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戴志强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畅游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音乐磁带《新疆是个好地方》。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 。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以谜语开场引入“葡萄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听说新疆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自读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



葡萄干(gān) 钉(dìng)着  好(hào)客  水分(fèn)



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读议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交流



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



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 、“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



【运用多种方式把静止的文字还原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换词比较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想象思维。】



3.抓住“准会”“吃个够”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4.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



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我们留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笔把葡萄沟之行的感受以“签名留言”的形式写下来,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结: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再读这句话)



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枝叶  (  )的葡萄  ( )的凉棚             (   )的老乡  (  )的葡萄干  ( )的沙果 



作业



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写字



学写“吾、季、留、杏、蜜、密”六个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相机进行重点指导。:



蜜、密: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



(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



【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书写规律,临摹仿写,使教师的相机指导有的放矢。评价交流,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兴趣。】



第二课时



复习



1.指名配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读文



1.看录象,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理解“阴房”和“碉堡”的意思,感悟葡萄干的特殊制法。



3.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



【深入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在推销和表演中感受到新疆的风土人情。】



4.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拓展



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哪些地方?



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



【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实践



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筑成就等)



【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写字



学写“坡、搭、摘、钉、沟、够”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沟—够(音近) 同偏旁:搭—摘;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



2.教师重点指导: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3.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五光十色:比喻色彩鲜艳,式样繁多。课文里形容葡萄的颜色多而鲜艳。



热情:热烈的感情;有热情



梯田:沿着山坡开垦的一级一级的农田。样子像楼梯,边缘筑有田埂,防止水土流失。凉棚:供人遮阳乘凉的棚子。



好客:乐于接待客人。



碉堡:打仗用于防守的建筑物。四周建筑得严严的,留有几个小孔,可以往外射击。本课用于比喻晾制葡萄干的阴房。



阅读在线:      



看龙舟



天刚蒙蒙亮,只听小龙在门外大喊:“小虎,起床!看龙舟去!”



啊,今天是端阳节!我跳下床,抓了一串粽子,和小龙一起往桃花溪跑去。



这时的桃花溪,已是人山人海!



我们像两条小泥鳅,在人缝里钻来钻去,好容易才挤到前面。 只见两条龙舟停在河中心,一红一青,像活的龙一般,仿佛随时都会飞上天空。 每条龙舟上坐着十几名精壮的小伙子。船头是鼓师,船尾有一名舵手,十名划桨者分列两边。青队是青衫、青裤、青头巾,红队是红衫、红裤、红头巾。



一声锣响,青、红两条龙舟离开水面,飞奔向前。 咚!咚!咚!──鼓声急剧短促,像进军号角。 唰!唰!唰!──桨声整齐有力,如万马奔腾。“青队,冲啊!”小龙扯着喉咙喊。他的哥哥是青队的鼓师。 “红队,冲啊!”我也扯着喉咙喊。我的哥哥是红队的舵手。 我们追着龙舟沿着河岸跑,一边跑一边拼命拍巴掌。



只见一会儿青龙在前,一会儿红龙又赶了上来。



江上,鼓声阵阵,水花点点。 岸上,掌声雷动,你挤我拥。 在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两条龙舟同时到达终点。



我的喉咙喊哑了,巴掌拍红了,连吊在脖子上的一串粽子,也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小龙呢?不但丢了一串粽子,还掉了一只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8-22 0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



戴志强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 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日月潭的向往;交流与展示,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学会质疑是提高读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疑问”开始时是杂乱无序的,但是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整理,将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提高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和广度。】



对话平台



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阅读的过程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学生反复读文感知,既巩固了识字,又提高了朗读水平,培养了语感。】



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经验等)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交流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交流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练习



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



书写



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 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



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



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交流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朗读



1.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读思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



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采用问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情感进行个性化朗读,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强了他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乐朗读全文。



背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实践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2.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



写字



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小小书法家”。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群山环绕: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围起来。



名胜古迹:指前人遗留下来的建筑。



朦胧:模糊不清。



仙境:指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相关链接:



1.阿里山。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2.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甘肃省成县东街小学 刘 芳



设计理念:在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质疑与解惑、自主设计、交流与反馈、活动激发等模式,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整体感知与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



设计思路:本课识字量大,字形较为复杂,要求会写的字也多,在教学中采用同桌互助自学、相评议交流学习情况、戏巩固等方法,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识字、写字的难点。



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京绚丽多姿的夜景,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练习感情朗读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课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图文结合,自读自悟,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利用精美图片理解词句含义,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让学生择抄好词佳句,达到积累运用。用各种方式感情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目标:



1.认读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读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景色图片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风光。



2.配乐播放北京风光图。



问:欣赏完北京风光,你们想说什么呢?



3.谈话过渡。



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北京夜景多媒体课件,听课文配乐朗读;



2.生谈感受。



3.教师谈话过渡。(是啊!北京的夜景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从文中细细品味它的美。)



4.自读课文。(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打手势告诉老师。)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结合读书情况,师生进行评价。)



(通过观看北京夜景图片听课文朗读,让北京亮丽的夜景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并在此基础上谈感受,为学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师生互动,识记生字



1. 同桌互助自学生字、生词。



* 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互相帮助。



*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



* 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幕、临、烁、辉、煌、夺、幢、伟、犹、焕、府、绚、繁、扮、宫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 看电脑画面,读词语。



夜幕降临、五光十色、银光闪闪、光彩夺目、华灯高照、雄伟、繁华



川流不息、从天而降、灯光闪烁、金碧辉煌、焕然一新、犹如、装扮



(1)学生自己练习读,如果有问题及时请教。



(2)指名小组读,比一比哪一组读的正确,开展组间竞赛。



3.练习巩固。



做游戏:教师把生字写在小星星的背面,然后把星星贴在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到前面摘,摘下后,看清生字并带领同学们读一读。



(这个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展示学习成果。)



4.书写生字。



* 出示生字测读、组词。



* 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先让学生说说哪些字不好记,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然后师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 教师范写。



*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 评议学生的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找找相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3.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并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由写过的字组成的词语)。



2.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



2.观看相关夜景图片,感受“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3.指导朗读。(“亮”、“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应重读)



4.理解“夜幕降临”一词。(可通过学生质疑后出现)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一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哪里的美景?(指名回答,相机出示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的夜景图片、课件以及相应的句子。)



2.自主读书,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全班交流,达成共识(重点借助图片课件理解“华灯高照” “川流不息”“灯光闪烁”“光彩夺目”“轮廓”等词语以及相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出长安街的美(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三)自主选择学习三──五自然段



1.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出示学习要求及方法: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②找出每个自然段描写了哪些地方的美景,是怎样描写的;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组内交流解惑;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⑤择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3.小组学习,教师巡回调控,提供必要的帮助。



4.全班汇报交流,组间质疑,师生共同解惑。



第三自然段:



①谁喜欢这一段,谁就站起来读一读。



②观看课件感受“道道彩虹”,认识立交桥的构造、作用以及各种灯具。



③理解词语。(重点理解“犹如”“装点”)



④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立交桥的美,灯的多。



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②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橱窗、广告、霓虹灯并感受它的美。



③理解词语。(重点理解“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繁华”等词语。)



④读摘抄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⑤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的繁华。



第五自然段:



①结合课件理解“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倒映”“银光闪闪”,并读相关的句子。



②让喜欢第五自然段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5.配乐齐读3──5自然段。



(由扶到放,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图文结合,自读自悟,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利用精美图片理解词句含义,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让学生择抄好词佳句,达到积累运用。感情朗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四)激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今天,我们跟着作者欣赏了北京的夜景,夜晚的北京是怎样的?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应当怎样读最后一段呢?(齐读,要读出赞美的语气。)



四、师生展示北京风光图片



五、拓展思维



同学们,国家强盛了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首都的夜景是那么美丽!看到了祖国的巨大变化,我想,此时大家的心情也一定和我一样激动。同学们你想对北京说些什么?想对祖国说些什么?又想对世界各地的朋友说些什么?



(让学生说个性化语言,拓展思维,激发创新。)



六、总结



七、自主选择作业(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选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择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写一写自己对北京的感受。



4.查阅有关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信息资料。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广场四周



灯的海洋  环行路、街道



光的世界  王府井、西单



故宫
  {
明亮



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戴志强(大雨6725)



我的发现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过程建议



1.出示“多──吕──昌──炎”等三组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2.让学生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生字。(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3.引导学生归纳自己的发现,如果还有其他发现教师要给予肯定。



4.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记记”“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其中“读读认认” 中学习的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自主识字。 “读读记记”重在积累词语,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主感知一些词语中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 “读读背背” 重在体会谚语蕴涵的人文思想。四条谚语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读读认认



过程建议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



2.记忆生字:你还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3.组内互查读音;给生字组词;



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说说这六个四字成语的出处。



2.做连线练习。



雷声 灿烂  随风  扑鼻



倾盆 大作 芬芳 相间



阳光 大雨 黑白 舞动



3.填空,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泉水(  )琴声(  )枝叶(  )空气(  )鲜花(  )红旗(  )



读读背背



1.自由读,边读边想: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处?



2.背诵谚语:个人背、组内背、竞赛背(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



3.课外查找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口语交际



这是围绕本组“关爱与奉献”主题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得到交际锻炼,促进交际活动的展开与深入。



交际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



2.划分交际小组,布置教室。



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话题:你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3.个人说说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说说,互相评议。



4.在组内开展献爱心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5.组内展示表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



展示台



这部分包括“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两项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大胆表述见解,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故事会”是对本组“奉献与关爱”专题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时可结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的实践活动进行,也可以在活动前让学生继续查阅关于记述雷锋故事的书刊,或请爸爸妈妈讲述一些雷锋的故事;同时还要留心身边的同伴、家长、邻居和其他人乐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动的准备。“查字典擂台”是复习巩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练习。



故事会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要写上会标。



2.查阅有关雷锋的书刊、文字和图片资料。



3.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



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创设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



4.师生共同评议。



查字典擂台



1.复习“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教师发给学生生字卡,选出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组。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读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3.交流经验,共同评议,颁发奖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



戴志强(大雨6725)



课前透视



这篇儿童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语言质朴,可读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默读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抓住关键长文短教,使他们在充分的自读自悟中学会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卡罗尔和小猫的故事很贴近二年级学生生活,相似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在读悟、体验、积累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前搜集广告词。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



卡罗尔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的是小猫。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谈起,易于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2.插图导入。出示课文挂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这个小女孩就是卡罗尔,她非常喜欢小猫。(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自学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词,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1)组长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中“罗、洛”是边音;“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



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厨。



用动作演示记“蹭”字。



3.班级开展“识字大王”擂台赛,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默读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有什么感受?(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初步默读课文后学生可能有很多种感受,如,“广告的作用真大!”“卡罗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伯洛是一只很可爱的小猫!”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他们的不同见解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课后的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1)卡罗尔和爸爸在报上登的广告很有趣。



(2)卡罗尔为小猫准备的家很有趣。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感受自主阅读的乐趣。】



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感悟自己认为有趣的句段,想想为什么认为这部分有趣?



2.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课标》语)而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自我的阅读实践来体现的。全课通过反复默读感悟,既全面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又在学生读悟、体验、积累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感。】



练习



1.扩词。



涂            适            余            



卡            免            垫            



2.仿词。



丁冬       滴答       马虎      



冷清       亲热       高兴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朗读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认为有趣的部分,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他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练习读──展示读──评议读──竞赛读



默读



默读后三个自然段,思考:你看到卡罗尔和小猫亲热时,有什么感受?



【再次默读启发思考,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意: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练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大家进行交流。



2.多音字组词。



待                  



间               



3.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写一则广告词。(写广告词可能比较难,教师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搜集的广告词,学习一下广告的文化和艺术。另外,写的时候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



【教师让学生在感悟了文本内容,领略了作者语言的精妙后进行练笔,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这是内化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过程体现。】



作业



建议课外阅读童话《内尔罗和爱犬》或老舍的《我们家的猫》。



教学建议



本课是学习默读的起始课文,教师在教给学生默读方法的同时还要加强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提高读书的效率。 同时在课外阅读中还要运用默读,使学生逐步掌握默读的方法。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养猫杂感 (晓芳)



喜欢猫由来已久。记得小时侯家里陆陆续续养过几只猫,那时的猫咪都是实实在在的土猫,也不象现在这么娇贵。养猫是用来捉老鼠的,再加上那时全国人民都吃不饱饭,所以家里有什么就喂它什么,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偶尔有一些鱼腥肉渣,猫咪便吃的呵呜呵呜,高兴的不行。那时侯我们兄妹几个只是高兴时和猫咪玩玩,真正养猫的任务是由父母来完成的。由于家里是平房,平时猫咪自由出入,所以一到青春期猫咪就离家出走了,没有一个养到寿终正寝。



后来,我嫁到婆婆家,婆婆也是一个爱猫之人,也陆陆续续养过几只猫。这时的猫咪就比较娇贵了,是毛茸茸的波斯猫。养猫的任务也是由婆婆来完成的,我们仍然是猫咪的玩伴。婆婆每天都给猫咪做饭,鱼肉是不可少的,但猫咪似乎并不太感兴趣。这时的猫咪根本不屑于捉老鼠,偶尔捉到只老鼠也只是玩玩罢了。婆婆家也是平房,因而猫咪养到一两年后于某一天就突然不见了,婆婆说是让人给偷走了,这时已经有了猫贩子。



再后来,我们到了深圳,自己独立过日子了。仍然喜欢猫咪,但老公不许养,于是整天在各个猫咪网站上东游西逛,实在按耐不住,充分利用女儿盼猫心切,终于让老公在女儿泪水面前点头答应。为防老公反悔,母女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宠物商店抱回两只猫咪,一向清净家里顿时热闹起来,从此开始了我真正养猫的生活。现在的猫咪是被用来宠的,吃的是各种口味的猫粮、猫罐头;喝的是煮开凉好的白开水;玩有精致的猫趴架;睡有漂亮的猫窝,就连大小便都有专门的厕所,里面铺上买来的人造猫沙。当然,主人是断然不会让它们去捉老鼠的,所以买来老鼠玩具供它们练习扑咬捉拿。 有了猫,懒觉就不能睡了,每天猫咪早早就叫我们起床,它们要吃早饭,因此,忙碌的一天开始了。除了每天给猫喂食、陪它们玩耍、打扫家里卫生、清理猫厕所外,还有:定时环境消毒、给猫咪洗澡、免疫接种、治病驱虫、绝育手术等等。此时顿悟养猫之不易。但每每看到两只猫咪追逐打闹的可爱模样,听到它们嗲嗲的叫声,一切劳累烦恼都烟飞云散了。



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猫咪最后还是送给了别人,虽有不舍和心痛,但想到猫咪找到了爱它们的人,有了幸福的家,还是由衷的高兴。我想在以后日子里,我还是要养猫的,但愿那时猫咪能和我们一起安定、健康的度过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6: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戴志强(大雨6725)



课前透视



这篇记叙文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也是文章的题眼。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不自己弱小” 的道理。



二年级孩子比萨沙稍大些,但在亲人眼里也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学习。】



2.游戏导入。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光明──(黑暗) 夜晚──白昼  强大──(弱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培养学生语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对话平台



自学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识字



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1)“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2)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



(3)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感悟



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练习读──范读──指名读──竞赛读



【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对比朗读感悟蔷薇花的娇美和孱弱,更激发了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



想象



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利于学生真切体会萨沙要保护弱者的心理。】



书写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得好的班级评选“今日之星”。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



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



朗读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朗读应该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比如“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1)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追求准确完整,关键是引发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探究的积极性。】



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学习伙伴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练习



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



书写



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鲜艳:柔弱纤细。



阅读在线



又 见 蔷 薇(姚 远) 



这是雪白的蔷薇花。一朵、两朵、三朵……朵朵花瓣都微微泛着生命的光泽,它们静静地开放在春天的阳光下,无拘无束地舒展着…… 望着眼前这些生长在山野水沼之间的蔷薇,我回想起自己寂寞的童年。每年春天,我家屋后的小河边总是开满了白色和粉色的两种蔷薇花。远远望去,长长的河堤像是铺了一条白色和粉色相间的绒毯。起风的时候,这“绒毯”微微随风飘动,好看极了!我很恋蔷薇那种胭脂般的淡粉花色,这是画家的调色板也很难调出的颜色。我深深地惊叹于大自然造化。可惜,这种花色的蔷薇,我以后再也没有见到过。春风拂过的夜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馥郁的蔷薇花香。



最令人向往的是秋末冬初的时候。爷爷带上小姑和我,划着一叶小舟去很远的地方钓鱼。当小船经过水草丰美的河边时,爷爷总会缓缓地停下船来,指着水边灌木丛中几个桔红色的小果子对我们说:“去摘几个果子解馋吧!”小姑伸出手去好不容易摘到几个。我放到嘴边一尝,竟甜中带酸,那是很诱人的味儿呀!我们边吃边笑,一路上高兴极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蔷薇的果实,可以入药。



我的家离学校很远,在读小学的五年时间里,我总是走在那条田间的小路上。记忆最深的是一次放学途中,我见到了雨中的蔷薇花。暮色苍茫时分,春雨还淅淅沥沥地飘着。这些水池边的蔷薇花就透明地浸在薄雾般的雨纱里,叶子闪着亮晶晶的雨珠,花蕊是金的,一阵阵诱人的花香扑鼻而来,雨点不断地在蔷薇的枝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沉浸在大自然的创作之中,忘了自己。那时,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离自然很近。



记得去年春末的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坐在山上看海。当我的视线从茫茫海面收回来时,我竟发现了不远处的蔷薇花。在午后的阳光里,我惊奇地叫出了声。朋友疑惑地看了我一眼,“这就是蔷薇花?”我肯定地点了点头。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专心地注视起那开在幽谷之中的白色蔷薇花来……淡淡的阳光下,蔷薇花独自默默开放的情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独居小镇一隅,我很怀念那些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生长的蔷薇花。令人羡慕的是:无论在哪里,它的生命总这样蓬蓬勃勃。在经历多少年的尘世沧桑以后,我才猛然发觉童年的蔷薇,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6: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秀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主题设置:大家对空气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常识,空气中还有其他的成分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又分别是多少呢?能否测定出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

设计方案:

①想办法把氧气拿出来,直接测氧气的体积;

②换一个矿泉水瓶子,再想办法把瓶内的氧气消耗掉,看瓶子变瘪了多少;

③利用拉瓦锡的实验方法再进行实验;

…………

教师引导:给出如下图所示装置,让一学生吸气,并观察现象。





思维迁移:仿照此实验,提供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及红磷,我们能否利用它来测定氧气体积呢?



实验探索:指导学生完成实验2-1,观察现象并思考:



1.(如上图)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d。并将广口瓶从b-d处分为五等分,做好记号。

2.向燃烧匙中加入稍过量的红磷,关闭c处的止水夹后,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

3.提示学生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4.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再由学生观察现象。

5.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
学生讨论。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





【学生思考】水为何会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取决于谁的体积?





学生分组讨论,并报告讨论结果。



学生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热量,并有大量白烟,最终燃烧停止。



学生观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中,约占红磷燃烧前瓶中空气体积的1/5。



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回答。
  











通过实验增强感性认识,解决学生的疑难







培养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培养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间友谊和凝聚力

  
科学分析:

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明确:

①上述实验中,红磷燃烧时与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叫做五氧化二磷的固体。上述实验中的大量白烟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固体,该固体沉降后溶解于水中。因此白烟最终消失。

②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的原因。

③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广口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多少?

④广口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什么?它有何性质?

探索交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形成结论:

a.由于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了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瓶中。而且广口瓶内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瓶中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广口瓶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广口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它不能支持燃烧。

做这个实验时如果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没有等到冷却就打开止水夹,那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思维点拨:完成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要保证能够将瓶内氧气耗尽;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要注意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反思与评价:按上述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还有何不足?红磷可否用木炭等其他物质代替?
  













学生体会实验原理并从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后得出:上述体积是估算的,存在较大误差。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评价能力。

【实验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药品选择及量化测定

提出假设:药品可以用其他物质(如木炭、硫等)代替。

教师提供:右图装置(广口瓶容积约为400 mL)、10 mL量筒、100 mL量筒、500 mL量筒,以及水、红磷和木炭等仪器和药品



方案设计:指导并启发学生设计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及活动方案

引导学生讨论应解决的问题:

①实验前怎样准确测定图2-3丁中广口瓶内空气的体积?

②实验后怎样准确测定图2-3丁中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即氧气的体积)?

实验探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甲组选用红磷、乙组选用木炭进行实验,并作好数据处理。
学生经讨论后提出对应的方案:

①将水注入广口瓶至图中b处,再全部倒入到500mL量筒中;

②将进入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 mL量筒中。

学生再进行实验测定。

学生将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掀起高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处理等综合能力。

现象与解释:针对甲组实验基本成功,而乙组实验完全失败(烧杯中的水基本上没有进入广口瓶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乙组实验失败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老师提示:木炭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结论与反思:上述实验中,广口瓶中的固体应选择什么样的可燃物?

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对利用上述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交流与总结:①装置气密性要良好;②实验应选用反应后不生成气体的物质(如红磷);③红磷要稍过量,以耗尽广口瓶中的氧气;④应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等等。
     学生讨论,总结出乙组失败的原因: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气体,使得广口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压强没有降低,烧杯中的水就不会进入广口瓶中。

学生作出结论:不能用燃烧后产生气体的可燃物。学生交流实验心得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结】

①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的物质;

②空气中有1/5体积的氧气,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

③空气的组成(强调体积分数)。
学生阅读教材:空气成分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增强记忆。

【总结】

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及注意事项;2.空气的组成。
     回忆实验,归纳结论。      了解重点知识及学习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3: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