2:
张军只上到小学三年级便因经常逃学发展到彻底脱离学校,在社会上闲逛的孩子,跟地痞流氓混在一起。靠偷和抢“生活”。最终因为与同伙入室抢劫,将户主砍死,抢得51元,被判5年。现在这孩子才15岁。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6月8日
分析:对待“双差生”,学校和家庭应扮演什么样角色?
观察上面两个案例,尽管不是发生在同一名同学身上,但是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孩子在走上犯罪道路之前,在学校被主流群体疏远和排斥,他们从老师和同学那里感到的鄙夷多于关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1年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37.7%的学生曾被老师罚站或罚跑,26.2%的学生曾被罚留校,33.4%的学生曾被罚抄写课文或作业多遍。不用说,有这引起遭遇的孩子多数都是“问题学生”。
如何对待品行、学习都不佳的学生,学校应担负重要任务。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时期,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他们要求上进、追求真理、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但是由于缺乏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对许多问题认识不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需要学校老师从正面向他们经常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渴望自我得到肯定,因而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学生产生愉快、自信的体验,并转化为他们积极要求进步的内在心理动力。
对待所谓的“差生”,教师要热情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激发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就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发现优点,成绩和长处,这是激发学生自尊、自信和源泉。
对待所谓的“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向他们提出正确、合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难,要由少到多、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要使他们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避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当他们达到某阶段的要求后,还要及时地向他们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绝大多数父母对 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是放手不管的,但是管教的方式显示了一些家长教育能力的不足。
许多家长重学习,轻品德、轻心理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家长们深知,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花大气力辅导孩子学习,那些因学习不好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同学歧视的孩子,如果在家里得到的不是安抚和激励,而是横加指责,便会加剧孩子的厌学情绪。
从家长角度来看,往往认为孩子出点错就是个不好的信号,不管一管怎么行?但家长是否想过,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不犯错误的孩子是没有的。  是老师一向学长告状,就将孩子全盘否定,甚至“打入十八层地狱”,不许乱说乱动,这对孩子太不公平了。
对犯错误的孩子,家长要认真了解事情的真实经过,让孩子把话说完,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父母应当经常与孩子认真讨论价值观问题,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做与不做的利弊是什么,以事实、以理服人,允许孩子有思考和体验的过程,配合学校使孩子从小树立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他就不至于任性地做傻事,也可避免各种越轨、极端的心理和行为。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当先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如果一味地数落指责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鲁迅也曾经说过:“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对待犯了错误,成绩不好的“差生”,只要教育得法,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作用,他们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系00级1班  刘荣  金鑫案例: 1996年5月18日,沈阳铁路局吉铁一中的模拟考场上,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血案。
这天上午,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高三(1)班正在进行紧张的英语模拟考试。由于教室不够用,在教室外面的走廓上也放了两排考桌。
约9时许,在走廊里参加考试的男生衣磊走进了教室,他走到解东鑫、马龙的背后,迅速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刀子,连刺了六刀,然后扔下刀逃走。
结果,马龙因伤势过重,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解东鑫被刺成重伤,虽经医院救治脱险,但精神太受刺激,睡梦中常喊:“杀人了!杀人了”。
据调查,马龙是该校文科班中9科成绩都是A的学习尖子。解东鑫也是文科班最有希望考生重点大学的学习尖子。杀手衣磊的成绩忽高忽低不稳定。他们都是高三(1)班的同学,又都是全班成绩数一数二的好学生。
据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好像是因为在竞争中的失败,加上争风吃醋等心理问题,导致衣磊走上犯罪行凶之路。因此,我们呼吁加强学校教育,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据新华社1995年6月11日电讯,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对东北76所学校的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发现: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近30%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的水平,而优秀或良好者仅占8.2%。
——选自孙之晓 卜卫:《儿童教育优思录》 辽宁人民出版社 97年版
分析:
这无疑是一组不可忽略的数据,因为它向我们揭示了中小学生的心理隐患,进一步强调了加强中小学在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大致包括智力水平、道德意识、情绪体验、自我意识等四个方面,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学校要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集中时间对年轻一代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促使儿童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能力,并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离开了学校教育是不行的。但另一方面,我们还应看到学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作用的发挥,需要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过程,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促进儿童心理素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只有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才能避免像衣磊这样的杀人案的发生。如果衣磊能认识到在激烈的竞争中,必然有失败之分,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好成绩,而不能因嫉妒而杀人害己。他的扭曲的心理不是短时间出现的,而是与学校长期忽视分不开的,在片面追求分数的校园里,老师只看重那些尖子生,无视那些差生的存在,甚至对他们不管不问。另外,尖子生看不起差生,时常出现那些尖子生嘲笑差生的场面。“校园歧视”是那些差生心理扭曲的另一个原因。他们恨透了那些尖子生。“反正我也已经不好了,让你们也别好过。”是他们心理埋藏的仇恨。这不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如果能及时化解他们心中的怒气,悲剧就不会发生,你能说衣磊杀人不是出于这种心理吗?
另外,家教教育和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成熟也极为重要,“爱是阳光”“没有爱就没有世界”,父母给予孩子无私的爱。然而爱并不只是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中国如此众多的人口,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珍惜、爱护。甚至受到疯狂受到畸形,对自己的孩子从来是有求必应,而很少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以及孩子心理扭曲而不发觉,像衣磊这样的学生,学校有责任,难道父母没有?如果父母能经常与其谈心,帮助他认识学习上的不足,给他关怀,他还会杀人吗?不为自己,也要为爱自己的父母想想,衣磊或许能从尖子生那里得到学习经验,与之成为好朋友,而我们不少了家长经常念叨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都不用你管。”短短一句话,给孩子无形形压力,一旦他们成绩不理想,很可能会走歪路。这种片面教育的影响之下,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出现了明显的缺陷。特别突出地表现在生存意识、实践能力及意志品格等方面,久而久之,以至导致某些青少年像衣磊一样走上犯罪的不归路,杀人害己,令人发指。
目前,素质教育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探索,国家教委副主任任柳赋认为:“素质教育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然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逐步形成素质教育的理论体育再反过来指导素质教育。”
不论怎么说,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我们别无选择,但愿青少年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健康发展,不要再衣磊杀人或别的凶杀案的发生!我想那将是民定国昌之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8 21: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