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童工程”
政法系00级3班 冯祝苗 孙逸群
案例:
湖北省公安县13岁的聂愿愿在1998年的高考中,以628分的高分考取华中理工大学。整个公安县考分超过600分的只有11人,聂愿愿只比第一名645分少17分,在该县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的十几位考生中,聂愿愿成绩名列第二,一入校便获得该校二等奖学金。
聂愿愿受的是他父亲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聂其文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将几年的课程浓缩在4年内完成。他的方法突出一个“背”字,不仅要求儿子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一本一本地背诵。除了公式公理以外,还要背诵大量的例题。
聂愿愿高考成功后,聂其文名声大振,他对记者侃侃而谈,表示了“我想在教学方面实践一个自己的教学思想,从学前班到高中13年,我准备用10年完成。只要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比其他学校成功,因为我节省了3年时间。”聂其文的女儿刚刚12岁,也于4年前退学回家,聂其文打算在她身上再做一次“神童”试验。他说:“她今年已经学到高中课程,以后让她考大学。愿愿今年考大学时,周围的人百分之百地认为他考不上,考上以后,大家又说这是一个特例。当我的第二个孩子成功以后,我的教育方法才真正有说服力,那时我要把我的教育方法总结推广。”
记者来到华中理工大学,采访了聂愿愿。当问及父亲的教育方法时,孩子毫不迟疑地回答:“爸爸的方法不好。其实他并不想这样做,主要是家里太穷了,他又自认为有学问,就自己教我,他只是拿几本教材让我背,其他资料也没有。爸爸每天都让我做功课,我又不想做,他动不动就打我,我对他恨得要死,每天都当家里那堵墙是爸爸,对着打,打得手上都起了老茧。”
父亲洋洋得意,儿子惊恐不安,父亲打算推广自己的教学方法,儿子却对父亲所谓的“方法”恨之入骨。
分析:
聂老师这样教育孩子,无疑是粗暴残忍的,扼杀了孩子本来应拥有的东西,如童年的乐趣,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学的友谊等等。可以说,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很可悲的。这是一种法西斯式的教育,学校教育虽说花的时间比聂父的教学方法时间长,但学校教育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许当今的我们的学校教育有许多的病,有许多需要改革的方面。聂父的教育方法有些可取之处。如严格要求,立足发掘人的潜力。但很显然,聂父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在当今,我们应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面发展的人才,而不能采取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结果只能使学生失去创新能力。思维方式单一,高分低能。试问,我们创造人才的目的是什么?是创新、是进取,而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况且这样的人根本不能冠之于“人才”称号,那么我们大批量快速度的制造这种人又有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