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复制链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开放的化学,创新的思维



湖北宜昌市第七中学 刘四方



── 一道中考试题的赏析

[试题]200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题第23题:

现有五种溶液:盐酸、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请你从中选两种溶液,用五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要求:所依据的化学性质不能雷同;所用试剂在上述五种溶液之外。

①你选择的两种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鉴别它们的第一种方法是:(包括步骤、现象、结论)

③鉴别它们的另外四种方法是:(只要求写出所用试剂)

④写出③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道好的题应该不是所有考生都难以“下咽”的苦果,恰好相反,应该是所有考生“品尝”时感觉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一道菜肴。23题正好体现了这一点。也正因如此,该试题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一、选择的自由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从中考阅卷情况来看,该题很好地体现了《中考说明》中的低起点、小坡度、严标准的要求。试题没有太多的限制条件,学生可以任选五种溶液中的二种,这样的组合方式有10种(见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择溶液
HCl
H2SO4
HCl
Ca(OH)2
HCl
NaCl
HCl
Na2CO3
H2SO4
Ca(OH)2
H2SO4
NaCl
H2SO4
Na2CO3
Ca(OH)2
NaCl
Ca(OH)2
Na2CO3
NaCl
Na2CO3

只要你动笔,第①问应该是举手之劳。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越大,鉴别的方法也就越多,发挥潜力的空间也就更大。如果以每组最少平均5种方法鉴别来计算,则共有50种方法之多。也难怪阅卷教师在此题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最多,学生五花八门、别出心裁的鉴别方法,折射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二、知识的系统性和表述的简洁性

试题同时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样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系统性之上的。由于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显性有题目中提供的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具体物质化学性质的相异性;隐性的有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这些知识点分散于全书的各个章节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复习,是完整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由于是简答题,要求考生回答时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实际上,该题有多种多种表述方式,阅卷中考生最常用的是叙述式、流程式、图示式。以第2组选择组合为例解答如下:

(1)叙述式:分别用两支试管取待鉴别的溶液少许,各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钙溶液。

(2)流程式:

(3)图示式:

三、过程的探究性和思维的创新性

在《中考说明》中,已明确提出:“当前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具有探索性、开放式的简答题的训练,引导学生小结反思、悟法开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考生用的是常规方法,个别考生突出了自己的个性,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如有的考生选择含有硫酸的组,将两种溶液分别涂在火柴梗上,较快变成黑色的,则所涂溶液为硫酸。这种解答考虑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考生对浓硫酸的脱水性情有独钟。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其思维轨迹进行探究的过程。灵感的突现、方法的顿悟、思维的创新,将学生的个性尽显答卷之上,可谓淋漓尽致。

阅卷完毕,余音绕梁;静思此题,韵味十足;再次咀嚼,回味无穷。该试题对今后教学具有以下导向功能。

1.重视“四基”,培养能力,着眼素质

我们平常说“注重双基,培养能力”。在现行的教学中应赋予新的内涵。由于当今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仅仅具有“双基”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和拓展,从中提炼出开放性教学的基本素材,所以教材仍然是进行开放性教学的信息源,课堂教学仍然是开放性教学的主渠道,家庭小实验和实验习题设计仍然是学生自主探究、展示个性的大舞台。由于化学具有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广泛联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大胆鼓励学生求异和创新。以能力立意是本次年度化学命题技术创新的一大突破。在培养能力的同时,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功能。

2.寻根溯源,回归教材,灵活创新

这道题拿到手中,学生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似乎在哪儿见过。的确,在第八章中有两道类似的习题,一道是是鉴别盐酸、硫酸和硝酸,一道是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在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也有一道与之非常类似的题。习题就是上述三道题的“原音重现”。回归教材,就是教师要对现有教材中的习题进行改造、重组,重视课后习题的创新和再生利用,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要设计一些开放题和实践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回归教材不是死啃教材,而是多次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的有限资源。特别是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更能形成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情景,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才能盘活思维,灵活创新。

在平时的教学特别是复习备考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并训练一些开放性试题,无疑会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体现课标,渗透理念,培养能力

实验设计开放性试题,各种层面的考生都能动手解答,但所得分值又会因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而拉开档次,从中考阅卷抽样来看,该题具有较明显的区分度。试题将教材中简单化学实验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把实验仪器、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及书写实验报告(特别是现象与结论)等不同技能和能力要求融于一体,较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

由于新的一轮课改即将拉开帷幕,凸现课改理念的科学探究理所当然成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学中创设自主探究的开放性教学情景,以期达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是一道隽永意长的好题,它对我们今后的化学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开放性化学试题有利于促进化学教学改革。新的评价理念要求,试题的开放程度要进一步增强。由于初中化学为启蒙阶段教育,要在短时间内命拟出理想的开放性试题,的确难度不小。这还需要在以后的命题工作中继续努力,命出好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案例



北京市清河中学 张淑丽



一、设计思路

1、关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教学。

[引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进一步认识“性质决定用途”。

实物展示:用墨抄写的古书。

多媒体播放(字画的奥妙):用墨写的字画。

[提出问题]: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写字作画,我们知道墨的主要成分是碳黑,这些字画历经千百年,但墨迹依然清晰不变,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2、关于碳的可燃性教学。

通过播放影音文件,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

[提出问题]: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在室内用煤炉烧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你们能猜测一下“煤气”是什么吗?“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仅要找到“煤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出“煤气”是怎样产生的?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都会产生CO,所以,预防“煤气”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烟道通畅,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使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

通过对“碳的可燃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身边物质的科学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

3、有关碳的还原性的教学(重点探究)

[提出问题]: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

[猜想、假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从问题出发进行大胆地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

讨论后对假设小结:

(1).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Cu+CO2↑

(2).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Cu+CO

(3).碳与氧化铜不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思维探究

通过学生交流、辩论设计好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动脑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分组汇报实验现象] :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概括。

[讨论后达成共识]: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对碳与氧化铜反应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碳具有还原性

[通过播放影印文件]:理论应用于实际,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拓展提高──碳的还原性应用

拓展提高──煤炉中碳发生的反应

[小结本节课知识重点]:及时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拓展提高──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与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二、教案

课题
碳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
张淑丽
学校
北京市清河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碳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论。

2.根据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的用途。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基本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碳单质的使用情况,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可燃性;

2.在学习了碳单质可燃性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碳能否与化合态的氧发生反应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习碳单质的还原性,即,实验探究——碳还原氧化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证明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性,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3.通过对“碳的可燃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的教育。

重点
学习碳的还原性。

难点
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和思维探究

仪器

药品
试管、具支试管、单孔胶塞、止水夹、导气管、药匙、酒精灯、试管架、铁架台等。

碳、氧化铜、澄清石灰水、火柴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

1.实物展示:用墨抄写的古书。

2.多媒体播放:用墨写的字画。
  

观看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

[ 提出问题 ]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写字作画,我们知道墨的主要成分是碳黑,这些字画历经千百年,但墨迹依然清晰不变,这是为什么?

[ 评价并板书]

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思考、讨论、回答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课,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进一步认识“性质决定用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复习引出 ]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实验,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板书 ]

二.碳的可燃性:

1.完全燃烧——O2充足

C + O2 点燃 CO2
回忆实验现象、结论、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复习,温故而之心。

[ 多媒体播放 ] 用煤炉烧煤取暖。

[ 提出问题 ] 在过去条件不好的时候,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在室内用煤炉烧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你们能猜测一下“煤气”是什么吗?“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仅要找到“煤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出“煤气”是怎样产生的?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煤气”中毒事件产生的原因。)思考、讨论、回答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身边物质的科学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

[ 评价并板书] 2.不完全燃烧——O2不充足

2C + O2 点燃 2CO (O2不充足)

[ 提出问题 ]

根据“煤气”中毒事件产生的原因,可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呢?

[ 评价总结 ]  

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都会产生CO,所以,预防“煤气”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烟道通畅,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使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

[ 总结提高 ]

上述碳的可燃性中,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这是碳本身具有的性质,是内因,而‘O2充足与O2不充足’是一个外在条件,是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
学生的回答









联系生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碳的可燃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的教育。





探究——碳的还原性

[ 提出问题 ]

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
讨论,猜想
实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对猜想提出假设:

[小结 ]

1.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Cu+CO2↑

2.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Cu+CO

3.碳与氧化铜不反应。
从问题出发进行大胆地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思维探究

1.实验设计:

(1)实验装置(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 评价总结 ]反应装置与实验室制氧气装置相同。

(2)检验产物(CO、CO2)

[ 评价总结 ] CO2——石灰水;CO——点燃。

实验装置如下(图一)





[ 思考、讨论、交流 ]





1.C与CuO均为固体,C在常温下稳定,此反应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所以应选择与实验室制氧气装置类似。

2.检验CO2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可用点燃的方法,看火焰的颜色。
探究实验装置

[问]上图有不足之处吗?



(图二)



[ 思考、讨论、交流 ]

很多学生发现试管口应堵棉花,当看到老师提供的仪器时时会选择如图二的装置。
培养学生动脑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

(3)操作步骤:

让学生自己通过所学氧气制取的操作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教师评价总结并点播

①气密性检验

②装药

③如图连接固定

④打开止水夹,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⑤实验结束——关闭止水夹,同时停止加热。
[ 思考、讨论、交流 ]

操作步骤:

①气密性检验

②装药

③如图连接固定

④打开止水夹,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⑤实验结束——关闭止水夹,同时停止加热。


培养学生动脑通过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实验探究

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论证,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

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呈红热状态,有无色气体产生,通入澄清石灰水,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处所出气体不能燃烧,冷却后,试管内留有光亮的紫红色固体。
对各种假设进行论证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质。

3.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问]:通过实验验证了哪一条假设是正确的?

[ 评价总结并板书 ]3.碳与氧化铜反应

C + 2CuO △ 2Cu + CO2↑
[分组汇报试验现象]



[讨论后达成共识]

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概括。

[ 引导学生对碳与氧化铜反应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 在此反应中哪种物质得氧?发生了什么反应?具有什么性质?而另一种物质呢?

[ 评价总结 ]  

在此反应中碳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
听老师讲解
对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证明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性。

[ 总结并板书 ]

三.碳的还原性

1.C + 2CuO △ 2Cu + CO2↑

[ 问 ] 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2.C + CO2高温2CO

[ 多媒体播放 ] 炼铁,介绍此反应的实际应用。
记录笔记









看多媒体播放的资料
理论应用于实际,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 利用多媒体总结 ] 本节课知识重点。


整理笔记
及时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练习 ] 下列用途利用碳的什么性质?

1.木头电线杆或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这是为什么?

2.用煤取暖

3.用焦炭炼铁
思考并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

[ 课堂小结 ] 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学生交流,提出希望。


学生谈心得体会
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与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燃烧和灭火》 说课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熊 娟



  一、说教学总体设计理念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同学们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2、教学目标分析

  A.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B.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

疑点: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

三、说教法

1.引导探究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引导探究法能很好的体现《标准》中的思想,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

四、说学情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师生条件不同而异。我校是湖南省高级示范性中学,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实验的动手能力强,讨论的思维活跃。同学们非常适应和喜欢教师通过引导探究法传授新知识。

我校学生对课外知识有浓厚兴趣,我将教材的内容略为拓展,增加了火灾自救常识。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相互渗透。真正做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上完这节课后,我们学校还组织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的演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识。这次活动还在我省电视台新闻中报道,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

五、说学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3.自主学习法:对于较简单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六、说教学程序设计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燃烧,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燃烧,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燃烧。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燃烧的现象。
2.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生] 回答提出的问题
[师] 演示小魔术,设问“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导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从生活中发现化学,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从小魔术引入课题,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
燃烧

条件

的探


1.探究实验
步骤一:如下图

步骤二:将薄铜片上的红磷与小石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三者必须同时满足。
3.引导得出着火点的定义


[生] 1.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投影的步骤完成“燃烧的条件”实验。
2.根据实验现象一起讨论燃烧的条件。
[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指导同学们安全、正确的完成实验。引导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提示步骤1能得说明什么。步骤2又能得说明什么。两者相结合得出正确的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生] 八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评出最佳的结果。
[师] 鼓励同学们的积极的动手和思考问题。提出探究时出现的小问题。避免再犯。
[生] 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
[师] 小魔术大解密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的热情。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探究内容在教材的演示实验中略有改进。增加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得出燃烧的条件。
根据所学的内容,解释魔术的奥秘,同学们初尝掌握新知识的喜悦。
燃烧

的条

件的

应用

1.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燃烧”。装置如下图:

2.有关煤炉的讨论
(1)如果不继续往炉子里添柴火,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2)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柴夹出来,柴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3.利用燃烧的条件,思考怎样燃烧会更旺呢?可举出具体的实例。
[师] 了解了燃烧的条件后,思考怎样能使刚才实验中水里的白磷燃烧呢?
[生]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师]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
[生] 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后回答第2题和第三题。
1.改进演示实验优点:向水中通入氧气,硬纸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白磷四处游动,不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可以用一个螺帽代替硬纸片,白磷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能清楚的观察到燃烧的现象。
2.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3.在新知识的运用中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探




1.实验探究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

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师] 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当将演变成无情的火灾。同学们例举生活中的燃烧时,有人就提到了火灾。
[多媒体展示] 衡阳11.3特大火灾。有20名消防队员壮烈牺牲,11名消防队员光荣负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师] 我们应掌握有效的灭火方式,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生]1.分为六个探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2.完成教师所给的表格
[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他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让整个探究过程顺利进行。
[生] 8分钟后,派一个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
[师] 鼓励各组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灭火原理。
以衡阳特大火灾过渡到燃烧有利还有弊。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
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应




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1)炒菜的锅起火了;
(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
(4)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
(5)森林在打雷闪电时起火。
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本课疑点)
3.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见教材127页)。分组做“人人都当消防员”的实验。
[生] 根据灭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题、第二题。
[师] “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可将着火点比喻成铁、铜等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随便降低。
[生]1.自学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2.分组做简易灭火器灭火的实验(如图),人人都当消防员。

1.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以提问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着火点不能降低。
3.根据教材步骤,自主完成灭火实验。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喜悦。


掌握

易燃

易爆

安全

知识

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师] 火灾无情,灭火不如防火。
[生] 1.了解爆炸威力后,积极主动的自学“易燃易爆安全知识”。
2.认识图7-12的图标表含义
3.联系生活,思考应当在哪些地方张贴这些图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更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
火灾

自救

常识

看影片学习“遇到火灾如何自救”

[生] 认真看影片。遇到火灾,学会自救。
学会一门自救常识,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总结

总结本课的重点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生] 一起回顾两个重点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总结本课的重点。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的长时记忆。
作业

电影院、学校、幼儿园、网吧等地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请任选一地,根据其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或考察该场所的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要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可参考的网站:
学生可分组合作调查,也可独立完成,写一篇调查报告。
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所学的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23: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