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2元素教学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社桥中学 赵勇兴
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教学策略
课题2
元  素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并能指出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1.元素概念在举例中导出,元素种类由核内质子数决定。已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但组成的物质已超过3 000万种。
    2.利用讨论让学生领悟化学反应中什么粒子一定改变?什么粒子一定不变?同桌交流:看“蛋糕”分块,想市场份额,来理解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并知道某些元素含量虽小,但作用巨大。
    3.三份资料的处理:组织学生阅读并了解以下三点。
    ①明确任何生物细胞中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含量均相近,建议上网查询。
    ②元素符号的表示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30种元素编成口诀,兴趣记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常见元素按原子序数记忆,为高中学习做准备。
    ③联系中文名称造字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元素的分类及其单质存在的状态。建议按元素分类、字母相同、偏旁一致等方式进行兴趣抄写。
    4.元素符号的意义: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书写要规范。要求学生注意易错易混的元素符号。
    5.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周期和族以及元素分类的小知识。
    6.做游戏:同桌根据名称报位置,在规定时间内,找对一个得1分,按积分多少评出优胜。课外再进行比赛、评出全班人数1/4为寻元素冠军,并给物质奖励。
    7.门捷列夫,何许人?看招贴画片介绍或上网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离子》教学设计

广东省顺德市伦教区汇贤中学 司徒葵东
教学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微观表征: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有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也有把宏观与微观架起桥梁的知识: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些内容是引领学生把学习注意力由宏观世界转到微观研究的重要过渡,为学生探求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了一个微观领域的窗口,是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和向往,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
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观察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
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2.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二、引导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
1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3.探究证明假设:阅读课本图文。(把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电子分层排布)
4.归纳结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5.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资料)
6.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8.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 2)
比较稳定
金属元素
少于4个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多于4个
不稳定
9.教师设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三、探究离子的形成
1、提供信息: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3.学生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生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使,学生积极设计多种方案:①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4。②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③钠原子的最外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样,较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对于方案①,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②、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
4.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把“钠原子”身上最外层的那个“电子”贴到“氯原子”身上。“钠原子” 因失去一个电子而变成Na+,“氯原子” 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NaCl。(直观活泼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对原子与离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区分,也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埋下伏笔)
5.师生分析:(一边分析,一边板书)
6.引导提问: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练习,诱发思考
1.小结:在本课题,我们学了什么?
2.练习:课本习题。
教学设计说明
过去由于过分追求知识和能力目标,忽略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需要比较忽视。于是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学生记住结果并会应用解题就行了。课堂上缺乏师生之间的感情共鸣,显得苍白乏味,学生学习方法不灵活,死记硬背,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新的教学理念驱动下,本课题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1)欣赏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以轻松活泼的形式、生动形象的语言巩固了原子结构知识,同时提出“校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电子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等问题,自然入了本课题的学习;(2)让学生猜想质疑核外电子运动,再借助挂图(课本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探索、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3)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活化氯化钠形成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探究欲;(4)利用图示把钠原子和氛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形成氯化钠的过程简明呈现,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若学生难以接受,可按教材要求简化过程);(5)借助观察挂图“l~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以表格形式进行知识类比,归纳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这样处理能化难为易,变枯燥为乐趣,变结论性知识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饶有趣味地、自主地进行科学探究,使生硬的化学概念变得栩栩如生,易于理解。学生逐渐对学习化学产生渴望之情,能主动参与探究,建构新知,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和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本课题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点评
选取核心概念──离子为研讨课,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本设计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实施教学过程中,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得到较好的体现。课堂设计充分挖掘教材,尤其重视课堂活动设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富有吸引力。
1.探究活动设计:(1)欣赏科普小论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课题学习欲望。(2)猜想、交流、探究校外电子如何运动,体现对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培养。(3)角色扮演离子形成的过程,生动活泼,达到校理想的学习效果。
2.扩展学习设计: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研究采用表格设计,体现了推理、归纳、分析能力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3离子教学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社桥中学 赵勇兴
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教学策略
课题3
离子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分层排布的。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1.利用图4-9理解电子层概念(即电子的分层运动),制作动画片更好,让学生建立起原子中各粒子运动相对位置的印象。
    2.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引出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氦为2个),最外层电子不达8个即为不稳定结构。
    3.利用图4-10,让学生理解不稳定结构是如何转变成稳定结构的。知道离子也能构成化合物(建议趁势提出化合价的概念,但不要解释)。
    4.学生讨论:上述有几种离子?怎么称呼?相互作用能构成几种化合物?怎么书写化学式?
    5.物质与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网络,由教师点拨讲解。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至于核心概念仍要理解清晰。建议习题结合课堂学习,在课上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8-9-1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策略

江苏省无锡市社桥中学 赵勇兴
  
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教学策略
课题4

化学式与
化合价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1.化学式的含义利用图4-11理解,教师补充H20的含义。追问是否含氢气、氧气?理解右下角小数字的正确含义。讨论,让学生课堂回答,并整理在笔记本上。
    2.根据表4-5列出组成物质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固定的,引出元素化合价(在原子得失电子时已经引出元素化合价),强调掌握化合价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可以避免对化合物化学式的死记硬背。
    3. 元素、原子团化合价编成口诀,规律记忆。
    4.教材上8种元素有可变价,结合具体化学式来判定并标价。学生练习后归纳。
    5.化合价规则如下:
    ①化合价有正负,氢为+1,氧为-2。
    ②金属常显正价。非金属常显负价,但与氧化合则显正价。
    ③化合物中正负总价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一定为零。原子团中元素化合价和一定不为零。
    6.根据化学式计算(注意格式规范要求)。先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然后进行如下内容的教学:
    ①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②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
    ③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8-9-1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分子和原子







江阴市高级中学  庞梓芬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11、图3-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成功之处: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8-9-1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进士学校 杨时军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 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
  [复习]: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物(或原料)和生成物(或产品)
        2、量的方面:表示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提问]:那么能否利用方程式中量的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呢?
        例:碳完全燃烧反应中碳和二氧化碳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那么12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    克二氧化碳; 6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         克二氧化碳;  3克碳、1.2克碳呢?
  (问:能告诉我你们是怎样算的吗?)
  [引入]: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计算依据: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进行计算;
2、计算步骤:                         例: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①解,设未知量                     [解] 设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克二氧化碳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C  +   O2  C O2           
    ③标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44
      和已知量、未知量                           3 g                  x
    ④列比例式,求解                               x = 11 g
    ⑤简明作答                            答: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11克二氧化碳。
[指导学生学习]    课本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算生成物的质量)和例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算反应物的质量),由此可知,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算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就可以利用方程式来求算原料和产品的质量,合理、科学地利用资源。

[完成下列练习]:  
练习1、用氢气还原16克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同时生成多少克水?能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吗?(Cu—64、O—16、H—1)
[ 提 问 ] : 同学们能从以上练习得出什么结论吗?
3、小结:
   结论(1):已知化学方程式中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求算方程式中其它任
何物质的质量。



练习2、电解36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如下,检查后回答:

甲同学
[解]设可得X克氢气。
  HO2 H↑+ O2↑
  33       1
  36g      x
    x = 1.1 g
答:可得到1.1克氢气


乙同学
[解]设可得X克氢气。
  H2O  H2↑+ O2↑
  18        2
  36g       x
    x = 4 g
答:可得到4克氢气
丙同学
[解]设可得X克氢气。
2H2O 2H2↑+ O2↑
36         4     32
36          x
     x = 32
答:可得到32克氢气
丁同学
[解] 设可得X克氢气。
2H2O2H2↑+ O2↑
  36       4
  36g      x
    x = 4 g
答:可得到4克氢气


甲同学做得对吗?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写准物质化学式,           
乙同学做得对吗?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化学方程要配平;                 
丙同学做得对吗?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
丁同学做得对吗?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关系量间成正比,解设比答要完整。   
结论2、计算要领:写准物质化学式,化学方程要配平;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正比,解设比答要完整。
练习:  1、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
        2、6.5克锌与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3、实验室电解50克水,当生成4克氢气时有多少克氧气产生?                                            
(选做)4、红磷在钟罩内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必须过量(为什么?)。假设
         钟罩的容积为5.6升,氧气密度为1.43克/升。(空气中氧气约占1/5体积)问最少
         需燃烧多少克红磷才能把氧气完全消耗掉使实验获得成功?
板书设计: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计算依据: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进行计算;
2、计算步骤:  ①解,设未知量
               ②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作答
3、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求算方程式中其它任何
        物质的质量;
(2)、计算要领:写准物质化学式,化学方程要配平;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正比,解设比答要完整。

例:碳完全燃烧反应中碳和二氧化碳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那么12克碳充分燃烧能生
    成    克二氧化碳;  6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         克二氧化碳;  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
    成     克二氧化碳;1.2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         克二氧化碳呢?(C-12  O—16)

作业:(选做两道)  

1、24.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多少克氧气?
2、6.5克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3、实验室电解50克水,当生成4克氢气时有多少克氧气产生?
4、红磷在钟罩内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必须过量(为什么?)。假设钟罩的容积为5.6升,氧气密度为1.43克/升。问最少需燃烧多少克红磷才能把氧气完全消耗掉使实验获得成功?(空气中氧气约占1/5体积)(知道体积密度能算质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8-9-1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说课稿  



河北省冀州市北内学校 史其武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的特点、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



l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l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l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4、对教材的改进



课本P88活动与探究的方案一操作要求较高:因为玻璃管灼热后既要迅速插入到锥形瓶中,又要恰好与瓶中的白磷接触,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插入过程中,瓶内外的气体是否发生了交换?为此,我作了如下调整:不用玻璃管引燃白磷,而用气球套紧瓶口,再将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白磷自发燃烧完全。



课本方案二的操作容易给学生造成疑问,水分会不会蒸发,空气会不会溶解在液体中等。对此,我将小烧杯换成了锥形瓶,同样在瓶口套上一只气球,使学生看清反应前后瓶内外物质无交换,从而使实验操作过程更严密、更科学,可以得出令人信服的实验结论。



二、说教法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对于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都属于启蒙阶段,若探究过程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过于放开或加大难度,不仅不能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我紧紧抓住这一点。



2.学法指导



(1)实验探究法: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正如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差的教师只会奉献,而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先由蜡烛燃烧,引出问题一“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接着介绍三位化学家对此进行的研究,并着重介绍拉瓦锡的研究实验原理。进而提出问题二“是否所有化学反应反应物质量总和都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呢?”提出两个探究实验①测定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和探究实验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探究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亲历实验并感悟质量变化的关系,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问题三“由此你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得到了哪些结论?”学生可能有三种猜想:①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变小;②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变大;③化学反应后总质量保持不变。“确实如此吗?”进入第二流程



(2)实验探究、引导发现



①确定探究内容



为了减少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确定探究内容。



探究实验一: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探究实验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②设计实验方案



由于学生对这两个探究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都不了解,因而首先讲解其原理。然后向学生提供以下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主选择,分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③分组实验、分析讨论



实验仪器和药品:



探究实验一:天平、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酒精灯、镊子、三角架、石棉网、气球、沙子、切好的白磷;



学生对探究实验一设计的方案可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反应容器是敞口还是封闭。学生对两种方案分别实验后发现,第一种方案的生成物质量变大;第二种方案的生成物质量不变。“究竟哪一种方案的结论正确?”让学生对方案展开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既可强化其设计兴趣,又调动了学生主动思维。



经讨论得出:第一种方案有缺陷,因为没有考虑白磷燃烧后重新进入敞口容器的空气质量,所以得出生成物质量变大的结论是不准确的;第二种方案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整个操作过程中容器内外没有物质的交换,实验过程严密科学,结论令人信服。



探究实验二:天平、锥形瓶、气球、铁钉、硫酸铜溶液。



学生对探究实验二设计的方案也可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主要区别也就在于反应容器是敞口还是封闭。两种方案的结果都是生成物质量不变。通过讨论得出:在常温下反应水分蒸发带来的质量误差可忽略不计。



刚才两个探究实验的共同结果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为什么呢?”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利用动画模拟突破难点,即进入第三流程。



(3)动画模拟、突破难点



用动画模拟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直观形象地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肯定不变,至此得出,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成功的尝试实验,获得结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了科学实验需要严谨,主动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接着提问“为什么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大呢?”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时,切记不要忽略反应中进入的或出去的气体这类隐含的物质。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①100 g水和100 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 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②高锰酸钾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③已知12 g木炭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g;若6g碳在18 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______g,剩余______:______g,为什么?



     第1题意在突出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中;第2题再次凸显守恒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第3题意在让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两字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以强化,也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样的化学学习方法?



五、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着重了两个体现、四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四个突出



(1)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



(2)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



(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



(4)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三、应用



纸张燃烧完后灰烬质量小于原来纸张为什么?



镁带燃烧完后白色生成物质量大于镁带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3: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